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试行第一版至第四版的演变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仕丽 刘继民 王檀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8期981-985,共5页
2020年1月22日-2月17日,王檀团队制定了共4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该方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中医"疫毒"范畴,病机特点为寒、湿、虚、瘀、痹。第一版将本病分为外感早期,外感迁延期,... 2020年1月22日-2月17日,王檀团队制定了共4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该方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中医"疫毒"范畴,病机特点为寒、湿、虚、瘀、痹。第一版将本病分为外感早期,外感迁延期,寒湿痹肺期,肺肾虚冷、肺络痹阻期;经二版、三版修订,第四版方案将本病分为卫表期、伤肺期、恢复期,并将各期进一步分层。第一版将本病分为风寒外束、寒湿内盛,邪郁肌腠、痰热郁肺,寒湿痹肺,肺肾虚冷、肺络痹阻4个证型,至三版、四版,则修订为疫毒外袭、寒湿内盛,邪郁肌腠、痰热郁肺,疫毒寒湿痹肺,气阴两伤、热毒聚肺,脾肾虚冷、疫毒化火,伤阴耗液、心阳浮动,肺肾虚冷、肺络痹阻,气阴两伤,心神不宁等8个证型,并增加了指导用药等内容。该方案还提出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诊疗方案
下载PDF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09名体检儿童中医体质与舌象关系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田桐 孙丽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根据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分析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609名1~6岁体检儿童的体质分布规律及舌象特征,阐释二者的关联与规律,为小儿体质判定与分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体检儿童(1~6岁)为对象... 目的根据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分析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609名1~6岁体检儿童的体质分布规律及舌象特征,阐释二者的关联与规律,为小儿体质判定与分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体检儿童(1~6岁)为对象,运用舌象采集仪及发放填写量表的方式,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本调查共发量表620份,回收有效量表609份,量表有效回收率为98.23%。不同体质类型儿童舌色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体质类型儿童舌形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体质类型与舌色、舌形呈正相关(r=0.397、0.541,P<0.01)。不同体质类型儿童苔质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体质类型儿童苔色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体质类型与苔质呈负相关(r=-0.276,P<0.01);不同体质类型与苔色呈正相关(r=0.305,P<0.01)。结论我院609名1~6岁体检儿童中医体质与舌象特征存在相关性,舌象特征对体质辨别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舌象特征可为小儿体质判定与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儿童 舌象特征 中医体质
下载PDF
中医药对颈椎病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3
作者 王晓东 熊桂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38-141,共4页
颈椎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证”“项强”等范畴,其认为颈椎病的发病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外邪乘虚侵入机体,影响颈部气血运行,造成局部筋脉失养,外邪闭阻筋脉,是本... 颈椎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证”“项强”等范畴,其认为颈椎病的发病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外邪乘虚侵入机体,影响颈部气血运行,造成局部筋脉失养,外邪闭阻筋脉,是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多采用中药汤剂内服、针灸、推拿等手段,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或多种手段联合应用,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等方面确具良效,可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但目前中医药治疗的具体机制尚集中在调节炎症反应和血流流变学两方面,未能全面阐明作用机制,手法治疗仍以临床医师经验为主,疗效判断多依赖主观量表,不利于中医药治疗的推广。故本文针对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两大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灸 推拿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帆 王汉 +2 位作者 程义涛 邹文爽 刘铁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239-242,共4页
胃癌前病变是临床常见且需及时干预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机多样,治疗标准不一,若未经干预易发生进展,甚至发生癌变,威胁生命。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独具特色且收效颇丰,无论是中药内服、针灸外治,还是中医特色疗法以及民族医药疗法... 胃癌前病变是临床常见且需及时干预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机多样,治疗标准不一,若未经干预易发生进展,甚至发生癌变,威胁生命。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独具特色且收效颇丰,无论是中药内服、针灸外治,还是中医特色疗法以及民族医药疗法均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研究文献,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氧化应激探究中医药防治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健康 王彬 郭家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256-1261,共6页
