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含铬海滨砂矿选矿试验研究
1
作者 廖乾 张胜广 +2 位作者 张建文 马崇振 梁汉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TiO_(2)品位3.33%、Cr_(2)O_(3)品位0.36%的某海滨砂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重选-弱磁选-中强磁选预处理和焙烧-干式磁选再处理成套选矿技术,可获得TiO_(2)品位47.72%、Cr_(2)O_(3)品位0.071%、TiO_(2)回收率64.76%的钛精矿产品,... 对TiO_(2)品位3.33%、Cr_(2)O_(3)品位0.36%的某海滨砂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重选-弱磁选-中强磁选预处理和焙烧-干式磁选再处理成套选矿技术,可获得TiO_(2)品位47.72%、Cr_(2)O_(3)品位0.071%、TiO_(2)回收率64.76%的钛精矿产品,实现了提钛降铬、生产合格钛精矿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砂矿 钛铁矿 铬铁矿 选矿 重选 磁选 焙烧 钛精矿
下载PDF
蒙古国某萤石矿石的可选性研究
2
作者 王利珍 姜楚灵 +3 位作者 朱家祥 沈力微 王祥 王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08,共6页
为了了解蒙古国三大萤石矿CH、BB、NU矿石的可选性,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镜鉴定和MLA等方法对这些矿山的代表性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CH、BB和NU矿样CaF_(2)品位分别为46.73%、48.49%和81.89%... 为了了解蒙古国三大萤石矿CH、BB、NU矿石的可选性,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镜鉴定和MLA等方法对这些矿山的代表性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CH、BB和NU矿样CaF_(2)品位分别为46.73%、48.49%和81.89%,萤石多呈致密团块状产出,粒度一般1.0~2.0 mm,团块中偶或包裹或浸染微细粒石英等脉石矿物,预计适当磨矿可获得有效解离。(2)碎磨至-3 mm的CH、BB和NU矿样中萤石全部回收对应的精矿CaF_(2)品位预计值分别为72.09%、54.70%和89.00%,产率预计值分别为64.82%、88.65%和92.01%,BB和NU矿样在该细度下预选抛尾意义不大;碎磨至-0.15 mm的CH、BB和NU矿样中萤石全部回收对应的精矿CaF_(2)品位预计值分别较-3 mm情况下提高10.20、21.86和8.20个百分点,产率预计值显著下降至50.18%、63.33%和84.25%,抛尾提质效果显著,适当抛出贫连生体能显著提高精矿CaF_(2)品位。(3)CH、BB和NU矿样在磨矿细度为-0.15 mm的情况下,采用1粗4精、精选1尾矿直接抛尾、精选2及后续精选尾矿合并返回流程处理,均可获得CaF_(2)品位97%以上的萤石精矿,探索试验指标与预测指标接近,精矿品质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 5217—2019)之酸级萤石一级品质量标准,表明矿样具有较好的可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单体解离度 连生体 浮选抛尾
下载PDF
湖南某复杂微细粒级萤石矿选矿工艺研究
3
作者 刘铭 王长福 +2 位作者 易峦 阳华玲 冯章标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5年第1期60-64,68,共6页
针对湖南某复杂微细粒级萤石矿回收过程中存在精矿指标差等问题,根据矿石性质开展选矿工艺研究,开发出新型高效抑制剂DT-01和“磨矿—粗选—粗精矿再磨—九次精选”的萤石回收新工艺。采用新药剂和新工艺,全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产率35.22... 针对湖南某复杂微细粒级萤石矿回收过程中存在精矿指标差等问题,根据矿石性质开展选矿工艺研究,开发出新型高效抑制剂DT-01和“磨矿—粗选—粗精矿再磨—九次精选”的萤石回收新工艺。采用新药剂和新工艺,全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产率35.22%、CaF_(2)品位96.19%、回收率83.13%的萤石精矿,实现了该复杂微细粒级萤石资源的高效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浮选 捕收剂 高效抑制剂 再磨
下载PDF
Al^(3+)强化单宁酸浮选分离萤石和方解石的研究
4
作者 赵晗 李茂林 +3 位作者 孔令东 曾耀莹 崔瑞 姚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萤石矿中常富含方解石,在浮选回收萤石时,方解石的抑制效果决定了浮选效果的好坏和分选工艺的繁简。为探索萤石矿浮选中方解石的高效、环保抑制剂,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探讨了Al^(3+)强化环保有机物单宁酸选择性抑... 萤石矿中常富含方解石,在浮选回收萤石时,方解石的抑制效果决定了浮选效果的好坏和分选工艺的繁简。为探索萤石矿浮选中方解石的高效、环保抑制剂,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探讨了Al^(3+)强化环保有机物单宁酸选择性抑制方解石的效果,并通过吸附量测试、Zeta电位测试、UV-Vis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分析了抑制机理。结果表明,Al^(3+)-单宁酸选择性抑制方解石的效果明显强于单宁酸;单宁酸和油酸钠在两种矿物表面存在竞争吸附,Al^(3+)-单宁酸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作用强于萤石;Al^(3+)与单宁酸发生配位反应生成Al^(3+)-单宁酸配合物,是Al^(3+)-单宁酸在方解石表面吸附强度高于单宁酸,从而进一步抑制方解石上浮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方解石 浮选 单宁酸 Al3+ 组合抑制剂
