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拉桥面内多重内共振下索-梁-索耦合效应的数值研究
1
作者 陈柯帆 李源 +3 位作者 贺拴海 王康 卓鸿杰 宋一凡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13,共15页
斜拉桥相邻拉索间局部模态频率非常接近导致结构易发生多重内共振,振动时索-索间耦合效应通过主梁传递或将影响结构动力特性而加剧拉索振动。针对此问题,该文考虑斜拉索的几何非线性,基于多点弹性支承主梁的集中质量参数体系离散方法,... 斜拉桥相邻拉索间局部模态频率非常接近导致结构易发生多重内共振,振动时索-索间耦合效应通过主梁传递或将影响结构动力特性而加剧拉索振动。针对此问题,该文考虑斜拉索的几何非线性,基于多点弹性支承主梁的集中质量参数体系离散方法,建立了八索-变截面梁的斜拉桥面内整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和Galerkin方法得到了动力学模型的振动方程组,采用特征值法求解其面内自由振动模态参数并对比了有限元计算结果。运用4阶~5阶Runge-Kutta方法对运动方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不同阶竖向整体模态耦合产生的斜拉索振动彼此间相互独立,能量转换仅发生在共振拉索与对应结构整体模态之间。当多根拉索同时与结构某阶整体模态耦合并产生多重“1∶1”内共振时,索-梁-索耦合效应将影响拉索的动力特性。该文结构面内竖向第7阶整体模态下的索-梁-索耦合效应为激励作用,在此效应影响下,拉索的最大振幅接近单索内共振的2倍;此激励效应与拉索间距呈反相关,而与拉索质量、锚固点对应的振型幅值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内共振 数值仿真 模态耦合 索-梁-索耦合效应
下载PDF
在役农村公路桥梁技术改造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敉 何青玲 +1 位作者 梁仁义 杨晋涛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4年第11期41-45,共5页
0引言桥梁在投入运营之后,受荷载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劣化。为防止桥梁结构性能失效,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桥梁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通常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案:一种是废弃... 0引言桥梁在投入运营之后,受荷载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劣化。为防止桥梁结构性能失效,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桥梁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通常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案:一种是废弃或拆除原有桥梁进行重建,即建造一座符合用户当前使用要求的新桥;第二种是充分利用原桥进行补强加固,使加固后的桥粱依旧能符合使用要求。要从这两种改造方式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不仅是关于技术的问题,还要考虑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造 公路桥梁 决策方法 农村 在役 结构性能 补强加固 最佳方案
下载PDF
高空箱梁无支架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伟 卫红蕊 +1 位作者 申水旺 赵成功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4年第11期46-50,共5页
0引言中国的桥梁加固技术已日趋成熟,但是加固施工的工作平台依然以支架搭设为主,由于支架搭设比较依赖现场地质条件,且搭设高度过高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较大,使得高墩桥梁或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梁体加固仍存在各种问题和不便^([1-2])。... 0引言中国的桥梁加固技术已日趋成熟,但是加固施工的工作平台依然以支架搭设为主,由于支架搭设比较依赖现场地质条件,且搭设高度过高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较大,使得高墩桥梁或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梁体加固仍存在各种问题和不便^([1-2])。鉴于此,对无支架加固方法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将在中、高墩桥梁的加固施工中代替支架加固施工方法成为主流。除此之外,无支架加固施工技术不仅可以解决高墩桥梁加固施工作业的难题,还能减少支架搭设方面的相关费用,并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对于互通和立交形式的桥梁,无支架加固施工可以在不影响下部交通的情况下完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技术 施工技术 无支架 复杂地质条件 高墩桥梁 支架搭设 箱梁 高空
下载PDF
车致爆炸作用下装配式桥墩损伤模式及安全防护距离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钊 李源 韩逸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37-1348,共12页
