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0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
1
作者 李姗姗 邱智东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中医药高职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保障,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助力。专业建设作为影响中医药高职教育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需要突破现有的微观性研究,全面分析中医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情况。文章以... 中医药高职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保障,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助力。专业建设作为影响中医药高职教育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需要突破现有的微观性研究,全面分析中医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情况。文章以全国11所中医药高职院校的194个招生专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网络搜集法与文本研究法分析中医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情况,认为中医药高职院校形成了以医为主,凸显中医药发展特色的专业建设格局;确定了以深化健康理念,满足医疗卫生行业创新需求的专业发展方向;设定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体现医学培养质量要求的专业培养目标。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布局主动性有待加强、专业群组效应有待提升、专业培养目标内涵有待精准等方面的不足。建议在专业发展路径设计中要以健康战略为导向,锚定专业发展方向;围绕优势专业建立专业群组,合理拓宽专业口径;凸显专业培养目标的价值理性,科学划定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进而全面提高中医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中医药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原文传递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视域下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理念、价值和路径
2
作者 李德慧 杨晶 +2 位作者 鲍慧伟 高乔 张楠 《科教文汇》 2024年第9期103-106,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加深,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已成为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该文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视域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医药院校在无机化学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的理念、价值和路径,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加深,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已成为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该文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视域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医药院校在无机化学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的理念、价值和路径,并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以期为“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中医药院校 无机化学 双语教学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高乔 李德慧 林喆 《高教学刊》 2024年第5期161-163,168,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无机化学是面向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新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和创新...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无机化学是面向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新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化其育人作用的创新途径。立足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以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设置为出发点,从思政元素挖掘与提炼、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和教师思政能力提升等方面探索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化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中医药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课程思政建设 高等中医药院校 思政元素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高乔 罗浩铭 +1 位作者 李德慧 林喆 《人参研究》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无机化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丰富前沿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无机化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丰富前沿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优化、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过程开展、多维化评价体系构建和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探索了《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以期实现知识传授、价值观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为中医药院校化学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长春中医药大学597名学生中医体质与压力知觉相关性与性别差异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仲惟帝 曹帅 +3 位作者 胡华臻 张引弥 张鑫卓 王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背景]压力诱发大学生负面情绪和抑郁心理具有性别中医体质差异。[主要目的]分析中医体质与压力知觉相关性及对压力知觉解释作用性别差异。[资料来源]方便抽样法抽取长春中医药大学597名大学生,压力知觉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压力知觉与... [背景]压力诱发大学生负面情绪和抑郁心理具有性别中医体质差异。[主要目的]分析中医体质与压力知觉相关性及对压力知觉解释作用性别差异。[资料来源]方便抽样法抽取长春中医药大学597名大学生,压力知觉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压力知觉与中医体质问卷测量。[选择文献量及依据]纳入全日制医学专业,自愿参与本科学生。排除休假、休学、外出实习,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或问卷内容存在显著逻辑错误。[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秩和检验男女各型体质偏颇率,独立样本t检验男女生体质得分;双变量相关分析压力知觉及维度与中医体质得分相关性;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医体质对压力知觉解释作用。[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校园网发放调查问卷597份,回收597份,剔除21份逻辑错误,有效576份。男生前三类体质偏颇为湿热、气虚和阳虚质;女生前三类体质偏颇为阳虚、湿热和气虚质;男生阳虚质与血瘀质体质偏颇发生率低于女生(P<0.01);男生阳虚质和血瘀质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01)。压力知觉、紧张感、失控感男女生无显著差异(P>0.05),压力知觉及维度与平和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体质(除外特禀质)得分呈正相关。紧张感与特禀质男生不具相关性(P>0.05),女生具相关性(P<0.05);压力知觉总分与特禀质相关男生显著性低于女生(P<0.01,P<0.05)。平和质对压力知觉解释作用贡献最大(男34%、女24%)。阳虚质对性别压力知觉也有解释作用。女生压力知觉解释性因素包含异常体质种类多于男生,气郁质、特禀质和阴虚质也有一定解释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男生各解释变量β值均为负数;女生平和质、阳虚质和特禀质β值为负,气郁质和阴虚质的β值为正。[未来展望]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深入探讨中医体质与压力知觉之间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知觉 中医体质 大学生 性别 相关性 紧张感 失控感 长春中医药大学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高等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6
作者 高乔 胡冬华 +3 位作者 李德慧 杨晶 吴勇 任佳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5期192-193,共2页
