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1
作者 薛逸凡 夏瑞 +1 位作者 乔丹 刘畅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2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调查当前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的现状,通过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工作的因素,并对影响麻醉术前访视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小程序对... 目的调查当前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的现状,通过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工作的因素,并对影响麻醉术前访视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小程序对河北省多家住培基地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发放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住院医师对术前访视的认同感、住院医师对医院教学的评分等多方面问题。问卷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影响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能力及自我评价的因素中,外科医师和患者及家属配合度及麻醉科住院医师对术前访视的认同感与住院医师术前访视能力及自我评价呈正相关(P<0.05)。而麻醉术前访视的时间段与住院医师术前访视能力及自我评价不具相关性(P>0.05)。结论住院医师术前访视能力及自我评价受外科医师和患者及家属配合度及麻醉科住院医师对术前访视的认同感影响,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麻醉术前访视质量和住院医师的术前访视能力提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术前访视
下载PDF
缩宫素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尹泓 夏瑞 毛庆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3-634,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中 合理应用 麻醉安全 缩宫素 子宫收缩 产后出血 手术失血 静脉注射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不同脑电双频指数对斜视矫正术眼心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恭达 夏瑞 +6 位作者 尹泓 王鹏 迟晓慧 田玉科 夏晓东 毛庆军 罗高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下眼心反射发生情况。方法2-12岁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63例均分为P1、P2和P3三组,输注雷米芬太尼12μg·kg^-1·h^-1和丙泊酚3-7 mg·kg^-1·h^-1麻醉。术...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下眼心反射发生情况。方法2-12岁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63例均分为P1、P2和P3三组,输注雷米芬太尼12μg·kg^-1·h^-1和丙泊酚3-7 mg·kg^-1·h^-1麻醉。术中调节丙泊酚输注速度,使BIS维持于60(P1组)、50(P2组)和40(P3组)。记录麻醉前和术中牵拉眼肌时的HR和眼心反射发生率。结果P1、P2和P3组眼心反射发生率分别为66.7%、33.3%和9.5%,P2、P3组明显低于P1组(P〈0.01)。结论麻醉时维持BIS在40-50时,眼心反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眼心反射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误诊病例的MS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析
4
作者 王朋 李云 +2 位作者 王晓艳 周静 姬广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PSC)的影像特征及病理基础,分析误诊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SC且术前多层螺旋CT误诊为其他病变22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并与病理HE染色对照分析。结果本组22例...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PSC)的影像特征及病理基础,分析误诊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SC且术前多层螺旋CT误诊为其他病变22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并与病理HE染色对照分析。结果本组22例中因腹痛就诊7例,恶心呕吐就诊1例,其余14例均为体检发现,其中微囊型10例,大囊型8例,混合型3例,实质型1例;8例位于胰腺头颈部,14例位于体尾部;分叶状13例,中央瘢痕2例,钙化5例,上游胰管扩张5例;增强后明显强化3例,中度强化5例,轻度强化6例,无强化8例。13例PSC呈分叶状轮廓、边界清晰、呈蜂窝或多囊状结构、与胰管不相通,2例PSC可见内部纤维瘢痕,5例可见钙化等特征性影像表现。误诊为黏液性囊腺瘤和神经内分泌瘤各5例,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未定性3例,假性囊肿2例,潴留囊肿、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胰腺癌各1例。误诊时间7~180 d。均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随访均无复发。结论不同类型PSC影像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但同时存在一些共同影像特征,对于非典型病例,CT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需提高对于本病的认知,同时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腺瘤 浆液 误诊 囊腺瘤 黏液 神经内分泌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下载PDF
七氟醚在脊柱矫形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夏瑞 陈恭达 +9 位作者 罗爱林 田玉科 迟晓慧 夏晓东 任利兵 罗高平 朱志兵 尹泓 张军华 吴芳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0期1745-1747,共3页
