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高校科教融合的科研体系与食品研究生培养——以墨尔本大学为例
1
作者 易翠平 谭洪卓 方忠祥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澳大利亚的科研和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对于我国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参考作用。本文以墨尔本大学为例,系统阐述其科研体系中的科研管理、资源配置和科研拨款,以及人力资源和科研数据的共享和利用、科研评估等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的科研和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对于我国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参考作用。本文以墨尔本大学为例,系统阐述其科研体系中的科研管理、资源配置和科研拨款,以及人力资源和科研数据的共享和利用、科研评估等基本情况。介绍支撑高水平科研的生力军——食品科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分类及课程设置现状与相应的导师队伍,分析其“通才化”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为我国高校和相关机构在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等两个层面的创新与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 科研体系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耐盐及促发酵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蒋雪薇 高兴彪 +3 位作者 张旭旭 张天娇 方海宇 周德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随着生理学结合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将实现盐胁迫下发酵微生物耐盐及促发酵机制的精准解析,为有效调控盐卤发酵、实现传统发酵食品风味提升奠定基础。文章综述了发酵食品中常见的耐盐微生物、主要耐盐机制、高盐环境中的促发酵特性以及研... 随着生理学结合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将实现盐胁迫下发酵微生物耐盐及促发酵机制的精准解析,为有效调控盐卤发酵、实现传统发酵食品风味提升奠定基础。文章综述了发酵食品中常见的耐盐微生物、主要耐盐机制、高盐环境中的促发酵特性以及研究耐盐及促发酵机制的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发酵微生物 耐盐机制 促发酵机制 多组学技术
下载PDF
思政融入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课程的教学创新和改革
3
作者 向小乐 李赤翎 +2 位作者 李向红 王发祥 黄轶群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4期142-144,共3页
本文在指出当前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容优化、模式创新等多角度,将思政元素融合课程教学各章节,构建了两位一体、三方联动校企双师联合培养机制,系统阐述该课程思政教学革新的主要... 本文在指出当前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容优化、模式创新等多角度,将思政元素融合课程教学各章节,构建了两位一体、三方联动校企双师联合培养机制,系统阐述该课程思政教学革新的主要策略,并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专业毕业研究生的思政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研究生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澳大利亚食品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4
作者 谭洪卓 方忠祥 易翠平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为了解澳大利亚食品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最新现状与未来趋势,综述了澳大利亚食物安全和食物浪费情况,以及食品产业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的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战略途径主要是从农场到餐桌整个供应链上采取综合措施,譬如开发... 为了解澳大利亚食品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最新现状与未来趋势,综述了澳大利亚食物安全和食物浪费情况,以及食品产业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的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战略途径主要是从农场到餐桌整个供应链上采取综合措施,譬如开发替代蛋白食品来源、学习土著人的适应能力、发展更公平且可持续的价值链、从线性食物链转变为食物网、升级食物废弃物利用等。发挥食品加工在改善食物安全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引入数字转型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替代蛋白质和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植物基食品、太空食品和海洋食品等。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澳大利亚政府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放在重要位置;食品行业相关协会和研究机构对研究的投入和反食物浪费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食品企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思维定式和经营方式,把地球作为关键利益方来考虑,体现了社会责任;人们关注食物生产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使得植物性素食方式在澳大利亚很受欢迎。通过各利益相关方共同行动形成合力,澳大利亚食品产业期待在可持续性发展上有更好的未来,这为我国食品行业同仁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可持续性 食品产业 食物安全 发展战略 新兴技术 未来领域 各方行动
下载PDF
植源性天然产物在食品中降生物胺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永生 刘冬敏 +6 位作者 王建辉 李赤翎 李彦 方芳 陈启杰 宁静恒 李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5-324,共10页
