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含漱液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齐馨馨 李小秦 +2 位作者 李家伟 姚明 雷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200-2202,220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含漱液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武汉市普仁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含漱水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中药含漱液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武汉市普仁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含漱水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含漱液进行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口腔细菌菌落以及口腔相关疾病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口腔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腔细菌菌落数较治疗前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口腔细菌菌落数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异味和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干裂和肺部感染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含漱液能抑杀口腔细菌的生长,防治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口腔异味及口腔溃疡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含漱液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 口腔疾病 口腔细菌菌落
下载PDF
2-花生四烯酸甘油对海人酸诱导损伤的大鼠尾状核神经元电压门控钠电流的调制作用
2
作者 陆永利 朱时钰 +2 位作者 邹梓良 何治 杨红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0-1157,共8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对海人酸(KA)损伤的大鼠尾状核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INa)的调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尾状核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KA组、2-AG+KA组、RIM(CB1受体拮抗剂)+2-AG+KA组。培...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对海人酸(KA)损伤的大鼠尾状核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INa)的调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尾状核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KA组、2-AG+KA组、RIM(CB1受体拮抗剂)+2-AG+KA组。培养7 d后,各组细胞于培养基中处理12 h;其中,2-AG+KA组和RIM+2-AG+KA组在添加2-AG、RIM 30 min后添加KA。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大鼠尾状核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包括各组电流密度的变化、通道的电流-电压特性、通道的激活动力学特性和失活动力学特性。结果在培养的大鼠尾状核神经元中,与对照组相比,KA显著增加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密度(P=0.009);并使VGSCs的激活电压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偏移,半激活电压绝对值明显增大(P=0.008)。与KA组相比,直接给与2-AG提高2-AG水平可阻止KA诱导的钠电流密度增加(P=0.009)和钠电流激活曲线超极化方向移动(P=0.009),且2-AG的这种作用是通过CB1受体依赖性途径介导的。2-AG本身对尾状核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密度、激活及失活等电流特性均不产生效应。结论2-AG可通过CB1受体途径调控尾状核神经元VGSCs电流朋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花生四烯酸甘油 海人酸 大麻素受体 电压门控钠通道 尾状核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积极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顾玲 黄晓晶 范艳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目的分析积极心理资本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中介效应,为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至8月选取武汉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178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 目的分析积极心理资本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中介效应,为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至8月选取武汉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178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积极心理资本问卷、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中文版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感受负担、积极心理资本的相关性,建立积极心理资本在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之间的中介模型并验证。结果1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分别为(117.95±16.32)分、(6.63±1.58)分和(36.16±6.31)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感受负担呈负相关性(P<0.05),积极心理资本与家庭关怀度呈正相关性(P<0.05)。家庭关怀度对自我感受负担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29,P<0.05),家庭关怀度对积极心理资本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83,P<0.05),积极心理资本对自我感受负担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91,P<0.05),积极心理资本在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中介效应存在显著性,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50%。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积极心理资本是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和自我感受负担的中介变量;家庭关怀度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同时还可以通过积极心理资本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积极心理资本 家庭关怀度 自我感受负担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万铭 莫丹 陈玉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3期88-88,共1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0-10—2013-04收治的5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主要采用泼尼松、地巴唑以及维生素B1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导体激光等实...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0-10—2013-04收治的5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主要采用泼尼松、地巴唑以及维生素B1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导体激光等实施综合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92%,治疗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急性面神经炎
