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0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的学院建设之路——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发展史
1
作者 宋林森 王淑坤 武小林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4-142,共9页
大学不仅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还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长春理工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王大珩院士等老一辈开拓者积淀的文化精髓,经过学校一代代拼搏者的不断筛选、整理、传播与交流,对全校师生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 大学不仅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还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长春理工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王大珩院士等老一辈开拓者积淀的文化精髓,经过学校一代代拼搏者的不断筛选、整理、传播与交流,对全校师生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机电工程学院的发展史,剖析了学校历史沿革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底蕴,其内涵精髓通过传承创新并举形成了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学院文化,并将其建造成一种特殊的精神谱系,发挥其所蕴藏的深厚育人力量,推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教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发展史 传承与创新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工程图学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宝庆 孙立华 吴星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68,共4页
重点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以及其指导下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以工程图学二、三维教学相结合为教学改革突破口,运用该模式践行工程图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般践行程序,为应用该理论开展教学改革提供... 重点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以及其指导下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以工程图学二、三维教学相结合为教学改革突破口,运用该模式践行工程图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般践行程序,为应用该理论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工程图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意义与模式的研究
3
作者 孙拂晓 李晓舟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20-321,共2页
高等教育必须走向市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对自身的发展与培养目标进行正确定位,有效地与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接轨。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和趋势。本文阐述了在理工... 高等教育必须走向市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对自身的发展与培养目标进行正确定位,有效地与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接轨。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和趋势。本文阐述了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和利用学校资源结合金工实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资格证书
下载PDF
价值工程理论在催化装置垫片改造中的应用
4
作者 时黎霞 文道永 何丽红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75-77,共3页
针对催化装置工程建设的超过概算的现象,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将原设计所使用的波齿复合垫片改为石墨缠绕垫片,使投资此项的工程费用降低了原概算的三分之二左右,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投资。
关键词 价值工程 功能 价值系数 垫片
下载PDF
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质 被引量:3
5
作者 于开迪 韦庆梅 +1 位作者 于垚 张志国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年第1期74-75,125,共3页
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出了在工程实践教育过程中,培养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工程素质的途径。从工程实训、创新竞赛、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具体措施。实践效果表明在工程实践教育... 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出了在工程实践教育过程中,培养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工程素质的途径。从工程实训、创新竞赛、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具体措施。实践效果表明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质是行之有效的,对理工类高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教育 培养 工程素质
下载PDF
Zr-4合金电火花加工后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孙学文 杨珅 +1 位作者 李一全 许金凯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Zr-4合金具有较小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优良的耐高温高压水侧腐蚀性能以及较好的高温强度等特点,被广泛用作轻水堆燃料元件包壳材料。但因实际工况恶劣,锆合金构件会被高温高压水蒸气腐蚀造成使用寿命降低,极大制约了核能的发展。本文对核... Zr-4合金具有较小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优良的耐高温高压水侧腐蚀性能以及较好的高温强度等特点,被广泛用作轻水堆燃料元件包壳材料。但因实际工况恶劣,锆合金构件会被高温高压水蒸气腐蚀造成使用寿命降低,极大制约了核能的发展。本文对核用Zr-4合金电火花加工后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电火花加工对材料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对于加工缺陷,采用多次修整的方法来消除其对Zr-4合金的影响。针对不同切削次数的工件表面进行微观组织观测、物相分析及性能检测,评价不同样品在模拟实际工况环境中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电火花的多次修整可以明显提高样品表面光洁度与平整度,修整七次后的样品表面显微硬度较基体上升63.7%,同时在过热蒸气环境中腐蚀30天氧化膜平均增厚较原始样品降低36.2%,样品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电火花线切割 微观结构 耐腐蚀性能 表面质量
下载PDF
双点渐进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7
作者 张澧桐 张鑫 +1 位作者 张瑞涵 张洪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提高双点渐进成形(double-side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DSIF)制件的成形精度,以方锥盒制件作为试验制件,以刀具直径、层间距、成形角、板厚和成形深度等工艺参数为影响因素,以底部回弹值和侧壁鼓凸最小值作为优化目标设计正交试验... 为提高双点渐进成形(double-side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DSIF)制件的成形精度,以方锥盒制件作为试验制件,以刀具直径、层间距、成形角、板厚和成形深度等工艺参数为影响因素,以底部回弹值和侧壁鼓凸最小值作为优化目标设计正交试验,利用Abaqus数值仿真计算出试验结果数据,通过建立多输入和多输出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合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AGA-Ⅱ)求解双点渐进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从Pareto解集中决策出一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以提高优化结果的精确度,通过优化和筛选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对应试验。结果表明,经实测得到制件的底部回弹值为0.693 mm,侧壁鼓凸值为0.934 mm,筛选出的目标值误差分别为6.31%和2.09%。由此可见,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流程具有可行性,为双点渐进成形制件的回弹减少提供了有效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双点渐进成形 BP神经网络 NAGA-Ⅱ遗传算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打磨机器人去除量工艺参数优化