目的评价七氟醚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观察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在唤醒试验中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脊柱矫形术患者22例,ASAⅠ~Ⅱ级,年龄12~18岁,随机分为: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SRP)和异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IRP),每组11例。... 目的评价七氟醚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观察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在唤醒试验中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脊柱矫形术患者22例,ASAⅠ~Ⅱ级,年龄12~18岁,随机分为: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SRP)和异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IRP),每组11例。SRP组I、RP组分别吸入低流量七氟醚或异氟醚,术中均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维持麻醉。唤醒试验成功后,所有麻醉药恢复原来的速度。两组麻醉前行AEP监测,术中以MAP、HR、AAI值调整七氟醚或异氟醚浓度。记录麻醉前、术中唤醒前停醚时、唤醒时、唤醒后10min及术毕清醒拔管时各时间点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Tsev)、呼气末异氟醚浓度(ETiso)及MAP、HR,AAI值。术后1天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唤醒试验,唤醒期间有1例呛咳,术后随访对其他事件无回忆。与IRP组相比,SRP组唤醒时间缩短。AEP能比较准确预测唤醒时间,对唤醒试验有指导意义。结论与异氟醚相比,七氟醚更适用于脊柱矫形术,AEP监测对唤醒试验有指导作用,可以缩短唤醒时间,防止脊髓长时间缺血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异氟醚 听觉诱发电位 脊柱矫形外科手术
下载PDF
加强麻醉质控信息云平台管理,提升地市区域麻醉质量
6
作者 夏瑞 李启飞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8年第1期57-59,共3页
麻醉科作为医院的平台学科,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安全与质量。为了加强麻醉质量管理,湖北省建立了包含省、市、县三级质控中心的麻醉质控体系,其中市级质控中心是开展质控工作的中坚力量。荆州市麻醉质控中心挂靠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麻醉科作为医院的平台学科,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安全与质量。为了加强麻醉质量管理,湖北省建立了包含省、市、县三级质控中心的麻醉质控体系,其中市级质控中心是开展质控工作的中坚力量。荆州市麻醉质控中心挂靠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管理荆州市麻醉质控信息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质量 质控体系 质量管理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信息 市区 附属第一医院 医疗安全
下载PDF
术前饮水与加速康复外科实践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成付 夏瑞 朱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876-880,共5页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采用多模式策略,通过优化一系列围手术期措施,以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最终达到改善术后康复和临床转归,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措施包括术前评估和病人教育,缩短禁食水时...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采用多模式策略,通过优化一系列围手术期措施,以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最终达到改善术后康复和临床转归,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措施包括术前评估和病人教育,缩短禁食水时间,择期手术口服补液溶液(ORS)最迟至术前2 h,医疗风险优化,微创手术,多模式镇痛,术后尽早经口进食和早期活动。其中,口服补液不仅是治疗术前脱水,液体和电解质管理的静脉补液的一种选择,而且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口服补液中的盐/糖平衡配方不影响胃排空,事实上,它有利于快速肠道吸收。择期手术前口服补液可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而这是代谢反应的核心特征,也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此外,胰岛素抵抗程度能更好地预测成人择期手术住院时间的长短(LOS)。概述由美国(ERAS)协会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指南提出的关于术前口服补液加速康复外科的建议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禁食水 误吸 术前口服补液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我院护理人员科研活动现状及其认知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芳 薛菊兰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11期7-10,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的现状及其认知情况,为制订护理科研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近5年我院护理人员科研活动现状及其认知情况和影响护理人员进行科研活动的因素。结果近5年,我院193名护理人员...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的现状及其认知情况,为制订护理科研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近5年我院护理人员科研活动现状及其认知情况和影响护理人员进行科研活动的因素。结果近5年,我院193名护理人员以第1作者发表了202篇论文,人均发表论文1.05篇。以工龄>20年、年龄>4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发表的论文和从事的科研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大。本科及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其护理科研的认知程度较高和动力较强。阻碍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科研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自身科研能力、试验条件、缺少护理科研导师指导与信息资源。结论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根据护理人员现有的科研能力状况进行分层和有计划地培养,制订长效激励和奖励机制,改善科研环境,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科研活动 护理科研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预处理对蛛网膜下腔阻滞肛肠手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晓莉 夏瑞 刘旭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预处理对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肛肠手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腰麻下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95例,男122例,女73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预处理对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肛肠手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腰麻下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95例,男122例,女73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腰麻前TEAS预处理组(A组)、手术结束时TEAS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5例。