下载PDF
基于水力旋流器分选的某银精矿双产品方案研究
5
作者 王宇思 李茂林 +4 位作者 崔瑞 孙景敏 张硕 杨哲辉 赵晗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河南某银精矿的伴生金属铅品位平均约7%,未达到计价标准。为提高银精矿综合价值,对银精矿产品开展了水力旋流器分级试验,考察了水力旋流器锥角、沉砂口直径、角锥比等参数对银精矿分级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型水力旋流器,在锥角6... 河南某银精矿的伴生金属铅品位平均约7%,未达到计价标准。为提高银精矿综合价值,对银精矿产品开展了水力旋流器分级试验,考察了水力旋流器锥角、沉砂口直径、角锥比等参数对银精矿分级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型水力旋流器,在锥角60°、给矿压力0.2MPa、给矿浓度(质量分数)13.89%、溢流管直径22mm、沉砂口直径12mm条件下,可从银精矿中分离出产率49.25%、银品位6316.29g/t、银金属回收率79.06%、铅品位12.39%、铅金属回收率79.45%的高铅银精矿和银品位1623.36g/t的低铅银精矿。高、低铅银精矿双产品方案优于单一银精矿方案,银精矿产品经济价值可提升687.96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银精矿 伴生金属 综合回收
下载PDF
考虑非地形流体特征的三维地形高可靠性路径规划研究
6
作者 何智成 朱勇杰 +3 位作者 邱雨 刘越 周恩临 郑皓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0-691,共12页
三维地形场景通常具有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崎岖的地形特征,给路径规划带来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地形流体特征和三维复杂地形共同影响下的高可靠性路径规划方法。本方法包括三维地形下的初始全局路径规划、路径检验及重规划... 三维地形场景通常具有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崎岖的地形特征,给路径规划带来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地形流体特征和三维复杂地形共同影响下的高可靠性路径规划方法。本方法包括三维地形下的初始全局路径规划、路径检验及重规划,针对初始全局路径,提出融合Hybrid A*和Theta*优势方法的AHTR算法,该算法针对三维地形场景特点改进了节点间采样和检测方法,并引入地形风险评估函数,为载具规划出能够规避崎岖起伏地形并且符合运动学约束的路径。针对路径检验,基于考虑非地性流体特征的载具动力学分析结果设计了路径风险检验函数,并验证了非地形流体特征对路径规划的影响。针对路径重规划,提出改进AHTR算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三维地形特征和非地形流体特征,确保所规划的路径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Hybrid A*和Theta*,AHTR算法规划路径的地表起伏剧烈程度分别降低26.54%和49.04%,载具平均俯仰角幅度降低44.39%和69.40%,路径风险降低26.32%和41.67%,最终路径安全性提升58.06%和88.46%,有效保证了路径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形 非地形流体 路径风险 全局路径规划 局部路径重规划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摇床分选指标预测研究
7
作者 何微 戴昊霖 陈雯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的摇床分选指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颜色矩量化矿带的颜色特征,图像矩量化矿带的形态特征,灰度共生矩阵评价指标的对比度、同质性、相关性和ASM能量量化矿带的纹理特征,根据分选过程中矿带颜...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的摇床分选指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颜色矩量化矿带的颜色特征,图像矩量化矿带的形态特征,灰度共生矩阵评价指标的对比度、同质性、相关性和ASM能量量化矿带的纹理特征,根据分选过程中矿带颜色、形态和纹理的变化有效提取摇床矿带特征;然后将图像特征作为输入、选矿指标作为输出,利用XGBoost算法筛选矿带特征并构建预测模型,训练模型并在测试集上预测精矿品位、回收率和精矿产率,实现对分选指标的准确预测。通过与决策树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的精矿品位、精矿产率和回收率预测结果对比,基于XGBoost算法的模型对精矿回收率、产率预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床 特征提取 品位预测 XGBoost 特征选择 图像识别 智能控制 分选指标 预测模型 矿带
下载PDF
SED除鳞清理微细磨料分选回收技术研究
8
作者 柯熠 欧阳邓培 +2 位作者 韩德奎 毛桂庭 高波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年第4期120-123,共4页
