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庆油田老井筒套管内涂层贴膜防腐技术研究
1
作者 郭钢 吴春生 +2 位作者 吕锋 李楷 王尚卫 《材料保护》 202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长庆油田重点腐蚀区单一内防腐蚀技术无法满足现场需要。本文介绍了长庆油田老井筒套管内涂层贴膜防腐技术的液体环氧涂料和智能井下涂层贴膜工具,探索了相应的地面和井下联动贴膜施工工艺,并在现场腐蚀防护试验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结果... 长庆油田重点腐蚀区单一内防腐蚀技术无法满足现场需要。本文介绍了长庆油田老井筒套管内涂层贴膜防腐技术的液体环氧涂料和智能井下涂层贴膜工具,探索了相应的地面和井下联动贴膜施工工艺,并在现场腐蚀防护试验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结果表明:涂层硬度大于6 H,厚度大于400μm,附着力等级为4A,耐化学介质腐蚀,具有优异的现场应用性能;设计的智能井下涂层贴膜工具在现场应用中,通过贴膜前后井下电视照相视频资料对比,贴膜工具实现80 min喷涂220 m,厚度可达0.7 mm的设计要求,并且可以地面控制涂覆速度、精确定位涂覆深度及涂层厚度,为长庆油田老井井筒套管腐蚀防护、井下修复工艺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一套可靠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环氧涂料 井下涂层贴膜 井筒套管 现场修复
下载PDF
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热水驱井筒热损失模拟实验
2
作者 刘笑春 黎晓茸 +2 位作者 谭俊领 张涛 贾玉琴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8期41-44,5-6,共4页
通过井筒向地层注入热水提高驱油效率是一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利用生产实际中所用油套管,搭建了物理模型,进行了不同流速、不同温度、不同隔热介质情况下井筒温度场的变化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影响井筒温度变化的因素。实... 通过井筒向地层注入热水提高驱油效率是一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利用生产实际中所用油套管,搭建了物理模型,进行了不同流速、不同温度、不同隔热介质情况下井筒温度场的变化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影响井筒温度变化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热水流量不变时,随着热水注入温度的升高,热水在井筒中的温降越高,热损失越大;当热水注入温度不变时,随着热水注入流量的增加,热水在井筒中的温降越小,热损失越少。氮气和空气的隔热效果相差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驱 热损失 井筒 物理模型 温度 流量 氮气隔热
下载PDF
几种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在长庆油田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大建 牛彩云 +2 位作者 何淼 汪峰军 胡晓威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124-127,共4页
在对国内外分层采油工艺技术综合性分析评价基础上,确立了适应长庆油田一套井网多层系开采的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即分采泵分层采油工艺技术,该技术2010年在现场开展了16口井的评价试验,先后有11口井显示出一定的分采效果,为下步长庆油田... 在对国内外分层采油工艺技术综合性分析评价基础上,确立了适应长庆油田一套井网多层系开采的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即分采泵分层采油工艺技术,该技术2010年在现场开展了16口井的评价试验,先后有11口井显示出一定的分采效果,为下步长庆油田配套分层采油工艺研究和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采油评价 分层采油 采油工艺
下载PDF
零污染压裂示踪诊断技术在长庆低渗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兵 宋汉华 +2 位作者 李转红 罗必林 王蓓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128-130,10,共4页
压裂是长庆低渗透油田储层改造的主要技术手段,人工裂缝监测获得准确的裂缝特征参数,对于优化压裂设计、促进压裂技术进步显得尤为重要。前期的各种裂缝监测方法不同程度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获得准确的裂缝特征参数、更加有效地评... 压裂是长庆低渗透油田储层改造的主要技术手段,人工裂缝监测获得准确的裂缝特征参数,对于优化压裂设计、促进压裂技术进步显得尤为重要。前期的各种裂缝监测方法不同程度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获得准确的裂缝特征参数、更加有效地评价水力压裂措施效果,引进了零污染压裂示踪诊断技术,该技术采用零污染示踪剂配以先进的示踪成像测井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够比较清晰直观地反映压裂后裂缝的扩展规律、支撑缝高和缝宽,以及近井地带裂缝中支撑剂的铺置等情况,并能为压后效果评价以及压裂优化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零污染示踪剂 水力压裂 裂缝监测
下载PDF