A组于腰麻前经皮电刺激中极穴(RN3)、气海穴(RN6)、关元穴(RN4)、关元俞穴(BL26)和八髎穴(BL31-34),疏密波频率2/100 Hz,电流强度6~10 mA,刺激时间30 min;B组于手术结束后立刻选取与A组相同的穴位、频率、刺激强度及刺激时间;C组不予电刺激。记录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首次排尿等待时间以及术后当晚小腹胀满感评分以及术后尿潴留和术后因尿潴留导尿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首次排尿量明显减少(P<0.05);C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等待时间明显延长,首次排尿量明显减少,术后当晚小腹胀满感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C组因尿潴留导尿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腰麻前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预处理可明显降低肛肠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能更好地保护膀胱功能,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预处理 术后尿潴留 蛛网膜下腔阻滞 肛肠手术
下载PDF
情境模拟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旷光华 罗伟 +1 位作者 夏瑞 徐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6-61,共6页
在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和追求更高级别安全的医疗愿景下,现有临床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情境模拟教学模式以其规避医疗风险、高效统一的刻意练习、可重复性体验式培训、提供及时反馈等独特优势,正在深度改变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医学教育... 在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和追求更高级别安全的医疗愿景下,现有临床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情境模拟教学模式以其规避医疗风险、高效统一的刻意练习、可重复性体验式培训、提供及时反馈等独特优势,正在深度改变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国也应顺势而为。提供了理解医学情境模拟教学的应用和推广的一个框架,对情境模拟教学在医学临床教学的应用及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望实现提升教学质量、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模拟 胜任力 临床医学 医学教育 非技术技能
下载PDF
持续静脉泵入与分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PFNA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作用比较
11
作者 夏雄飞 夏瑞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8期70-72,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静脉泵入与分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PFNA)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9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腰麻下接受择期PFNA手术老年患者,按给药方式不同分... 目的:比较持续静脉泵入与分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PFNA)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9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腰麻下接受择期PFNA手术老年患者,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持续静脉泵入组(C组)与分次静脉注射组(Ⅰ组)各40例。C组在腰麻给药后即通过外周静脉持续泵入0.05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自麻醉时开始每间隔2min测量1次血压至患者离开手术室,根据血压以0~0.1μg/kg/min速率调整,必要时每次8μg去甲肾上腺素冲击量静注;Ⅰ组其通过间断静注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血压,冲击量每次为8μg。两组患者血压均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调节,允许基础血压波动±20%,但尽量维持在基础水平。监测并记录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心率(HR);记录术后7d内术后谵妄发生率;记录麻醉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恶心呕吐、躁动与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结果:Ⅰ组和C组患者输液量、尿量、失血量(术中显性失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罗哌卡因用量与麻醉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平面以胸10(T10)为界,分为高于(>T10)与低于胸10平面(<T10)两类。术中两组患者均未见恶心呕吐;硝酸甘油与阿托品均未使用,吸氧后SpO2均在99%~100%。C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多于Ⅰ组患者,C组患者谵妄发生率(17.5%)低于Ⅰ组患者(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础血压,各时点所测心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与T1时刻,MAP与T0时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Ⅰ组血压波动幅度在基础血压20%之内,均接近于基础血压。结论:相较于分次静脉注射,持续外周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虽然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大些,但可避免血压波动导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人体热量丢失,对老年患者PFNA术后谵妄有一定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持续静脉泵入 分次静脉注射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 老年 谵妄
