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地区侏罗系湖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古环境和有机质富集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迪 谢小敏 +4 位作者 屈洋 肖七林 黎立 陈才 王张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2-1322,共11页
为进一步揭示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侏罗系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记录的古环境,更好地指导下一步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综合岩石热解、显微组分、无机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等分析,明确了塔西南坳陷柯克亚地区下侏罗统康苏组煤系... 为进一步揭示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侏罗系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记录的古环境,更好地指导下一步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综合岩石热解、显微组分、无机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等分析,明确了塔西南坳陷柯克亚地区下侏罗统康苏组煤系泥岩与中侏罗统杨叶组泥岩、粉砂质泥岩发育特征及有机质富集规律。康苏组与杨叶组烃源岩总有机碳(TOC)含量较高,分别为1.7%~63.5%(平均值为24.4%)和0.6%~6.9%(平均值为2.1%),为好至优质烃源岩。两套烃源岩成熟度均较低,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干酪根碳同位素、岩石薄片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均指示康苏组煤系泥岩和杨叶组下段泥岩有机质母质主要以高等陆源植物为主,而杨叶组上段粉砂质泥岩含较多的浮游藻类。康苏组沉积时期古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水体环境为淡水、贫氧偏氧化环境;杨叶组沉积早期气候相对炎热潮湿,沉积环境与康苏组沉积时期类似,同样为淡水、贫氧偏氧化环境,随着杨叶组沉积晚期湖平面的逐步上升,古环境逐渐转变为半咸水、贫氧环境。炎热潮湿的气候与咸化的水体有利于浮游藻类等水生生物的繁衍,从而影响了杨叶组上段粉砂质泥岩中有机质的供给。此外,该时期水体还原性的增强同样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综上,古气候、古盐度与沉积环境是影响柯克亚地区侏罗系湖相烃源岩中有机质富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贫氧环境 有机岩石学 杨叶组 侏罗系 柯克亚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23
2
作者 陆雨诗 胡勇 +5 位作者 侯云东 孙继峰 何文祥 高小洋 司锦 宋雯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11999-12009,共11页
沉积岩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在测定整个沉积岩的环境和演化过程中都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和敏感程度,是记录整个沉积岩演化过程的有效参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沉积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是上石炭统油气所展现出来的新型层系,其中古水体环... 沉积岩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在测定整个沉积岩的环境和演化过程中都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和敏感程度,是记录整个沉积岩演化过程的有效参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沉积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是上石炭统油气所展现出来的新型层系,其中古水体环境和古气候对于恢复该区域历史时期羊虎沟组沉积的格局和成藏性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东部羊虎沟组不同层位的47件泥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测试,选取对于泥岩沉积环境较为敏感的元素作为评价和判别的指标,如锶(Sr)、钡(Ba)、铀(U)、钍(Th)、钒(V)、镍(Ni)、钴(Co)等,并结合沉积学标志研究了盆地西缘羊虎沟组古盐度、氧化还原条件、古水深及古气候特征。结果表明:Li、Sr、Ni、Ga以及Sr/Ba数值表明该研究区处于淡水-微咸水环境,偶尔也会注入咸水;δU、U/Th、V/(V+Ni)、V/Cr和Ni/Co数值表明研究区处于弱氧化弱还原-氧化环境,部分深水区可能存在还原环境;综合沉积学标志及生物遗迹化石判断,羊虎沟组沉积期以浅水环境为主;Sr/Cu以及CaO/(MgO×Al_(2)O_(3))值指示研究区在羊虎沟组时期处于北部及中部较炎热干燥、南部较温暖湿润的气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盐度 氧化还原条件 古水深 古气候 微量元素 羊虎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易卓 赵珍 +6 位作者 黄志龙 唐友军 李梦茹 屈童 潘永帅 王柏然 于瑾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7,共13页
为认识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本研究采用抽提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分析了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芳烃类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存在较高丰度的1,2,5-三甲... 为认识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本研究采用抽提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分析了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芳烃类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存在较高丰度的1,2,5-三甲基萘、9-甲基菲、惹烯、?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等,指示了高等植物的母质来源。三芴、二苯并噻吩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指示索瓦组烃源岩沉积于还原环境。