为评价在役装配式桥墩的抗爆性能并建立其安全防护距离,结合已有现浇桥墩及装配式桥墩爆炸试验结果,进行了材料损伤本构、空气和炸药状态方程及接缝分析参数的验证.在分析参数验证的基础上,采用Autodyn冲击分析软件,进行了三种连接方式... 为评价在役装配式桥墩的抗爆性能并建立其安全防护距离,结合已有现浇桥墩及装配式桥墩爆炸试验结果,进行了材料损伤本构、空气和炸药状态方程及接缝分析参数的验证.在分析参数验证的基础上,采用Autodyn冲击分析软件,进行了三种连接方式下装配式桥墩的车致爆炸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爆炸距离小于2 m时,三种装配式桥墩均表现出墩底区域冲剪破坏.爆炸距离大于3 m时,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桥墩及灌浆波纹管装配式桥墩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表现出墩底接缝的有限滑移,部分装配式桥墩表现出典型的弯剪破坏模式.结合桥墩损伤分布、墩底加速度时程、钢筋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以不倒塌理念进行三种装配式桥墩抗爆防护时,其安全防护距离均为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装配式桥墩 车致爆炸 损伤模式 动态响应 安全防护距离
下载PDF
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梁拉索更换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卫红蕊 盖轶婷 赵成功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2,88,共5页
由于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梁索结构的锈蚀、断裂等病害会严重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对乌江大桥拉索更换工程的跟踪,重点探索和研究了斜拉-悬吊体系桥梁拉索更换的相关技术要领和监控方法,为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梁拉索或吊索... 由于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梁索结构的锈蚀、断裂等病害会严重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对乌江大桥拉索更换工程的跟踪,重点探索和研究了斜拉-悬吊体系桥梁拉索更换的相关技术要领和监控方法,为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梁拉索或吊索的正确、及时更换,以及该桥型的设计和加固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斜拉-悬吊体系 加固与维修 拉索更换
下载PDF
大挖空率预应力空心板桥加固方法分析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饶中 蒲广宁 李云 《湖南交通科技》 2009年第3期121-123,207,共4页
针对大挖空率的预应力空心板加固难度大、采用常规方法加固效果差等问题,通过对多种加固方法的比较,初步选定了桥面增厚法、去梁增肋法,又进一步从技术性能、经济性能、结构性能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对比表明,去梁增肋铰接梁法改... 针对大挖空率的预应力空心板加固难度大、采用常规方法加固效果差等问题,通过对多种加固方法的比较,初步选定了桥面增厚法、去梁增肋法,又进一步从技术性能、经济性能、结构性能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对比表明,去梁增肋铰接梁法改善了旧梁板的横向分布系数,提高了原结构抗弯、抗剪能力,新增肋的采用提高了桥梁结构整体可靠性。该方案具有施工难度小、造价适中、加固效果较好等优点,可在空心板桥上部结构加固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空心板 加固 横向分布 去梁增肋
下载PDF
斜拉桥塔−索−梁耦合面内整体动力学模型与1:1内共振影响性分析
7
作者 陈柯帆 李源 +2 位作者 贺拴海 宋一凡 徐珂瑶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10-2026,共17页
为研究塔−梁模态间耦合作用对斜拉桥整体模态及1:1内共振影响,考虑由斜拉索初始垂度及横向振动大位移引起的几何非线性,建立固结体系斜拉桥塔−索−梁耦合面内整体动力学模型.其中桥塔和主梁被简化为参数质量体系,基于塔−索、索−梁及塔−... 为研究塔−梁模态间耦合作用对斜拉桥整体模态及1:1内共振影响,考虑由斜拉索初始垂度及横向振动大位移引起的几何非线性,建立固结体系斜拉桥塔−索−梁耦合面内整体动力学模型.其中桥塔和主梁被简化为参数质量体系,基于塔−索、索−梁及塔−梁动态平衡关系推导得到斜拉桥整体模型的动力平衡方程.通过有限差分法对参数体系的微分方程进行代数转换,运用模态拖拽法和分离变量法得到结构的运动方程和模态函数,观察到局部−整体模态间、主导−非主导模态间的模态翻转现象,并采用Runge-Kutta积分方法对无阻尼的系统方程进行数值仿真,系统分析了塔−梁耦合作用对1:1内共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文章塔−索−梁耦合模型中,塔−梁耦合作用对结构的低阶对称及高阶整体模态没有影响作用,塔或梁的振动模态完全主导了该阶结构整体模态;塔−梁耦合作用对结构的低阶反对称整体模态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此时结构整体模态呈现为塔和梁振动模态共同参与的混合整体模态.拉索的振动模态与此两种整体模态1:1耦合都将产生剧烈内共振,各构件的模态局部化程度系数是量化内共振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在完全整体模态内共振中,非主导模态不参与结构内共振,能量转换仅发生在主导的构件模态与拉索的振动模态间;在混合整体模态内共振中,非主导模态将参与内共振能量转换并改变拉索振动响应的动力特性,其影响效应随整体模态阶次与构件参数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桥梁工程 塔−索−梁模态耦合 1:1 内共振 有限差分法 模态局部化
下载PDF
火灾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梁桥非线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岗 贺拴海 +1 位作者 宋一凡 周勇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22,共6页
