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勘查地球化学”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研究——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珍军 于赫楠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14期123-123,125,共2页
"勘查地球化学"为地质类院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具有较强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作者根据防灾科技学院的办学理念,结合学生就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内容及... "勘查地球化学"为地质类院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具有较强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作者根据防灾科技学院的办学理念,结合学生就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内容及实践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与尝试,发现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提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从而对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 地球化学 专业必修课 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对“普通地质学”课程野外实践教学的体会——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智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19期114-114,116,共2页
"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又称为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入门实践课程。作者根据防灾科技学院实习现状,从实习内容、师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本校地质认识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 "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又称为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入门实践课程。作者根据防灾科技学院实习现状,从实习内容、师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本校地质认识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对于完善我校基础教学、提升学生对地质学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地质人才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地质学 地质认识实习 专业基础课
下载PDF
卓越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
3
作者 刘广虎 关成尧 +1 位作者 王承洋 孙珍军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社会发展对于新时期中国地质灾害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防灾科技学院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尝试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本文通过介绍防灾科技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和... 社会发展对于新时期中国地质灾害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防灾科技学院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尝试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本文通过介绍防灾科技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合作示范实习基地为基础强化勘查工程实践能力的产学研实践教学,以及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提高精英型人才科研能力的科研实习教学,研究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的"选择性卓越"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选择性卓越"模式对于培养新时代精英型人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人才培养规格 选择性卓越
下载PDF
多发点情况下地震救援路径的优选算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艳萍 刘文堂 +3 位作者 赵宜宾 牛永君 黄猛 赵永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大地震后的救灾中交通运输任务十分紧急,而地震对于道路的破坏使交通网络结构发生明显变动,无法实施原有的配送计划。前人的救灾运输路径优选算法只能解决运输的单发点问题,难以满足救灾中多处救援物资及时到达和救援物资量上的需要。为... 大地震后的救灾中交通运输任务十分紧急,而地震对于道路的破坏使交通网络结构发生明显变动,无法实施原有的配送计划。前人的救灾运输路径优选算法只能解决运输的单发点问题,难以满足救灾中多处救援物资及时到达和救援物资量上的需要。为此,设计的优化算法将救援的单发点扩展为多发点,将各条路段的最大运输量考虑进去同时兼顾震后道路权值的修正,以此得出的最优路径,不仅能满足运输任务的及时性,同时又能满足运输量上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点 路径优选 有效时间 最大流 抗震救灾
下载PDF
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其检验 被引量:9
5
作者 齐文浩 王振清 薄景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50,共7页