下载PDF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诱导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恭达 夏瑞 +3 位作者 尹泓 吴芳 毛庆军 李启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32-1033,共2页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诱导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0例。B30、B40、B50、B60组分别给予布托啡诺30、40、50、60μg/kg,F组给予芬太...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诱导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0例。B30、B40、B50、B60组分别给予布托啡诺30、40、50、60μg/kg,F组给予芬太尼4μg/kg。记录麻醉前3min(T0)、给阿片类药前即刻(T1)、给阿片类药后3min(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min(T5)、6min(T6)各时间点血浆靶浓度(Cp)、BIS、HR及MAP。结果与F组比较,B40、B50、B60组在T2~T6时BIS下降明显(P<0.05)。F组在T2、T3、T5、T6时HR、MAP下降明显;F、B30组在T4时HR、MAP上升明显,而B50、B60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诱导可进一步降低全麻患者的BIS,对丙泊酚镇静有较强的协同作用,静脉注射40~60μg/kg布托啡诺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可以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丙泊酚 芬太尼 脑电双频指数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夏瑞 罗高平 +5 位作者 罗爱林 毛庆军 卢娟 尹泓 吴芳 夏晓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气管插管后效应室靶控输注丙泊酚(P组)、1.7%七氟醚(S1组)或2.2%七氟醚(S2组)15 min后注入2ED95的顺式阿曲库铵,待T1恢复至5%左右后接微量泵,手动调... 目的研究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气管插管后效应室靶控输注丙泊酚(P组)、1.7%七氟醚(S1组)或2.2%七氟醚(S2组)15 min后注入2ED95的顺式阿曲库铵,待T1恢复至5%左右后接微量泵,手动调节顺式阿曲库铵输注速率,维持T1在3%~5%,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T1恢复至5%的时间、每30分钟的输注速率、T1 25%和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与P组比较,S1组和S2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T1恢复到5%的时间明显延长,输注30、609、0 min时的速率明显减慢(P<0.01),S1组与S2组T1的25%和75%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与S1组比较,S2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1),输注60 min时的速率明显减慢(P<0.05),与输注30 min时的速率比较,S1组和S2组在输注609、0 min时的速率均减慢(P<0.05)。结论七氟醚能明显延长顺式阿曲库铵的作用时间,有时间依赖及剂量依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七氟醚 神经肌肉阻滞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益 龚璇 夏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6-687,共2页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常被应用于前臂手术中,但容易损伤血管及出现阻滞不全。神经刺激仪、超声的应用使阻滞成功率大大提高,且并发症较少,但对仪器的依赖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本研究采用腋动脉上、下行两点阻滞法(即改良腋路神经阻滞)...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常被应用于前臂手术中,但容易损伤血管及出现阻滞不全。神经刺激仪、超声的应用使阻滞成功率大大提高,且并发症较少,但对仪器的依赖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本研究采用腋动脉上、下行两点阻滞法(即改良腋路神经阻滞),并与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进行比较,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阻滞效果 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刺激仪 腋路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阻滞不全 损伤血管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喉罩在门诊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启飞 夏瑞 +1 位作者 毛庆军 尹泓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99-1600,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联合第3代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联合第3代喉罩的麻醉方式应用于144例小儿短小手术治疗的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喉罩时(T2)、切皮...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联合第3代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联合第3代喉罩的麻醉方式应用于144例小儿短小手术治疗的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喉罩时(T2)、切皮时(T3)、切皮15min后(T4)、拔喉罩后(T5)各时点患儿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记录完全清醒的时间。结果 144例手术患儿均在安静平稳的条件下完成了手术。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联合第3代喉罩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门诊小儿短小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喉罩 门诊 小儿短小手术
下载PDF
Manujet 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益 龚璇 +2 位作者 毛庆军 夏瑞 代海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491-2492,共2页