针对受火时间、不同保护层厚度等多种工况进行了三侧整跨受火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火灾高温反应分析.引入弦切角收敛标准,建立荷载因子非线性计算方法,分析了等荷载和变荷载条件下荷载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火灾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简支... 针对受火时间、不同保护层厚度等多种工况进行了三侧整跨受火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火灾高温反应分析.引入弦切角收敛标准,建立荷载因子非线性计算方法,分析了等荷载和变荷载条件下荷载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火灾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跨中截面极限弯矩时变效应状况,将其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方法做了比较.研究表明:荷载因子能明确反映出在外部荷载相等条件下,极限弯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外部荷载提供给此结构的有效度;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极限弯矩随火灾时间的延伸近似呈二折线下降,随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增关系;控制火灾时间,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有效阻止结构火伤程度,因此,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 荷载因子 极限弯矩 计算方法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与斜拉组合体系桥梁使用阶段模型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岳 邹存俊 +1 位作者 任更锋 陈万春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为充分了解自锚式悬索与斜拉组合体系桥梁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以实桥为工程依托,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缩尺比例为1∶20的全桥试验模型,并进行了使用阶段模型试验。分析了自锚式悬索与斜拉组合体系桥梁使用阶段主梁的变形规律、主缆的线... 为充分了解自锚式悬索与斜拉组合体系桥梁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以实桥为工程依托,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缩尺比例为1∶20的全桥试验模型,并进行了使用阶段模型试验。分析了自锚式悬索与斜拉组合体系桥梁使用阶段主梁的变形规律、主缆的线形变化特征以及主塔的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阶段实测模型主塔最大应力增量为2.08 MPa;斜拉区受力变化对悬索区结构影响明显;全桥对称加载主跨跨中挠度比主跨对称加载减小了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自锚式悬索 斜拉 组合结构 模型试验 空间杆系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公路混凝土T梁桥结构体系损伤评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晓飞 徐岳 +1 位作者 丁怡洁 付迎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6,共7页
针对目前典型的混凝土T梁桥横向连接方式,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对20m标准跨径混凝土梁桥,采用和试验相同的建模方式,以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横隔梁损伤对混凝土梁式桥荷载横向分布及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中横隔梁全部损伤以前... 针对目前典型的混凝土T梁桥横向连接方式,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对20m标准跨径混凝土梁桥,采用和试验相同的建模方式,以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横隔梁损伤对混凝土梁式桥荷载横向分布及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中横隔梁全部损伤以前,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变化率随着横隔梁损伤数量基本上按照线性规律变化;所有中横隔梁损伤以后,横向连接状态向翼缘连接状态急剧变化;只有当某片梁两侧的中横隔梁同时失效后,这片梁的荷载横向分布才退化到由翼缘连接决定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载横向分布调整系数,并给出了确定原则和方法。在既有混凝土梁桥的检算评定中,可以适当的提高活载检算荷载效应,以反映桥梁实际承受荷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损伤 混凝土T梁桥 荷载横向分布 活载横向分布调整系数
下载PDF
简支梁桥铅芯橡胶支座减震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新华 李加武 +1 位作者 周琴 黄森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4-131,共8页
