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田敏 王丽丽 +3 位作者 宋庆飞 张成桃 任兴香 王小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0期3391-3392,共2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心血管病症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成为常见老年病症。CHF发生初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因此其漏诊误诊率较高,极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直...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心血管病症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成为常见老年病症。CHF发生初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因此其漏诊误诊率较高,极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直接影响预后效果,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是提升CHF预后效果的关键[1,2]。心脏超声是现阶段诊断CHF的重要辅助方法,临床医师可借助患者心力衰竭指数(HFEI)对CHF患者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而现阶段关于应用HFEI在CHF诊断中的应用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对入选CHF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将其与健康体检者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并对心衰超声参数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值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治疗时间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脏超声 预后效果 辅助方法 临床医师 漏诊误诊 超声参数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与多普勒超声成像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潘巧红 姬建武 +3 位作者 韩晓云 王小艳 杨爱萍 王建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期196-198,共3页
近年来,乳腺疾病日益增多,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的兴起,为鉴别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提供了一种更新、更可靠的途径。
关键词 乳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价值 多普勒超声成像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良恶性
下载PDF
超声与CT检查对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武燕茹 韩晓云 +1 位作者 陈堃 杨爱萍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709-711,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断率,为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于手术前行B超检... 目的:观察超声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断率,为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于手术前行B超检查,对照组30例患者行CT检查,比较两组临床确诊率。结果:观察组确诊18例,确诊率为60.0%;胆管内乳头状癌4例,诊出率为66.7%;胆管壁狭窄型癌2例,诊出率为50%;对照组确诊22例,确诊率为73.3%;胆管内乳头状癌3例,诊出率为50%;未诊出胆管壁狭窄型癌病例。对照组确诊率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胆管内乳头状癌及胆管壁狭窄型癌的诊出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和CT在临床上均可诊断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但B超的临床确诊率优于CT,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癌 B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堃 杨爱萍 +3 位作者 王小艳 武燕茹 田敏 郭燕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3038-3040,共3页
近年来随着超声波技术的提高,彩色高频超声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充分发挥高频探头分辨率高的优点来弥补低频探头的不足,并且可以很好地显示阑尾形态[1],并根据不同类型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影像信息,提高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 高频探头 声像图特点 诊断符合率 临床医师 阑尾炎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低频探头 影像信息
下载PDF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诊断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艳青 杨爱萍 +2 位作者 王小艳 谢道林 王育红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评分在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采用4种方法对131个乳腺实性结节进行良恶性评价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4种方法评价实性结节良恶性...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评分在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采用4种方法对131个乳腺实性结节进行良恶性评价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4种方法评价实性结节良恶性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常规超声89.31%、80.56%、92.63%;弹性成像评分83.97%、75.00%、87.37%;应变率比值84.73%、80.56%、86.31%;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评分87.02%、97.22%、83.16%。联合法较其他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均高,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评分对乳腺实性结节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单纯应用弹性成像评分与常规超声差异无显著性,两者结合可提高乳腺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常规超声对乳腺检查的一种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实性结节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 应变率比值
下载PDF
孕11~13^(+6)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潘巧红 姬建武 裴斐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917-1919,共3页