萘、菲、二苯并噻吩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等成熟度参数表明,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已达到成熟阶段。综合有机质丰度及类型分析,认为羌塘盆地索瓦组烃源岩具有一定油气资源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索瓦组 烃源岩 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母质来源 成熟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北京市环境空气过氧乙酰基硝酸酯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正阳 任艳芹 +7 位作者 李红 徐东耀 韩翼昕 刘润璞 安聪 闫永馨 贺美 毕方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8-1938,共11页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是大气光化学污染指示物之一,研究PAN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大气污染防治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9年4-11月在北京市典型城区开展了PAN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观测,分析了PAN的污染特征以及各影响因素与PAN的相关关系...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是大气光化学污染指示物之一,研究PAN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大气污染防治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9年4-11月在北京市典型城区开展了PAN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观测,分析了PAN的污染特征以及各影响因素与PAN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构建了PAN浓度的经验方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PAN浓度平均值为15.86μg/m^(3);在光化学反应较为活跃的6月、7月和9月,PAN浓度高于其他月份;昼间PAN浓度高于夜间。②在光化学污染期间,PAN浓度与同时刻的O_(3)浓度、8 h前的NO浓度、8 h后的NO_(2)浓度、3 h后的NO与NO_(2)浓度之比、5 h前的丙烷浓度、同时刻的丙酮浓度、2h前的太阳辐射、2h前的紫外辐射、同时刻的相对湿度和同时刻的温度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这与“丙烷-丙酮-PAN”反应机理较为相符。③基于上述参数构建PAN浓度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利用6月22-24日的观测结果进行验证,绝对误差范围为0.36~9.72μg/m^(3),为PAN浓度估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计算方法。研究显示,通过降低NO、丙烷和丙酮浓度以及削弱辐射强度、增湿、降温等手段能够降低若干小时后的PAN浓度,从而缓解大气光化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 污染特征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北京市
下载PDF
西大别地区显著的新元古代岩浆热事件:变花岗岩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Nd-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江 陈超 +2 位作者 王光洪 吴波 邓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3-1329,共17页
扬子陆块北缘西大别山地区变质岩系中广泛保留有新元古代岩浆岩,为厘清其原岩成因,对扬子陆块北缘大别区基底性质及新元古代构造-岩浆热事件提供约束,对其中的3处变花岗岩体(五岳山、熊店和方店)的岩石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 扬子陆块北缘西大别山地区变质岩系中广泛保留有新元古代岩浆岩,为厘清其原岩成因,对扬子陆块北缘大别区基底性质及新元古代构造-岩浆热事件提供约束,对其中的3处变花岗岩体(五岳山、熊店和方店)的岩石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3处岩体的原岩均为变质程度较低的二长花岗岩,它们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742±2)Ma、(739±3)Ma和(766±4)Ma,与区域红安岩群和定远组双峰式火山沉积建造在时限上具有可对比性。在地球化学组成上,3处花岗岩均具有较高的SiO_(2)(11.72%~15.26%)和总碱(6.40%~8.70%)含量,K_(2)O/Na_(2)O>1;富集轻稀土(La_(N)/Yb_(N)为22.98~28.64),负Eu异常不明显,亏损Ba、Nb、Ta、P、Ti和Y元素;Nd同位素初始比值ε_(Nd)(t)为-15.2~-10.6,t_(DM2)为2.68~2.28 Ga;锆石的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_(Hf)(t)为-13.9~-5.1,t_(DM2)为2.32~1.83 Ga。结合岩石矿物组成、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分析认为,3处变花岗岩的原岩均可能为(钙碱性)分异的I型花岗岩,系起源于中等深度(压力)条件下的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东、西大别地区广泛出露的新元古代中期(780~720 Ma)岩浆岩指示为主动大陆裂谷-拉张伸展背景下构造热事件,可能与Rodinia地幔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Nd-Hf同位素 新元古代 西大别山
原文传递
溴系阻燃剂的环境效应与治理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姗 夏华南 +4 位作者 卢雨萱 聂艳 王念 刘嘉宇 田磊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期150-155,共6页