文章针对SED除鳞清理时微细磨料高效分选回收需求,以重介质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法,以溢流管内径、溢流管插入深度、造浆高度为优化因素,开展了旋流器选型和结构参数优化工作,发现FX-200旋流器为最佳选型,得到最优因素水平组... 文章针对SED除鳞清理时微细磨料高效分选回收需求,以重介质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法,以溢流管内径、溢流管插入深度、造浆高度为优化因素,开展了旋流器选型和结构参数优化工作,发现FX-200旋流器为最佳选型,得到最优因素水平组合为溢流管内径60 mm、溢流管插入深度235 mm、造浆高度4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鳞清理 旋流器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基于PCS7系统的磨矿过程自动化控制优化研究
9
作者 汪檠 邹立超 李然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实现磨矿过程的精确控制优化,通过PCS7系统采集球磨机的进水量、加矿量、加球量等多项关键数据,以及现场运行情况和历史数据,分析了磨矿过程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针对泵池液位波动导致旋流器流量和压力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泵池液位... 为实现磨矿过程的精确控制优化,通过PCS7系统采集球磨机的进水量、加矿量、加球量等多项关键数据,以及现场运行情况和历史数据,分析了磨矿过程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针对泵池液位波动导致旋流器流量和压力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泵池液位的控制优化、旋流器流量和压力的控制优化以及磨机进水量、加矿量和加球量的协调控制等方法。通过现场运行数据表明,这些控制优化策略有效提高了磨矿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磨矿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加强新型控制算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磨矿过程的全流程优化研究、完善控制模型、加强与实际生产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过程 PCS7系统 自动化控制 控制优化策略 数据采集 磨矿效率
下载PDF
扩散渗析法从镍钼矿冶炼烟尘提硒废液中分离酸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晓川 杨润德 李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8,34,共5页
探讨了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分离镍钼矿冶炼烟尘提硒废液中酸的机理。通过扩散渗析静态实验,考察了所选定1#和3#阴离子交换膜对H+和Na+的平均扩散速度,并计算出两种膜对酸与盐的分离系数,从而确定了适用于从提硒废液中分离酸的阴离子交换膜... 探讨了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分离镍钼矿冶炼烟尘提硒废液中酸的机理。通过扩散渗析静态实验,考察了所选定1#和3#阴离子交换膜对H+和Na+的平均扩散速度,并计算出两种膜对酸与盐的分离系数,从而确定了适用于从提硒废液中分离酸的阴离子交换膜的种类。同时研究了扩散渗析过程中,扩散室和渗析室中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分离 扩散渗析 离子交换膜 提硒废液 镍钼矿冶炼烟尘 H^+浓度
原文传递
采用阴离子交换膜从镍钼矿冶炼烟尘提硒废液中分离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卓晓军 侯晓川 +1 位作者 杨润德 李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3,68,共4页
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分离提硒后废液中的酸,通过扩散渗析静态实验,考察了所选定1#和3#阴离子交换膜对H+和Na+的平均扩散速度;研究了扩散渗析过程中,扩散室与渗析室中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计算出1#阴离子交换膜和3#阴离子交换膜酸与盐的... 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分离提硒后废液中的酸,通过扩散渗析静态实验,考察了所选定1#和3#阴离子交换膜对H+和Na+的平均扩散速度;研究了扩散渗析过程中,扩散室与渗析室中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计算出1#阴离子交换膜和3#阴离子交换膜酸与盐的分离系数分别为5.87和10.98,3#阴离子交换膜分离酸与盐的效果优于1#阴离子交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 分离酸 提硒废液 扩散速度 分离系数
下载PDF
降低石墨微细鳞片含量的再磨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渊 张国旺 +3 位作者 郭杰 刘瑜 石立 赵湘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5,共4页