FHB-10复合表面活性剂对低渗油气藏水锁伤害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杨东兰 刘洪升 +4 位作者 王培义 王俊英 孙庆阁 张傲霜 杨志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9-142,10-11,共4页
针对低渗砂岩油气藏储层特点,分析了水锁伤害的作用机理,并开展了水锁伤害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现场应用等工作。经室内模拟试验证实:应用高活性FHB-10复合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抑制地层水锁伤害并具有显著的水锁伤害后地层渗透性恢复能... 针对低渗砂岩油气藏储层特点,分析了水锁伤害的作用机理,并开展了水锁伤害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现场应用等工作。经室内模拟试验证实:应用高活性FHB-10复合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抑制地层水锁伤害并具有显著的水锁伤害后地层渗透性恢复能力。其中抑制地层水锁伤害能力与2.0%KCl水溶液相比,可使水锁伤害降低率达到78%以上;治理水锁伤害的液体用量一般为孔隙体积的5倍左右,反应时间在16~24h,岩心水锁伤害后渗透性恢复率为90.4%。在中原油田文23气田9井次的压裂施工中,应用FHB-10复合表面活性剂抑制地层水锁伤害技术,平均单井增产天然气413.48×104 m3,累计增产天然气3721.3×104 m3;在1井次治理水锁伤害的施工中,日产天然气由处理前的0.20×104 m3上升到1.60×104 m3,日增天然气1.40×104 m3,累计增产天然气195.5×104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水锁 地层伤害 毛细管阻力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下载PDF
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潜力分析——以长庆油田佳一注注水系统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魏立军 王林平 +2 位作者 杨会丰 覃川 刘一山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79-181,11,共3页
对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潜力进行了理论推导,明确了提高注水系统效率的主要途径。以长庆油田佳一注注水系统实测数据为例,从提高机组效率、降低总流量、降低泵出口压力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注水系统中的高压井和高压井相关联的注水管线是... 对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潜力进行了理论推导,明确了提高注水系统效率的主要途径。以长庆油田佳一注注水系统实测数据为例,从提高机组效率、降低总流量、降低泵出口压力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注水系统中的高压井和高压井相关联的注水管线是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关键点,只有降低高压井井口压力或高压井所对应的管线压降,才能降低系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系统 系统效率 阀组损失 管线损失
下载PDF
长庆油田注水能耗监测分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魏立军 王林平 +4 位作者 刘一山 张晓玲 杨会丰 黄娟 张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5X期258-260,344-345,共3页
以长庆油田注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软、硬件相结合的注水能耗监测分析系统,实现了注水系统参数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实时计算注水系统的能耗指标、分析评价注水系统的运行情况的功能。为促进注永系统管理向精细化、自动化、数... 以长庆油田注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软、硬件相结合的注水能耗监测分析系统,实现了注水系统参数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实时计算注水系统的能耗指标、分析评价注水系统的运行情况的功能。为促进注永系统管理向精细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系统 参数采集 数据传输 能耗监测 长庆油田
下载PDF
节能保护技术在长庆油田水源井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倩 王林平 +1 位作者 王曼 覃川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272-274,共3页
针对长庆油田水源井能耗较大、潜水泵易干抽烧泵的现状,集成应用射频导纳和变频恒压供水技术,研制了水源井节能保护装置,并在长庆吴起和油房庄油田现场应用了23套,应用后该节能保护装置综合节电率达到了2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针对长庆油田水源井能耗较大、潜水泵易干抽烧泵的现状,集成应用射频导纳和变频恒压供水技术,研制了水源井节能保护装置,并在长庆吴起和油房庄油田现场应用了23套,应用后该节能保护装置综合节电率达到了2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同时延长了水源井维修周期,节约了检泵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保护 射频导纳 恒压供水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抽油杆故障机理及预防措施
9
作者 朱洪征 赵晓伟 姬春霞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15期63-65,共3页