溴系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是目前产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阻燃剂,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对溴系阻燃剂在不同环境中的残留水平与分布特征、溴系阻燃剂的毒理学效应及治理修复技术进行了综述... 溴系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是目前产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阻燃剂,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对溴系阻燃剂在不同环境中的残留水平与分布特征、溴系阻燃剂的毒理学效应及治理修复技术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建议:我国加快高效低毒的环保型溴系阻燃剂的研发,同时重视与新型的阻燃技术相结合,达到降低用量,提高性能的目的,并关注溴系阻燃剂降解的新型技术和毒物控制研究,以期为溴系阻燃剂的高效使用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系阻燃剂 环境效应 降解方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水风光协同运行背景下黄河上游水资源综合利用多目标竞争关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段茗续 王现勋 +2 位作者 曾坤 董得福 姚华明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随着水电补偿调节风光负担的加重,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竞争关系日益复杂。通过建立水风光中长期协同运行模型,对典型年和不同风光出力进行组合,分析不同风光比例下各组目标之间的竞争关系及成因,尤其是防凌、灌溉等特殊时期,结果表明:凌... 随着水电补偿调节风光负担的加重,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竞争关系日益复杂。通过建立水风光中长期协同运行模型,对典型年和不同风光出力进行组合,分析不同风光比例下各组目标之间的竞争关系及成因,尤其是防凌、灌溉等特殊时期,结果表明:凌汛初期较大的出库流量导致后续可用水量减小;水电需要补偿调节不稳定的风光出力从而导致出库流量无法满足灌溉期的流量需求;典型年竞争关系随来水的降低而复杂,不同风光比例下的竞争关系随风光占比的增加而复杂。研究成果可供水资源多目标综合利用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多目标 黄河上游 竞争关系 风光占比场景
下载PDF
原油中咔唑类参数运移示踪效应的驱替模拟实验
8
作者 赵守钰 徐耀辉 +4 位作者 严刚 韩欣 刘保磊 钟鸣 李姗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2-411,共10页
油气运移研究对油气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受原油黏度、复杂化学组成及潜在的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原油运移方向与路径的确定难度较大。分子地球化学参数是研究油气运移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实际成藏过程中的这些参数受其形成、相对组成以及... 油气运移研究对油气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受原油黏度、复杂化学组成及潜在的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原油运移方向与路径的确定难度较大。分子地球化学参数是研究油气运移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实际成藏过程中的这些参数受其形成、相对组成以及演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实现单一因素控制下的分子参数效应,采用室内驱替模拟实验的方法,在填砂管上进行油驱水实验,利用C18固相萃取柱分离与富集不同运移距离吸附油中的咔唑类化合物,考察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运移示踪规律。结果表明,咔唑类参数1-/4-MCA、1,8-/1,7-DMCA、1,8-/2,4-DMCA、1,8-/2,5-DMCA、1,8-/2,7-DMCA比值均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增大,特别是全屏蔽型与全裸露型异构体比值1,8-/2,4-DMCA和1,8-/2,5-DMCA的增长幅度可达63.97%和35.50%,这些参数具备作为良好的运移示踪参数的潜质;而参数苯并[a]/[c]咔唑所表现出的运移示踪规律与前人部分实际油藏运移研究不符,可能是苯并咔唑类化合物的运移受其本身构型和其他地质条件的影响,建议该参数在应用到油气运移示踪研究时须谨慎使用。实验结果可为原油运移示踪参数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但在实际地质应用时仍需结合分子动力学等手段对相关参数进行验证与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类化合物 驱替模拟 地质色层分馏效应 原油运移
下载PDF
黔东南麻江羊跳寒武系底部烃源岩SiO_(2)成因及定量分析研究
9
作者 谭金萍 谢小敏 +2 位作者 王张虎 史旭凯 刘于民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55,共19页
早寒武世早期,贵州麻江羊跳剖面发育了一套灰黑色优质烃源岩,目前,针对该烃源岩中SiO_(2)成因及定量分析缺乏系统研究,笔者等综合有机岩石学、扫描电镜、主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分析测试,探讨了该剖面SiO_(2)成因类型,并建立相关模型,对... 早寒武世早期,贵州麻江羊跳剖面发育了一套灰黑色优质烃源岩,目前,针对该烃源岩中SiO_(2)成因及定量分析缺乏系统研究,笔者等综合有机岩石学、扫描电镜、主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分析测试,探讨了该剖面SiO_(2)成因类型,并建立相关模型,对不同来源SiO_(2)含量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①羊跳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烃源岩样品中发现热液活动的岩石学证据,即玉髓和热液生物(海绵骨针和须腕动物),表明牛蹄塘组底部烃源岩沉积过程受热液影响。②硅质岩与硅质页岩的Fe/Ti平均值分别为51.04、17.24;Al/(Al+Fe)平均值分别为0.41、0.65,同时硅质岩系ΣLREE/ΣHREE整体大于1,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Eu正异常、Ce负异常的特征,表明硅质岩受热液影响较大,硅质页岩不受或受热液影响较小。③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烃源岩中,碎屑硅平均值为30.52%;热液硅平均值为34.67%;生物硅平均值为34.81%,这表明羊跳剖面牛蹄塘组底部烃源岩主要为生物成因和热液成因。研究结果将为确定该地区有利的页岩气富集和开采层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成因 SiO_(2)定量分析 寒武系底部 沉积环境 烃源岩 有机质保存
下载PDF
流域异常雨量站点检测对水文模型模拟精度影响研究
10
