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1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矿床学教学改革探讨——以长安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晁会霞 杨兴科 +2 位作者 焦建刚 闫海卿 姜修道 《大学教育》 2018年第8期82-84,共3页
矿床学课程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题组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针对矿床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床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 矿床学课程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题组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针对矿床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床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的一些方案措施,以期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矿床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长安大学“国土资源调查方法”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永军 刘建朝 +1 位作者 杨兴科 苏春乾 《中国地质教育》 2010年第3期54-57,共4页
"国土资源调查方法"课程是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本科高年级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对提升本科生野外实践兴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操作技能、专业素质等方面具有很大影响。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介... "国土资源调查方法"课程是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本科高年级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对提升本科生野外实践兴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操作技能、专业素质等方面具有很大影响。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介绍了"国土资源调查方法"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建设情况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调查方法 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大学地球科学类地图学教学与教材内容改革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瑾 袁勘省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0-192,共3页
从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获取处理、制图技术工艺和地图产品等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分析,文章认为应对传统的地图学教材内容进行彻底改革,才能适应数字环境下地图学科的自身发展以及地球科学与相关学科... 从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获取处理、制图技术工艺和地图产品等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分析,文章认为应对传统的地图学教材内容进行彻底改革,才能适应数字环境下地图学科的自身发展以及地球科学与相关学科发展的需要,最后给出了作为有关地球科学类地图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框架体系和教材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学课程 内容体系 “现代”地图学 教材改革
下载PDF
数字化岩石实验室的建设——以长安大学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汤艳 刘云华 +3 位作者 焦建刚 李荣西 佟丽莉 黄玉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第1期96-99,共4页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并实现岩石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本文以长安大学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有的岩石标本库为基础,通过详细的手标本描述和薄片镜下鉴定,建立岩石手标本和薄片的数据库,并提供上传、检索、下载等一系列操作,从而...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并实现岩石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本文以长安大学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有的岩石标本库为基础,通过详细的手标本描述和薄片镜下鉴定,建立岩石手标本和薄片的数据库,并提供上传、检索、下载等一系列操作,从而实现岩石实验室的数字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标本库 手标本描述 薄片镜下鉴定 岩石实验室
下载PDF
唐巴勒蛇绿岩中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5
作者 佟丽莉 杨高学 +1 位作者 李海 朱钊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唐巴勒蛇绿岩位于西准噶尔南部边缘的库鲁木迪地块,岩石组成主要为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纯橄岩、豆荚状铬铁矿、玄武岩、辉长岩及深海放射虫硅质岩。本次研究对蛇绿岩中玄武岩开展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为蛇绿岩... 唐巴勒蛇绿岩位于西准噶尔南部边缘的库鲁木迪地块,岩石组成主要为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纯橄岩、豆荚状铬铁矿、玄武岩、辉长岩及深海放射虫硅质岩。本次研究对蛇绿岩中玄武岩开展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为蛇绿岩形成环境提供新制约。