下载PDF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智慧护理服务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薛倩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9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智慧护理服务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智慧护理服务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智慧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康复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康复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智慧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居家期间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对康复的依从性,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智慧护理服务模式 脑卒中偏瘫 康复依从性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控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茜 万玲 章丽洁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流行期间定点医院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控救治工作体会,主要包括感染防控方案、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一线护理工作者的自身防护体会,认为提高临床救治及防控水平,实现一线护理人员“零感染”的目标是可行的。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定点收治医院 护理防控 体会
下载PDF
神经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艾芳 李进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EMG和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同时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股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损伤的...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EMG和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同时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股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损伤的MCV,并分析228块肌肉的肌电图结果。结果:150例患者共检测200条受损神经及其支配的228块肌肉,其中尺神经32条,桡神经37条,正中神经28条,胫神经8条,腓总神经45条,股神经16条,腋神经34条。228块肌肉EMG全部异常,主要表现为安静时存在自发电位(80.7%,184/228块)、多相波增多(58.8%,134/228块)、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呈单纯型或混合型(53.8%,123/228块)以及不能主动进行肌肉收缩(28.5%,65/228块)。神经损伤组各神经MC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和MCV在周围神经损伤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肌电描记术 神经传导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冯美娜 杜远敏 《交通医学》 2015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总结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左眼视物模糊入院,查血清水通道蛋白4自身抗体... 目的:总结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左眼视物模糊入院,查血清水通道蛋白4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谱抗SSA(+)、SSB(+)、抗Ro52抗体(+)、类风湿因子(+),MRI检查头颅及脊髓均阴性,结合"视神经炎"病史,诊断为NMOSD,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检测自身免疫抗体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水通道蛋白-4 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免疫抑制药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孙莉 陈玉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78-679,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4天。于治疗前和治疗21天后采用欧...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4天。于治疗前和治疗21天后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1]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I)[2]评分。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ESS:72.14士13.51vs69.43士11.73,P>0.05),治疗前两组BI评分无显著差异(BI:44.57士9.18vs45.91士12.31,P>0.05);治疗后21天对照组和治疗组ESS评分分别升高6.66士4.44和14.46士5.9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后21天对照组和治疗组BI评分分别升高19.20士10.51和28.48士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有利于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ESS评分 BI评分
下载PDF
多维度疼痛护理联合针刺疗法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婷婷 薛倩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疼痛护理联合针刺疗法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多维度疼痛护理联合针刺疗法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维度疼痛护理联合针刺疗法。10 d为1个疗程,干预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以及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干预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伴随症状、头痛严重程度、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以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疼痛护理联合针刺疗法能够提高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且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缓解不良情绪,干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疼痛护理 偏头痛 针刺疗法 临床疗效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TALNEC2通过EZH2/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急性脑梗死损伤的研究
11
作者 卢威 雷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83-2488,共6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ALNEC2在急性脑梗死体外模型缺氧-葡萄糖剥夺(OGD)模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选用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建立OGD细胞模型,分为Blank组(未进行任何处理)、OGD组、OGD+si-NC组[转染阴...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ALNEC2在急性脑梗死体外模型缺氧-葡萄糖剥夺(OGD)模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选用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建立OGD细胞模型,分为Blank组(未进行任何处理)、OGD组、OGD+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NC)后进行OGD处理]、OGD+si-TALNEC2组(转染si-TALNEC2后进行OGD处理)。实时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实验检测TALNEC2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率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胱天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蛋白表达。RNA pull-down实验及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IP)实验证实TALNEC2与EZH2的结合。