在高蛋白食品的贮藏和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游离的氨基酸,在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的催化作用下,游离的氨基酸会转化成相应的生物胺,极大地影响食品品质。现有降低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方法众多,但对设备和技术均有较高要求。通过添加... 在高蛋白食品的贮藏和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游离的氨基酸,在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的催化作用下,游离的氨基酸会转化成相应的生物胺,极大地影响食品品质。现有降低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方法众多,但对设备和技术均有较高要求。通过添加植源性天然产物的方式因具有易操作、低成本、高安全性等优势而深受青睐。本文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具有降低食品中生物胺作用的植源性天然产物的种类、来源和主要活性成分,并从抑菌角度对其降生物胺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低生物胺水平食品的生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源性天然产物 生物胺 抑菌活性 机理
下载PDF
“教、学、做”一体化的CDIO教学模式探索——以食品科学导论课程为例
6
作者 李彦 王建辉 +3 位作者 刘冬敏 方芳 张博 马夏吟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101-105,共5页
CDIO教育理念强调“教、学、做”一体化,食品科学导论课程组教学改革模板设定为选择食品专业2020级1班为试点,划分为7个学习项目小组,组长由学生选出,每组有5~7名学生,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完成相应的工作和任务安排。学习项目涉及到理论基... CDIO教育理念强调“教、学、做”一体化,食品科学导论课程组教学改革模板设定为选择食品专业2020级1班为试点,划分为7个学习项目小组,组长由学生选出,每组有5~7名学生,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完成相应的工作和任务安排。学习项目涉及到理论基础,实践操作,团队合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承担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同时,帮助学生完成理论教学的扩展要求,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新的课程框架反映新的教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导论 CDIO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严聃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8期52-54,共3页
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但该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目标不清晰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探... 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但该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目标不清晰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探索新的食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OBE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成果的可衡量性,重视学生完成教育后的具体成果。将OBE理念应用于食品专业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食品行业的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质量 成果导向教育 模式探索 教学内容 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下载PDF
生物基pH响应智能膜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朋 陈启杰 +3 位作者 游娜 王凤 张博 王建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3-328,共6页
生物基材料膜由于其可塑性强、绿色环保,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pH响应智能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膜材料,可以依据pH对食品新鲜度、环境变化等做出响应,具有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等优点。该文综述了pH响应智能膜的响应原理、... 生物基材料膜由于其可塑性强、绿色环保,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pH响应智能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膜材料,可以依据pH对食品新鲜度、环境变化等做出响应,具有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等优点。该文综述了pH响应智能膜的响应原理、响应指示剂及成膜基材,并对生物基pH响应智能膜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发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膜 PH响应 响应指示剂 食品包装
下载PDF
酱香风味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与风味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玺梅 阮志强 蒋雪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7-406,共10页
酱香风味传统发酵食品的风味物质构成复杂,涉及微生物种类及其代谢途径繁多,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演替对其特征风味的形成及质量安全影响显著,阐释微生物与风味物质形成的相关性,有利于明晰酱香风味发酵食品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综... 酱香风味传统发酵食品的风味物质构成复杂,涉及微生物种类及其代谢途径繁多,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演替对其特征风味的形成及质量安全影响显著,阐释微生物与风味物质形成的相关性,有利于明晰酱香风味发酵食品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综述几种典型酱香风味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演替规律,以及对酱香特征风味形成的影响,为酱香风味传统发酵食品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风味传统发酵食品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演替规律 特征风味
下载PDF
