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仁素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方立 黄钦 +3 位作者 张银妆 黄芳 苑聪 刘伟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53-1761,共9页
目的:探讨核仁素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以AngⅡ诱导大鼠VSMCs表型转化为模型,观察AngⅡ对VSMCs表型转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调理蛋白(calponin)、平滑肌蛋白22α(S... 目的:探讨核仁素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以AngⅡ诱导大鼠VSMCs表型转化为模型,观察AngⅡ对VSMCs表型转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调理蛋白(calponin)、平滑肌蛋白22α(SM22α)和骨桥蛋白(OPN)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VSMCs表型转化时核仁素mRNA和蛋白的时空表达模式;进一步采用核仁素基因转染及RNA干扰技术观察核仁素对上述VSMCs表型转化标志物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AngⅡ刺激VSMCs不同时间后,VSMCs收缩表型标志物α-SMA、calponin和SM22α的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减少,而合成表型标志物OPN的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0.05);不同浓度AngⅡ刺激VSMCs不同时间后,随着时间和剂量增加,核仁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升高;AngⅡ可诱导核仁素从细胞核向细胞浆移位;核仁素过表达可促进AngII诱导的VSMCs表型转化,核仁素表达下调后,其促进表型转化作用被解除。结论:核仁素具有促进AngII诱导的VSMCs表型转化的作用,核仁素的表达上调和移位参与AngII诱导的VSMCs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素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下载PDF
t-PA基因修饰的内皮祖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方立 黄钦 +3 位作者 黄芳 李迎 祁珩 张银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修饰的脐血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治疗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扩增EPCs,将构建的t-PA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脐血EPCs,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实验随机分为PBS组、空载体EPCs组、...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修饰的脐血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治疗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扩增EPCs,将构建的t-PA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脐血EPCs,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实验随机分为PBS组、空载体EPCs组、单纯EPCs组和t-PA EPCs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术后3 h开始移植治疗,t-PA EPCs组、EPCs组和空载体EPCs组静脉注射t-PA基因转染的EPCs、单纯EPCs和空载体EPCs。移植4周后,采用心脏超声评价心脏功能及检测血浆N末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BNP)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2/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水平;移植8 h后,ELISA法检测血清中t-PA、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蛋白原(Fib)表达情况。结果与PBS组、空载体EPCs组以及单纯EPCs组比较,t-PA基因修饰EPCs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各参数改善最为显著; t-PA EPCs组NT-Pro-BN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t-PA EPCs组VEGF和TIM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相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t-PA EPCs组t-PA、D-二聚体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PAI-1、Fib表达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结论 t-PA基因修饰的EPCs移植能有效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其具体治疗作用与其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管新生、抑制心室重构、抑制血栓形成或增加溶栓作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内皮祖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泛素C末端水解酶1抑制CaMKⅡ泛素化促进心房颤动
3
作者 李莉英 方立 +3 位作者 祁珩 邹斌 苑聪 郭宇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275-2284,共10页
目的分析泛素C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 1,UCHL1)在促进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中的作用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8周龄,体质量24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Sham+DMSO组、... 目的分析泛素C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 1,UCHL1)在促进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中的作用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8周龄,体质量24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Sham+DMSO组、Sham+LDN(UCHL1抑制剂)组、AF+DMSO组和AF+LDN组。分组后,AF+DMSO组和AF+LDN组通过皮下植入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渗透性微型泵诱导AF模型。4周后,使用心电图记录监测AF的持续时间;Masson三色染色左心房组织以观察纤维化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功能;从1~3日龄的SD大鼠心脏中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通过在NRCM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UCHL1验证其作用;进行免疫沉淀质谱分析,评估UCHL1对NRCM中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的功能调节机制;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纤维化蛋白表达。结果在AF组大鼠心脏组织和AngⅡ处理的NRCM中,UCHL1蛋白表达增加。与AF+DMSO组相比,AF+LDN组大鼠的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和缩短分数(fractional shortening,FS)显著升高(P<0.01),Masson三色染色纤维化程度、促纤维化蛋白α-SMA、ColⅠ表达和AF的持续时间显著降低(P<0.01)。体外实验中,UCHL1的敲低可减轻AngⅡ诱导的NRCM纤维化(P<0.05)。免疫沉淀质谱显示UCHL1与AngⅡ刺激的NRCM中的CaMKⅡ相互作用,并通过去泛素化促进其上调。CaMKⅡ过表达降低了UCHL1敲低对AngⅡ刺激的NRCM中纤维化反应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UCHL1与CaMKⅡ相互作用,并通过去泛素化上调CaMKⅡ,从而促进AF的心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C末端水解酶1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心房颤动 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不同康复训练频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肺运动耐量、炎症转录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郭仙 黄芳 +3 位作者 方立 李莉英 吴涛 崔腾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频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炎症转录因子、心肺运动耐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PCI术后行康复训练的AMI患者分...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频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炎症转录因子、心肺运动耐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PCI术后行康复训练的AMI患者分为A组(n=31,康复训练12次)、B组(n=31,康复训练24次)、C组(n=30,康复训练36次)。比较三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炎症转录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核因子-kB(NF-kB)]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B组、C组干预后LVEF、6MWT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LVESD、LVEDD小于A组,且C组小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FEV1、FVC、PEF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s ICAM-1、NF-kB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心肺运动耐量,降低炎症转录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随着康复训练频率的增加,患者的改善效果越好,建议临床康复训练频率应不少于3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肺功能 运动耐量 炎症转录因子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