结果与Blank组[1.02±0.03、0.81±0.05、1.29±0.06、1.52±0.08、(4.72±1.09)%]相比,OGD组细胞TALNEC2表达(4.18±0.15)升高,在24 h(0.46±0.05)、48 h(0.61±0.05)、72 h(0.75±0.02)的活力下降,凋亡率(25.63±4.28)%升高(P<0.05);与OGD组相比,OGD+si-TALNEC2组细胞TALNEC2表达(1.16±0.09)减少,在24 h(0.65±0.07)、48 h(0.98±0.05)、72 h(1.13±0.07)的活力升高,凋亡率(7.25±1.93)%减少(P<0.05)。与Blank组[1.05±0.07、1.04±0.05、1.01±0.05、1.02±0.04、1.04±0.07、(47.21±5.01)ng/L、(38.26±4.13)ng/L、(48.22±7.15)ng/L、1.06±0.03、1.03±0.06]相比,OGD组细胞中NLRP3(2.69±0.15)、ASC(3.11±0.18)、cleaved caspase-1(2.51±0.12)、胞质Nrf2(2.91±0.13)、EZH2(3.12±0.18)蛋白表达及炎症因子TNF-α(157.22±13.18)ng/L、IL-1β(177.43±15.15)ng/L、IL-18(210.63±19.08)ng/L水平升高,胞核Nrf2(0.37±0.03)、HO-1(0.27±0.04)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OGD组相比,OGD+si-TALNEC2组细胞中NLRP3(1.33±0.11)、ASC(1.59±0.13)、cleaved caspase-1(1.42±0.09)、胞质Nrf2(1.39±0.06)、EZH2(1.47±0.09)蛋白表达及炎症因子TNF-α(74.38±6.24)、IL-1β(60.41±5.94)ng/L、IL-18(86.25±9.76)ng/L水平下降,胞核Nrf2(0.97±0.05)、HO-1(0.95±0.07)蛋白表达增加(P<0.05)。RNA pull-down实验及RIP实验证实TALNEC2可与EZH2。结论敲低lncRNA TALNEC2可通过减少与EZH2结合来促进Nrf2入核上调HO-1的表达,最终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减轻急性脑梗死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长链非编码RNA TALNEC2 缺氧-葡萄糖剥夺模型 小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孤立性血管性眩晕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媛 李清 雷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 AVS)是一组以急性起病,持续性眩晕、头晕或不稳感,伴有恶心、呕吐和眼球震颤为主要症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外周性AVS和中枢性AVS。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25.8%表现... 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 AVS)是一组以急性起病,持续性眩晕、头晕或不稳感,伴有恶心、呕吐和眼球震颤为主要症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外周性AVS和中枢性AVS。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25.8%表现为中枢性AVS即仅有孤立性眩晕症状,因此,如何利用床旁检查等快速识别急性孤立性血管性眩晕显得尤为重要。本篇综述将从临床诊断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探讨孤立性血管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孤立性血管性眩晕 临床诊断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默认网络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硕 李春林 +3 位作者 王金芳 陈红燕 李晓青 徐晓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4-742,共9页
目的利用fMRI对颈动脉狭窄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默认网络进行观察分析,结合神经心理学测验量表,探讨低灌注状态下脑默认网络连接与认知功能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共纳入2017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经DSA 证实的16 例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 目的利用fMRI对颈动脉狭窄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默认网络进行观察分析,结合神经心理学测验量表,探讨低灌注状态下脑默认网络连接与认知功能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共纳入2017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经DSA 证实的16 例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 70%)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建立脑网络模型,比较颈动脉狭窄组与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功能连接的差异性。结果颈动脉狭窄组患者MoCA 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21.19 ± 4.00)分对(27.94 ±2.00)分;t = 2.609,P = 0.048],提示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损害。颈动脉狭窄组和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组内显著功能连接均呈现额叶至枕叶、大脑半球内与双侧大脑半球间广泛分布,但颈动脉狭窄组患者功能连接明显减弱。其中,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减弱以右侧额叶与左侧顶叶、左侧颞叶之间,右侧顶下缘角回与左侧杏仁核之间,双侧楔叶间等脑区为主;大脑半球内则表现为双侧内额叶和前额叶间功能连接减弱。颈动脉狭窄组患者尚可见局部脑区功能连接特异性增强。结论颈动脉狭窄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可发生改变,在fMRI上呈现大脑半球内及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增强或减弱,可能与长期低灌注引起的局部脑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神经心理学测验
下载PDF
偏头痛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静 陈吉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1)比较偏头痛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白质损害的发病率。(2)研究偏头痛组脑白质损害同偏头痛的类型,和发作频率之间的关系。(3)研究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好发部位。方法选取60例偏头痛患者,45例女性,15例男性,年龄为20—48... 目的(1)比较偏头痛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白质损害的发病率。(2)研究偏头痛组脑白质损害同偏头痛的类型,和发作频率之间的关系。(3)研究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好发部位。方法选取60例偏头痛患者,45例女性,15例男性,年龄为20—48岁。依据年龄和性别进行匹配,收集没有头痛病史的58例对照组,43例女性和15例男性,年龄为20~48岁,对所有入选患者及对照组均进行头部核磁共振(MagnaticResonanceImaging,MRI)影像学检查,并记录脑白质损害的人数,部位及偏头痛每月发作频率。运用SPSSl7.0和EXCEL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60例偏头痛患者中,有16例出现脑白质的损害。有先兆的患者脑白质损害为11/27,无先兆的患者脑白质损害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偏头痛中有脑白质损害患者每月头痛发作次数高于无脑白质损害患者每月头痛发作次数(P〈0.05)。随着每月发作次数的增加,有脑白质损害的偏头痛患者人数也会增加。脑白质损害好发部位为额叶,顶叶和基底节区。结论偏头痛较无偏头痛患者有更高发生脑白质损害的风险。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及其类型对脑白质损害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MRI 脑白质损害
下载PDF
应用局部一致性方法探讨偏头痛不同时期脑区功能状态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明 章军建 +1 位作者 许康 吴冬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方法研究偏头痛患者不同时期脑区功能状态,并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19例发作期偏头痛患者(发作组)、22例缓解期偏头痛患者(缓解组),以及2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方法研究偏头痛患者不同时期脑区功能状态,并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19例发作期偏头痛患者(发作组)、22例缓解期偏头痛患者(缓解组),以及2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被试者,后处理采用局部一致性(Re Ho)分析;同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以偏头痛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作为主要临床观察指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测神经心理状态。结果:发作组的MoCA评分较其他2组低,发作组和缓解组的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相比,ReH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发作组双侧边缘叶、背外侧额上回、扣带回、岛盖部额下回、岛叶、左侧额中回、左侧前扣带回、杏仁核等脑区ReHo值较低(P<0.01)。与发作组对比,缓解组的右侧边缘叶、岛叶、右侧扣带回、背外侧额上回、尾状核、补充运动区、左侧海马、左侧额叶、颞上回、丘脑、右侧额中回ReHo值高(P<0.01)。MNI坐标值(18,-12,33)脑区(岛叶和扣带回)的ReHo值与偏头痛患者的发作频率及头痛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偏头痛影响情绪和认知。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多个脑区的ReHo值较对照组和缓解组脑局部一致性减弱,感兴趣区域MNI坐标值(18,-12,33)脑区的ReHo值与偏头痛患者的发作频率及头痛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主要涉及岛叶、扣带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局部一致性 脑功能