心肌纤维化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其持续性进展将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等不良临床预后。近年来,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而氧化应激为心肌纤维化领域的热点话题。心肌组织受到外界影响因子刺激后,活性氧... 心肌纤维化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其持续性进展将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等不良临床预后。近年来,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而氧化应激为心肌纤维化领域的热点话题。心肌组织受到外界影响因子刺激后,活性氧增加,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或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诱发心肌纤维化。中医药在抑制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多途径、多靶标的优势。本研究以氧化应激为切入点,综述以氧化应激为靶标的中医药防治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氧化应激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中医药防治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健康 纪爱欢 +2 位作者 李晓岚 王彬 郭家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以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究中医药防治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心肌纤维化是多数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及主动脉狭窄等)的共同病理机制,其持续性进展将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等不良临床... 以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究中医药防治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心肌纤维化是多数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及主动脉狭窄等)的共同病理机制,其持续性进展将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等不良临床预后。NF-κB信号作为经典的炎症反应通路,通过诱导炎性因子在心肌组织中聚集导致胶原沉积及成纤维细胞增殖,最终导致心肌纤维化的发生,NF-κB信号通路在心肌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中医药在抗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优势,针对心肌纤维化的复杂分子机制,可以作用于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分子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博硕医疗服务团为例
7
作者 阚俊明 李健楠 《时代人物》 2020年第26期0289-0289,共1页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志愿服务参与情况,明确他们参与的动机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模式,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志愿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中医药博硕医疗服务团的2017级363名医学研究生志愿者,用问卷对其志愿服务行为,参加...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志愿服务参与情况,明确他们参与的动机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模式,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志愿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中医药博硕医疗服务团的2017级363名医学研究生志愿者,用问卷对其志愿服务行为,参加志愿服务、次数、类型、动机和模式等进行调查。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86.23%(313人)。结果显示,参与志愿服务者96.69%(351人),参加3次及以上者71.90%(261人);服务类型医学类研究生占63.64%;行为动机主要是社会责任感(68.32%);自己专业的需求(64.46%)和受周围同学影响(54.55%)。结论医学研究生志愿服务参与率和持续性有待提高,开展志愿服务的模式有待丰富。高校应从增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和丰富志愿服务模式入手,激励和引导医学研究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研究生 志愿者 志愿服务模式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证治规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义强 王特 +5 位作者 张天时 薛振明 梁正 陈彩妹 李福康 姜丽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6-780,共5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整理和归纳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198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以...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整理和归纳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198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以上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文献中的方药,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病案数据库,利用该平台的中关联规则和复杂熵聚类挖掘、整理和分析方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40篇文献,显示PCI术后心绞痛的证型分布主要有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瘀血痹阻证;得到140首方剂,共132味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丹参、黄芪、川芎、甘草、当归、党参、红花、瓜蒌、茯苓、赤芍;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功效归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和6首新方。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用药以补血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所得新方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术后心绞痛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证型分布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探讨新医科环境中高等中医药院校考试模式的构建及评价体系
9
作者 闫成秋 李国峰 +1 位作者 刘欢 郭桐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4期18-21,共4页
