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模式的内涵、类型与运用
1
作者 覃艳艳 袁君 胡贝利 《职教通讯》 2024年第12期61-67,共7页
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模式是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探索出来,反映高职院校“课程劳育”实施范围、实施主体、实施规范、实施程序及评价的结构和形态,是高职院校为解决“课程劳育”实施中的一系列问题而采取的方式、途径与方法。高职院校“课... 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模式是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探索出来,反映高职院校“课程劳育”实施范围、实施主体、实施规范、实施程序及评价的结构和形态,是高职院校为解决“课程劳育”实施中的一系列问题而采取的方式、途径与方法。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模式具有多样性、多重性和动态性和结构性等特征。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模式的主要类型有:基于独立课程的“课程劳育”模式、基于专业的“课程劳育”模式和基于专业群的“课程劳育”模式。为了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不同的“课程劳育”模式,防止各种模式泛化或滥用,必须紧扣课程本质,抓好独立课程“课程劳育”模式的运用;坚持因校制宜,科学选择适宜的模式;坚持统筹兼顾,强化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劳育 内涵 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