随着低渗透油田不断开发,杆断、杆脱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通过对抽油杆在抽吸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对抽油杆故障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对策,减少因抽油杆故障检泵频次,减低开发成本,增加油田经济开发效益。
关键词 抽油杆 受力分析 故障机理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电脉冲增注技术在低渗透油藏的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涛 曹荣荣 +3 位作者 申晓莉 肖肖 郭本晓 刘笑春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5年第8期67-69,6,共3页
电脉冲增注技术是一种物理法增注新技术,它以脉冲冲击压力和点作业方式为最主要特点而有别于传统的增注措施。从电脉冲增注技术原理入手,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将电脉冲装置改进成小电容高电压电脉冲装置,结合前期试验总结,初步提出低渗... 电脉冲增注技术是一种物理法增注新技术,它以脉冲冲击压力和点作业方式为最主要特点而有别于传统的增注措施。从电脉冲增注技术原理入手,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将电脉冲装置改进成小电容高电压电脉冲装置,结合前期试验总结,初步提出低渗透油藏的选井选层条件,采用电脉冲、电脉冲+酸洗两种不同工艺及作业参数,在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长X、长Y油层组开展现场试验;通过试验效果跟踪及分析,形成了低渗透油藏长X、长Y油层组的一种电脉冲增注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 低渗透油藏 选井选层 工艺参数 现场试验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油气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被引量:14
11
作者 薛明 卢明霞 +3 位作者 张晓飞 李兴春 魏立军 崔翔宇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1年第17期30-32,共3页
油气行业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需要完善清洁低碳、节能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减污降碳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针对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建议建立源头绿色化、过程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的融合发展机制,明晰石油石化增储上产新... 油气行业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需要完善清洁低碳、节能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减污降碳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针对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建议建立源头绿色化、过程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的融合发展机制,明晰石油石化增储上产新领域的环境影响和控制机制,加大碳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快完善甲烷排放检测、核算与核查体系,扩大甲烷减排技术的应用规模,研发下一代低成本高效甲烷控制技术,为能源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技术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行业 低碳 甲烷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减污降碳
下载PDF
长庆油田镇340区块油井套管腐蚀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尚卫 魏磊 杨焕英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56-60,I0004,I0005,共7页
套管腐蚀严重影响着油田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针对镇340区块具有腐蚀代表性的油井开展了套管腐蚀机理研究:首先对油井采出水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340区块的水样矿化度较高并伴有一定含量的CO2,在腐蚀介质中含有CO2的情况下,钢片... 套管腐蚀严重影响着油田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针对镇340区块具有腐蚀代表性的油井开展了套管腐蚀机理研究:首先对油井采出水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340区块的水样矿化度较高并伴有一定含量的CO2,在腐蚀介质中含有CO2的情况下,钢片的腐蚀速率出现了明显的增加,而且腐蚀介质中CO2的含量越高其对金属腐蚀的促进作用越强;再借助电化学测试手段,评价缓蚀剂MH-46在腐蚀介质中对金属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缓蚀剂后腐蚀电流密度出现了明显地降低,当缓蚀剂浓度达到10×10^-4mol/L时,对钢片的缓蚀效率达到了98.4%,有效地阻隔了腐蚀性离子与金属基体的接触,降低了金属基体的腐蚀速率,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机理 二氧化碳 腐蚀速率 腐蚀电流密度 缓蚀效率 镇340区 长庆油田