以一座4×40m简支T形梁桥为例,对常规非隔震设计的板式橡胶支座和减隔震设计的铅芯橡胶支座(LRB)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了2种支座设计下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采用隔震设计后桥梁结构内力、位移响应与非隔震设计的差别。在其他条件一... 以一座4×40m简支T形梁桥为例,对常规非隔震设计的板式橡胶支座和减隔震设计的铅芯橡胶支座(LRB)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了2种支座设计下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采用隔震设计后桥梁结构内力、位移响应与非隔震设计的差别。在其他条件一致前提下,研究了铅芯橡胶支座的力学参数对减隔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铅芯橡胶支座较板式橡胶支座设计的桥梁可以延长结构的周期;设计的铅芯橡胶支座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铅芯橡胶支座可以大幅度减小各墩墩底剪力及墩底弯矩,各墩所受地震力重新合理分配且受力趋于平衡;同时在减隔震设计中,只考虑增大铅芯橡胶支座的型号反而会给桥梁下部结构带来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简支梁桥 铅芯橡胶支座 减隔震设计 减震率 动力特性
下载PDF
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标准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勇军 梁玉照 贺拴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02-108,共7页
为了对中国现行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标准值及其效应进行研究,在分析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公路桥梁规范中有关汽车荷载规定的基础上,选取中国公路桥梁常用的标准跨径板梁、T梁、组合箱梁、整体式箱梁为样本,将各国规范中的汽车荷... 为了对中国现行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标准值及其效应进行研究,在分析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公路桥梁规范中有关汽车荷载规定的基础上,选取中国公路桥梁常用的标准跨径板梁、T梁、组合箱梁、整体式箱梁为样本,将各国规范中的汽车荷载在这些样本桥梁上进行加载,得到了不同规范下的简支梁跨中弯矩、支点剪力效应值,并同中国规范作对比,从而对中国公路桥梁的汽车荷载标准值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进行客观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行规范的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效应值在以上各规范中处于中等水平,其方法及结论可供新规范修订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标准梁 车辆荷载标准值 设计规范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抗剪加固梁刚度及裂缝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华 刘伯权 吴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8,共7页
对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的9根矩形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剪试验研究,分析加固方式、固定钢绞线网的螺栓数量、间距、二次受力等因素对加固构件刚度和裂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加固工艺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刚度,延... 对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的9根矩形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剪试验研究,分析加固方式、固定钢绞线网的螺栓数量、间距、二次受力等因素对加固构件刚度和裂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加固工艺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刚度,延迟斜裂缝的出现,减小斜裂缝宽度;多而密的固定螺栓会对原梁刚度造成极大削弱;U形加固直接在梁顶产生层间裂缝而发展为加固层剥离,环包加固却在梁上下边缘处形成水平临界裂缝,而后发展为加固层剥离破坏;持载程度高的梁刚度提高幅度小,斜裂缝发展快,但修复破坏梁效果显著;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考虑剪切变形的加固梁挠度计算公式和斜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聚合物砂浆 抗剪加固 刚度 斜裂缝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体系损伤混凝土T梁桥极限承载力试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晓飞 徐岳 +1 位作者 付迎春 冯卓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以16 m跨径的T梁桥标准图为基础,按1∶4的缩尺比例,采用焊接钢板的连接方法设计了一座5片T梁桥模型.人为制造横向连接损伤,研究了带横向连接损伤的T梁桥模型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横向连接损伤的情况下,其两侧梁各自暂时形成一个... 以16 m跨径的T梁桥标准图为基础,按1∶4的缩尺比例,采用焊接钢板的连接方法设计了一座5片T梁桥模型.人为制造横向连接损伤,研究了带横向连接损伤的T梁桥模型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横向连接损伤的情况下,其两侧梁各自暂时形成一个子系统.在跨中加载的情况下,各子系统绕着损伤横向连接发生约束扭转.并且这种约束扭转状况随着横向连接损伤程度的增加而越发明显.横向连接损伤对桥梁的破坏形式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对桥梁的极限承载力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T梁桥 横向连接损伤 模型试验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F-R-M方法的桥梁地震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敉 封伟 +2 位作者 谢功元 张玥 贺拴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9-308,共10页