结果表明,玄武岩的SiO_(2)含量(44.89%~46.46%)较低,Fe_(2)O_(3)含量(10.02%~11.03%)较高,MgO含量(4.76%~7.00%)较低,Mg#为31~46,Na_(2)O+K_(2)O含量为3.69%~4.12%,并且相对富Na(NaO_(2)/K_(2)O=6.7~10.4),P_(2)O_(5)含量(<0.11%)较低,属于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样品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63.0~93.1)×10^(-6)),根据其配分曲线可分成两类:①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而重稀土元素平坦型((La/Yb)_(N)=2.97~4.56),类似于富集洋中脊玄武岩(E-MORB);②轻稀土元素略微亏损而重稀土元素平坦型((La/Yb)_(N)=0.67~0.89),类似于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所有样品均无明显的Eu异常(Eu/Eu*=0.91~1.0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i、Zr、Hf),具有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具有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唐巴勒蛇绿岩中玄武岩形成于俯冲带环境,其岩浆来源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研究背景,认为西准噶尔在寒武纪处在洋内弧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蛇绿岩 地球化学 唐巴勒 西准噶尔
下载PDF
关于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以长安大学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刘华 韩磊 +2 位作者 赵永华 马超群 奥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142-144,151,共4页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于201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的新工科专业。长安大学是首批开办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高校。以长安大学为例,介绍了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教学组织...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于201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的新工科专业。长安大学是首批开办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高校。以长安大学为例,介绍了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课程优化;实践教学等建设内容,以期提高高校专业建设水平与地位,夯实人才培养的根基,确保行业人才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工程 专业建设 思考
下载PDF
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温汉捷 周正兵 +1 位作者 马万平 朱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4,共21页
本文对近年来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布规律和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黑色岩系分为黑色页岩、煤系地层和富碳质磷块岩等沉积地层,其中黑色页岩中发生超常富集的关键... 本文对近年来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布规律和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黑色岩系分为黑色页岩、煤系地层和富碳质磷块岩等沉积地层,其中黑色页岩中发生超常富集的关键金属有Se、Te、Re、Cd、Tl等稀散金属,以及PGE、Co等稀贵金属;煤系中可见Ga和Ge的超常富集(形成独立的Ga、Ge矿床),同时也可见稀土金属、稀贵金属的富集;磷块岩中常显著富集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黑色岩系中的关键金属主要源自大陆风化、海水、热液以及生物摄取。在风化沉积作用中,硫化-还原水体环境形成的泵吸效应,有机质的还原作用,富有机质沉积体系中有机质、铁锰氧化物、磷灰石、黏土矿物等的络合和吸附是关键金属发生富集的主要机制。黑色岩系可为热液叠加过程提供成矿金属,调节热液体系的氧逸度和硫逸度,促进超大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形成。此外,黑色岩系富集的金属在地球层圈物质循环中的聚散行为还可对其他相关成矿系统产生影响。黑色岩系中战略性关键金属的超常富集与大陆边缘、裂谷等环境下缺氧-硫化的沉积事件相关。大气氧含量的变化、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洋流环流模式的改变、冰期以及大规模火山活动导致的海洋缺氧事件等区域地质事件均可是控制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金属形成及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黑色岩系是表生风化沉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今后应更加重视黑色岩系等表生风化沉积作用在战略性矿产资源形成中的重要性,建立和发展相关的成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超常富集机理 成矿过程
原文传递
东昆仑造山带塔妥地区奥陶纪辉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8
作者 张敏 李瑞保 +6 位作者 裴先治 李佐臣 裴磊 陈国超 陈有炘 刘成军 吴树宽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63,共19页
东昆仑造山带出露有一套奥陶纪基性岩墙,对研究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与原特提斯洋相关的俯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出露于东昆仑东段塔妥—清水泉地区的基性岩墙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等研究。... 东昆仑造山带出露有一套奥陶纪基性岩墙,对研究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与原特提斯洋相关的俯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出露于东昆仑东段塔妥—清水泉地区的基性岩墙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等研究。两件辉绿岩样品的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该基性岩墙形成年龄为486~483Ma,形成时代为早奥陶世。