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抑制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聪 韩业超 +2 位作者 洪敏 马南南 周文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抑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对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的影响。方法用黄芪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胶质瘤细胞株C6,MTT法观察黄芪多糖作用后胶质瘤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抑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对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的影响。方法用黄芪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胶质瘤细胞株C6,MTT法观察黄芪多糖作用后胶质瘤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印迹和半定量RT-PCR了解STAT3基因在不同水平的表达。结果黄芪多糖作用胶质瘤细胞株后肿瘤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肿瘤细胞凋亡比例升高。黄芪多糖对C6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的影响与黄芪多糖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可使细胞内STAT3表达下降,同时mRNA水平也有所下降。结论黄芪多糖可以降低STAT3的表达,进而抑制大鼠C6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诱导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C6细胞 STAT3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元清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聪 韩业超 吴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保元清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各种因素,分析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提取方法及色谱条件,建立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方法:保元清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前处理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法,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目的:探讨影响保元清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各种因素,分析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提取方法及色谱条件,建立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方法:保元清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前处理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法,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SB-C18柱(Agilent公司生产,ZORBAX,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6∶64),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UV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黄芪甲苷与其他峰分离良好,在0.010 03~0.200 60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加收率为98.4%,RSD为0.8%(n=6)。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HPLC-UV)测定保元清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便捷、准确,可作为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元清血颗粒 黄芪甲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
下载PDF
抑制性ODN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h1/Th2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鹏 周晓晶 +1 位作者 刘伯岩 杨文颖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2期2133-2135,共3页
目的研究抑制性ODN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h1/Th2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首先利用我们已发表的研究[1]中的方法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模成功后将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PBS、A151,记作PBS+UC组、A151+UC组,同... 目的研究抑制性ODN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h1/Th2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首先利用我们已发表的研究[1]中的方法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模成功后将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PBS、A151,记作PBS+UC组、A151+UC组,同时设一组健康小鼠对照并给予腹腔注射PBS,记作PBS+健康对照组。每组分别连续注射7天,末次注射后7天取小鼠血清并分离小鼠结肠组织制备匀浆。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结肠匀浆中IL-6、TNF-α、IL-10、IL-4水平。结果经检测发现抑制性ODN能明显下调IL-6和TNF-α的水平,而上调IL-10和IL-4水平。结论抑制性ODN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抑制作用或许是通过调节Th1/Th2平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Th2免疫反应 Th1免疫反应
下载PDF
保元清血颗粒中不同含量桂皮醛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聪 韩业超 吴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692-4693,共2页
目的探讨保元清血颗粒中不同含量桂皮醛在老年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元清血颗粒,确定三种不同桂皮醛含量剂型,将这三种剂型的保元清血颗粒用于临床资料一致的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对其临床效果给予... 目的探讨保元清血颗粒中不同含量桂皮醛在老年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元清血颗粒,确定三种不同桂皮醛含量剂型,将这三种剂型的保元清血颗粒用于临床资料一致的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对其临床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元清血颗粒中桂皮醛含量峰分离效果稳定,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临床上高剂量组治疗效果较好,但与其他两组低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元清血颗粒桂皮醛含量效果稳定,可用于临床药物成分含量的检测;保元清血颗粒中桂皮醛含量在临床治疗上应保持12.5~50μg/ml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桂皮醛 冠心病
下载PDF