为解决现有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求解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失效概率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建立了一种神经网络仿真与概率有限元相结合的桥梁地震风险评估方法(F-R-M法)。首先通过多条地震波对桥梁进行时程分析,并得到相应的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 为解决现有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求解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失效概率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建立了一种神经网络仿真与概率有限元相结合的桥梁地震风险评估方法(F-R-M法)。首先通过多条地震波对桥梁进行时程分析,并得到相应的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然后建立RBF神经网络,并将量化后的地震波能量、场地类别、峰值个数、结构弯矩作为输入参数,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检验,训练成功后可采用Monte Carlo方法生成大量随机数,通过神经网络仿真得到桥梁结构随机地震响应数据,并计算出结构的失效概率;最后以某三跨连续刚构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全桥纤维单元模型,选取了24条地震波对其进行了动力增量(IDA)分析,并采用F-R-M法对该桥的地震风险概率进行了评估。实例分析表明,F-R-M法计算效率高、计算误差小,神经网络RBF将地震响应和地震输入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很好地仿真模拟,研究结果可为桥梁抗震设计和地震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随机有限元 神经网络 地震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经济及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晓晋 贺拴海 +1 位作者 胡文亮 王凌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为得到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的合理设计参数范围,通过对拉索、主塔、锚碇、主梁的材料用量和造价进行计算,建立了全桥总造价及单位桥长造价公式,据此开展了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合理背索自锚比例、锚碇主跨长度比、边主跨比及塔跨... 为得到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的合理设计参数范围,通过对拉索、主塔、锚碇、主梁的材料用量和造价进行计算,建立了全桥总造价及单位桥长造价公式,据此开展了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合理背索自锚比例、锚碇主跨长度比、边主跨比及塔跨比的研究,并与其他斜拉桥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全桥跨越能力时,背索自锚比例宜取0.336~0.487范围内的大值,边主跨比宜取0.487~0.544范围内的小值,考虑单跨跨越能力时反之;当主跨跨度较小时,可取适当小于依据上原则的取值,当主跨跨度较大时反之;塔跨比宜取0.372左右,对应的主跨边索倾角为20.4°左右,跨径较小时取较大值,跨径较大时取较小值,与其他斜拉桥型无明显区别。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仅在边跨自锚段空间受地形条件限制时经济性能优于独塔常规斜拉桥,在常规地形并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设计参数 总造价 单位桥长造价 背索自锚比例 锚碇主跨长度比 边主跨比 塔跨比
下载PDF
基于横向分布的简支梁桥结构体系可靠度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岳 来猛刚 +1 位作者 姚晓飞 张东东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4-88,共5页
为了能在构件可靠度(失效概率)基础上求出体系的可靠度,寻找构件与系统可靠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分析方法。在已有失效模式的基础上,将体系可靠度的计算分为2个模块,即在最大横向分布影响线基础上对失效系数的计算和在构件... 为了能在构件可靠度(失效概率)基础上求出体系的可靠度,寻找构件与系统可靠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分析方法。在已有失效模式的基础上,将体系可靠度的计算分为2个模块,即在最大横向分布影响线基础上对失效系数的计算和在构件可靠度基础上对单梁失效概率的计算。以试验模型为原型,针对梁式桥结构的主要失效模式——主梁的失效,对铰接状况的结构体系失效系数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并和常用方法的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通过失效系数来计算主梁结构体系可靠度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通过横向分布影响线计算失效系数,考虑了梁位置的影响,有效的解决横向联系损伤时的体系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简支梁桥 体系可靠度 失效系数 横向分布影响线 铰接