当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临床中医医师,一名合格的医师其不仅要拥有大量且丰富的中医理论,还需掌握较佳的临床实践以及思维能力,才能保障在临床时将所掌握的知识更好运用其中,处理好临床问题。所以在考试... 当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临床中医医师,一名合格的医师其不仅要拥有大量且丰富的中医理论,还需掌握较佳的临床实践以及思维能力,才能保障在临床时将所掌握的知识更好运用其中,处理好临床问题。所以在考试中若忽略该问题,对未来中医临床医师的培养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当前在新医科环境下,高等中医药院校需要进行考试改革,以构建更为科学的考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高等 中医药院校 考试改革 模式构建 评价体系 考试模式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润之 孙丽平 +2 位作者 王延博 王书童 李雅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06-411,415,共7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VOSviewer对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其研究热点和前沿。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以“中医”和“小儿肺炎”或“儿童肺炎”为主题词搜索2000-2020年的相关研究。使用COO...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VOSviewer对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其研究热点和前沿。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以“中医”和“小儿肺炎”或“儿童肺炎”为主题词搜索2000-2020年的相关研究。使用COOC生成年发文量分布,CiteSpace和VOSviewer被用来生成关于作者、机构之间合作的网络地图,并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热点和前沿。结果:共检索与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相关的1015篇研究。该研究领域王雪峰是发文最多的作者(43篇),作者和机构之间,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团队,团队内合作紧密,团队之间有一定合作。研究集中在痰热闭肺证和风热闭肺证研究,阿奇霉素配合中药剂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咳嗽表现、临床观察等,以及新疗法如穴位敷贴、小儿推拿等。结论:基于研究结果,发现主要的研究趋势包括小儿肺炎基于不同证型的治疗,尤其是通过阿奇霉素联合不同中药剂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研究,以及穴位敷贴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等的研究,可能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OSviewer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临床研究评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丽娜 刘丽 +1 位作者 耿甜甜 韩延华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SI)的临床研究作一评述。SI指因输卵管阻塞、粘连等因素导致输卵管通畅异常所引起的不孕,占女性不孕症25%~35%。SI是中医妇科优势病种,归属中医“不孕”“癥瘕”“断绪”“妇人腹痛”等。中医药... 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SI)的临床研究作一评述。SI指因输卵管阻塞、粘连等因素导致输卵管通畅异常所引起的不孕,占女性不孕症25%~35%。SI是中医妇科优势病种,归属中医“不孕”“癥瘕”“断绪”“妇人腹痛”等。中医药在SI治疗上理论基础深厚,辨治思路广泛。现代医家在承继古代医家的思想及治法的基础上,结合西医学的理化指标与自身临证经验,认为“瘀”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其病位在胞络、两歧,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候。临床研究主要分为单纯中药治疗,内外同治之针药联合、灌肠联合中药内服等以及中西医联合治疗。中药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内外合治有标本同治之效,中西医联合治疗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本文总结中医药治疗SI的临床研究现状,探索中医药治疗机制,构建适宜中医的临床循证方案,为凸显中医药优势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炎性不孕 中医药 临床研究 评述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松 熊壮 +1 位作者 姜雨辛 刘铁军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84-488,共5页
随着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调控细胞基质降解酶的表达、调节免疫功能、抗多药耐药、抑制肝癌血管形成、抑制黏附侵袭能力、调控细胞信号通路... 随着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调控细胞基质降解酶的表达、调节免疫功能、抗多药耐药、抑制肝癌血管形成、抑制黏附侵袭能力、调控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干预肝癌细胞的转移与复发,有效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本文将围绕中医理论、实验研究整理汇总,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医药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中医药防治脑卒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春玉 牛萍 +5 位作者 王新娜 于子乔 于俊超 王旭 董富香 赵德喜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73-277,共5页
脑卒中具有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主要基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对脑卒中进行诊断,效果相对有限;脑卒中治疗药物研究也需寻找新方法、新技术的参与,为其提供物质解释。中医药在... 脑卒中具有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主要基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对脑卒中进行诊断,效果相对有限;脑卒中治疗药物研究也需寻找新方法、新技术的参与,为其提供物质解释。中医药在防治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随着现代中医的发展,干预方法逐渐丰富,基础研究日渐深入。蛋白质组学能够动态、整体和定量地考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在中医药防治脑卒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能为脑卒中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有利于推进精准医学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将对蛋白质组学在揭示脑卒中发病机制、诊断及应用于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脑卒中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婷婷 张立敏 +3 位作者 崔力心 管凤玲 刘蕾 南红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22-727,共6页
目的基于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收录的唐宋时期古籍为依托,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唐宋时期不寐治疗组方用药的经验。结果治疗不寐使用最多的药物依次为人参、酸枣仁、肉桂、... 目的基于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收录的唐宋时期古籍为依托,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唐宋时期不寐治疗组方用药的经验。结果治疗不寐使用最多的药物依次为人参、酸枣仁、肉桂、茯苓、麦冬、茯神、黄芪、川芎、黄芩;常用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用药性味以甘平温、苦寒为主;药物归经以入心经药最多,其次为入脾经、肺经、肝经;出现次数较多的核心药物有甘草、人参、肉桂、酸枣仁、麦冬、茯苓、茯神、黄芪8味;通过综合分析得到13个核心药对组合。结论唐宋时期辨证治疗不寐主要以补虚、清热、安神为主;从唐宋时期用药上来看,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治不寐之本在于安神;常用药对以人参为中心,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养心汤三个著名安神方剂都包括药对中的药物,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不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构建研究