8
作者 苏成志 李星佐 +2 位作者 姜丰 赵广 梅宇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针对材料表面余量精准去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打磨机器人去除量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首先,以Preston方程和赫兹弹性接触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去除量与工艺参数模型;其次,基于遗传算法以最小去除量误差值作为算法的优化目标对打... 针对材料表面余量精准去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打磨机器人去除量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首先,以Preston方程和赫兹弹性接触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去除量与工艺参数模型;其次,基于遗传算法以最小去除量误差值作为算法的优化目标对打磨工艺参数求最优解;最后,搭建打磨机器人系统进行优化前后的打磨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去除量值10μm~60μm范围内,该方法相较同类方法的材料去除量平均相对误差ε_(r)了降低13%左右,验证了该优化方法对材料表面余量去除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打磨 打磨去除量 预测模型 优化模型
下载PDF
微切削加工中切削力的理论与实验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晓舟 于化东 +2 位作者 许金凯 李一全 赵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6-1092,共7页
微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严重影响刀具寿命及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深入研究微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是确定合理的加工参数、加工工艺及提高加工系统性能的基础。本文在考虑刀具钝圆半径存在的条件下,采用轴对称原理建立了... 微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严重影响刀具寿命及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深入研究微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是确定合理的加工参数、加工工艺及提高加工系统性能的基础。本文在考虑刀具钝圆半径存在的条件下,采用轴对称原理建立了微切削力理论公式及微切削模型,实验研究了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及工件材料对切削力的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切深ap为0.002-0.032 mm,进给量f为0.01-0.20 mm/r,切削速度v为20-120 m/min情况下,切削力Fz的变化范围为100-1030 N,Fy的变化范围为40-700 N;减小刀具钝圆半径会减小刀具后刀面与工件的接触长度,并且会减小切削刃以下部分金属的变形,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控制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切削层厚度与刀具钝圆半径的比值来实现,控制切削力比值Fz/Fy则可以通过控制走刀量、切深与刀具钝圆半径的比值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削 切削力 钝圆半径 微切削机理
下载PDF
切线法数控加工高次非球面新原理的提出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朴承镐 于化东 +3 位作者 顾莉栋 耿振野 于正林 轩洋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4-139,共6页
分析了当前数控加工非球面技术中产生环带波纹误差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线法数控加工高次非球面新原理。该切线法加工原理能使加工工具始终沿设计给定的非球面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移动,从而能减少或消除非球面曲面成形过程中的... 分析了当前数控加工非球面技术中产生环带波纹误差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线法数控加工高次非球面新原理。该切线法加工原理能使加工工具始终沿设计给定的非球面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移动,从而能减少或消除非球面曲面成形过程中的环带波纹误差的产生,可获得高精度连续光滑的光学表面,进而提高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加工效率并降低加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切线法 非球面加工 环带波纹误差
下载PDF
高速微铣削Al_2O_3工程陶瓷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舒 许金凯 +3 位作者 李晓舟 于化东 张向辉 赵智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3-126,共4页
Al2O3工程陶瓷因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微电子工业等领域。验证了利用金刚石涂层刀具高速精密微细铣削Al2O3工程陶瓷材料的可行性。通过小型高速微铣床对陶瓷工件进行全径铣削微沟槽正交试... Al2O3工程陶瓷因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微电子工业等领域。验证了利用金刚石涂层刀具高速精密微细铣削Al2O3工程陶瓷材料的可行性。通过小型高速微铣床对陶瓷工件进行全径铣削微沟槽正交试验,评价指标为加工后得到的表面粗糙度Ra和Rz值,试验因素分别为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轴向切深,采用极差法分析了各因素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后得到了适合于Al2O3工程陶瓷材料的微铣削加工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微铣削 AL2O3 工程陶瓷 正交试验 表面粗糙度 极差分析
下载PDF
知识工程在机械产品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学忱 陈锦昌 +1 位作者 范汝祥 张启辉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1-19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在CATIA知识工程顾问模块下,对基于产品知识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以标准件螺母的设计为例,详细地阐述了知识驱动下的产品参数化建模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参数化设计 知识工程 标准件库
下载PDF
SLM增材制造微流道内表面磨粒流抛光工艺与机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石岩 郭志 +1 位作者 刘佳 马志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1-369,389,共10页
目的解决SLM增材制造复杂流向微流道粗糙内孔表面精加工难题。方法采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SLM增材制造微流道内表面进行抛光,研究不同抛光压力下,磨粒流对微流道表面质量以及内孔形状精度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磨粒的流动轨迹进行模拟... 目的解决SLM增材制造复杂流向微流道粗糙内孔表面精加工难题。方法采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SLM增材制造微流道内表面进行抛光,研究不同抛光压力下,磨粒流对微流道表面质量以及内孔形状精度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磨粒的流动轨迹进行模拟,探究磨粒对微流道壁面的作用机理。结果在相同的抛光时间内,抛光压力增大,微流道的表面粗糙度随之减小,且趋向于收敛到一个最小值。直管处粗糙度可达0.23μm,弯管外侧为0.24μm,抛光效果明显。微流道内孔的最大内切圆直径与最小外接圆直径也随之增大,且直管处变化趋势相对平稳。在微流道弯管处,当抛光压力小于5 MPa时,最大内切圆直径与最小外接圆直径变化趋势较为平稳;抛光压力大于5 MPa时,最大内切圆直径与最小外接圆直径变化趋势较大,此时微流道内孔形状变形较大。结论在抛光时间为20 min,抛光压力小于5 MPa时,SLM增材制造微流道不仅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而且微流道的内孔形状不会发生较大变形,形状精度较高,在此工艺条件下,能够符合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M 增材制造 磨粒流 微流道 复杂形状 表面粗糙度 形状精度