作者 马振亮 段瞳 +1 位作者 田逸飞 许银山 《水资源研究》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流域内存在异常的雨量站点会影响水文模型输入的质量,进而降低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为了提高水文模型模拟精度,先通过计算降雨过程缺测指数及相似指数,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对计算的指数进行聚类筛选出缺测异常站点;其次构建集总式新安江... 流域内存在异常的雨量站点会影响水文模型输入的质量,进而降低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为了提高水文模型模拟精度,先通过计算降雨过程缺测指数及相似指数,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对计算的指数进行聚类筛选出缺测异常站点;其次构建集总式新安江模型,对筛选异常雨量站点前后的1 h、3 h、6 h时段长系列流量资料进行模拟比较。乐安河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剔除异常雨量站数据后,纳西效率系数提升了0.07,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减少18.08%,可提高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The presence of abnormal rainfall stations in the basin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input data, and reduce th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accuracy. To improve th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accurac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alculate the rainfall process missing index and rainfall process similarity index, and use the DBSCAN clustering algorithm to cluster the calculated index to screen out the missing abnormal stations. The lumped Xin’anjiang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the 1 h, 3 h, and 6 h long flow ser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creening of abnormal rainfall stations.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the Le’an River basin show: after the abnormal rainfall station data are eliminated, the Nash efficiency coefficient is increased by 0.07, while the relative error of water volume is reduced 18.08%, which can improv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站 异常检测 降雨过程指数 新安江模型 DBSCAN聚类
下载PDF
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运移示踪:基于驱替实验和分子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刚 徐耀辉 +4 位作者 刘保磊 孙砚泽 李姗姗 赵守钰 钟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0-520,共11页
原油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沿运移路径的分布,除了受地质色层分馏效应的影响,还受到有机质来源、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地质色层分馏效应单一因素下烷基二苯并噻吩类的运移示踪规律,在驱替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用... 原油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沿运移路径的分布,除了受地质色层分馏效应的影响,还受到有机质来源、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地质色层分馏效应单一因素下烷基二苯并噻吩类的运移示踪规律,在驱替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剖析了驱替路径上该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运移分馏规律,并从分子模拟角度进行了佐证。结果表明: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吸附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和二甲基二苯并噻吩(DMDBT)的绝对浓度均呈现递减趋势;参数4-/1-MDBT、4,6-/(1,4+1,6)-DMDBT和4,6-/2,4-DMDBT显著减小,而参数2,4-/(1,4+1,6)-DMDBT和(2,6+3,6)/(1,4+1,6)-DMDBT则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根据分子模拟结果,发现烷基二苯并噻吩类与水介质之间吸附作用的强弱同时与化合物的Connolly分子表面积及偶极矩紧密相关,表面积和偶极矩越大,分子越容易与地层介质中的水分子发生吸附作用,且分子偶极矩的差异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二苯并噻吩 Connolly分子 地质色层分馏效应 驱替实验 分子模拟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油气田储层地质特征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评《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第五版)
12
作者 张曼玮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45,共1页
石油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生产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对工业生产有着实质性的作用。为提升油气田开发和开采效率,必须要深入研究油气田的地质特性,对油气田储量情况深入分析,以期解决日益增长的石油生产效率以及整体需求,并根据地质特性... 石油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生产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对工业生产有着实质性的作用。为提升油气田开发和开采效率,必须要深入研究油气田的地质特性,对油气田储量情况深入分析,以期解决日益增长的石油生产效率以及整体需求,并根据地质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油气田的产出量。《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第五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地质基础知识、地质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人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到油气田储层地质特征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需求 地质特性 油田开发 工业生产 开采效率 产出量 原理和方法 油气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前坳陷恰探1井二叠系天然气成因和来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礼 赵颖 +6 位作者 吕惠贤 谢小敏 黎立 肖七林 王张虎 陈果 孟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6-1297,共12页