针对现行土层地震反应方法在大震情况不适用的问题,基于所提出的指数形式土体动力本构模型(UE模型),结合时空交叠积分格式和多次透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一维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利用共振柱试验的结果检验了UE模型的可靠性... 针对现行土层地震反应方法在大震情况不适用的问题,基于所提出的指数形式土体动力本构模型(UE模型),结合时空交叠积分格式和多次透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一维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利用共振柱试验的结果检验了UE模型的可靠性,并利用该方法对唐山响嘡三维强震台阵的资料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地表加速度时程和放大系数以及土层阻尼特性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该方法较等效线性化方法更为合理可靠.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应土体在强震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可用于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 非线性地震反应 分析方法 土体动力本构模型 强震台阵 检验
下载PDF
2003年大姚地震震源区应力量值估计 被引量:4
6
作者 万永革 徐晓枫 +1 位作者 王惠琳 万迪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859-2866,共8页
利用云南省地震局流动台网记录的2段余震序列的P波初动资料,采用改进的格点尝试法对这2段余震区进行应力场反演,得到大姚地区2个余震发生时段的应力场方向参数。采用应力量值求取方法,结合2003年10月16日地震的剪切应力降和该地震发生... 利用云南省地震局流动台网记录的2段余震序列的P波初动资料,采用改进的格点尝试法对这2段余震区进行应力场反演,得到大姚地区2个余震发生时段的应力场方向参数。采用应力量值求取方法,结合2003年10月16日地震的剪切应力降和该地震发生深度处的静岩压力估计获得震源区的应力量值,2003年10月16日主震前最大、中间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为164.07,158.71和153.10 MPa,投影到10月16日主震前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切应力分别为157.41和5.24 MPa;震后投影到主震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切应力分别为158.69和0.01 MPa。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剪切应力大于震后剪切应力,且其差基本对应着应力降。震后正应力增大,表明摩擦阻力可能导致了破裂的终止。虽然地下的压应力很大,但差应力却很小。这些结果可为地球动力学模拟提供了基础应力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学 震源机制解 综合节面解 应力场 应力量值 大姚地震双震
下载PDF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的症结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关成尧 白相东 +2 位作者 袁四化 张艳 刘晓燕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往对于我国"创新人才匮乏"问题主要是围绕教育系统的问题展开的,基于此,分析我国"创新人才匮乏"的症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分配结构决定社会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了教育、择业和人才的流向,同时也影... 以往对于我国"创新人才匮乏"问题主要是围绕教育系统的问题展开的,基于此,分析我国"创新人才匮乏"的症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分配结构决定社会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了教育、择业和人才的流向,同时也影响科学精神和个体科研道路选择。二是我国应用型科学技术的研发具有明显的企业驱动特点,基础科学研究受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影响较大,两者驱动资金及来源的不平衡导致了科学进步收益和技术进步收益差异明显。三是"金本位"思想比"官本位"思想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危害更加深远。"创新人才匮乏"问题解决的重点是在产业升级和分配制度完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经济社会变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匮乏” 高等教育 科学研究 社会分配 “金本位”
下载PDF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地震数据重采样”综合性实验设计 被引量:11
8
作者 武晔 万永革 +1 位作者 武巴特尔 石砚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2,192,共6页
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提高应用理论与方法解决学科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了"地震数据重采样"综合性实验。该实验贯彻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情境问题为学习起点,... 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提高应用理论与方法解决学科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了"地震数据重采样"综合性实验。该实验贯彻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情境问题为学习起点,向学生呈现问题—"该地震数据重采样过程是否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过的采样定理、频谱分析、滤波知识来分析并解决这一问题。实践表明,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实验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综合性实验 重采样 地震数据
下载PDF
断层力学科学范畴、发展脉络评论及未来发展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关成尧 赵国春 +3 位作者 白相东 袁四化 张艳 刘晓燕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555-586,共32页
