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王种鸽繁殖性能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静 孙海霞 +5 位作者 韩书宇 高启楠 臧素敏 谢辉 刘观忠 安胜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3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2+2”生产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王种鸽繁殖性能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性能相近的300日龄健康种鸽168对,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 试验旨在探究“2+2”生产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王种鸽繁殖性能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性能相近的300日龄健康种鸽168对,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43%、15.04%、16.64%和18.25%的饲粮。试验期46 d,其中孵化期18 d (1~18 d),哺乳期28 d (19~46 d)。结果显示,试验Ⅱ组、Ⅲ组产蛋间隔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Ⅳ组(P<0.05),试验Ⅲ组入孵蛋孵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Ⅳ组(P<0.01)。试验Ⅲ组乳鸽28日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乳鸽屠宰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乳鸽胸肌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Ⅳ组(P<0.05)。试验Ⅱ组、Ⅲ组、Ⅳ组窝料重比1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1)。研究表明,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影响了种鸽的繁殖性能、乳鸽的生长性能以及窝料重比,在“2+2”生产模式下,建议白王种鸽饲粮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鸽 乳鸽 粗蛋白质水平 “2+2”生产模式 繁殖性能 生长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种群肉鸽生长与繁殖性能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毛楠楠 孙勇胜 +4 位作者 臧素敏 王凯 周荣艳 杨林 谢辉 《家禽科学》 2022年第10期3-9,共7页
为了比较不同种群肉鸽的生长与繁殖性能,本试验选择米玛斯白鸽、红卡奴鸽和新白卡奴鸽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米玛斯白鸽的平均成年体重、成年公鸽体重、乳鸽初生重、2周龄重和28 d体重极显著大于红卡奴鸽和新白卡奴... 为了比较不同种群肉鸽的生长与繁殖性能,本试验选择米玛斯白鸽、红卡奴鸽和新白卡奴鸽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米玛斯白鸽的平均成年体重、成年公鸽体重、乳鸽初生重、2周龄重和28 d体重极显著大于红卡奴鸽和新白卡奴鸽(P<0.01);米玛斯白母鸽成年体重极显著大于新白卡奴鸽,新白卡奴母鸽成年体重极显著大于红卡奴鸽(P<0.01)。米玛斯白鸽的蛋重极显著高于红卡奴鸽和新白卡奴鸽(P<0.01);米玛斯白鸽和红卡奴鸽的鸽蛋受精率、孵化时间和产蛋间隔极显著高于新白卡奴鸽(P<0.01);新白卡奴鸽鸽蛋破损率极显著低于米玛斯白鸽,米玛斯白鸽鸽蛋破损率极显著低于红卡奴鸽(P<0.01);红卡奴鸽和新白卡奴鸽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米玛斯白鸽(P<0.05);红卡奴鸽和新白卡奴鸽28 d雏鸽成活率极显著高于米玛斯白鸽(P<0.01)。综上所述,米玛斯白鸽具有优良的生长性能,新白卡奴鸽繁殖性能优良,研究结果可为肉鸽育种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生长性能 繁殖性能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