预制肉类食品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及抑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轶群 周军豪 +1 位作者 李琳 王发祥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4,共1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营养美味的畜禽鱼肉类预制菜肴(简称“预制肉”)正逐步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然而,肉类食品通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一定量的还原糖,在预制肉加工及其成品后续贮藏、复热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营养美味的畜禽鱼肉类预制菜肴(简称“预制肉”)正逐步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然而,肉类食品通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一定量的还原糖,在预制肉加工及其成品后续贮藏、复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脂肪氧化等化学反应,易于导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形成。过多摄入食源性AGEs会增加人体多种慢性病的发生率。基于肉类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2种典型AGEs(羧甲基赖氨酸、羧乙基赖氨酸)的主要形成途径,以预制肉从原辅料到餐桌的全过程为主线,重点介绍了原料肉品质、肉类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调味料及食品添加剂、加热熟制、成品贮藏及复热对预制肉中AGEs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预制肉加工及贮藏过程中AGEs形成的抑制策略,主要包括:采用新鲜的优质原料肉,合理选用调味料和添加剂,尽量缩短贮藏时间,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或缩短加热熟制及复热的温度和时间。通过这些阐述,希望为有效控制预制肉中AGEs的形成提供参考,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预制肉类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贮藏 复热 化学性危害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下载PDF
分子模拟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新健 文诗雨 +3 位作者 屈婷敏 吴昊 谢雨菲 文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95,共11页
从食品领域的上游实验室研发到下游工厂生产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无法用传统试验方法从宏观上得到解决。分子模拟技术不仅简洁高效、成本低廉,还可以通过对分子行为的分析快速预测或解释试验结果,是连接微观与宏观的重要工具。文章阐述了... 从食品领域的上游实验室研发到下游工厂生产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无法用传统试验方法从宏观上得到解决。分子模拟技术不仅简洁高效、成本低廉,还可以通过对分子行为的分析快速预测或解释试验结果,是连接微观与宏观的重要工具。文章阐述了食品领域分子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梳理了食品领域分子模拟技术常用的数据库和软件及其特点,综述了近几年分子模拟技术在食品安全、食品加工和贮藏、食品功能因子筛选及其机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技术 分子对接模拟 分子动力学模拟 食品安全 食品加工与贮藏 食品功能因子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在食品营养功能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旺 何海伦 +1 位作者 郑艳君 易翠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3,共7页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生物,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营养功能的评价。与细胞、小鼠等其他模型比较,线虫具有体积小、寿命短、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研究结果易于观察且能够在实验室大批量培养等优点。文章综述了秀丽隐杆线虫...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生物,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营养功能的评价。与细胞、小鼠等其他模型比较,线虫具有体积小、寿命短、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研究结果易于观察且能够在实验室大批量培养等优点。文章综述了秀丽隐杆线虫在抗肥胖、抗氧化、抗衰老的食品营养功能评价中的研究方法、潜在机理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秀丽隐杆线虫在食品抗肥胖、抗氧化、抗衰老中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抗肥胖 抗氧化 抗衰老 营养功能
下载PDF
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青秀 彭玲 +5 位作者 王建辉 张祺玲 周毅吉 陈渠玲 李文革 徐远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4-1742,共9页
为探究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采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HTS)对不同加工及贮藏过程甲鱼样品中菌落总数、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优势腐败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鱼分割切块后的菌落总数达5.40 lg(CFU&... 为探究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采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HTS)对不同加工及贮藏过程甲鱼样品中菌落总数、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优势腐败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鱼分割切块后的菌落总数达5.40 lg(CFU·g^(-1)),焯水、分装并加入热汤料封罐后均显著降低(P<0.05),高压灭菌后降至10 CFU·g^(-1)以下,常温贮藏期间胀罐样品菌落总数达到5.37 lg(CFU·g^(-1))。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细菌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是样品中的主要菌门,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为主要菌属。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及贮藏过程甲鱼样品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样品微生物群落的主坐标分析(PCoA)和聚类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论。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引起高压灭菌后的罐装甲鱼预制菜常温贮藏期间胀罐甚至炸罐的优势腐败菌菌属为芽孢杆菌属(81.50%)、厌氧杆菌属(Anaerosalibacter)(17.76%)以及占比较小的代尔夫特菌属(0.66%)。该研究为今后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靶向抑制特定优势腐败菌、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预制菜 加工 贮藏 高通量测序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植物源抗菌肽的筛选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刘敏 黄湘宇 +3 位作者 吴昊 文李 程云辉 陈茂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0-207,215,共9页