胎儿肢体畸形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为1/500[1],其病因复杂,种类繁多,受累部位多。目前国内多于18~24周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扫查法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敏感度可以达到87.2%[2],已得到广泛的推广。本研究旨在对孕11~1... 胎儿肢体畸形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为1/500[1],其病因复杂,种类繁多,受累部位多。目前国内多于18~24周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扫查法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敏感度可以达到87.2%[2],已得到广泛的推广。本研究旨在对孕11~13+6周行NT筛查的胎儿,应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扫查法进行肢体筛查,评估这一方法于早孕期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 胎儿肢体畸形 孕期筛查 先天性畸形 发生率 敏感度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质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帆 牛惠萍 +1 位作者 吕玲 何美霖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43-44,共2页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超声检查也逐渐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桥本甲状腺炎也称之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恶性结节共存。桥本甲状腺炎由于病程长短不同、病理进展不同,其...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超声检查也逐渐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桥本甲状腺炎也称之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恶性结节共存。桥本甲状腺炎由于病程长短不同、病理进展不同,其声像图像也错综复杂,容易造成临床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良性结节 诊断方法 超声弹性成像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疾病 价值 性质
下载PDF
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艳青 周启昌 +2 位作者 王小艳 张成桃 王育红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应用产前超声检测胎儿肾积水程度及其预后观察。方法:对4 000例单胎孕20~40周胎儿进行超声检查:(1)常规进行胎儿生物学测量。(2)测量胎儿双肾大小、集合系分离前后径的宽度、肾实质的厚度、羊水指数及观察有无胎儿其他畸形。(3)... 目的:应用产前超声检测胎儿肾积水程度及其预后观察。方法:对4 000例单胎孕20~40周胎儿进行超声检查:(1)常规进行胎儿生物学测量。(2)测量胎儿双肾大小、集合系分离前后径的宽度、肾实质的厚度、羊水指数及观察有无胎儿其他畸形。(3)首次诊断胎儿肾积水后,于产前定期复查,产后1周复查,随访2年。结果:4 000例胎儿检出胎儿肾脏积水63例(78只肾),占1.57%,其中双侧15例,单侧48例。10例双侧、27例单侧肾积水最终消退;1例双侧、5例单侧肾积水产后渐减轻;1例双侧、7例单侧肾积水,产后追踪无变化;1例双侧肾、9例单测肾积水产后逐渐加重;2例双侧肾积水随访中引产。结论:产前超声是诊断胎儿肾积水和追踪观察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肾积水 超声检查 预后
下载PDF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联合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巧红 姬建武 +2 位作者 杨爱萍 王小艳 裴斐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研究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联合三维超声在产前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 816例行常规二维超声系统筛查的胎儿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观察胎儿肢体发育情况,可疑异常时联合应用三维成像技术,并将产前发现... 目的:研究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联合三维超声在产前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 816例行常规二维超声系统筛查的胎儿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观察胎儿肢体发育情况,可疑异常时联合应用三维成像技术,并将产前发现与产后或引产胎儿外观检查、X线检查结果、尸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发现肢体畸形62例,产前超声发现肢体畸形58例,漏诊多指畸形2例,并指畸形1例,缺指畸形1例,多趾畸形1例,误诊足内翻1例,诊断的准确性达到91.9%(57/62)。结论:产前超声诊断中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是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首选方法,三维超声成像立体直观的显示胎儿四肢情况,在原有二维超声基础之上,可提供更加完整和准确的信息,是二维超声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肢体畸形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三维超声
下载PDF
中孕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单脐动脉及不同缺失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育红 杨帆 +1 位作者 王小艳 赵树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810-1811,共2页
正常胎儿脐带内有2条脐动脉及1条脐静脉,而单脐动脉(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胎儿异常,是指脐带包含1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其发生率为0.3%~1%以上[1]。目前临床研究发现单脐动脉不但会伴发胎儿如泌尿生殖系... 正常胎儿脐带内有2条脐动脉及1条脐静脉,而单脐动脉(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胎儿异常,是指脐带包含1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其发生率为0.3%~1%以上[1]。目前临床研究发现单脐动脉不但会伴发胎儿如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及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畸形,而且早产、生长受限及胎儿病死率也高于正常胎儿[2]。近年来随着产前检查系统的规范化及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单脐动脉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单脐动脉 产前检查 正常胎儿 胎儿异常 中孕期 心血管系统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尿毒症患者桡动脉弹性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艳 李承旭 +4 位作者 李艳青 韩晓云 杨爱萍 潘巧红 乔艳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桡动脉弹性的变化特点.[方法]常规二维超声测量20例尿毒症患者和20例正常受试者桡动脉的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压(BP)、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应用... [目的]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桡动脉弹性的变化特点.[方法]常规二维超声测量20例尿毒症患者和20例正常受试者桡动脉的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压(BP)、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计算桡动脉内血液与血管壁的应变比值(B/A),并将两组的各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尿毒症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RI和桡动脉的应变比值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组Ds、Dd和P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评价尿毒症患者桡动脉弹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超声检查 桡动脉