近期,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前坳陷恰探1井在西天山冲断带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塔西南山前地区一个全新勘探层系的发现。然而,该区存在多套烃源岩,且具有异常复杂的沉积和构造特征,对于恰探1井天然气成因及... 近期,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前坳陷恰探1井在西天山冲断带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塔西南山前地区一个全新勘探层系的发现。然而,该区存在多套烃源岩,且具有异常复杂的沉积和构造特征,对于恰探1井天然气成因及来源的研究十分薄弱,制约了其下一步天然气的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潜在烃源岩特征等系统开展了恰探1井天然气成因及其来源研究。实测结果表明,恰探1井天然气以甲烷为主(83.53%),气体干燥系数(C_(1)/C_(1-5))为0.992,具有较高含量的N_(2)(8.36%)、CO_(2)(7.28%)和He(0.110%)。天然气中甲烷、乙烷、丙烷和CO_(2)的碳同位素值分别为-27.8‰、-20.2‰、-18.4‰、1.7‰。基于天然气组分、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等综合判识认为,恰探1井天然气为高—过成熟阶段的煤型气。结合潜在烃源岩的分布、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成熟度特征认为,该井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棋盘组烃源岩,可能还混入了少量碳同位素组成更重的无机烃类气体。另外,N_(2)、CO_(2)等非烃气体及He同位素证据均表明恰探1井天然气有一定比例的无机气体混入,幔源氦比例约占14.6%,其氦含量已达到富氦天然气(He≥0.100%)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碳同位素 氢同位素 无机成因气 煤型气 二叠系 塔西南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与VOCs来源解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宁倩 贺美 +8 位作者 纪元元 尹浩 李吉东 尚凡一 张珂 杨勇建 李红 高锐 庄思源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9-454,共16页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区域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和成因,本文利用2021年和2022年夏秋季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滨州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连续观测数据及常规污染物数据,识别对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区域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和成因,本文利用2021年和2022年夏秋季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滨州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连续观测数据及常规污染物数据,识别对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有显著贡献的VOCs物种并对VOCs进行来源解析,同时利用基于观测的化学盒子模型探讨O_(3)的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①黄河三角洲地区PM_(2.5)和O_(3)浓度“双高”的大气复合污染主要出现在秋季,夏季东营市和滨州市首要污染物均为O_(3),距离入海口越远的站点O_(3)超标天占比越高;秋季东营市和滨州市首要污染物均为PM_(2.5),且超标情况相近.②烯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贡献大,优势物种为乙醛;芳香烃对SOA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大,优势物种为1,2,3-三甲苯.③东营市夏秋季O_(3)生成均处于VOCs和NO_(x)协同控制区,且夏季O_(3)对NO_(x)更为敏感;滨州市夏秋季O_(3)生成分别处于VOCs和NO_(x)协同控制区、VOCs控制区,且夏季O_(3)对NO_(x)敏感性更高,秋季对VOCs敏感.④油气挥发源、工业排放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源为该区域VOCs的主要来源,且VOCs来源解析结果存在空间上和季节上的差异.夏季,区域溶剂源和生物源VOCs的贡献率增加,东营市溶剂源贡献率(28.2%)明显高于滨州市(6%),机动车尾气排放源贡献率(11.5%)低于滨州市(29.6%);秋季,区域燃烧源和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增加,东营市(25.9%)油气挥发源贡献率明显低于滨州市(42.4%).研究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夏季应实施VOCs和NO_(x)的协同减排,秋季应优先控制VOCs排放;其次需要加强对油气挥发源、工业排放源和机动车尾气源VOCs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大气复合污染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下载PDF
西大别地区吕王-高桥混杂岩带石墨赋矿岩系碎屑锆石U-Pb年龄:对中元古代海相沉积事件的约束
15
作者 朱江 陈超 +3 位作者 李占轲 吴波 王光洪 彭练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5-1747,共13页