下载PDF
地锚式万向铰独斜塔斜拉桥温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煜 张亚军 +2 位作者 周勇军 万俊彪 李冉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4-61,共8页
地锚式万向铰独斜塔斜拉桥结构体系新颖,为分析温度荷载作用下该类桥梁成桥状态的结构响应,以三亚海棠湾河心岛景观桥(主跨99.8 m钢斜塔双边工字钢梁独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体系温差、日照温差、索梁(塔)温... 地锚式万向铰独斜塔斜拉桥结构体系新颖,为分析温度荷载作用下该类桥梁成桥状态的结构响应,以三亚海棠湾河心岛景观桥(主跨99.8 m钢斜塔双边工字钢梁独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体系温差、日照温差、索梁(塔)温差对桥塔偏位、主梁线形以及索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温差下桥塔以纵向弯曲和纵向偏转为主,体系降温将引起全桥主梁下挠,体系升温效应相反,最大背索索力变化为成桥索力的6.1%;日照温差下桥塔以横向弯曲为主,纵向偏位较小,对主梁线形、斜拉索索力影响较小;索梁(塔)负温差下有索区主梁发生向上位移、背索索力增大,正温差下相反,对桥塔偏位基本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锚式斜拉桥 万向铰 独斜塔 成桥状态 温度效应 线形 索力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混凝土铰接T梁桥结构体系损伤评价试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姚晓飞 徐岳 付迎春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9,共5页
以16 m跨径的T梁桥标准图为基础,按1∶4的缩尺比例,采用焊接钢板的连接方法设计了一座5片T梁桥模型。通过不同的钢板连接方式,从试验焊接顺序、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损伤3个方面,就横向连接损伤对桥梁承载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有限元分... 以16 m跨径的T梁桥标准图为基础,按1∶4的缩尺比例,采用焊接钢板的连接方法设计了一座5片T梁桥模型。通过不同的钢板连接方式,从试验焊接顺序、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损伤3个方面,就横向连接损伤对桥梁承载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损伤工况对铰接梁桥荷载横向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连接损伤只对与损伤横向连接相邻梁的影响最大,对相隔梁的影响很小,对其他梁的影响几乎没有;当横向连接损伤率达到5/9(约55.55%)时,单板受力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在5片梁铰接完好状态下,主要是相邻的3片梁来承担荷载,所以在连接损伤情况下,除了相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影响线坐标变化较大外,其他横向连接完好梁仍然保持铰接状态下横向分布系数影响线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T梁桥 横向连接损伤 损伤评价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加固RC梁抗剪性能及计算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华 刘伯权 吴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85-2492,共8页
对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的9根矩形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抗剪加固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混凝土强度、原梁配箍率、钢绞线用量、固定螺栓的数量和间距、加固方式、剪跨比、二次受力等因素对加固性... 对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的9根矩形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抗剪加固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混凝土强度、原梁配箍率、钢绞线用量、固定螺栓的数量和间距、加固方式、剪跨比、二次受力等因素对加固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抗剪加固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加固工艺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多而密的固定螺栓对原梁抗剪承载力造成极大削弱;U形加固与环包加固对抗剪承载力提高程度有一定影响,且破坏模式和钢绞线的利用率有显著区别;持载程度高的梁加固承载力提高幅度低,但修复加固梁效果显著;随混凝土强度和配箍率提高,极限承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加固 抗剪性能 数值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