15
作者 嵇鑫陈 王百通 +5 位作者 徐鹏 张冬梅 李巧莹 常天瀛 吕志国 王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80-2187,共8页
目的规范选择临床研究结局指标,可以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或效果,本研究旨在规范构建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方法遵循核心结局指标集研制规范(COS-STAD)开展研究,设立研究工作组,进行文献研究、... 目的规范选择临床研究结局指标,可以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或效果,本研究旨在规范构建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方法遵循核心结局指标集研制规范(COS-STAD)开展研究,设立研究工作组,进行文献研究、患者调查,建立结局指标条目池、德尔菲法咨询小组,开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及共识会议。结果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包括5个指标域:终点指标、重症肌无力症状评价、用药情况评价、生活质量评价、安全性指标;9个结局指标:复发率、激素并发症发生率、危象发生率、QMGS量表(MGFA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MG患者日常活动量表(ADL)、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用量的分析、胆碱酯酶抑制剂用量的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核心结局指标集包括的5个指标域和9个结局指标可作为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疗效评价结局选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结局指标 中医药 核心指标集
下载PDF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现代卓越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一人 王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年第6期48-51,共4页
现阶段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处于大好时机,而中医人才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药传统文化至关重要。文章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通过构筑中医药院校文化新阵... 现阶段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处于大好时机,而中医人才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药传统文化至关重要。文章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通过构筑中医药院校文化新阵地、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平台、丰富中医药文化第二课堂新活动、创新中医药文化课程新模式、传播中医药文化新氛围,守中医之正,创文化之新,不断探索中医药传统文化助力现代卓越中医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传统文化 中医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医药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晓旭 付黎明 杨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44-2047,共4页
在人体各种组织器官中,大脑承担着极高神经活动代谢需求及本身相对有限的能量储备能力,导致它对氧气和养分依赖程度非常高。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发现,在人体组织中,大脑重量只有2%左右,但对葡萄糖消耗来源的能量却达到20%左右[1]。此外,神... 在人体各种组织器官中,大脑承担着极高神经活动代谢需求及本身相对有限的能量储备能力,导致它对氧气和养分依赖程度非常高。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发现,在人体组织中,大脑重量只有2%左右,但对葡萄糖消耗来源的能量却达到20%左右[1]。此外,神经系统细胞对血液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免疫细胞均表现出高度敏感特点,必须配合相对特殊的微环境来保证稳态运转[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缺血性脑卒中 血脑屏障
下载PDF
神经炎症介导的帕金森病作用机制及其中医药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梓淇 何慧晗 +1 位作者 王博 杨戈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854-4857,共4页
神经炎症是反应性中枢神经系统成分对内源或外源性病因引起体内平衡改变做出的反应,其主要作用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促进组织修复,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又会损伤神经元及加速神经退行性病变^([1])。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可能在帕金森病(PD)的病... 神经炎症是反应性中枢神经系统成分对内源或外源性病因引起体内平衡改变做出的反应,其主要作用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促进组织修复,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又会损伤神经元及加速神经退行性病变^([1])。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可能在帕金森病(PD)的病理学中发挥作用,影响其发病和进展^([2,3])。有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炎症改善PD症状^([4,5]),在PD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多种触发神经炎症的因素和其介导PD发病或进展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PD) 神经炎症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炎性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萌 杨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400-1406,共7页
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HF)的防治中起到了预测、早期诊断、指导治疗、预后评估、疗效评价等作用。与HF传统生物标志物(如BNP、hs-TnI等)相比,炎性生物标志物在HF中的功用主要体现在风险预测与预后评估方面。通过细致梳理近年来具有临床... 生物标志物在心力衰竭(HF)的防治中起到了预测、早期诊断、指导治疗、预后评估、疗效评价等作用。与HF传统生物标志物(如BNP、hs-TnI等)相比,炎性生物标志物在HF中的功用主要体现在风险预测与预后评估方面。通过细致梳理近年来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HF炎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论述以炎性生物标志物为靶点的中医药干预作用,以期为炎性生物标志物与传统生物标志物在HF防治中的联合应用提供新思考,并为完善中医药治疗HF的疗效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炎性生物标志物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