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创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乔红芳 《高教学刊》 2020年第16期26-29,共4页
金融学基础知识和理论是创新创业者必备知识架构的组成内容,金融学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深入探讨《金融学》课程教学实践现状,总结其教学过程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区分学习对象... 金融学基础知识和理论是创新创业者必备知识架构的组成内容,金融学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深入探讨《金融学》课程教学实践现状,总结其教学过程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区分学习对象明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组织效率、改革考核方式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四个方面提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 金融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OBE理念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海智 吴凤娇 《大学教育》 2021年第8期145-147,178,共4页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以一般贸易为主、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猛增的新趋势、新业态,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文章以闽南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从OBE教育理念出发,全面探讨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以一般贸易为主、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猛增的新趋势、新业态,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文章以闽南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从OBE教育理念出发,全面探讨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课程体系的科学支撑、教学模式的有效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等,以期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才培养体系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理工科教师综合素质现状调查及分析
3
作者 帅荣梅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8-124,共7页
根据地方师范院校理工科教师的特点,结合教师综合素质的内涵,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借助有关素质测量编制表,分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社交素质6个维度及其“意识、常识、行... 根据地方师范院校理工科教师的特点,结合教师综合素质的内涵,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借助有关素质测量编制表,分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社交素质6个维度及其“意识、常识、行为”三方面共18个指标,对福建省三所地方师范院校理工科教师的综合素质现状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构建综合素质评价、职后素质培养体系、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提升理工科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模式,可促进理工科教师主动适应师范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 理工科教师 地方师范院校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消费倾向的差异性实证研究
4
作者 吴荣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59-64,共6页
本文通过stata16计量工具和问卷数据,运用双样本均值比较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标准回归模型,探究了人口学变量和家庭条件对大学生各维度消费倾向的影响。研究得出大学生各消费维度上的倾向不具有显著性别差异;大学生在享受化消费和符... 本文通过stata16计量工具和问卷数据,运用双样本均值比较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标准回归模型,探究了人口学变量和家庭条件对大学生各维度消费倾向的影响。研究得出大学生各消费维度上的倾向不具有显著性别差异;大学生在享受化消费和符号化消费维度的倾向具有显著专业差异,且专业越偏向文史类,享受化消费和符号化消费倾向越强;大学生在享受化消费、符号化消费和异化维度的得分具有户口类型差异,城市和城镇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月生活费的不同在享受化消费、符号化消费、异化消费、发展型消费和务实型消费上的倾向具有显著差异,且月生活费越高,各维度消费倾向性越高;大学生在享受化消费、符号化消费、异化消费、发展型消费和务实型消费维度的倾向性具有显著家庭条件差异,另外,优势家庭相较于基础家庭在享受化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维度的倾向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倾向 人口学变量 家庭条件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否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正反向融合度的非线性检验
5
作者 吕延方 赵琳慧 王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与设备实现核心领域突破性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制我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从供需双层面和广义狭义双范畴,可构建并测算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反向融合度,探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与设备实现核心领域突破性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制我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从供需双层面和广义狭义双范畴,可构建并测算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反向融合度,探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实体企业创新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融合度对实体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正向融合度整体提升实体企业创新质量和效率,这与技术吸收能力强化相关;反向融合度处于合理区间时才能拉动创新增长,否则将因成本效应和适应性不足降低实体工业创新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 融合度 创新能力 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大学生学校认同、集体自尊与生命愿景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辉 潘小焮 陈新苗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为研究大学生学校认同、集体自尊和生命愿景之间的关系,对闽南师范大学的373名大学生进行了学校认同量表、集体自尊量表和生命愿景量表的调查,结果表明:(1)学校认同、集体自尊和生命愿景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任职情况不存在... 为研究大学生学校认同、集体自尊和生命愿景之间的关系,对闽南师范大学的373名大学生进行了学校认同量表、集体自尊量表和生命愿景量表的调查,结果表明:(1)学校认同、集体自尊和生命愿景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任职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2)学校认同、集体自尊和生命愿景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的学校认同和集体自尊能很好地预测生命愿景,集体自尊在学校认同和生命愿景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愿景 集体自尊 学校认同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嬗变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林辉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91-94,128,共4页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转向,大学生维权诉求表达的方式、内容、步骤和形态发生了极大变化。认清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维权诉求的特点和趋向,分析大学生维权诉求的真正内质,加快维护大学生维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大学生...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转向,大学生维权诉求表达的方式、内容、步骤和形态发生了极大变化。认清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维权诉求的特点和趋向,分析大学生维权诉求的真正内质,加快维护大学生维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大学生维权平台的创设,强化学校、政府和家庭的维权教育合力,已成为推进维护大学生权益工作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维权意识 权益工作
