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立君 潘嘉宁 范诗怡 《中国农村教育》 2020年第12期18-19,共2页
为适应新工科的发展,必须改进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本文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对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大学物理课堂提出了改进策略,从而达到新工科战略人才培养... 为适应新工科的发展,必须改进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本文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对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大学物理课堂提出了改进策略,从而达到新工科战略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新工科时代下的大学物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教学方法 应用现状 新工科 工科背景 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瑜 蔡立娟 韩春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115,共2页
新世纪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其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在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中,对电工电子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新世纪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其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在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中,对电工电子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电工电子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低强度X射线影像系统的噪声分析及图像去噪处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但唐仁 田景全 +4 位作者 高延军 李野 姜德龙 端木庆铎 富丽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5-618,共4页
新型低强度X射线影像系统主要是由平板式单近贴静电聚焦X射线像增强器和CCD数据采集系统构成。根据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图像噪声来源,指出了它们的噪声整体为泊松分布规律的随机白噪声,局部也有正负脉冲干扰等特点,以此提出了处理该图像... 新型低强度X射线影像系统主要是由平板式单近贴静电聚焦X射线像增强器和CCD数据采集系统构成。根据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图像噪声来源,指出了它们的噪声整体为泊松分布规律的随机白噪声,局部也有正负脉冲干扰等特点,以此提出了处理该图像噪声的"多帧平均滤波+极值中值滤波"的复合算法。即先根据随机噪声互不相关的特点,将多幅图像叠加平均,突出有用信息,压缩噪声。再在改进标准中值滤波基础上,采用极值中值滤波,更好地去除噪声,保留细节。通过对峰值信噪比的计算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任何单一算法,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X射线影像系统 噪声分析 去噪 多帧平均 极值中值滤波 图像处理 X射线像增强器
下载PDF
基于DSP的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红喜 李长江 孙俊喜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6,共5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CCD摄像头、SAA7111视频解码芯片、高速可读写存储器SRAM,基于DSP与CPLD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系统完成了图像的快速采集、存储及数据处理。文章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部分硬件设计,简要叙述了相应图像算法的实现... 介绍了一种利用CCD摄像头、SAA7111视频解码芯片、高速可读写存储器SRAM,基于DSP与CPLD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系统完成了图像的快速采集、存储及数据处理。文章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部分硬件设计,简要叙述了相应图像算法的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实例和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图像采集 图像处理 边缘提取
下载PDF
远距离RFID技术在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宇 张雪 +1 位作者 呼雪 李玉泽 《科技资讯》 2011年第32期33-33,共1页
介绍了远距离RFID技术在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上的应用,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以及915MHz超高频段,以电子标签为载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实现实验室的准确和高效的管理。
关键词 远距离RFID 设备管理 实验室
下载PDF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瑜 刘妍妍 李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33-134,共2页
文章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 创新人才 创新性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掌纹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红喜 孙俊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8-191,共4页
研究了掌纹识别问题,对掌纹图像特征提取、多特征的融合技术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掌纹线特征;基于Gabor滤波器描述掌纹图像的纹理特征。利用掌纹的线特征和纹理特征两个信息分别作两个分类器的特征,利用模糊规则... 研究了掌纹识别问题,对掌纹图像特征提取、多特征的融合技术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掌纹线特征;基于Gabor滤波器描述掌纹图像的纹理特征。利用掌纹的线特征和纹理特征两个信息分别作两个分类器的特征,利用模糊规则求出各分类器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的合成法则对两个分类器的结果进行融合判决。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数学形态学 GABOR滤波器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新工科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电子技术课程群教学改革 被引量:4
8
作者 白雪梅 陈宇 张晨洁 《科技资讯》 2018年第30期166-166,170,共2页
当前高等工科学校的背景正经历着变革和创新,首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为先,各高校各专业各课程按照专业认证的认知标准和提出的基本要求进行,同时为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工科教育的改革背景又切换到了新工科教育。因此,当前... 当前高等工科学校的背景正经历着变革和创新,首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为先,各高校各专业各课程按照专业认证的认知标准和提出的基本要求进行,同时为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工科教育的改革背景又切换到了新工科教育。因此,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要同时适应两大背景,将两个背景的要求相结合,必将有力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新工科背景 电子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车载光测设备平台倾斜的测量与数据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永刚 王旻 +4 位作者 余毅 王涛 王弟男 佟刚 孙俊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04-2708,共5页
车载平台倾斜对光测设备的测角精度影响较大,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提出了采用编码器测倾装置测量平台倾斜角度并进行事后修正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光测设备工作时,车载平台倾斜的原因;其次,采用编码器测倾装置测量平台倾斜角度,并将测得的... 车载平台倾斜对光测设备的测角精度影响较大,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提出了采用编码器测倾装置测量平台倾斜角度并进行事后修正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光测设备工作时,车载平台倾斜的原因;其次,采用编码器测倾装置测量平台倾斜角度,并将测得的数据传送到控制计算机;最后,根据车载光测设备静止和工作时的不同特点,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滑动均值滤波处理和滑动加权均值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用于事后测角误差的修正。实验结果表明,将编码器测倾装置测得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减小了噪声对倾斜数据的影响,提高了数据的可使用性,为下一步车载光测设备测角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平台 光测设备 测倾 滤波
原文传递
基于多帧平均和小波分析的X射线影像图像去噪处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但唐仁 田景全 +3 位作者 李野 姜得龙 端木庆铎 富丽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6-28,共3页