全岩地球化学结果表明该套基性岩墙具有低SiO_(2)(50.06%~51.68%)、中等MgO(5.08%~6.77%)和TiO_(2)(0.99%~1.20%)含量的特征,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在微量和稀土元素方面,岩石呈现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K)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Ta、Ti)为负异常的特点;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呈现轻稀土元素弱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以及弱的Eu正异常特征。本研究中的样品具有高(^(87)Sr/^(86)Sr)_i值(0.7126~0.7133)和相对低的ε_(Nd)(t)同位素组成(-9.80~-4.31),综合研究表明该基性岩浆起源于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形成于大洋俯冲带上盘的岩浆弧(伸展)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文认为东昆仑原特提斯洋在早古生代早期向北俯冲,并于早奥陶世俯冲大洋岩石圈板块后撤,进而导致俯冲带上盘出现伸展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基性岩墙 原特提斯洋 构造背景 地球化学 早古生代
下载PDF
阿尔金瓦石峡南稀有金属伟晶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成矿机制探讨
9
作者 刘艳荣 梁婷 +7 位作者 王登红 王国庆 杨智全 张朋 刘兴忠 陈建中 凤永刚 高景刚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42,共19页
新疆阿尔金地区瓦石峡南锂铍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为了揭示含矿伟晶岩脉的年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机制,文章以ρ3号锂辉石伟晶岩脉和ρ9号锂云母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和铌钽铁矿U... 新疆阿尔金地区瓦石峡南锂铍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为了揭示含矿伟晶岩脉的年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机制,文章以ρ3号锂辉石伟晶岩脉和ρ9号锂云母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和铌钽铁矿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和锂云母花岗伟晶岩的铌钽铁矿U-Pb年龄分别为(450.6±5.6)Ma和(413.2±4.9)Ma。结合区域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矿区存在2期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前者可能形成于挤压碰撞向碰撞后伸展转换阶段,而后者形成于伸展阶段。2类伟晶岩均具有高硅(68.22%~75.09%)、高铝(15.62%~17.19%)、低钙(0.62%~2.04%)和相对富碱(4.06%~7.90%)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者分异演化程度均较高,且具一定成因联系,推测应为花岗质岩浆脉动式多期次上涌并发生高度分异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地球化学 铌钽铁矿U-Pb定年 瓦石峡南 阿尔金
下载PDF
巴基斯坦铅、锌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与成矿潜力及对特提斯带沉积岩容矿铅锌找矿勘查的启示
10
作者 张辉善 宋玉财 +11 位作者 李文昌 马中平 张晶 洪俊 刘磊 吕鹏瑞 王志华 张海迪 杨博 Naghmah HAIDER Yasir Shaheen KHALIL Asad Ali NAREJO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26,共22页
巴基斯坦位于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之间,是特提斯域的重要组成,已发现有一些铅锌矿床和矿点。受地质工作程度低、缺少系统的地质勘查和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铅锌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延伸情况不清,成矿潜力不明。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是研究... 巴基斯坦位于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之间,是特提斯域的重要组成,已发现有一些铅锌矿床和矿点。受地质工作程度低、缺少系统的地质勘查和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铅锌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延伸情况不清,成矿潜力不明。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是研究铅锌等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快速圈定成矿预测区和分析铅锌成矿潜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巴基斯坦1∶1000000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结果,阐述了巴基斯坦铅、锌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分布特征,结合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类型和关键控矿要素,圈定了有利的铅锌找矿预测区,同时预测潜在的矿床类型,为铅锌找矿勘查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巴基斯坦全境基岩出露区铅元素在水系沉积物中的含量为0.37~155.90μg/g,平均含量为13.44μg/g,高于地壳克拉克值。锌元素在水系沉积物中的含量为1.78~288.70μg/g,平均含量为52.10μg/g,低于地壳克拉克值。根据92%累频为异常下限(Pb含量为18.4μg/g,Zn含量为76.0μg/g)共圈定18个铅地球化学异常和24个锌地球化学异常、9处铅锌矿找矿预测区,划分3个主要成矿系列,提出巴基斯坦中南部胡兹达尔—贝拉地区和奎达地区具有寻找沉积岩容矿有关的SEDEX和MVT型铅锌矿较大潜力。该区向西与伊朗的萨南达季—锡尔詹铅锌成矿带连接,向东延伸到中国的甜水海—三江铅锌成矿带,是特提斯巨型沉积岩容矿铅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特提斯带内其他成矿带和地区仍具有寻找该类型铅锌矿的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 成矿潜力 地球化学调查 沉积岩容矿铅锌矿 SEDEX和MVT型 巴基斯坦
下载PDF
中国铷铯资源类型、分布、矿床成因、富集规律及分离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峥岩 侯殿保 +8 位作者 常宏 贺茂勇 程原原 饶辉辉 刘志康 罗家馨 郭钧桦 周江迪 张晓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83,共19页
