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软镜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胡祎舜 李艳松 +1 位作者 余力 廖义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5-0168,共4页
对输尿管软镜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之间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输尿管软镜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 对输尿管软镜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之间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输尿管软镜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治疗成功率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上尿路结石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经皮肾镜与后腹腔镜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叶佳斌 李又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0112-0114,共3页
应用后腹腔镜取石和经皮肾镜取石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 探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探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采用后腹腔镜取石的方法治疗的病人33例,采用 PCNL的方法治疗的病人36例,采用 PCNL的方法治... 应用后腹腔镜取石和经皮肾镜取石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 探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探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采用后腹腔镜取石的方法治疗的病人33例,采用 PCNL的方法治疗的病人36例,采用 PCNL的方法治疗的病人36例。手术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结石的清除率,以及手术后的平均入院时间,以及手术后的各种合并症。结果 探讨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应用价值。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等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别。对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 PCNL组明显少于 RLUL组(P<0.05),对手术中的出血量也明显多于 RLUL组(P<0.05)。RLUL与 PCNL的排石效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与 RLUL两种手术方式相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NL和 RLUL在输尿管内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在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时,应注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由于经皮肾镜下肾盂承受的压力较大,因此如果患者存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一般应优先选择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如果是肥胖患者,则应该选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会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原文传递
基于奥马哈系统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膀胱灌注治疗延续护理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芳芳 廖义翔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2年第6期364-367,共4页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1]),临床上75%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该类膀胱癌建议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对于评估为中危和高危的患者建议行1~3年的膀胱灌注治疗以降低复发率^([2]),因治疗持...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1]),临床上75%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该类膀胱癌建议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对于评估为中危和高危的患者建议行1~3年的膀胱灌注治疗以降低复发率^([2]),因治疗持续时间长,患者依从性不佳,且由于患者治疗后期维持期间常以居家观察为主,医护难以及时评估患者的潜在护理问题,易导致患者疗效欠佳或放弃治疗。规范的延续护理模式对保证长期灌注治疗的效果尤为重要,奥马哈系统是美国护士协会建立的一种标准化流程的护理体系,由问题分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膀胱灌注治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延续护理模式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美国护士协会 护理体系 患者依从性
下载PDF
Duckett术联合阴囊纵隔皮管成形术在重度小儿尿道下裂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齐 曾金敏 +5 位作者 廖义翔 杨光华 周家杰 杨涛 汪立 周万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543-546,共4页
目的:研究Duckett术联合阴囊纵隔皮管成形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接受首次尿道成形术的重度尿道下裂(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平均年龄(5.3&... 目的:研究Duckett术联合阴囊纵隔皮管成形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接受首次尿道成形术的重度尿道下裂(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平均年龄(5.3±2.3)岁;其中阴囊型23例,会阴型4例;合并显著阴茎下曲22例;阴茎伸直后尿道缺损平均长度(6.2±0.9)cm。结果:所有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99.2±8.2)min;一次性成功达22例(81.4%),其中23例阴囊型一次性成功有20例,4例会阴型一次性成功有2例;有5例术后1个月内发生尿瘘,半年后再次手术治愈。结论:Duckett术联合阴囊纵隔皮管成形术对于重度尿道下裂患儿治疗效果良好,无需分期手术,同时尿瘘和尿道狭窄并发症较低,外观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KETT术 阴囊纵隔皮管成形术 重度尿道下裂
原文传递
血清ESM-1、VE-Cad、CC16水平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裴戌锋 严友纪 +3 位作者 黄芳 简宇 将磊 代凌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3期2570-25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水平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59例脓毒症并发ARDS...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水平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59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作观察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ESM-1、VE-Cad、CC16及炎症因子水平,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ESM-1、VE-Cad、CC16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此外,将观察组患者按照预后分作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32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血清ESM-1、VE-Cad、CC1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IL-6、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的血清ESM-1、VE-Cad、CC16水平与IL-6、CRP、PCT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较高)以及血清ESM-1(升高)、VE-Cad(升高)、CC16(升高)、IL-6(升高)、CRP(升高)、PCT(升高)均是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氧合指数(升高)是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血清ESM-1、VE-Cad、CC16水平存在明显升高,且与炎性因子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辅助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ESM-1 VE-Cad CC16 炎性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SCL/TAL1中断基因座对膀胱癌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6
作者 虞华 胡祎舜 +7 位作者 丁勇杰 唐峰 王豪 万梓宇 刘涛 曾金敏 廖义翔 彭建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15-2318,共4页
目的:探讨SCL/TAL1中断基因座(STIL)的表达对膀胱癌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Timer和UALCAN数据库中分析STIL在膀胱癌中的差异表达和分期。在T24细胞系中使用CRISPR/Cas9技术导入单链向导RNA(sgRNA)敲除STIL。设置组别为T2... 目的:探讨SCL/TAL1中断基因座(STIL)的表达对膀胱癌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Timer和UALCAN数据库中分析STIL在膀胱癌中的差异表达和分期。在T24细胞系中使用CRISPR/Cas9技术导入单链向导RNA(sgRNA)敲除STIL。设置组别为T24细胞株对照组和稳定敲除STIL实验组的T24细胞株(6#、30#)。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实验观察STIL对膀胱癌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标志物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验证敲除STIL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寻找STIL的相关信号通路。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观察STIL对实验观察STIL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生信数据库发现STIL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其中包括膀胱癌,肿瘤组织组中STIL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组[4.411(2.322~7.133)比0.659(0.312~0.892),P<0.05]。STIL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期显著相关。在敲除STIL后,CCK-8实验[对照组光密度明显高于敲除组(2.76±0.17比1.11±0.11),t=19.865,P<0.05和(2.76±0.17比1.30±0.17,t=14.720,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集落数明显高于敲除组[(77.67±9.50)比(18.67±4.04),t=9.895,P<0.05]和[(77.67±9.50)比(20.67±3.79),t=9.650,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迁移细胞数明显高于敲除组[(171.00±13.53)比(56.33±13.5),t=10.391,P<0.05]和[(171.00±13.53)比(23.33±9.29),t=15.585,P<0.05],软琼脂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数明显高于敲除组[(168.67±11.02)比(48.33±5.03),t=17.210,P<0.05]和[(168.67±11.02)比(23.33±5.69),t=20.307,P<0.05]。免疫荧光实验示,对照组Ki-67明显高于敲除组[(0.273±0.014)比(0.088±0.012),t=16.870,P<0.05]和[(0.273±0.014)比(0.022±0.007),t=27.505,P<0.05],对照组EDU明显高于敲除组[(0.379±0.026)比(0.054±0.01),t=20.248,P<0.05]和[(0.379±0.026)比(0.042±0.007),t=21.802,P<0.05]。RNA-seq和GSEA显示STIL与ERK通路显著相关(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p-ERK、CDK1、Cyclin B1下降。结论:STIL在膀胱癌中表达上调,敲除STIL能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ERK、CDK1、Cyclin B1等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TAL1中断基因座 膀胱癌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