原文传递
经会阴二维超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青 耿京 +2 位作者 谈诚 唐军 杨欣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维超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7例患有SUI的术前患者及72例同年龄组无SUI的女性作为对照组,应用经会阴二维超声技术,在静息状态下测量膀胱逼尿肌厚度,在Valsalva动作下测量膀胱颈的移动距离、...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维超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7例患有SUI的术前患者及72例同年龄组无SUI的女性作为对照组,应用经会阴二维超声技术,在静息状态下测量膀胱逼尿肌厚度,在Valsalva动作下测量膀胱颈的移动距离、近端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及观察尿道内口漏斗是否形成。结果:对照组与SUI组间静息下膀胱逼尿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下SUI组膀胱颈的移动距离,近端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技术可对女性SUI的诊断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检查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诊断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帆 何美霖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14-316,共3页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elastosonography,RE)作为新型影像学检查技术,于1991年Ophir首次提出弹性成像概念。目前,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前列腺等...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elastosonography,RE)作为新型影像学检查技术,于1991年Ophir首次提出弹性成像概念。目前,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前列腺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疾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道林 杨爱萍 +3 位作者 苏娇 王小艳 潘巧红 王晨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1期93-95,共3页
目的:总结高频超声在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5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H)(实验组)患者和70名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血清尿酸水平正常,对照组)展开对比分析,用高频超声检查两组受试者的双侧膝关节... 目的:总结高频超声在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5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H)(实验组)患者和70名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血清尿酸水平正常,对照组)展开对比分析,用高频超声检查两组受试者的双侧膝关节、踝关节、第一跖趾关节、第一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观察内容包括关节间隙、关节液、关节软骨、关节周边滑膜及软组织病变等情况。结果:实验组760处关节中,"双轨征"检出率22.05%(172处),骨侵蚀检出率3.46%(27处),点状强回声检出率2.56%(20处),滑膜增厚检出率5.64%(44处),关节积液检出率5.51%(43处),痛风石检出率2.18%(17处);对照组840处关节中,双轨征"检出率0(0处),骨侵蚀检出率1.67%(14处),点状强回声检出率0(0处),滑膜增厚检出率1.91%(16处),关节积液检出率1.91%(16处),痛风石检出率0(0处)。实验组的"双轨征"、骨侵蚀、点状强回声、滑膜增厚、关节积液、痛风石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早期关节病变的筛查中确可获得满意效果,可作为该病关节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高尿酸血症 早期关节病变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道林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损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怀疑跟腱损伤而入院行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跟腱损伤37例中,断裂部位超声诊断完全正确;其中跟腱完全断裂27例...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损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怀疑跟腱损伤而入院行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跟腱损伤37例中,断裂部位超声诊断完全正确;其中跟腱完全断裂27例,超声诊断全部正确,跟腱部分断裂10例,超声确诊9例,1例误诊为完全断裂。结论:高频超声诊断跟腱损伤是一种经济实惠、便利、无射线,且较准确的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闭合性跟腱损伤的首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跟腱损伤 临床诊断
下载PDF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
16
作者 李静 王小艳 李艳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0264-0267,共4页
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又称为盆底支持松弛或者盆底缺陷,简称PFD,包括许多常见的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性功能障碍等.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女性盆底功能性障... 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又称为盆底支持松弛或者盆底缺陷,简称PFD,包括许多常见的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性功能障碍等.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的发病率为11%,且有学者预测30年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将翻一番。近几年来,由于中国老龄化的加剧,这一数字也在增加。50岁以上女性POP的发生率为40%-50%,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情况下,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是未知的。成像具有增强研究和临床管理能力的巨大潜力,但到目前为止,这种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影响数百万患者的一种常见疾病,盆底超声目前已经成为诊断盆底功能性障碍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方法。