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腑益气活血汤配合肺泡灌洗治疗肺炎脓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损伤指数的影响
1
作者 田孝瑞 李晓召 +2 位作者 朱娟 胡振杰 陈登宇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通腑益气活血汤配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肺炎脓毒症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损伤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肺炎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通腑益气活血汤配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肺炎脓毒症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损伤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肺炎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通腑益气活血汤配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气指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第1 s用力呼吸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线粒体损伤指数(CD3^(+)MDI、CD4^(+)MDI、CD8^(+)MDI)、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随访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及CPIS、MLIS、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主症、次症积分及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EV_(1)、FEV_(1)%、FEV_(1)/FVC、PaO_(2)及Sp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的CD3^(+)、CD4^(+)明显高于对照组,CD8^(+)、CD3^(+)MDI、CD4^(+)MDI、CD8^(+)MD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MLIS、CPIS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95.95%,略高于对照组的89.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MLIS、CPIS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益气活血汤配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应用于肺炎脓毒症,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气与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肺损伤、改善肺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脓毒症 通腑益气活血汤 纤支镜肺泡灌洗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引发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田孝瑞 李晓召 +2 位作者 朱娟 胡振杰 陈登宇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引发的失血性休克(HS)患者复苏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创伤引发的HS患者,根据限制性复苏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引发的失血性休克(HS)患者复苏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创伤引发的HS患者,根据限制性复苏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采取乳酸钠林格液进行限制性复苏,观察组患者采取碳酸氢钠林格液进行限制性复苏。比较两组患者限制性复苏前和复苏1 h后的血气分析指标(颈动脉球血氧饱和度、乳酸、p H值)、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凝血形成时间(K)、凝血反应时间(R)、最大凝块强度(M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复苏1 h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pH值、MA分别为(46.63±4.81)%、7.40±0.07、(58.68±5.13) 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35±4.68)%、7.34±0.05、(55.26±5.42) mm,乳酸水平、R、K、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分别为(4.08±0.85) mmol/L、(6.01±0.99) min、(1.81±0.33) min、(47.76±5.11)μg/mL、(23.50±3.72) pg/mL、(401.12±62.24)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0.91) mmol/L、(6.42±1.01) min、(2.00±0.36) min、(53.37±5.82)μg/mL、(26.16±3.89) pg/mL、(456.60±70.72)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ODS、ARDS发生率分别为1.89%、3.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2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77%,略低于对照组的7.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碳酸氢钠林格液进行早期限制性复苏,可进一步改善创伤引发HS患者善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调控炎症因子,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碳酸氢钠林格液 限制性复苏 血栓弹力图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崔佳佳 金卫东 +1 位作者 韩明磊 王俊霞 《临床研究》 2019年第6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辅助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60例予以阿托伐他汀辅助曲美他嗪治疗。...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辅助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60例予以阿托伐他汀辅助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cEMPs)水平、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NO、ET-1、cEMPs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干预后两组NO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ET-1、cEMPs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 <0.05)。结论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辅助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对血浆脑钠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崔佳佳 金卫东 +1 位作者 韩明磊 王俊霞 《临床研究》 2020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将78例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其...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将78例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其中在此基础上单纯使用美托洛尔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其余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和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结果常规组和试验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6.92%和94.87%,试验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和试验组治疗前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心率(HR)、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225.31±10.95)pg/mL、HR(72.53±1.85)次/分钟、LVED(51.73±2.15)mm、LVSD(33.48±2.17)mm明显低于常规组治疗后(261.52±11.38)pg/mL、(85.26±2.33)次/分钟,而LVEF(61.05±4.66)%,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52.79±5.45)%,组间对比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稳定血浆脑钠肽的水平,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 美托洛尔 血浆脑钠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1
5
作者 崔佳佳 金卫东 +2 位作者 韩明磊 王俊霞 赵一品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12-2016-12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STEMI患者162例,根据术后复查造影结果分为ISR...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12-2016-12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STEMI患者162例,根据术后复查造影结果分为ISR组和非ISR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心脏超声指标、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既往支架置入情况、服药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用于评价FAR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ISR组比较,ISR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与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蛋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术后服用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病变血管及置入支架类型、数目和直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SR组置入支架的长度显著高于非IS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R(P=0.028,OR=19.092)、置入支架的长度(P=0.008,OR=1.214)、TC(P=0.012,OR=1.873)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P=0.013,OR=0.915)、支架直径(P=0.047,OR=0.203)可能是ISR发生的保护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79~0.731,P=0.0013),FAR的诊断临界值为1.19,此时敏感性为64.29%,特异性为70.15%。结论:FAR升高可独立预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ISR的发生,是ISR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TC与置入支架的长度也是ISR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