为了看清断层力学的理论全貌,文章研究了断层力学的发展脉络、应有体系、框架性缺失,总结了学术各界关注点及研究内容差异。结果表明断层力学关联领域存在尺度差异和目标差异,断层力学是多学科纽带,却是"三不管"地带。岩石裂... 为了看清断层力学的理论全貌,文章研究了断层力学的发展脉络、应有体系、框架性缺失,总结了学术各界关注点及研究内容差异。结果表明断层力学关联领域存在尺度差异和目标差异,断层力学是多学科纽带,却是"三不管"地带。岩石裂纹和含内部构造的断层之间存在尺度差异和变形速度差异。断层力学的百年发展经历了从外力研究断层—构造应力场—滑移线场研究断层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总的发展方向就是逐渐简化、实用化,阻碍了定量理论的发展。"Mohr范式"是支撑,带有实用化、简单化特点,也阻碍了断层力学向机理化和定量化方向发展。断层研究存在正演和反演两类方法,正演主要包括实验断层力学和理论断层力学两类途径,正演和反演结合是未来发展方向。"地质力学"秉承"力学统一律",体现断层空间联系和力学联系,属于"广义断层力学"范畴。"广义断层力学"体系适用"统一发展,关注联系"发展途径,"狭义断层力学"体系适用"分散发展,各自攻克"发展途径。先存断层或薄弱带控制后生断层,并影响应力展布,"应力制约论"是重要方向。未来将产生"流变摩擦学"和"断层岩组构摩擦学"两个方向,"断层岩组构摩擦学"应整合显微构造学成就,研究岩石组构稳定特征、流变特征、广义摩擦特征等,需要将显微构造学唯象理论上升到大尺度断层力学理论中,将岩石组构引入到岩石力学实验中。不同尺度关注点不同、理论不同、取用参数不同,加剧了研究群体的隔离。断层内泥粒是可以迁移的,由此产生"断层泥粒迁移学"。断层闭锁的概念需要重新考虑,未来研究应立足"慢应变"和"大尺度"的断层摩擦延展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力学 摩擦 慢应变 Mohr范式 组构
下载PDF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抽水试验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谷洪彪 迟宝明 姜纪沂 《中国地质教育》 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
抽水试验实践课程是理论课程体系的延扩和应用,在专业思维及综合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基地建设运行过程中,提出了教学重在过程,学习重在参与,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培养能力的原则。以防灾科技学院抽水试验教学基地为依托,精选... 抽水试验实践课程是理论课程体系的延扩和应用,在专业思维及综合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基地建设运行过程中,提出了教学重在过程,学习重在参与,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培养能力的原则。以防灾科技学院抽水试验教学基地为依托,精选实践教学内容,结合行业需求,循序渐进,优化教学设计,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抽水试验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整合资源完善专业实习体系——以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晓辉 沈军 +3 位作者 林玲玲 孙珍军 苏桂芬 刘智荣 《中国地质教育》 2015年第3期51-53,共3页
实践教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生产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资源勘查综合实践课程,并且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的设置背景、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建设,同时对课程考核与... 实践教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生产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资源勘查综合实践课程,并且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的设置背景、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建设,同时对课程考核与考评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 专业实习 综合实践课程
下载PDF
新生代以来伊犁盆地演化对霍城地区第四系含水层建造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洋 迟宝明 +2 位作者 谷洪彪 李海君 李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163,共8页
含水层建造过程实质上是区域盆地演化的缩影。以新疆伊犁盆地整体和局部的沉积规律研究为基础,运用野外调查、物探钻探及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盆地内霍城研究区第四系含水层的建造历程、结构属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霍城研究区第... 含水层建造过程实质上是区域盆地演化的缩影。以新疆伊犁盆地整体和局部的沉积规律研究为基础,运用野外调查、物探钻探及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盆地内霍城研究区第四系含水层的建造历程、结构属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霍城研究区第四纪以来的演化是对伊犁盆地前第四纪演化的继承与发展。新构造运动对区内第四系建造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使研究区核部成为整个伊犁盆地第四系最大厚度沉积区,按沉积特征不同划分为四个沉积单元;此外,区域环境作用对第四系沉积的影响不可忽视。区内第四系含水层为由河流相和冰水相冲洪积物组成的松散堆积物,按埋藏条件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在区域上分布广泛且沉积稳定的"马兰黄土",则被界定为第三系与第四系之间的隔水层,含水层的透水性、富水性以及赋存其中的地下水的运移和水化学特征均能体现伊犁盆地演化影响下研究区第四系含水层建造历程。为确定勘察精度较低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进一步开展地下水资源精细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盆地演化 霍城 第四纪含水层建造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基于安全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建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宏伟 牛金成 韩秋莹 《中国地质教育》 2008年第3期75-78,共4页
