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治疗鼻中隔糜烂型鼻出血18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晓明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中隔糜烂型鼻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分析已施行的微波治疗鼻中隔糜烂型鼻出血18例,并与药物治疗组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微波治疗18例,4周内复查15例为一次止血,一次止血率83.3%,半年后复查复发1例,复发率6.67%,无鼻中...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中隔糜烂型鼻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分析已施行的微波治疗鼻中隔糜烂型鼻出血18例,并与药物治疗组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微波治疗18例,4周内复查15例为一次止血,一次止血率83.3%,半年后复查复发1例,复发率6.67%,无鼻中隔穿孔发生。对照组,药物治疗42例,4周内复查25例一次止血,一次止血率49.5%,半年后复查复发17例,复发率40.47%。一次止血率两组对照,χ2=5.28,P<0.05,差异有显著性。复发率两组对照,χ2=7.32,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微波治疗鼻中隔糜烂型鼻出血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对于经过药物、填塞等保守治疗疗效欠佳的病例。但要严格把握标准,防止滥用引起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手术 鼻中隔 鼻出血/糜烂型
下载PDF
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53例疗效分析
2
作者 侯世东 任何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73-274,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鼻内窥镜在鼻腔鼻窦疾病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对临床上应用鼻内窥镜行鼻腔鼻窦手术53 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 个月至3 年,症状全部消失者49 例,治愈率达92 .45 % ,再次出现症状者3 例,占5 .66 ... 为了进一步探讨鼻内窥镜在鼻腔鼻窦疾病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对临床上应用鼻内窥镜行鼻腔鼻窦手术53 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 个月至3 年,症状全部消失者49 例,治愈率达92 .45 % ,再次出现症状者3 例,占5 .66 % ,出现术后并发症者( 鼻腔内粘膜粘连)1 例,占1 .89 % 。认为:鼻内窥镜具有良好的照明,在镜下手术清晰度高,解剖清楚,能广泛彻底地清除病变,一改以往复发率高的情况,使鼻腔鼻窦疾病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疾病 鼻疾病 外科手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微波治疗鼻出血30例疗效观察
3
作者 董晓明 李军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20-220,共1页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 30例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行微波热凝进行观察。结果 :经 3个月随访除 1例仍有反复发作外余均无复发 ,治愈率 96.7%。结论 :微波治疗鼻出血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小、副作用少 ,值...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 30例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行微波热凝进行观察。结果 :经 3个月随访除 1例仍有反复发作外余均无复发 ,治愈率 96.7%。结论 :微波治疗鼻出血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小、副作用少 ,值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热凝 鼻出血 治疗
下载PDF
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晓明 倪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丁咯地尔 治疗 突发性聋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持续低流量吸氧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晓明 李军 刘艳萍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持续低流量吸氧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将105例(108耳)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持续低流量吸氧组(治疗组)和高压氧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加常规疗法,对照组采用高压氧加常规疗法,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持续低流量吸氧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将105例(108耳)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持续低流量吸氧组(治疗组)和高压氧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加常规疗法,对照组采用高压氧加常规疗法,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持续低流量吸氧组总有效率77.55%;高压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χ2=0.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低流量吸氧是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方法,副作用少,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低流量吸氧 高压氧 突发性聋 疗效
下载PDF
环甲膜切开术28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董晓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9年第6期341-341,352,共2页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环甲膜切开术戴管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否则有引起环状软骨坏死导致喉狭窄的可能。但近年来据文献报道,环甲膜切开术后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长期戴管并未见喉狭窄的发生。我科2002年1月-2009年6月共行环甲膜切开术28...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环甲膜切开术戴管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否则有引起环状软骨坏死导致喉狭窄的可能。但近年来据文献报道,环甲膜切开术后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长期戴管并未见喉狭窄的发生。我科2002年1月-2009年6月共行环甲膜切开术28例,除1例因伤口愈合不佳行清创缝合,1例伤及环甲动脉结扎止血外,其余26例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现就我科施行的28例环甲膜切开术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甲膜切开术 临床分析 环状软骨坏死 戴管时间 清创缝合 愈合不佳 结扎止血 环甲动脉
下载PDF
超短波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疗效观察
7
作者 董晓明 赵俊青 邱小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8-709,共2页
感音神经性聋是耳科常见病,目前发病率较高,此病治疗难度大,疗效差,特别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疗效更差,一般多使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及氧疗,听力下降较重者配戴助听器。为了进一步探索对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 感音神经性聋是耳科常见病,目前发病率较高,此病治疗难度大,疗效差,特别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疗效更差,一般多使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及氧疗,听力下降较重者配戴助听器。为了进一步探索对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方法.从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用超短波联合药物疗法治疗病程在1~12个月的患者4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药物治疗 疗效观察 超短波 常规疗法 联合药物疗法 改善微循环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