下载PDF
长庆油气区风能测试与评估
13
作者 郭占春 王林平 +1 位作者 杨会丰 黄娟 《节能与环保》 2010年第11期36-38,共3页
通过对陕甘宁蒙地区气象局进行统计,宏观上看出长庆油气区风能资源丰富;选取典型站点,建立四个测风观测站,对长庆油气区风能资源的测试、统计和分析,得出了长庆油气区位于风能可利用区的结论。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能资源评估 自测站点 节能
下载PDF
姬塬油田耿83区多油层合采可行性分析及工艺技术对策研究
14
作者 朱洪征 赵晓伟 +2 位作者 牛彩云 李大建 汪峰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4期33-36,44,共5页
长庆姬塬油田近年来出现了多套层系局部叠合区,区块内发育有多套油层,单独开采某一层效益都较低,若两套油层合层开采经济效益将大大提高。本文以耿83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两套油层叠合区油层物性特点,开展了经济技术评价。同时从油藏储层... 长庆姬塬油田近年来出现了多套层系局部叠合区,区块内发育有多套油层,单独开采某一层效益都较低,若两套油层合层开采经济效益将大大提高。本文以耿83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两套油层叠合区油层物性特点,开展了经济技术评价。同时从油藏储层特征入手,利用表征多层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的特征参数,定性分析低渗油藏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对油井生产的影响,并通过工艺技术对策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层间干扰的问题,为同类型油藏研究和提高多层开发效果提供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油层油藏 储层间非均质性 层间干扰 工艺技术对策研究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深抽工艺技术探讨
15
作者 朱洪征 张建魁 吕旭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5期55-58,共4页
近年来长庆油田开始规模应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由于受常规抽油泵工作倾角局限性以及抽油杆、油管偏磨问题限制,目前大多数水平井采取抽油泵-抽油机方式在直井段生产,不能满足水平井深抽,降低流压的要求,充分发挥长水平段生产潜力,... 近年来长庆油田开始规模应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由于受常规抽油泵工作倾角局限性以及抽油杆、油管偏磨问题限制,目前大多数水平井采取抽油泵-抽油机方式在直井段生产,不能满足水平井深抽,降低流压的要求,充分发挥长水平段生产潜力,研发了抽油泵深抽及配套防偏磨工艺。现场试验表明:改进的抽油泵在倾角80°井段工况正常,实现了水平井接近水平段深抽,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深抽 工作倾角 偏磨
下载PDF
一种协同式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应用模式的构建
16
作者 李美玉 《信息系统工程》 2021年第2期129-130,133,共3页
协同式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应用模型通过建立协同管理机制,把多学科的数据信息集成到统一的网络平台,油田相关工作人员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开展工作,海量勘探开发数据的收集、管理、挖掘与应用在同一平台通过信息交互实现。论文详细阐述了... 协同式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应用模型通过建立协同管理机制,把多学科的数据信息集成到统一的网络平台,油田相关工作人员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开展工作,海量勘探开发数据的收集、管理、挖掘与应用在同一平台通过信息交互实现。论文详细阐述了模型的原理和架构,为提高油田企业数据质量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 数据 协同 管理和使用
下载PDF
高效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小勇 刘宁 +3 位作者 杨全安 李宁军 周佩 董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3,共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重烷基苯磺酸钠(A1)、异丙醇(CH-2)、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F-2)、Gemini表面活性剂(GL-2)的最佳质量比为3:6:2:2的表面活性剂体系CQBH-1,并进行了配伍性、吸附性和驱替实验。CQBH-1的价格比市场销售的油田常用表面活... 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重烷基苯磺酸钠(A1)、异丙醇(CH-2)、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F-2)、Gemini表面活性剂(GL-2)的最佳质量比为3:6:2:2的表面活性剂体系CQBH-1,并进行了配伍性、吸附性和驱替实验。CQBH-1的价格比市场销售的油田常用表面活性剂平均低20%以上。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0.3%~0.5%下,CQBH-1溶液与长庆某油田模拟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5×10^(-3)~8×10^(-3)mN/m。