目的评价Manujet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急诊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40例,分为保留自主呼吸组(S组)和Manujet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行手控喷射通气组(M组),每组20例。记录放置支气管镜前(T0)... 目的评价Manujet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急诊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40例,分为保留自主呼吸组(S组)和Manujet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行手控喷射通气组(M组),每组20例。记录放置支气管镜前(T0)、进镜即刻(T1)、进镜5min后(T2)的HR、SpO2和两组进镜满意度、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S组在T1时HR升高(P<0.05),而在M组其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置镜满意度优于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anujet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可以安全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不良反应少,手术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ujetⅢ 小儿 气管异物
下载PDF
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老年人无痛胃镜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琼 郑吉卫 朱朋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8期1162-1164,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患者越来越多,但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衰老及合并多种疾病,行胃肠镜检查时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增加。本文旨在研究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最合适的用药模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依托咪酯 无痛胃镜 药物禁忌证 胃肠镜检查 性衰老 胃镜检查 注射痛 面罩加压给氧 静脉麻醉药 肌阵挛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下七氟醚吸入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恭达 夏瑞 +3 位作者 毛庆军 尹泓 吴芳 罗爱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指导下,评价七氟醚吸入对照丙泊酚静脉输注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试验影响的差别。方法择期行脊柱矫形术患者40例,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例。诱导插管成功后七氟醚组吸入低流量七氟醚(1L·min-1)... 目的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指导下,评价七氟醚吸入对照丙泊酚静脉输注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试验影响的差别。方法择期行脊柱矫形术患者40例,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例。诱导插管成功后七氟醚组吸入低流量七氟醚(1L·min-1),丙泊酚组输注丙泊酚4~6mg·kg-1·h-1维持麻醉,2组术中均微泵输注瑞芬太尼0.20~0.50μg·kg-1·min-1。唤醒前七氟醚组停止吸入七氟醚,丙泊酚组停止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调至0.05~0.15μg·kg-1·min-1,唤醒试验成功后,七氟醚组恢复麻醉气体吸入,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1,手术结束前5min,2组患者停止使用麻醉药,手术结束时停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记录2组患者手术开始至唤醒试验的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从开始唤醒至唤醒成功时间)及苏醒时间(唤醒后清醒时间);观察唤醒试验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记录2组麻醉前(T0)、术中唤醒前停药时(T1)、唤醒时(T2)、唤醒后10min(T3)、术毕拔管(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及呼吸末七氟醚的浓度(ETsev)。术后1d,随访患者对唤醒试验及术中其他事件的记忆情况及术中有无疼痛等。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唤醒试验,均能按照指令活动双侧脚趾和手指。2组患者手术开始至唤醒试验的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期间丙泊酚组有1例发生呛咳,七氟醚组无发生呛咳患者。术后随访2组患者无神经损伤表现,对术中其他事件无记忆。术中2组患者唤醒试验唤醒时(T2)及术毕拔管时(T4)的MAP和HR值较其他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在唤醒前停药时(T1)及唤醒后10min(T3)的BIS值较其他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七氟醚组在唤醒前停药时(T1)及唤醒后10min(T3)的ETsev值较其他时间点升高(P<0.05);2组各时间点的MAP、HR及BIS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矫形术麻醉中在BIS监测指导下吸入七氟醚同丙泊酚一样适用于脊柱矫形术;BIS监测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时间有预测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脑电双频谱指数 丙泊酚 脊柱矫形术
下载PDF
无痛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术对轻微肝性脑病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艾明华 谭小平 +3 位作者 徐超 张庆 李杰 陈万静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术(组织胶注射+套扎或组织胶+硬化剂注射)对轻微肝性脑病(MHE)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92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分为MHE组(n=44)和无肝性脑病组(对照组,n=48)。采用数字连接试验(NCT)、...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术(组织胶注射+套扎或组织胶+硬化剂注射)对轻微肝性脑病(MHE)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92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分为MHE组(n=44)和无肝性脑病组(对照组,n=48)。采用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T)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 h和术后24 h MHE的发生情况和术后麻醉复苏时间。结果MHE组术后NCT评分和DST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NCT评分及DST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E组麻醉复苏时间平均为(7.2±2.7)min,对照组平均为(6.9±3.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MHE无明显影响,且不会诱发显性肝性脑病(OHE),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食管胃静脉曲张 肝性脑病 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