近年来,随着传统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加剧和对天然抗菌剂研究兴趣的增加,天然抗菌肽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植物源抗菌肽具有耐药性低、抗菌谱广和毒性低等特点,还因富含半胱氨酸残基,可形成多个二硫键,从而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 近年来,随着传统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加剧和对天然抗菌剂研究兴趣的增加,天然抗菌肽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植物源抗菌肽具有耐药性低、抗菌谱广和毒性低等特点,还因富含半胱氨酸残基,可形成多个二硫键,从而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酶解稳定性等。文章综述了植物源抗菌肽的分类以及从植物源中提取和筛选抗菌肽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植物源抗菌肽在食品领域的潜在应用,并对这些植物源抗菌肽的筛选和未来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菌肽 筛选 提取 分离纯化 食品应用
下载PDF
蛋白质工程提升糖酶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吴晓怡 吴昊 +6 位作者 杨灿 文诗雨 段艳婷 谭文芝 谢雨菲 程云辉 文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63-271,共9页
糖酶是制糖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酶制剂。天然糖酶在长时间高温转化制糖时难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制约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工程手段是提升糖酶热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本文系统地综述利用蛋白质工程手段提高... 糖酶是制糖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酶制剂。天然糖酶在长时间高温转化制糖时难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制约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工程手段是提升糖酶热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本文系统地综述利用蛋白质工程手段提高糖酶热稳定性的最新进展,详尽分析蛋白质工程中的定向进化、理性设计和半理性设计策略。同时评估这些策略在提高糖酶热稳定性方面的效果及其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并指出各策略的优势、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应结合多种方法策略提高糖酶热稳定性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实现糖酶热稳定性和酶活性的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酶 热稳定性 蛋白质工程 理性设计 半理性设计
下载PDF
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风味物质及脂质组成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旭东 曾文权 +3 位作者 李力 吴苏喜 肖志红 李昌珠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茶籽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传统食用油,备受人们青睐。生物活性成分含量、风味物质和脂质组成是评价植物油品质和消费者选择食用油的重要依据。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有角鲨烯、生育酚、植物甾醇...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茶籽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传统食用油,备受人们青睐。生物活性成分含量、风味物质和脂质组成是评价植物油品质和消费者选择食用油的重要依据。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有角鲨烯、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本文对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风味物质以及脂质组成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概述,重点介绍了油茶籽油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功效、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质组成检测方法、产生挥发性化合物的物质基础及影响油茶籽油风味形成的因素,并对油茶籽油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生物活性成分 风味物质 脂质 大健康 检测技术
下载PDF
抑菌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及其抑菌物质
17
作者 李铃铃 余冰艳 +5 位作者 周垒 兰箐松 陈子敬 唐建立 刘君 蒋雪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82,共12页