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各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铷和铯作为关键战略金属资源,在新兴技术领域的优势也逐渐显露,被称为稀有金属中的“绝代双骄”。中国铷铯资源类型多、禀赋好,是推动新兴技术产业转型极为重要的后备资... 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各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铷和铯作为关键战略金属资源,在新兴技术领域的优势也逐渐显露,被称为稀有金属中的“绝代双骄”。中国铷铯资源类型多、禀赋好,是推动新兴技术产业转型极为重要的后备资源。本文聚焦于中国铷铯资源整体格局,通过对铷铯资源的赋存形态、地理位置、矿床成因、富集规律及分离提取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其资源类型、分布、物源、成矿模式,以及铷铯元素的分离提取、分析测试和铷同位素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铷铯矿床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各大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带周围,形成了沿地质构造呈条带状分布的铷铯矿床成矿区。同时,通过分析不同位置铷铯矿床的成矿过程,明确铷铯矿床成矿元素的来源均与岩浆的高度分异和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目前铷铯元素的分离提取与分析测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不断创新,而铷同位素对岩浆热液及流体活动的高敏感性使其在未来的科技发展格局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铯资源 稀有金属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分离提取 地球化学 铷同位素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垦区土壤重(类)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12
作者 刘靖宇 尹芳 +3 位作者 钱涵 蒋磊 武婷婷 刘磊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2,共11页
为查明塔里木河下游垦区土壤重(类)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25件,测定其As、Hg、Ni、Cr、Cu、Zn、Cd和Pb 8种元素含量和pH值大小,基于地统计学、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Nemerow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为查明塔里木河下游垦区土壤重(类)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25件,测定其As、Hg、Ni、Cr、Cu、Zn、Cd和Pb 8种元素含量和pH值大小,基于地统计学、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Nemerow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Pn)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RI)对土壤重(类)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利用正定矩阵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对重(类)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所有重(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均值未超过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筛查值,含量整体处于正常水平。(2)研究区RI指数的变化范围为50.75~179.07,生态风险轻微、中等、较强的样点分别占29.37%、63.63%和7%,说明研究区整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3)PMF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类)金属主要来自于自然因素(48.88%),其含量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其次为农业生产(31.63%),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耕地区重(类)金属含量较高;煤炭燃烧(12.20%)和交通运输(7.29%)对重(类)金属元素累积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塔里木河下游 垦区 地球化学特征 生态风险
下载PDF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盐湖K、Li、B等盐类资源研究进展
13
作者 饶辉辉 潘彤 +3 位作者 贺茂勇 侯殿保 陈建洲 周江迪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96,共21页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高原型内陆盆地,拥有着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其中K、Li、B等资源储量和品质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文章详细探讨了这些资源的富集成因,并将其归纳为地质构造、气候变化、化学风化与沉积、水体补给四个方面。...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高原型内陆盆地,拥有着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其中K、Li、B等资源储量和品质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文章详细探讨了这些资源的富集成因,并将其归纳为地质构造、气候变化、化学风化与沉积、水体补给四个方面。其中地质构造运动塑造了柴达木盆地独特的“高山深盆”环境,为盐类物质的沉积提供了初始条件;气候变化特别是干旱气候的出现,促进了盐分的蒸发浓缩;化学风化作用则为盐湖提供了矿物质来源,而沉积过程决定了这些物质在盆地何处富集;水体补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热泉和深层油田水的补给,这些都显著影响了盐湖中K、Li、B等盐类资源的富集。同位素地球化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揭示盐湖卤水的物源、补给源及其成矿过程,为全面系统地揭示盐湖地球化学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在柴达木古湖的演化、Ca-Cl型卤水混合作用下的钾盐成矿等方面仍存在未解决的科学问题,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对我国盐湖盐类战略性资源富集及其成矿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湖 盐类资源 富集成因 物源 成矿机制 同位素
下载PDF