【研究目的】扬子陆块北缘大别山地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物质记录有限,制约了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认识。大别山核部吕王—高桥混杂岩带内“石墨片岩–石英岩夹大理岩”沉积岩系的年代学研究可为大别山地区中元古代古洋(海)盆演化提... 【研究目的】扬子陆块北缘大别山地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物质记录有限,制约了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认识。大别山核部吕王—高桥混杂岩带内“石墨片岩–石英岩夹大理岩”沉积岩系的年代学研究可为大别山地区中元古代古洋(海)盆演化提供新约束,对区域前寒武纪成矿与找矿提供科学指导。【研究方法】在开展1∶10000地质测量查明混杂岩带岩石组合特征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对赋石墨矿变沉积岩系的石英岩开展锆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大别造山带核部发育中元古代“石墨片岩–石英岩夹大理岩”变沉积岩系,为一套浅海相沉积、成熟度高的砂岩。石英岩原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为2.55 Ga、2.06 Ga、1.86 Ga及1.43 Ga,最年轻峰值年龄1.43 Ga约束了原岩沉积时代下限。这套变沉积岩原岩沉积时代为中元古代晚期,其沉积物源可能主要来自扬子陆块基底。【结论】吕王—高桥混杂岩带保留了大别山核部较早的海相沉积记录,并为区域石墨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该变沉积岩系原岩可能形成于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期的扬子陆块边缘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岩带 石墨矿 沉积岩系 年代学 地质构造 地质调查工程 扬子陆块北缘
下载PDF
迈陈凹陷徐闻X3井油砂中C_(27~39)双杜松烷两个新同系列的发现及意义
16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杨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3-642,共20页
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3井27个油砂样品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以确定C_(27~39)双杜松烷同系列的色谱、质谱特征及其意义。结果表明,徐闻X3井油砂样品具有高姥植比(介于3~7之间)、指示达玛树脂贡献的双杜松烷类化合物... 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3井27个油砂样品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以确定C_(27~39)双杜松烷同系列的色谱、质谱特征及其意义。结果表明,徐闻X3井油砂样品具有高姥植比(介于3~7之间)、指示达玛树脂贡献的双杜松烷类化合物(包括W、T和R化合物)异常丰富的特征,(W+T)/C_(30)藿烷(C_(30)H)值大多介于1~6之间,但奥利烷(O1)/C_(30)H值变化幅度大(介于0.1~1.0之间),显示出煤成油的典型特征。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与研究区发育的渐新统涠洲组含煤烃源岩的背景相吻合。首次检测到C_(27~29)和C_(31~39)两个新系列同系物,其质谱特征与顺-顺-反-和反-反-反-双杜松烷相似,均存在M^(+)-43(丢失一个异丙基)特征离子,推测它们属于具有相似立体构型的双杜松烷同系列。它们的碳数与其保留时间之间呈现起伏的折线而非线性关系,表明其分子结构中不存在基团大于异丙基的烷基侧链,据此推测C_(31~39)升双杜松烷系列中增加的碳数可能以若干甲基的形式取代在环系上。因此,在这两个同系列中,C_(27~29)同系物为脱烷基(甲基或异丙基)双杜松烷系列,C_(31~39)同系物为由若干甲基取代的升双杜松烷(即甲基化双杜松烷)系列。C_(27)和C_(29)降双杜松烷含量与油砂成熟度呈正相关性,表明成熟度升高有利于双杜松烷发生脱烷基作用;而C_(31)和C_(33)升双杜松烷含量与成熟度呈负相关性或没有相关性,暗示油砂中甲基化双杜松烷的形成与成熟度间没有因果联系。因此,油砂中C_(27~29)降双杜松烷系列可能属于次生成因,而C_(31~39)升双杜松烷系列则具有原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顺-反-双杜松烷 反-反-反-双杜松烷 C_(27~29)降双杜松烷 C_(31~39)升双杜松烷 达玛树脂 油砂 迈陈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基于多路正则匹配方法的水利工程知识图谱构建
17
作者 赵纪为 朱慧娈 +2 位作者 李然 刘欣羽 姚华明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12期48-51,共4页
针对水利工程数据规模小、半结构化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半结构化水利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多路正则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文本相似度计算、提取规则制定、多路正则匹配等步骤。以安徽省水利工程半结构化数据为例,进行水利工... 针对水利工程数据规模小、半结构化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半结构化水利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多路正则匹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文本相似度计算、提取规则制定、多路正则匹配等步骤。以安徽省水利工程半结构化数据为例,进行水利工程实体、关系抽取。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方法,所提方法性能指标F1值提升了约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水利工程 智慧水利 正则表达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萘、菲系列化合物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俊峰 张敏 +1 位作者 张利红 张小东 《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81,共9页