分析了低强度X射线影像系统图像噪声来源及特点,以此提出了处理该图像噪声的“多帧平均滤波十小波变换滤波”的复合算法。通过对峰值信噪比的计算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任何单一算法,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X射线影像系统 噪声 多帧平均滤波 小波变换滤波 小波分析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经验浅谈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志文 詹伟达 谭雁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89-90,共2页
文章结合长春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与建设,针对实验教学改革现状,提出了实验室建设、教学队伍建设、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开放式管理改革等方面的一些成果,对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实验教学中心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頔 郝子强 张晨洁 《科技资讯》 2014年第29期227-227,共1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需求越来越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理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与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需求越来越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理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与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紧密相连,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操作,能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对于培养学参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态度等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计竞赛 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下载PDF
电工电子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立娟 李洋 陈宇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9-90,共2页
本文结合我院电工电子实习的具体情况,对实习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及实习考试模式等四个方面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为下一步改革的深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电工 电子实习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郝子强 詹伟达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49-151,共3页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应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用实验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将实验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实验创新
下载PDF
《数字信号处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炜 李桂英 《数字通信》 2011年第6期83-85,共3页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内容抽象。从优化讲授内容、加强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联系工程实践等方面对提高《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质量展开探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内容抽象。从优化讲授内容、加强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联系工程实践等方面对提高《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质量展开探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工程实践
下载PDF
《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臧景峰 朴燕 +1 位作者 杨絮 王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4期69-69,共1页
针对当前《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对进一步提高《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 通信原理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下载PDF
开放实验室的RFID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7
作者 陈宇 呼雪 +1 位作者 张雪 李玉泽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36期87-87,共1页
针对开放实验室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来实现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着重阐明了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套完整的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RFID 开放实验室 智能管理
下载PDF
浅议LabVIEW在通信原理教学课件中的应用
18
作者 于林韬 杨絮 朱一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36期131-131,共1页
根据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了LabVIEW可视化的教学方法,并以课堂演示教学为例,给出了LabVIEW与PPT相结合改革课件的实例。实践证明,该课件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适合于通信原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 根据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了LabVIEW可视化的教学方法,并以课堂演示教学为例,给出了LabVIEW与PPT相结合改革课件的实例。实践证明,该课件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适合于通信原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原理 教学课件改革 LABVIEW
下载PDF
基于偏振特征区域分解的耀光抑制方法
19
作者 段锦 方瑞森 +3 位作者 陈广秋 王佳林 莫苏新 郭培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6-1469,共14页
海面探测领域中,太阳耀光导致光电探测设备大面积像元饱和,严重妨碍了海面目标的信息采集工作。为了对太阳耀光进行抑制,提出基于偏振特征区域分解的耀光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探测器对偏振数据的采集情况,将耀光区域进行特征分解。... 海面探测领域中,太阳耀光导致光电探测设备大面积像元饱和,严重妨碍了海面目标的信息采集工作。为了对太阳耀光进行抑制,提出基于偏振特征区域分解的耀光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探测器对偏振数据的采集情况,将耀光区域进行特征分解。对偏振非饱和耀光区域,通过完全偏振分解方法解算去偏振分量图像,滤除部分反射光,恢复耀光遮蔽区域场景信息。同时设置灰度容限,剥离偏振饱和耀光区域。针对偏振饱和耀光区域采集数据失真的问题,采用FMM图像修复算法,将非耀光区域水面信息扩散到耀光区域,重建灰度数据。本文在室内搭建耀光模拟及偏振成像平台,对采集图像进行算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抑制后的图像,饱和像素数平均降低了99.98%,基本消除了饱和像素。同时灰度均值降低了59.35%,并显著提高了信噪比。验证了本文方法对耀光杂波抑制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光 偏振特征 完全偏振分解 耀光分离 FMM修复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Blinn遮蔽函数的目标材料表面可见光偏振反射研究
20
作者 刘承麟 战俊彤 +5 位作者 张肃 王超 付强 李英超 段锦 姜会林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2-1174,共13页
为了研究典型目标材料表面的可见光偏振反射特性,本文针对传统“V”型表面结构缺陷,引入改进Blinn型阴影遮蔽函数,综合考虑镜面反射、漫反射和体散射的影响,建立了典型目标材料表面偏振六参量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对不同材料(聚丙烯... 为了研究典型目标材料表面的可见光偏振反射特性,本文针对传统“V”型表面结构缺陷,引入改进Blinn型阴影遮蔽函数,综合考虑镜面反射、漫反射和体散射的影响,建立了典型目标材料表面偏振六参量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对不同材料(聚丙烯塑料板、99氧化铝陶瓷板、铁板、绿漆铝板)目标样板进行可见光600 nm波段的偏振特性测试实验,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反演。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V”型遮蔽模型相比,在入射角为50°,相对方位角为180°,0°~60°观测角对目标材料表面偏振特性的影响中,聚丙烯塑料板模型精度提升最大,RMSE百分比提升了70.61%;在入射角为50°,观测角为50°,DoLP随90°~270°相对方位角变化的过程中,与另两种参考模型相比,本模型精度至少提升了24.73%,线偏振度最小均方根误差值仅为1.29%。对于本文使用材料而言,偏振特性取决于其复折射率的值,当入射角确定,观测角为0°~60°,相对方位角在0°~360°内时,n/k的比值越大,线偏振度峰值越大。在可见光波段,波长对线偏振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特性 材料表面 可见光波段 遮蔽函数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