在常压、60℃下,CQBH-1与该油田注入水、地层水和原油均有良好的配伍性,且具有较好的抗吸附性能,质量分数为0.3%~0.5%的CQBH-1溶液静态吸附后与模拟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仍能达超低数量级。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注入0.3PV质量分数为0.5%的CQBH-1表面活性剂溶液,渗透率为1.1×10^(-3)~100×10^(-3)μm^2人造岩心在平均水驱采收率56.70%的基础上可平均提高采收率1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驱 低成本 超低界面张力 复配 非离子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环江油田抗高矿化度水质压裂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兵 宋汉华 +2 位作者 牛鑫 刘一仓 李转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02-606,540,共5页
环江油田在前期的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压裂液体系抗剪切、携砂性能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储层的有效压裂改造。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后发现该区压裂配液用水中含有浓度高于正常值数倍的Ca2+、Mg2+等金属离子,其能与胍胶高分子基团作用,导致... 环江油田在前期的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压裂液体系抗剪切、携砂性能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储层的有效压裂改造。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后发现该区压裂配液用水中含有浓度高于正常值数倍的Ca2+、Mg2+等金属离子,其能与胍胶高分子基团作用,导致胍胶不能在水中充分溶胀或溶解,并出现分层和沉淀物。为此,研发出了抑制水质高矿化度、促进胶液溶胀、提高压裂液抗剪切能力的AH-Z螯合助溶剂与AH-W螯合稳定剂,大大减小了高矿化度金属离子对压裂液性能的影响,提高了压裂液的抗剪切、携砂性能,从而形成了有效稳定的交联冻胶,保证了压裂顺利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江油田 压裂液 高矿化度 螯合助溶剂 螯合稳定剂
下载PDF
低压地层水平井冲砂工艺创新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大建 曾亚勤 +3 位作者 何淼 巨亚锋 崔文昊 郭靖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66-169,10,共4页
针对低压地层水平井冲砂洗井,为提高冲砂效率、效果,从液体方面主要采用低密度、低摩阻、高携砂性能冲砂洗井液;从工艺方面主要采用旋转射流连续冲砂、水射流负压冲砂方式,其中代表性的冲砂工艺技术:一是井下液流换向旋转射流反循环连... 针对低压地层水平井冲砂洗井,为提高冲砂效率、效果,从液体方面主要采用低密度、低摩阻、高携砂性能冲砂洗井液;从工艺方面主要采用旋转射流连续冲砂、水射流负压冲砂方式,其中代表性的冲砂工艺技术:一是井下液流换向旋转射流反循环连续冲砂技术,在实现连续、水平段旋转射流冲砂的同时,对长水平段井筒冲砂时返排液流速低、返排效果有待提高;二是同心油管反循环负压旋转射流连续冲砂技术,能够实现连续、负压、旋转射流冲砂,但同心油管柱设计局限于浅水平井冲砂应用。在总结分析两种冲砂工艺技术原理、特点基础上,通过集成创新、取长补短,创新设计出适应长水平井段、低压地层、深水平井井况条件的井下液流换向、井底负压旋转射流冲砂工艺技术,对低压地层水平井冲砂洗井具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低压地层 连续冲砂 同心油管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两层合采油井层间干扰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大建 牛彩云 +1 位作者 吕亿明 何淼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12期20-23,共4页
多层系油藏高效开发的前提是开展层间干扰分析,确定层间干扰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式。对于高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油井层间干扰分析有人提出了正交因素分析方法,而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分析研究较少,鲜有文献报道。在多... 多层系油藏高效开发的前提是开展层间干扰分析,确定层间干扰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式。对于高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油井层间干扰分析有人提出了正交因素分析方法,而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分析研究较少,鲜有文献报道。在多层合采油井层间干扰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低渗透油藏两层合采层间干扰分析方法:基于低渗透油藏两层合采油井产能预测方程的建立,通过理论计算两层合采产量、单采产量的变化进行层间干扰分析,探索建立了低渗透油藏两层合采油井层间干扰分析方法,对于低渗透油藏多层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干扰 产能方程 分采 IPR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