东天山镜儿泉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中石榴子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过程和稀有金属矿化的指示
14
作者 依力扎提·居马洪 凤永刚 +2 位作者 雷如雄 吴昌志 唐国卿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3,共18页
石榴子石是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中的常见副矿物之一,能够保留岩浆演化和稀有金属矿化等重要信息。镜儿泉稀有金属矿床是东天山最为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其岩浆演化过程及Li-Be-Nb-Ta等稀有金属富集成矿动力学背景仍不清楚。对该... 石榴子石是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中的常见副矿物之一,能够保留岩浆演化和稀有金属矿化等重要信息。镜儿泉稀有金属矿床是东天山最为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其岩浆演化过程及Li-Be-Nb-Ta等稀有金属富集成矿动力学背景仍不清楚。对该矿床的白云母花岗岩和锂辉石伟晶岩中的石榴子石开展了电子探针(EPMA)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仪原位微区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镜儿泉白云母花岗岩和锂辉石伟晶岩中的石榴子石主要以锰铝-铁铝榴石的固溶体形式产出,两端元组分总和超过95%,表现为富Mn、贫Ca的特征;白云母花岗岩中石榴子石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亏损轻稀土元素(LREE)并具有Eu负异常,而锂辉石伟晶岩中石榴子石则以重稀土元素亏损和Eu负异常显著为特征,且Y、Sc、HREE含量在伟晶岩阶段有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镜儿泉锂辉石伟晶岩中的石榴子石为典型的岩浆成因,石榴子石中Li、Na、Y、REE等元素具有耦合替代现象,随着岩浆分异程度增加,REE和Y含量呈递减趋势。此外,富锂伟晶岩中石榴子石具有较高的Nb、Ta含量,对伟晶岩铌钽矿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伟晶岩 花岗岩 石榴子石 微量元素 微区分析 岩浆演化 东天山
下载PDF
一流本科建设中《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明哲 程宏飞 +1 位作者 杨兴科 王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367,共4页
《地球科学概论》是高校地质学类专业学生迈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持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意义重大。课程团队遵循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紧扣课程目标,丰富教材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学质量... 《地球科学概论》是高校地质学类专业学生迈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持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意义重大。课程团队遵循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紧扣课程目标,丰富教材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学质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小班教学、专题研讨、课堂及野外实践充分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实效性,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凝练专业家国情怀和科技成就,构建多维度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一流课程 地球科学概论
下载PDF
钴的地球化学行为、矿床成因类型、资源分布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平 何蕾 +4 位作者 梁婷 朱彦菲 杨硕 贾健 岑炬标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10-217,共8页
基于钴的化学性质及在岩浆、热液和表生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系统梳理了全球和我国钴矿产特征和资源分布,将钴矿床成因划分为11个四级类型。研究显示:在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中,早期以类质同象分散到造岩矿物和副矿物中,随后在岩浆体... 基于钴的化学性质及在岩浆、热液和表生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系统梳理了全球和我国钴矿产特征和资源分布,将钴矿床成因划分为11个四级类型。研究显示:在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中,早期以类质同象分散到造岩矿物和副矿物中,随后在岩浆体系中逐渐下降进入硫化物中;在热液中以含氯化物、氢氧化物和二硫化氢的水溶液络合物形式发生运移,受流体性质、温度和盐度等因素影响;在表生作用中主要包括镁铁-超镁铁质岩石风化作用和现代海底铁锰结核和结壳化学沉积作用;建立钴的来源-分配-迁移-沉淀富集机制。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应进一步细化钴成矿类型,追溯钴金属来源,识别关键控矿因素,精细刻画钴的迁移沉淀机制,尤其是硫化物矿床岩浆期后叠加改造对矿体的二次富集作用。同时,提升钴矿产的选矿工艺,加大钴资源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矿 赋存状态 成矿类型 富集机制 热液作用
下载PDF
我国钴资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段俊 徐刚 +4 位作者 汤中立 闫海卿 刘君泰 陈阳阳 刘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钴金属是新能源行业发展所必需的材料。根据钴资源产业最新数据,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及我国钴资源禀赋、钴精矿与精炼钴供需情况和钴资源产业政策,得出我国钴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钴矿资源极其稀缺,但却是全球第一大精炼钴生产国... 钴金属是新能源行业发展所必需的材料。根据钴资源产业最新数据,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及我国钴资源禀赋、钴精矿与精炼钴供需情况和钴资源产业政策,得出我国钴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钴矿资源极其稀缺,但却是全球第一大精炼钴生产国和消费国;超高的对外依存度叠加不可替代的单一进口来源,使得我国钴资源保障面临重大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下列钴资源保障对策:加强我国钴矿资源有效增储举措;拓展多元化钴资源进口渠道,确保稳定获取境外钴矿资源;实施扶持性政策,帮扶海外中资企业钴资源平稳产出;建立钴资源储备体系,提高钴资源保障能力;提升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增加可利用钴资源量;重视海底铁锰结核(结壳)等潜在钴资源开采方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资源 钴精矿 精炼钴 对外依存度 钴产业链