对黑龙江某石墨粗精矿进行了立式搅拌磨机再磨试验。以陶瓷球为磨矿介质,研究了磨机转速、介质球直径、磨矿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石墨磨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磨矿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采用慢-快-慢交替的磨机转速,陶瓷介质球直径8~... 对黑龙江某石墨粗精矿进行了立式搅拌磨机再磨试验。以陶瓷球为磨矿介质,研究了磨机转速、介质球直径、磨矿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石墨磨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磨矿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采用慢-快-慢交替的磨机转速,陶瓷介质球直径8~10 mm,磨矿时间5 min,在该优化条件下进行磨矿-浮选开路试验,获得了固定碳含量95.83%、-0.045 mm粒级含量24.51%、大鳞片(+0.15 mm)含量14.27%的石墨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片石墨 再磨 立式搅拌磨 磨机转速 石墨精矿
下载PDF
某低品位高钙萤石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兴华 《非金属矿》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萤石与方解石的有效分离一直是选矿界的难题。某萤石矿中CaF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7.71%,CaCO_(3)含量高达37.04%,S含量为1.98%,属含硫低品位高钙萤石矿,主要矿物为萤石、方解石和云母。矿石中萤石与脉石矿物嵌连关系复杂,针对矿... 萤石与方解石的有效分离一直是选矿界的难题。某萤石矿中CaF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7.71%,CaCO_(3)含量高达37.04%,S含量为1.98%,属含硫低品位高钙萤石矿,主要矿物为萤石、方解石和云母。矿石中萤石与脉石矿物嵌连关系复杂,针对矿石性质特点开发了先浮硫化矿、再浮萤石同步抑制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的浮选工艺,以脂肪酸类CY-1为捕收剂、改性水玻璃和有机高分子CYH作为组合抑制剂,采用“浮硫-浮萤石1粗7精-中矿集中返回”流程,获得CaF_(2)品位为90.81%、回收率为75.25%的萤石精矿,实现了高钙萤石矿中萤石与方解石、云母的有效分离,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方解石 云母 组合抑制剂 浮选
下载PDF
秘鲁某铜钼矿石工艺矿物学及分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利珍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4期150-154,共5页
为了提高秘鲁某铜钼矿石的利用率,针对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赋存状态等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可回收元素Cu含量为0.65%,其中96.92%的铜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矿石Mo含量为0.01%,其中91.00%的钼呈辉钼矿产出;矿石中铜... 为了提高秘鲁某铜钼矿石的利用率,针对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赋存状态等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可回收元素Cu含量为0.65%,其中96.92%的铜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矿石Mo含量为0.01%,其中91.00%的钼呈辉钼矿产出;矿石中铜矿物为中细粒不均匀嵌布、辉钼矿为微细粒均匀嵌布、黄铁矿为中粗粒不均匀嵌布。推荐选矿流程:-0.075 mm占50%磨矿细度条件下进行铜钼硫的混合浮选作业综合回收包括铜矿物、黄铁矿和辉钼矿在内的全部金属硫化物,然后对混合浮选精矿进行铜硫分离作业分别得到铜精矿1和硫精矿1产品;之后对硫精矿产品细磨至-0.075 mm占65%再次进行铜硫分离作业获得铜精矿2和最终硫精矿产品;将铜精矿1和铜精矿2混合成综合铜精矿产品,然后对其进行铜钼分离作业,最后获得最终铜精矿和钼精矿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铜钼矿 铜钼分离 分选指标
下载PDF
从某浸钴渣中回收铜、钴的选矿试验研究
15
作者 易峦 周清波 阳华玲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某浸钴渣中铜品位1.31%、钴品位0.20%,根据其中铜、钴的赋存状态,采用磨矿-一粗一扫两精浮选工艺回收浸钴渣中铜和钴,闭路试验可获得产率6.63%、铜品位16.16%、钴品位2.06%、铜回收率80.56%、钴回收率68.29%的铜钴混合精矿,实现了浸钴... 某浸钴渣中铜品位1.31%、钴品位0.20%,根据其中铜、钴的赋存状态,采用磨矿-一粗一扫两精浮选工艺回收浸钴渣中铜和钴,闭路试验可获得产率6.63%、铜品位16.16%、钴品位2.06%、铜回收率80.56%、钴回收率68.29%的铜钴混合精矿,实现了浸钴渣中铜、钴资源的高效富集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钴渣 硫化铜 硫化钴 浮选 抑制剂 捕收剂 铜钴精矿
下载PDF
攀西某钒钛磁铁矿中钛的赋存状态研究
16
作者 王利珍 姜楚灵 +2 位作者 朱家祥 安登极 李辉跃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8,共5页
对攀西某钒钛磁铁矿化学组成、矿物种类及含量、含钛矿物能谱微区成分、矿石中TiO_(2)的平衡概算、含钛矿物产出形式、钛铁矿粒度及解离度等进行详细研究,查清了矿石难选的原因,综合分析了钛精矿的技术指标以及影响选钛效果的主要矿物... 对攀西某钒钛磁铁矿化学组成、矿物种类及含量、含钛矿物能谱微区成分、矿石中TiO_(2)的平衡概算、含钛矿物产出形式、钛铁矿粒度及解离度等进行详细研究,查清了矿石难选的原因,综合分析了钛精矿的技术指标以及影响选钛效果的主要矿物学因素,可为开发利用攀西某矿产资源提供详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攀西地区 钒钛磁铁矿 矿石性质 钛铁矿