下载PDF
症状自评量表27项-增补版中文版在武汉地区的试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丽娟 白汉平 +4 位作者 周华 戢秋明 王慧敏 常丽英 施琪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检验症状自评量表27项-增补版(SCL-27-P)中文版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湖北省两所综合医院的非心理科室的患者(躯体疾患组)发放问卷346例,对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患者(心理疾患组)发放问卷136例,对武汉... 目的:检验症状自评量表27项-增补版(SCL-27-P)中文版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湖北省两所综合医院的非心理科室的患者(躯体疾患组)发放问卷346例,对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患者(心理疾患组)发放问卷136例,对武汉某社区居民和武汉一本院校的大学生(正常对照组)发放问卷259例,进行SCL-27-P中文版施测,回收有效问卷741例.从正常对照组样本中抽取100例2周后实施重测.结果:SCL-27-P中文版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5因子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68~0.90,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4.各条目与所在因子的相关系数r为0.63~0.86,5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为0.70~0.78,5因子之间的相关为0.28~0.60,所有相关具有显著性(P<0.01).躯体疾患组、心理疾患组和正常对照组在植物神经、社交恐怖、广场恐怖和抑郁4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量表的5因素相关模型结构.结论:SCL-27-P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自评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莉 陈玉华 周琴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0年5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并诊断为PD的患者46例为PD组,同时选取同期与PD组年龄、性别、民族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0年5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并诊断为PD的患者46例为PD组,同时选取同期与PD组年龄、性别、民族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受检者空腹肘静脉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PD组血尿酸水平(273.1±59.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07.4±58.8)/μmol/L,(P=0.006)。PD患者Hoehm-Yahr分级Ⅰ~Ⅱ级(283.1±54.5)μmol/L、Ⅲ级(271.9±51.6)μmol/L、Ⅳ~Ⅴ级(260.6±76.7)μmol/L,3组之间血尿酸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609)。P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H—Y分级无明显相关性(r=0.194,P=0.197)。结论:PD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低血尿酸水平可能是帕森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能作为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血尿酸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晏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S期55-55,共1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片对血胆固醇的作用及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样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普罗布考片4~8周,对照组未服调脂药。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及检测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片对血胆固醇的作用及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样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普罗布考片4~8周,对照组未服调脂药。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及检测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面积。结果:治疗组服药4~8周后血脂水平显著降低,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显著缩小,对照组无变化。结论:普罗布考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可显著缩小颈动脉内膜斑块,对于防治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有特殊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胆固醇
下载PDF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治疗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雷明 李清 +1 位作者 许康 王晏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36-637,共2页
2015年Lancet杂志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偏头痛为人类第三位常见疾病,按失能所致生命年损失(YLDs)计算,偏头痛为第六位致残性疾病,年患病率为15%~18%,对全球造成严重经济负担,每年大约花费19.6... 2015年Lancet杂志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偏头痛为人类第三位常见疾病,按失能所致生命年损失(YLDs)计算,偏头痛为第六位致残性疾病,年患病率为15%~18%,对全球造成严重经济负担,每年大约花费19.6亿美元(美国)和27亿欧元(欧盟)[1]。偏头痛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障碍性疾病[2],其治疗目的是终止头痛发作、缓解其伴发症状和预防其复发,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其疗效仍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 封堵治疗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联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美娜 陈玉华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8期3361-3363,共3页
免疫调节药物在治疗多发性硬化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复发率,延缓了残疾进展,减少了磁共振成像病灶数量或缩小了其体积。但仅部分有效,许多患者在服药期间疾病仍快速进展,故有学者提出联合用药方案。许多临床试验用两种或两种以上... 免疫调节药物在治疗多发性硬化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复发率,延缓了残疾进展,减少了磁共振成像病灶数量或缩小了其体积。但仅部分有效,许多患者在服药期间疾病仍快速进展,故有学者提出联合用药方案。许多临床试验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机制的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患者,以此来评定其效果与安全性。该文就多发性硬化联合治疗的合理性及临床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联合用药 免疫调节药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