无机化学是高等中医药类院校为中药学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无机化学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虽然他们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但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针对高等中医药大学无机... 无机化学是高等中医药类院校为中药学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无机化学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虽然他们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但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针对高等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容枯燥、难度大等问题,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列举了几种不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PBL教学法;理论和实验互补式教法;案例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教学实践 自主学习能力
下载PDF
混合式学习法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齐滨 刘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45-0048,共4页
研究混合式学习法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的60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根据不同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教学组与混合教学组各30... 研究混合式学习法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的60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根据不同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教学组与混合教学组各30名,常规教学组应用常规学习法,混合教学组应用混合式学习法,对比2组研究生的考核成绩、自评结果、学习效果(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助精神、拓充知识面、加深知识理解与应用、引导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掌握临床技能、提高自信心)、个人综合能力(自学、交流、表达、理解、解决问题)、教学满意度。结果 混合教学组的考核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混合教学组自评结果的各项评分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混合教学组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助精神、拓充知识面、加深知识理解与应用、引导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掌握临床技能、提高自信心的评分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混合教学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分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混合教学组研究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结论 混合式学习法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升研究生的学习效果、专业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法 中医药院校 研究生 高等有机化学 教学
下载PDF
中医药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焱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第4期44-45,共2页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探索现代教育背景下大学物理的教学模式,将现代网络技术融入传统教学模式并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探索现代教育背景下大学物理的教学模式,将现代网络技术融入传统教学模式并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丰富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有效平台和相互学习沟通的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推广穴位敷贴疗法,弘扬中医外治技术,开创中医药事业振兴新思路 被引量:6
9
作者 尚坤 于清华 +1 位作者 石光 张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367-1368,共2页
缺乏临床特色是中医药事业难以振兴的原因之一。穴位敷贴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技术的重要代表,以其绿色、安全、高效、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为广大患者所欢迎。文章从穴位敷贴疗法的历史地位、发展现状、效应机制、临床优势、存在问题、发... 缺乏临床特色是中医药事业难以振兴的原因之一。穴位敷贴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技术的重要代表,以其绿色、安全、高效、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为广大患者所欢迎。文章从穴位敷贴疗法的历史地位、发展现状、效应机制、临床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等角度阐述了普及和推广穴位敷贴疗法与中医外治技术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弘扬中医外治技术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敷贴 外治 中医药 振兴 思路
原文传递
中医药院校《药剂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超英 鲁文慧 +2 位作者 李锡文 张炜煜 王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352-353,共2页
通过对《药剂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加强实践教学,对教学过程实行全程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探索《药剂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
关键词 药剂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全程考核
下载PDF
基于微课与慕课理念的中医药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对课堂教学辅助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欣 尚坤 +2 位作者 刘明军 邹元君 徐志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5期101-102,共2页
微课与慕课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正越来越影响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课题组以自身开展的基于微课与慕课理念的中医药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工作经验和体会为出发点,结合微课与慕课的概念,微课与慕课的"使用视频制作技术、强... 微课与慕课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正越来越影响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课题组以自身开展的基于微课与慕课理念的中医药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工作经验和体会为出发点,结合微课与慕课的概念,微课与慕课的"使用视频制作技术、强调对知识点的反复观摩与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等一系列特点,以及当前中医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满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难以长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次性的学习模式难以保证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知识点"等问题,提出了建设基于微课与慕课理念的中医药网络课程平台对于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发挥积极的课堂教学辅助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认为这必将是高等中医院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条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慕课 远程教育 教学法 平台建设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雅洁 李德慧 +2 位作者 吴勇 胡冬华 杨晶 《广州化学》 CAS 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
《物理化学》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是必需学习和掌握的一门综合性、抽象性和实验性较强的课程,为此建设并开展实施了《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在线学习和在线测试辅助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借助平台可图... 《物理化学》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是必需学习和掌握的一门综合性、抽象性和实验性较强的课程,为此建设并开展实施了《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在线学习和在线测试辅助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借助平台可图文并茂地展示复杂的理论知识点,可弥补实验设备条件的不足,更生动、形象、准确地向学生教授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特征,对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网络教学平台