随着安全职业的发展与社会对安全职业新的社会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提出了新的价值要求。在学科与职业基础上构建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在不同阶段其课程体系在两者之间有所偏重。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依然严峻,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理应偏... 随着安全职业的发展与社会对安全职业新的社会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提出了新的价值要求。在学科与职业基础上构建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在不同阶段其课程体系在两者之间有所偏重。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依然严峻,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理应偏向安全职业,应在安全职业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使安全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好地与安全职业对接,培养高质量的安全人才,为我国的安全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专业 安全职业 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
下载PDF
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震源区构造应力状态反演及动力学解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文杰 崔效锋 万永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针对余震震源机制解相对比较复杂、紊乱这一现象,借助ZMAP软件包的特点,提出在尽可能减少人为分区因素情况下,利用余震震源机制解反演计算震源区应力状态的具体思路。利用1994年美国北岭MW6.7地震的余震震源机制解,采用Michael提出的应... 针对余震震源机制解相对比较复杂、紊乱这一现象,借助ZMAP软件包的特点,提出在尽可能减少人为分区因素情况下,利用余震震源机制解反演计算震源区应力状态的具体思路。利用1994年美国北岭MW6.7地震的余震震源机制解,采用Michael提出的应力张量反演算法,对震后震源区的构造应力状态及其分布进行反演分析,探讨了地震后震源区应力状态的调整变化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1)震后震源区最大主应力为近水平,方向为北北东向,北北东向的水平挤压是北岭震源区构造应力状态的一个明确特征;2)震后震源区深浅部的构造应力状态可能不完全一致,虽然深部和浅部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均为北北东向,但震源区深部的应力类型为逆断型,震源区浅部的应力类型为走滑型,深部数据组的反演结果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相一致。认为北岭地震后震源区深浅部构造应力状态的差异可能与震源区的地震构造和北岭主震的错动方式有关。北岭主震是一次逆冲型地震,地震发生后,在区域构造应力的作用下,震源区应力继续释放,隐伏的北岭断裂(可能包括其周围的小断层)继续逆冲运动,从而产生一些逆冲型的中小余震。深部构造应力状态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北岭断裂的逆冲运动有可能引起了震源区浅部应力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岭地震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反演计算
下载PDF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关系探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韩秋莹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2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互统一,统一的条件是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相互渗透、教学科研一体化,统一的基础是科研与应用性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要求高校要清晰定位、突出办...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互统一,统一的条件是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相互渗透、教学科研一体化,统一的基础是科研与应用性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要求高校要清晰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 科研 统一性
下载PDF
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深部结构特征与2014年鲁甸M_S6.5地震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大虎 丁志峰 +4 位作者 吴萍萍 梁明剑 吴朋 顾勤平 康清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71-4587,共17页
2014年鲁甸M S6.5地震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向东突出的过渡变形区大凉山次级块体南东缘的昭通、莲峰断裂带内部,属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南北地震带的中南段,近十多年来,该断裂带及其周边中强地震的发生频次明显增多,昭通、莲峰断裂带是否具备孕... 2014年鲁甸M S6.5地震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向东突出的过渡变形区大凉山次级块体南东缘的昭通、莲峰断裂带内部,属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南北地震带的中南段,近十多年来,该断裂带及其周边中强地震的发生频次明显增多,昭通、莲峰断裂带是否具备孕育和发生强震的深部构造背景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为了研究昭通、莲峰断裂带的深部结构特征及孕震背景,探求2014年鲁甸M S6.5地震的成因的深部动力机制,本文充分收集了四川、云南等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喜马拉雅”项目Ⅰ期)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应用区域震和远震联合反演的方法得到川滇地区三维速度结构图像,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和研究了昭通、莲峰断裂带P波速度结构;再对昭通、莲峰断裂带及周边区域的重力、航磁数据进行三维视密度和视磁化强度反演,得到了壳内不同深度层视密度的横向变化特征和反映壳内磁性物质的分布范围以及结晶基底的视磁化强度异常分布情况,综合分析研究昭通、莲峰断裂带的深部结构特征及孕震动力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川滇交界东部昭通、莲峰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上地壳物质存在显著的横向介质差异,中下地壳深度范围大凉山次级块体西南缘存在低速异常分布,并呈现出近SN向的展布特征,2014年鲁甸M S6.5地震位于该高低速异常的分界线附近略偏向高速体一侧.P波速度结构还揭示了鲁甸M S6.5主震震源体下方中下地壳存在大范围低速异常分布,P波速度异常扰动与重磁异常的展布特征、梯度变化在深度和分区特征上均具有较好的联系和可比性,结合昭通、莲峰断裂带中下地壳范围内存在大范围的低密度弱磁性异常分布,综合表明了该区中下地壳物质相对较为软弱,这种特有的深部物性结构特征有利于应力在脆性的上地壳内积累和集中.