为了揭示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中芳烃分子同位素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利用逐步增加试剂极性的方法对芳烃馏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并利用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GC-IR-MS)分析技术测定了萘系列和菲系列的单体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芳烃分... 为了揭示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中芳烃分子同位素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利用逐步增加试剂极性的方法对芳烃馏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并利用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GC-IR-MS)分析技术测定了萘系列和菲系列的单体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芳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为−47.5‰~−17.4‰,其中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碳同位素为−38.2‰~−17.4‰,平均为−26.8‰;其中ML1-1、ML1-2两个样品的碳同位素为−36.8‰~−17.4‰,平均为−25.7‰;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为−47.5‰~−20.3‰,平均−30.6‰。结果表明,萘系列和菲系列化合物整体上表现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富集13C,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更富集12C;在受到异常高温作用或过成熟度阶段,成熟度可能对芳烃的分子碳同位素产生较大影响,使其更富集13C。不同样品的二甲基萘系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相似,暗示其可能具有相似的碳同位素分馏机制。而三甲基萘、二甲基菲系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分布杂乱,暗示其成因来源可能较为复杂。塔里木盆地两套海相烃源岩中1,6-DMN、1,2,5-TMN、1-MP和1,9-DMP的碳同位素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对两套烃源岩进行有效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烷基萘 烷基菲 碳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辽东湾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小琴 李威 +5 位作者 王飞龙 王宁 徐耀辉 刘岩 程如蛟 刘华秋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5,共13页
辽东湾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沙一段及东营组东三段为主要的烃源岩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了揭示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及生物来源,利用岩心和岩屑样品,通过热解、总有机碳含量测定及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等方法,对... 辽东湾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沙一段及东营组东三段为主要的烃源岩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了揭示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及生物来源,利用岩心和岩屑样品,通过热解、总有机碳含量测定及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等方法,对这3套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生物标志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地区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沉积于较高盐度的还原湖相环境,有机质多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且多为混合型来源,沉积于淡水湖相沉积环境;东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低,多来自于陆源高等植物,沉积于淡水湖相沉积环境。3套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和生物来源具有明显差异,通过伽马蜡烷指数,姥植比以及规则甾烷相对含量能有效识别和区分这3套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物 辽东湾地区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沙三段富有机质泥岩沉积环境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兴 杨海风 +3 位作者 王飞龙 徐耀辉 汤国民 王宁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32-2048,共17页
有机质富集受多种因素影响,分析富有机质泥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对于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中—下亚段(Es_(3)^(m-l))泥岩岩心样品进行总有机碳含量(TOC)以及主量、微量... 有机质富集受多种因素影响,分析富有机质泥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对于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中—下亚段(Es_(3)^(m-l))泥岩岩心样品进行总有机碳含量(TOC)以及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讨论Es_(3)^(m-l)沉积期古气候、沉积水体环境、沉积速率及古生产力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建立Es_(3)^(m-l)有机质富集模式。结果表明:Es_(3)^(m-l)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TOC含量介于1.05%~6.37%之间;CIA_(corr)反映整体为温暖湿润的古气候,Es_(3)^(l)下部相对干旱,Es_(3)^(l)中上部到Es_(3)^(m)气候变得更加温暖湿润;B含量和B/Ga值反映整体盐度较低,为淡水—半咸水,Es_(3)^(l)中上部到Es_(3)^(m)水体盐度变大;Mo-U协变模式和Corg/P摩尔比反映Es_(3)^(m-l)底水保存条件存在波动,整体为弱氧化—还原环境;Ti/Al、K/Al、Zr/Al表明Es_(3)^(m-l)沉积期陆源碎屑输入较强,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Es_(3)^(l)下部到Es_(3)^(m)沉积速率降低;古生产力定量恢复表明Es_(3)^(m-l)沉积期湖泊古生产力整体较高。渤中凹陷西南部Es_(3)^(m-l)泥岩有机质的富集是古气候、保存条件、沉积速率及古生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沉积环境 古气候 古生产力 有机质富集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