为获得应用于食品防腐的生物防腐剂,筛选出抑菌功能微生物并研究其抑菌物质。采用牛津杯法,以抑菌圈面积为指标,筛选抑菌功能微生物,研究其抑菌谱;以抑菌效价变化为指标,研究抑菌发酵液的pH值、温度及紫外照射稳定性;排酸试验及高效液... 为获得应用于食品防腐的生物防腐剂,筛选出抑菌功能微生物并研究其抑菌物质。采用牛津杯法,以抑菌圈面积为指标,筛选抑菌功能微生物,研究其抑菌谱;以抑菌效价变化为指标,研究抑菌发酵液的pH值、温度及紫外照射稳定性;排酸试验及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并分析抑菌物质。结果发现,筛选自酱醪和泡菜的16株具有抑菌能力的产酸细菌中,腐生葡萄球菌JL03和植物乳杆菌L04-1的抑菌效果突出且具有广谱抑菌特性;两株菌的抑菌发酵液在pH 3.0时,抑菌效价分别由5730.69 IU/mL和5772.35 IU/mL下降到5190.12 IU/mL和5122.20 IU/mL,均保持原有活性85%以上,说明pH稳定性好;100℃处理两菌抑菌发酵液20 min,JL03抑菌效价由5730.69 IU/mL下降至4588.52 IU/mL,保持原有活性80%以上,而L04-1的抑菌活性则下降了44.11%,说明JL03抑菌液的热稳定性优于L04-1;紫外照射3 h后,两株菌的抑菌效价分别由5730.69 IU/mL和5772.35 IU/mL下降到4697.29 IU/mL和4437.52 IU/mL,均保持原有活性的70%以上,说明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排酸试验发现两株菌以酸性物质抑菌为主,其酸性物质抑菌能力分别占总抑菌能力的58.03%和64.3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两株菌发酵72 h的抑菌液,发现酸性物质主要为草酸、L-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共7种有机酸,其总含量分别为9.64 g/L和13.46 g/L,相关性分析显示L-苹果酸(0.43 g/L)、乳酸(6.76 g/L)与JL03抑菌液的抑菌效价呈显著正相关(P<0.05),乳酸(5.75 g/L)、琥珀酸(1.32 g/L)和富马酸(0.32 g/L)与L04-1抑菌液的抑菌效价呈显著正相关(P<0.05)。抑菌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关键抑菌物质的解析,为抑菌功能微生物抑菌性能的提升及其在食品防腐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功能微生物 抑菌效价 植物乳杆菌 腐生葡萄球菌 有机酸
下载PDF
贝莱斯芽胞杆菌CS1.13生物合成TTMP相关基因分析及其发酵调控
18
作者 白丽君 兰箐松 +5 位作者 张旭旭 鲁紫瑶 方海宇 刘君 禹艳春 蒋雪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6,共10页
为解析芽胞杆菌四甲基吡嗪(TTMP)生物合成途径,对筛选自高盐稀态酱醪的贝莱斯芽胞杆菌CS1.13全基因组进行注释,结合固态发酵研究其TTMP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特征,结果显示:COG、GO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释发现CS1.13参与氨基酸代谢及转... 为解析芽胞杆菌四甲基吡嗪(TTMP)生物合成途径,对筛选自高盐稀态酱醪的贝莱斯芽胞杆菌CS1.13全基因组进行注释,结合固态发酵研究其TTMP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特征,结果显示:COG、GO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释发现CS1.13参与氨基酸代谢及转运、碳水化合物代谢及转运,编码糖苷水解酶基因丰富,KEGG注释发现CS1.13具有完整的TTMP关键底物——乙偶姻的代谢通路。固态发酵过程研究发现,发酵72 h还原糖及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升高53.63,8.28 g/kg,TTMP积累159.86 mg/kg,证明CS1.13具有良好的碳氮代谢能力及TTMP合成潜力。根据TTMP合成通路,选择苏氨酸、醋酸、丙酮酸及2,3-丁二醇等关键物质研究TTMP生物合成的调控,分别添加上述物质2,0.2,0.2 mg/g和0.8 mg/g时,TTMP积累量达到最大值,较对照样分别提高了32.82%,10.30%,222.46%,160.93%。随着添加物含量的增加,TTMP积累量下降。除氨基供体苏氨酸外,碳架供体醋酸、丙酮酸或2,3-丁二醇在较低浓度时更利于3种吡嗪(TTMP、2,5-二甲基吡嗪及2,3,5-三甲基吡嗪)的积累。过多的碳架供体反而有利于丁二酮系化合物的积累,说明氨基供体和碳架供体对TTMP的合成具有调控作用。TTMP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分析结合发酵调控,为贝莱斯芽胞杆菌CS1.13高效积累TTMP探索了1条有效途径,也为其在酱香食品中快速增香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胞杆菌 四甲基吡嗪 基因注释 发酵调控
下载PDF
豌豆肽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高正杰 焦叶 +3 位作者 刘岩杰 蒲明慧 陈茂龙 程云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7-386,共10页
豌豆蛋白是一种安全性高,健康营养,价格低廉的植物蛋白。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豌豆肽被挖掘出来,豌豆生物活性肽的开发既可以高值化利用植物蛋白,又对维护人类健康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豌豆肽为对象,重点围绕豌豆肽发挥活性的... 豌豆蛋白是一种安全性高,健康营养,价格低廉的植物蛋白。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豌豆肽被挖掘出来,豌豆生物活性肽的开发既可以高值化利用植物蛋白,又对维护人类健康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豌豆肽为对象,重点围绕豌豆肽发挥活性的体内外效果、相关调节方式以及关键信号通路等方面,概述豌豆肽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抗氧化、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糖、抗菌、免疫调节、抗肿瘤、调节肠道菌群和促进益生菌生长等活性,并展望豌豆肽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豌豆生物活性肽的深入研究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肽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新型微生物包埋颗粒固定化技术降解甲醛的研究
20
作者 陈艾昕 李毅恒 +3 位作者 谌蕊 姜明杉 张志涛 吴莎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185-187,共3页
传统的甲醛去除方法效率低、易致二次污染,微生物法则操作复杂、易受环境影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有生物量浓度高、处理效率高、条件简易等诸多优点。本实验对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和鉴定,采用反复冻融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制... 传统的甲醛去除方法效率低、易致二次污染,微生物法则操作复杂、易受环境影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有生物量浓度高、处理效率高、条件简易等诸多优点。本实验对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和鉴定,采用反复冻融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制作包埋颗粒,评估其降解效果。在9天的降解后,经筛选培养的微生物包埋颗粒使甲醛含量降至初始值的52.1%。本研究通过固定化生物技术降解室内甲醛,在兼顾环保的同时提高了甲醛降解的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降解 包埋 固定化生物技术 室内甲醛净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