研究结果还揭示了共轭断裂的深部构造形态,高低航磁异常边界与NW向的苞谷脑—小河断裂的深部展布形态相一致,苞谷脑—小河断裂处于航磁异常突变带附近,昭通断裂北段(昭通—鲁甸段)位于上地壳强磁性、高波速异常区内且具有深大断裂的深部地球物理场响应特征,因此该断裂段(昭通—鲁甸段)具备发生7级及以上强震的深部构造背景.当大凉山次级块体内部的中下地壳低速管流层自NW向SE方向运动到昭通、莲峰断裂带附近时,受到华南块体的强烈阻挡,应力在昭通、莲峰断裂附近基底性质存在差异处集中,脆性上地壳中低强度区域在横向挤压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易于破裂从而引发强震,这也正是昭通、莲峰断裂带内部鲁甸M S6.5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莲峰断裂带 鲁甸M S6.5地震 速度结构 视密度、视磁化强度反演
下载PDF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床学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探讨
17
作者 孟健 孙珍军 +1 位作者 黄静宜 刘智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10期256-257,共2页
矿床学是地质科学中主要的学科之一,《矿床学课程》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固体矿产勘查方向)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矿床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方向及教学方法对学生在今后的理论学习、野外实践、科学研究... 矿床学是地质科学中主要的学科之一,《矿床学课程》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固体矿产勘查方向)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矿床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方向及教学方法对学生在今后的理论学习、野外实践、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学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临汾市地震活动环境分析的研究
18
作者 殷娜 李莹甄 周兆军 《城市地理》 2014年第4X期28-29,共2页
汾渭地震带是华北地震区强震带之一。有史料记载以来共记录到M≥6级以上地震30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次,7.0~7.9级地震7次,6.0~6.9级地震21次,最大地震为1556年华8级地震。本文以汾渭地震带中临汾市为例,从其构造应力场和历史地震的研究入... 汾渭地震带是华北地震区强震带之一。有史料记载以来共记录到M≥6级以上地震30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次,7.0~7.9级地震7次,6.0~6.9级地震21次,最大地震为1556年华8级地震。本文以汾渭地震带中临汾市为例,从其构造应力场和历史地震的研究入手,将该区域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和b值变化进行分析,从而推测区域地震活动趋势并最终得出临汾市地震活动环境的分析结果,以期为该区地震预测以及地震活动性研究工作提供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地震带 临汾市 地震活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骁 孙守才 +1 位作者 高尔根 丁亮 《科技资讯》 2015年第35期64-65,共2页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地震地质条件和原始地震资料特点,如地表起伏多变引起的严重静校正问题、地震波接收能量弱、地震记录上干扰波发育以及信噪比低等处理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相关算法,依靠地震数...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地震地质条件和原始地震资料特点,如地表起伏多变引起的严重静校正问题、地震波接收能量弱、地震记录上干扰波发育以及信噪比低等处理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相关算法,依靠地震数据资料处理软件Focus为处理平台,采用其中的优势处理模块和新的处理方法技术相结合,针对松辽盆地南部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折射波静校正、叠前去噪、有效信号增强、反褶积、剩余静校正和偏移等处理技术的方法研究和对比,致力于总结出一系列适用于该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卓有成效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静校正 资料处理 偏移 反褶积
下载PDF
运用地震P波初动资料求解浙江地区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鑫 于学庆 +1 位作者 黄骥超 张付胜 《华北地震科学》 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
读取了浙江地区1998—2002年的地震波资料的44个地震,168条P波初动,采用格点尝试法求解得到该地区的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平均P轴走向为248°,倾俯角为3°,T轴走向为338°,倾俯角为6°。该应力场方向与前人采用较... 读取了浙江地区1998—2002年的地震波资料的44个地震,168条P波初动,采用格点尝试法求解得到该地区的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平均P轴走向为248°,倾俯角为3°,T轴走向为338°,倾俯角为6°。该应力场方向与前人采用较少资料得到的应力场方向较为一致,但该研究采用了大量P波初动资料对应力场进行约束,因此更为可信。该结果可以用来分析该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断层形成条件,对地球动力环境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点尝试法 综合震源机制解 地壳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