下载PDF
中国铼资源特征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凡 赵云彪 +2 位作者 王岩 陈子瞻 李德先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1,共9页
铼(R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铼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认为我国铼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具有较... 铼(Re)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在现代国防和工业及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稀散金属矿卷》研编的基础上,对中国铼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认为我国铼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空间。近年来,铼的矿产勘查取得了重要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共获得铼查明资源储量787.41 t。从世界上看,铼的规模生产开始于1930年。与世界相比,中国铼工业发展并未形成规模,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其开发利用严重依赖寄主矿床的开发利用。借鉴国外铼资源的开发利用史,铼的应用从添加剂到催化剂到航空发动机再到量子计算,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对铼资源需求的增长。预测未来10~20 a国内铼的应用将更加多元化,需求也将达到高峰期,铼资源保障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开展全国铼矿资源潜力评价,查明铼的可用资源量和潜力,加强铼资源综合利用和回收产业化,建立铼的战略储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勘查成果 开发利用 发展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镍资源找矿突破与综合开发利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刚 段俊 +4 位作者 汤中立 杨怀玉 孙涛 闫海卿 吴建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7,共12页
镍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重要的关键矿产;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镍金属消费国,也是镍金属原料稀缺国,镍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亟需实现镍资源找矿突破、推动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拓宽镍资源进口渠道,保障镍资源安全稳... 镍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重要的关键矿产;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镍金属消费国,也是镍金属原料稀缺国,镍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亟需实现镍资源找矿突破、推动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拓宽镍资源进口渠道,保障镍资源安全稳定供给。本文在综合分析镍产业最新数据的基础上,梳理了全球和我国镍资源禀赋、供需现状,总结了国内外镍矿床成因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和找矿前景,分析了我国镍资源产业发展和供应保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镍矿勘查开发的关键技术及综合利用途径。为保障稳定供应和安全发展,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提出了我国镍资源保障路径及对策。在国际方面,稳定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为代表的重要镍资源进口市场,加大投资镍资源海外矿业项目,增强中资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镍资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在国内方面,加大镍资源勘查力度;加强镍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再生镍资源利用率;优化传统技术工艺,调整产业结构;强化镍资源储备基地建设,保障有效增储;重视海底铁锰结核等潜在镍矿资源的开采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关键矿产 镍资源 找矿突破 综合开发利用
下载PDF
峨眉大火成岩省攀西钒钛磁铁矿矿集区钴、镓、钪资源及综合利用潜力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谢炎 佘宇伟 +3 位作者 栾燕 何海龙 张祺龙 郑文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31,共14页
峨眉大火成岩省内带攀西地区的攀枝花、红格、白马、太和等矿床的钒钛磁铁矿矿石量约100亿t,V_(2)O_(5)储量1580万t、TiO_(2)储量8.7亿t,此外还蕴含着丰富的Co、Ga、Sc、Cr等十多种稀有金属。尽管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V和Ti逐渐得到了利用... 峨眉大火成岩省内带攀西地区的攀枝花、红格、白马、太和等矿床的钒钛磁铁矿矿石量约100亿t,V_(2)O_(5)储量1580万t、TiO_(2)储量8.7亿t,此外还蕴含着丰富的Co、Ga、Sc、Cr等十多种稀有金属。尽管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V和Ti逐渐得到了利用,但是Co、Ga、Sc、Cr等元素尚未得到综合利用,这些矿床的尾矿中还有巨量的各种金属元素。本文对近年来获得的磁铁矿、钛铁矿、单斜辉石电子探针和激光等离子质谱原位分析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Ga和Cr主要赋存在磁铁矿中,Co主要赋存在硫化物和磁铁矿中,Sc主要赋存在单斜辉石和钛铁矿中;而且不同岩体中的磁铁矿、钛铁矿和单斜辉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这些分析为矿石、尾矿甚至某些岩石中这些元素的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峨眉大火成岩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