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洪特地区化探与油气微生物勘探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志华 付晓宁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8-281,共4页
通过采用化探及油气微生物勘探新技术,对内蒙洪特地区进行了油气勘探研究。化探综合异常分析研究表明,本研究区有2个异常区,即西南化探异常区和东北化探异常区。油气微生物综合异常分析研究,可将本研究区划分为3个异常区,即中南微生物... 通过采用化探及油气微生物勘探新技术,对内蒙洪特地区进行了油气勘探研究。化探综合异常分析研究表明,本研究区有2个异常区,即西南化探异常区和东北化探异常区。油气微生物综合异常分析研究,可将本研究区划分为3个异常区,即中南微生物异常区、东北微生物异常区和西南微生物异常区。研究表明,化探和油气微生物勘探结果,不仅与研究区内已完钻井的含油气性相符,而且与随后完钻的各井的含油气性亦相符。在本研究区,化探与油气微生物勘探结果呈现互补关系,如将二者叠合运用,这样将会大大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油气微生物勘探 微生物异常 内蒙古洪特地区
下载PDF
本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向廷生 冯庆贤 +3 位作者 N.T.Nazina 佘跃惠 倪方天 周俊初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67,共5页
对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过程中流体的微生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产动态进行了监测 ,研究了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随注入水一同注入大量含氮、含磷盐的物质及空气 ,使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理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 对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过程中流体的微生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产动态进行了监测 ,研究了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随注入水一同注入大量含氮、含磷盐的物质及空气 ,使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理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地层水中嗜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分别增加了 10 3 ~ 10 5倍和 10~ 10 3 倍。烃氧化菌的激活导致了注入水在近井地带原油的氧化及低分子脂肪酸含量增加。原油的生物转化产物刺激了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及产甲烷菌的生长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利于原油的采出。从生产动态分析可以看出 ,经生物技术处理后 ,83 %的生产井见到了效果 ,3年共增油 8874t ,投入产出比达到 1∶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 微生物驱油机理 现场试验 生物处理技术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大港孔店油田1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潜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向廷生 佘跃惠 +2 位作者 Nazina NT 冯庆贤 倪方天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通过分析大港孔店油田1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注入水、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及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来研究该区块进行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利用最大或然法(MPN)对注入水和地层水中的嗜热好氧腐生菌、烃氧化菌、厌氧... 通过分析大港孔店油田1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注入水、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及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来研究该区块进行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利用最大或然法(MPN)对注入水和地层水中的嗜热好氧腐生菌、烃氧化菌、厌氧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进行了测定。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对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店油田1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注入水中嗜热好氧腐生菌105个/mL、烃氧化菌103个/mL、厌氧发酵菌107个/mL、硫酸盐还原菌102个/mL、产甲烷菌1~10个/mL,上述5种微生物数量在生产井中也较高。综合微生物学、油藏条件研究结果,通过激活地层烃氧化菌、发酵菌和产甲烷菌的本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该区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本源微生物 原油采收率 驱油 潜力
下载PDF
港西油田北3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潜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向廷生 佘跃惠 +2 位作者 N.T.Nazina 冯庆贤 倪方天 《河南石油》 2005年第5期33-35,共3页
通过分析港西油田北3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以研究该区块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结果表明,港西油田北3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包括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烃氧化菌,利用糖... 通过分析港西油田北3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以研究该区块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结果表明,港西油田北3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包括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烃氧化菌,利用糖产生气体、酸、溶剂和生物聚合物的厌氧发酵菌和产生甲烷的产甲烷菌。通过本源菌作用原油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分析,原油中芳烃结构变化明显。综合微生物学、油藏条件研究结果,通过激活地层烃氧化菌、发酵菌和产甲烷菌的本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该区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 原油采收率 潜力 港西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