下载PDF
网络口碑、个体差异和大学生行为意愿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萍 吕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19-123,共5页
研究网络口碑信息和个体差异对大学生行为意愿的交互影响,构建网络口碑影响模型。研究表明,网络口碑信息和个体差异均对其行为意愿有正向影响,网络口碑中的专业性维度和个体差异中的产品涉入维度分别与行为意愿的相关性最强。个体差异... 研究网络口碑信息和个体差异对大学生行为意愿的交互影响,构建网络口碑影响模型。研究表明,网络口碑信息和个体差异均对其行为意愿有正向影响,网络口碑中的专业性维度和个体差异中的产品涉入维度分别与行为意愿的相关性最强。个体差异及其网络涉入、产品涉入、关系强度维度分别在网络口碑和大学生行为意愿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口碑 大学生 个体差异 行为意愿
下载PDF
闽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唐黎 康惠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2-96,共5页
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为促进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运用产业融合理论,以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为研究对象,对其融合发展概况、融合动力机制、融合障碍进行分析,提出政府要建立引导扶持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保... 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为促进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运用产业融合理论,以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为研究对象,对其融合发展概况、融合动力机制、融合障碍进行分析,提出政府要建立引导扶持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保障机制;转变办节思路,推动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民间参与,扩大民间参与领域;培养熟悉旅游产业和节庆运作的复合型人才等融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融合动力机制 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微信平台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智军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微信因其独有的特性,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微博、微信的功能对比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探究,探讨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和传播载体三方面的交互影响,提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 微信因其独有的特性,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微博、微信的功能对比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探究,探讨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和传播载体三方面的交互影响,提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多元管理模式,把握大学生的正确认知与行为方向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阈下国潮品牌成长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11
作者 巫月娥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26,共11页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衍生出了“国潮”风,国潮品牌成为文化自信的实践主体,并在文化自信中不断成长。运用扎根理论探析文化自信视阈下国潮品牌成长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自信视阈下国潮品牌成长的外部影响因...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衍生出了“国潮”风,国潮品牌成为文化自信的实践主体,并在文化自信中不断成长。运用扎根理论探析文化自信视阈下国潮品牌成长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自信视阈下国潮品牌成长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文化认同、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和文化自觉;内部影响因素为国潮品牌人才资源、技术资源、文创能力。国潮品牌要通过培养企业文创人才,提升文创能力和文创技术水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创新国潮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国潮品牌在成长过程中要洞悉品牌内外部发展优势和机遇,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战略,整合品牌文化发展资源,在品牌文化发展战略中重塑国潮品牌文化内涵,运用科技创新品牌文化传播,将民族文化符号更好地融入国潮产品和服务中,促进消费者对国潮品牌认同,提升国潮品牌竞争力及发展韧性,以促进国潮品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潮品牌 文化自信 品牌认同 品牌文化 文创技术 品牌成长
下载PDF
电商直播互动质量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黄敏 吕庆华 林炳坤 《北方经贸》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基于S-O-R理论模型,引入社会临场感和感知信任机体变量,构建电商直播互动质量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并提出假设,实证分析直播情境下互动质量四个维度(响应性、专业性、互助性和娱乐性)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直播互动... 基于S-O-R理论模型,引入社会临场感和感知信任机体变量,构建电商直播互动质量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并提出假设,实证分析直播情境下互动质量四个维度(响应性、专业性、互助性和娱乐性)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直播互动质量四个维度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社会临场感在电商直播互动质量四个维度与用户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感知信任除了互助性,在其他三个维度也起中介作用。据此,应提升主播的互动技能,增强用户黏性;优化直播间互动功能设置,强化用户参与感;注重营造购物场景,提升用户临场感;创新直播间营销策略,打造创造性的差异化直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直播 互动质量 购买意愿 社会临场感 感知信任
下载PDF
闽台两地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13
作者 田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31-137,共7页
根据对闽台两地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台湾台南大学、东吴大学、明道大学等8所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意愿方面的调查数据,比较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以及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结论表明,创业... 根据对闽台两地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台湾台南大学、东吴大学、明道大学等8所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意愿方面的调查数据,比较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以及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结论表明,创业态度的三个维度与创业倾向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闽台两地在校大学生创业态度会影响创业行动;台湾地区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闽台两地 大学生创业
下载PDF
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路径研究
14