抑制性ODN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鹏 周晓晶 +1 位作者 刘伯岩 杨文颖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1期2001-2003,共3页
目的研究抑制性ODN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单个核细胞分泌IL-8和TNF-α的影响。方法分离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黏膜单个核细胞,分别与含或不含CpG ODN的培养液共同培养,并用抑制性ODN或DEX加以干预。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8和T... 目的研究抑制性ODN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单个核细胞分泌IL-8和TNF-α的影响。方法分离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黏膜单个核细胞,分别与含或不含CpG ODN的培养液共同培养,并用抑制性ODN或DEX加以干预。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8和TNF-α的水平,并用RT-PCR方法从LPMC中扩增IL-8和TNF-α基因,检测IL-8和TNF-α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检测发现抑制性ODN能明显抑制IL-8和TNF-α的分泌。结论这为研发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提供了思路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抑制性ODN 肠黏膜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重组HBs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H22细胞的筛选
6
作者 周晓晶 万敏 +2 位作者 卫红飞 王丽颖 吴秀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构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678bp)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BsAg),转染小鼠乳肝癌细胞(H22),获得其稳定表达细胞株(H22/HBsAg)。方法用PCR方法从含乙肝病毒(HBV)基因的PUC18-HBV质粒上扩增HBsAg基因序列;经酶切、连接构建pcDNA3-H... 目的构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678bp)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BsAg),转染小鼠乳肝癌细胞(H22),获得其稳定表达细胞株(H22/HBsAg)。方法用PCR方法从含乙肝病毒(HBV)基因的PUC18-HBV质粒上扩增HBsAg基因序列;经酶切、连接构建pcDNA3-HBsAg;利用改良的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入H2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细胞株,用RT-PCR法检测阳性细胞株的HBsAg mRNA。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HBsAg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稳定表达HBsAg的细胞株,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小鼠肝癌细胞 转染
下载PDF
抑制性ODN对实验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抑制作用研究
7
作者 周晓晶 孙鹏 +2 位作者 刘伯岩 杨文颖 孙聪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1964-1967,共4页
目的研究抑制性ODN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利用我们已发表的研究[1]中的方法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模成功后将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PBS、A151及A151对照,记作PBS+UC组、A151+UC组和A151对... 目的研究抑制性ODN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利用我们已发表的研究[1]中的方法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模成功后将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PBS、A151及A151对照,记作PBS+UC组、A151+UC组和A151对照+UC组,同时设一组健康小鼠对照并给予腹腔注射PBS,记作PBS+健康对照组。每组分别连续注射7天,末次注射后每天观察各组小鼠的状态、大便性状及便隐血情况,并作DAI评分;于末次注射后第7天处死小鼠,分离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经A151免疫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明显增加,而且状态逐渐好转,DAI及结肠组织学评分明显降低,且在末次免疫后7天降低到正常水平。结论说明A15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抑制作用,展现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抑制性ODN 葡聚糖硫酸钠
下载PDF
miR-30c在减轻肝细胞肝癌的侵袭与转移中的应用探讨
8
作者 孙鹏 宋远 周晓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2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mi R-30c在减轻肝细胞肝癌侵袭及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肝癌及肝癌细胞系中的mi R-30c表达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有脉管转移组mi R-30c表达低于无脉管转移组;转染mi R-30c模拟物能对snail表达进行控... 目的探讨mi R-30c在减轻肝细胞肝癌侵袭及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肝癌及肝癌细胞系中的mi R-30c表达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有脉管转移组mi R-30c表达低于无脉管转移组;转染mi R-30c模拟物能对snail表达进行控制。结论 mi R-30c表达上调,可抑制snail表达,减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侵袭 转移 MI R-30c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极性蛋白AF-6mRNA的表达及对侵袭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孙鹏 宋远 周晓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3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中极性蛋白AF-6m RNA的表达及其对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的方法,对28对癌细胞、ANLT及不同细胞系中的AF-6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AF-6m RNA对侵袭的影响。结果 26例肝细胞肝癌中AF-6m RNA呈现低表...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中极性蛋白AF-6m RNA的表达及其对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的方法,对28对癌细胞、ANLT及不同细胞系中的AF-6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AF-6m RNA对侵袭的影响。结果 26例肝细胞肝癌中AF-6m RNA呈现低表达,发生率为92.9%;肝癌细胞株中AF-6m RNA表达低于正常杆细胞株(P<0.05);低侵袭转移能力细胞系中AF-6m RNA表达高于高侵袭转移能力细胞系(P<0.05)。结论肝细胞肝癌中AF-6m RNA低表达可能与高侵袭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AF-6m RNA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