本文重点介绍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以及盆底超声对其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障碍性疾病 盆底超声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活检术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玉娟 王小艳 +3 位作者 谢道林 裴斐 郭仪 王振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1年第3期57-59,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活检术对慢性肾脏疾病(CK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的156例CK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取材成功率,查看病理诊断结果,观察患者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活检术对慢性肾脏疾病(CK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的156例CK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取材成功率,查看病理诊断结果,观察患者是否有腰痛、血尿、肾包膜下血肿、动静脉瘘、损伤其他脏器、感染等并发症。结果15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有2例因取材失败,无法进行病理诊断;其余154例均取材成功,其中138例(89.6%)患者1~2针取材成功,16例(10.4%)患者3针取材成功。病理结果显示:膜性肾病76例(49.4%),lgA肾病32例(20.8%),微小病变性肾病19例(12.3%),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3例,淀粉样变性肾炎3例,狼疮性肾炎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Alport综合征肾损伤2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1例,IgM肾病1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伤1例。术后,有17例患者自述有腰痛、腰酸等症状,其中2例出现肾包膜下血肿,4例出现肉眼血尿,3例出现排尿困难,2例出现利多卡因不良反应,均经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另有42例患者出现镜下血尿,余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穿刺命中率及取材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及时获得病理结果,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CKD辅助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肾脏穿刺活检 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及膀胱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玉娟 雷成功 +1 位作者 王兴华 何美霖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及膀胱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肾脏占位性病变及16例膀胱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析其灌注特点,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24例肾脏占位...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及膀胱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肾脏占位性病变及16例膀胱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析其灌注特点,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24例肾脏占位性病变中,14例为肾透明细胞癌,其造影表现多样,4例肾囊肿,造影剂进入后内部未见明显增强,3例肾错构瘤造影表现为慢进慢退,回声呈等或低增强表现,3例肾柱肥大则造影增强模式与正常肾实质基本一致,其中2例造影表现同进慢退,提示肾错构瘤,与病理诊断不符,24例肾脏肿瘤与术后病理、CT及随访结果符合率91.7%(22/24)。16例膀胱占位性病变中19个病灶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造影提示恶性,其中12个造影表现为快进快退高增强,7个表现为同进同退等增强,与术后病理符合率100%(19/19)。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实时观察肾脏、膀胱肿瘤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为其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肾脏肿瘤 膀胱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类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其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吕玲 赵树樊 牛惠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38-1241,共4页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规范了超声诊断术语,有助于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定性、定量评估甲状腺结节软硬度,为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提供依据。本文对TI-RADS分类、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二者联合用于甲状...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规范了超声诊断术语,有助于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定性、定量评估甲状腺结节软硬度,为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提供依据。本文对TI-RADS分类、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二者联合用于甲状腺结节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静 牛惠萍 +1 位作者 吕玲 刘晓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8期1307-1309,共3页
乳腺癌发病率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患者就医时多已为晚期。因此,探索有效的乳腺癌早期筛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乳腺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常规超声和钼靶X线。钼靶X线具有电离辐射,且对中国女性偏小而... 乳腺癌发病率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患者就医时多已为晚期。因此,探索有效的乳腺癌早期筛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乳腺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常规超声和钼靶X线。钼靶X线具有电离辐射,且对中国女性偏小而致密的乳房的病变分辨力差。常规超声根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对结节进行分类,初步判断其良恶性。但BI-RADS分类无微血流灌注信息,尤其4类结节恶性率为2%~95%,跨度大[1],易造成过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X线 常规超声 乳腺癌诊断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良恶性 超声造影 电离辐射 过度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