作者 陈春华 陈阿文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创业环境碎片化导致大学生无法有效地识别创业机会和整合创业资源并最终实现创业。实证分析证实,创业环境可以让大学生创业者捕获到更多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主要抓手。因此,政府应该营造好创业氛围,大学生创... 创业环境碎片化导致大学生无法有效地识别创业机会和整合创业资源并最终实现创业。实证分析证实,创业环境可以让大学生创业者捕获到更多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主要抓手。因此,政府应该营造好创业氛围,大学生创业者要立足市场需求并通过利益机制有效获取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路径 大学生 创业过程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转向与化育探析
15
作者 吴智军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37-140,共4页
自媒体的迅速走红为大学生发声提供了便捷工具,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也因此发生了极大变化。明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维权的内在本质,提升大学生科学使用自媒体的能力,建立大学生维权的个案发现平台,完善大学生维权的热点响应机制,强化学校、... 自媒体的迅速走红为大学生发声提供了便捷工具,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也因此发生了极大变化。明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维权的内在本质,提升大学生科学使用自媒体的能力,建立大学生维权的个案发现平台,完善大学生维权的热点响应机制,强化学校、政府、社会、家庭和媒体的联动,已成为自媒体时代因应高校风险行动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群体 维权意识 权益工作
下载PDF
生态教育与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多重中介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子贤 吕庆华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0-28,共9页
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加强大学生生态教育是推行绿色消费的重要基础。为此,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建设为背景,对福建省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基于332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生态教育对大学... 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加强大学生生态教育是推行绿色消费的重要基础。为此,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建设为背景,对福建省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基于332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生态教育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路径。结论表明:生态教育可以直接影响绿色消费行为,亦可以通过环境风险感知和绿色消费观间接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环境风险感知和绿色消费观在生态教育与绿色消费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从特定中介效应比较来看,绿色消费观的中介效应显著强于环境风险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 绿色消费行为 环境风险感知 绿色消费观
下载PDF
论大学生安全教育及其防范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秋纯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基础工程。面对近年来高校频发高发多发的各种突发事件,亟需高校反思安全教育问题,明确安全教育目标,创新安全教育手段,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安全教育 应急策略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闲暇教育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庆鹏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3-85,共3页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大学生闲暇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大学生对闲暇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存在单一性、功利性等特点。很多高校对闲暇教育的概念还不甚明确,相关课程不完备,闲暇教育形式化。开展大学生闲暇教育要把...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大学生闲暇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大学生对闲暇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存在单一性、功利性等特点。很多高校对闲暇教育的概念还不甚明确,相关课程不完备,闲暇教育形式化。开展大学生闲暇教育要把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结合起来,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闲暇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线下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闲暇时间 闲暇教育
下载PDF
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以《闽南神韵》剧院类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6-100,共5页
产业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促进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概念及融合动力机制等梳理分析,基于此以厦门《闽南神韵》为研究对象,对《闽南神韵》的发展概况、特点、融合效应和融合动... 产业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促进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概念及融合动力机制等梳理分析,基于此以厦门《闽南神韵》为研究对象,对《闽南神韵》的发展概况、特点、融合效应和融合动力机制等进行分析,提出以剧院类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为表现形式的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并提出以需求为导向,注重艺术创新与文化原真性;提升企业综合能力,实施品牌化战略;与相关文化、旅游企业深度融合,形成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体系等融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产业融合动力机制 剧院类文化旅游演艺产品 闽南神韵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闽南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金柄村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黎 汪凤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保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因此,保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关重要。以闽南地区厦门市翔安区金柄村为例,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分析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指明金柄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保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因此,保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关重要。以闽南地区厦门市翔安区金柄村为例,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分析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指明金柄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基层保护机构、地方性管理办法缺乏;保护投入不足,宣传渠道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力度不够,利用不充分;文化传承,后续无人;民众参与保护意识不高,文化自觉性低;民间组织参与保护不显著等问题。确定多元主体共同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任务。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促进三产融合;引导村民参与保护非遗;提升民间组织能力,发挥专业指导及宣传作用等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元主体保护模式 厦门市翔安区金柄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