下载PDF
切线法数控加工高次非球面的控制原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振野 顾莉栋 +3 位作者 于正林 轩洋 于化东 朴承镐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40-143,共4页
根据切线法数控加工高次非球面新原理,对三轴联动的速度插补控制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在新控制原理的速度插补方法中采用电子凸轮(ECAM)定时和PVT控制模式,并引入隐马尔可夫模型理论,利用维特比算法进行解码计算,使该模型以最佳状态序列... 根据切线法数控加工高次非球面新原理,对三轴联动的速度插补控制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在新控制原理的速度插补方法中采用电子凸轮(ECAM)定时和PVT控制模式,并引入隐马尔可夫模型理论,利用维特比算法进行解码计算,使该模型以最佳状态序列补偿跟随误差,实现前瞻预测补偿,使速度可以得到单调的连续控制,进而提高加工面形的精度。在数控伺服系统中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来实现速度伺服,进而提高加工轨迹精度是控制技术中一种新的尝试,它将拓宽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速度插补 隐马尔可夫模型 前瞻预测 电子凸轮 PVT
下载PDF
三维工程图学课程和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学忱 陈锦昌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9-143,共5页
三维工程图学是传统工程图学的延伸,探讨三维工程图学的教学及其教材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工程图学的教育。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工程图学的性质和教学内涵,给出了教材体系和内容,说明了教材特点。通过了四届教学实践,证明了... 三维工程图学是传统工程图学的延伸,探讨三维工程图学的教学及其教材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工程图学的教育。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工程图学的性质和教学内涵,给出了教材体系和内容,说明了教材特点。通过了四届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教材在完善工程图学教育和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三维工程图学 课程体系 教材
下载PDF
基于快速工艺决策的数字化制造管理平台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学光 张树仁 +3 位作者 浮德海 苗立琴 陈莉丹 隋礼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0-94,共5页
针对制造业的数字化车间的各种工艺资源,建立了基于快速工艺决策的数字化制造管理平台,网络架构为三层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针对该平台,设计了具有应用层、功能层、接口层及数据库层的总体体系结构模型及多级权限管理结构模型,对车... 针对制造业的数字化车间的各种工艺资源,建立了基于快速工艺决策的数字化制造管理平台,网络架构为三层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针对该平台,设计了具有应用层、功能层、接口层及数据库层的总体体系结构模型及多级权限管理结构模型,对车间各种工艺资源如机床、刀具、夹具、量具及切削用量等信息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并可以与快速工艺决策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为快速工艺决策系统提供实时更新的工艺数据,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车间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决策 数字化制造 C S结构 权限模型
下载PDF
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弯艳玲 张东梅 薛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7期152-153,共2页
结合当前长春理工大学非机类工程制图内容多、学时少及忽略不同专业需要而设立统一教学大纲的教学现状,为满足社会和国家对具有高素质、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提高非机类工程制图的教学效果,探索了非机类工程制图的模块化教学。该... 结合当前长春理工大学非机类工程制图内容多、学时少及忽略不同专业需要而设立统一教学大纲的教学现状,为满足社会和国家对具有高素质、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提高非机类工程制图的教学效果,探索了非机类工程制图的模块化教学。该教学改革突破以前统一大纲的约束,依据工程制图知识体系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将工程制图课程划分为四个教学模块,依据不同专业需求将内容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当的删减,并提出采取以学生应用为目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从而实现实施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制度,最终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类 工程制图 模块化
下载PDF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淑坤 高艺 +1 位作者 李学光 许颖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实施的一项高等教育重大举措,目的是造就一批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很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教学环节设置、实践基地建立、实习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实施的一项高等教育重大举措,目的是造就一批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很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教学环节设置、实践基地建立、实习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总结我校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结合国外成功的工学结合模式,构建适合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探索机械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工程制图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东梅 薛珊 +1 位作者 弯艳玲 张宝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2期128-129,共2页
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构建工程制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提高学生图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工程制图 混合式教学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工程图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东梅 李玉菊 王伟冰 《实验室科学》 2012年第1期183-185,共3页
工程图学实验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快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实验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工程图学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手工绘... 工程图学实验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快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实验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工程图学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融会贯通在一起同步进行,将二维绘图和三维绘图相结合,提高工程图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实验教学 综合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