下载PDF
某铁尾矿回收钛选矿工艺研究
17
作者 廖乾 易峦 +1 位作者 程建国 周韫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5期13-16,共4页
某选厂选铁尾矿中TiO_(2)的含量为8.96%。为综合回收该选铁尾矿中的TiO_(2),通过矿石性质研究,查明了TiO_(2)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产出形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选矿工艺研究,开发了“强磁选预富集—强磁精矿浮选再富集”选矿工艺技术,... 某选厂选铁尾矿中TiO_(2)的含量为8.96%。为综合回收该选铁尾矿中的TiO_(2),通过矿石性质研究,查明了TiO_(2)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产出形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选矿工艺研究,开发了“强磁选预富集—强磁精矿浮选再富集”选矿工艺技术,可以获得TiO_(2)品位45.26%、回收率76.42%的钛精矿产品。研究成果为该选厂综合回收选铁尾矿中的钛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磁选 浮选 选矿
下载PDF
伟晶岩型锂矿石中锂的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研究
18
作者 符招弟 张晓娟 杨林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39,共8页
伟晶岩型锂矿石中产出的锂云母和锂辉石是重要的提锂原料,化学物相分析能够为这类锂矿石的地质勘探、矿床评价和高效选冶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由于各类含锂矿物在化学性质上非常相似,目前尚未见与锂矿石化学物相分析相关的报道。本文... 伟晶岩型锂矿石中产出的锂云母和锂辉石是重要的提锂原料,化学物相分析能够为这类锂矿石的地质勘探、矿床评价和高效选冶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由于各类含锂矿物在化学性质上非常相似,目前尚未见与锂矿石化学物相分析相关的报道。本文建立了一种针对伟晶岩型锂矿中锂进行化学物相分析的方法。将锂物相分为铁锂云母中锂、锂云母中锂和锂辉石中锂三相。采用稀盐酸选择性浸出铁锂云母中锂,浓硫酸选择性浸出锂云母中锂,最后残渣用氢氟酸挥发除硅,王水溶解测定锂辉石中锂,并探索确立了各相态的最佳浸出条件。通过对川西某锂矿中锂物相进行6次分析,得到各相态锂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7%~3.79%,均小于5%,各相态锂的加和与总锂结果的相对偏差为1.22%,小于5%,说明该方法适用于伟晶岩型锂矿石中锂的化学物相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石 化学物相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辽宁翁泉沟硼铁矿的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19
作者 瞿思思 鄂继涛 +4 位作者 朱家祥 张小龙 冯威 张浩 靳跃栋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2,70,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化学成分分析等研究了辽宁翁泉沟硼铁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矿物产出形式等,查明了各目的矿物之间的嵌布关系等特性,以及影响选矿效果的主要矿物学因素,并提出... 采用X射线衍射、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化学成分分析等研究了辽宁翁泉沟硼铁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矿物产出形式等,查明了各目的矿物之间的嵌布关系等特性,以及影响选矿效果的主要矿物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选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硼铁矿 目的矿物 综合利用 铀矿 硼镁石
下载PDF
黑龙江某鳞片石墨矿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
20
作者 常庆伟 赵文坡 薛珂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针对黑龙江某鳞片石墨矿特点,开发了新型高效浮选药剂并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新型药剂CYM-11为捕收剂、CYQ-01为起泡剂,经8次再磨、9次精选闭路浮选,可获得固定碳含量(质量分数)96.63%、回收率95.69%的石墨精矿产品,其中+0.1... 针对黑龙江某鳞片石墨矿特点,开发了新型高效浮选药剂并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新型药剂CYM-11为捕收剂、CYQ-01为起泡剂,经8次再磨、9次精选闭路浮选,可获得固定碳含量(质量分数)96.63%、回收率95.69%的石墨精矿产品,其中+0.15 mm粒级产率11.38%、固定碳含量(质量分数)96.04%,大鳞片石墨在选矿过程中得到较好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鳞片石墨 捕收剂 起泡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