下载PDF
5G时代下,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晶 李德慧 高乔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0期205-206,共2页
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特别是推行多媒体教学以来,个别课程变成了快速浏览PPT,学生看过、听过就忘,期末靠复习资料考试,走出考场忘得一干二净。为此,我们希望改善这种教学现象,尤其是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所说的“教师... 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特别是推行多媒体教学以来,个别课程变成了快速浏览PPT,学生看过、听过就忘,期末靠复习资料考试,走出考场忘得一干二净。为此,我们希望改善这种教学现象,尤其是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所说的“教师最难教、学生最难学”物理化学课程,我们采取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和课堂讲授两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获得比纯课堂面对面讲授更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时代 中医药 物理化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思维的中药药剂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宜平 董金香 +2 位作者 徐伟 贾艾玲 邱智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对中药药剂学研究生培养缺乏中医药特色,淡漠中医药思维的培养,不注重传统中药学精华的传承等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以经典名方为抓手,教学内容系统化;鼓励引导创新创业,传承与创新相统一;有效利用中医药学中的... 对中药药剂学研究生培养缺乏中医药特色,淡漠中医药思维的培养,不注重传统中药学精华的传承等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以经典名方为抓手,教学内容系统化;鼓励引导创新创业,传承与创新相统一;有效利用中医药学中的思政元素,润物于无声;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传承红色基因的思路和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中药药剂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思维 中药药剂学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姗姗 邱智东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5,15,共6页
以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78个招生专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网络搜集法与文本研究法分析中医药院校专业建设现状,认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形成了以医学类专业为主、非医学类专业积极发展的专业格局;契合新医科发展趋向,新兴专业与紧缺专业加速增设;... 以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78个招生专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网络搜集法与文本研究法分析中医药院校专业建设现状,认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形成了以医学类专业为主、非医学类专业积极发展的专业格局;契合新医科发展趋向,新兴专业与紧缺专业加速增设;开展专业改革、引入优质资源方式促进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新建专业的中医药特质不足、非医学类部分专业建设基础薄弱与部分专业培养口径窄化的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坚持专业引领作用发挥与促进宽口径专业发展向度来整体提振中医药院校专业建设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院校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艳杰 许大艳 +1 位作者 邵帅 罗浩铭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年第12期69-70,共2页
药物化学是药学学科中的龙头学科,为进一步提高药物化学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从强化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增加设计性实验、注重学科间融合、考核方式改革等四个环节入手,探索适合全国中医药院校药... 药物化学是药学学科中的龙头学科,为进一步提高药物化学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从强化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增加设计性实验、注重学科间融合、考核方式改革等四个环节入手,探索适合全国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7
作者 于智莘 齐滨 +1 位作者 惠歌 于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2期147-148,共2页
针对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提升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能力,运用对相关的单位操作实验进行优化选择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工程观念,强化计算机应用等一系列改革措... 针对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提升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能力,运用对相关的单位操作实验进行优化选择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工程观念,强化计算机应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提高制药工程实践课程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的定制化教学研究
18
作者 李德慧 杨晶 高乔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第1期121-122,共2页
定制化教学是一种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殊优势、兴趣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个人特点创造独特的学习体验的教育方式。基于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方式及学习需求,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知识难度及知... 定制化教学是一种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殊优势、兴趣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个人特点创造独特的学习体验的教育方式。基于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方式及学习需求,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知识难度及知识量等方面对无机化学定制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进行探讨,设计出了适合各群体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实现深入化、定制化学习,力求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课程知识,该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为将来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药院校 无机化学 定制化教学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化学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研究
19
作者 杨晶 汲丽丽 董雪莲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第1期83-84,共2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化学类课程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类、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学习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效果,即化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关院校可实行...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化学类课程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类、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学习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效果,即化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关院校可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优化并改进课堂的授课形式,教学过程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证实,采取这些方法后,化学类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化学 网络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