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灾科技学院院系举行防灾减灾系列讲座
1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为纪念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汶川地震一周年”,防灾科技学院分别于2009年5月5日、5月11日、6月18H邀请防灾科技学院袁一凡教授、张敏政教授和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陆呜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汶川地震应急与准备”、“抗震设防和... 为纪念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汶川地震一周年”,防灾科技学院分别于2009年5月5日、5月11日、6月18H邀请防灾科技学院袁一凡教授、张敏政教授和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陆呜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汶川地震应急与准备”、“抗震设防和抗震设计”和“地震现场专业摄影”的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学院 科技 讲座 地震应急 地壳应力 学术报告 专业摄影
下载PDF
基于Google SketchUp建立校园三维模型--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广通 李雷 《矿山测量》 2016年第3期115-118,135,共5页
构建校园三维模型是建设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SketchUp软件在Google Earth上制作三维模型的方法与过程,包括建立地物三维模型、模型贴图与修饰渲染、制作地标文件以及模型上传,实现了防灾科技... 构建校园三维模型是建设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SketchUp软件在Google Earth上制作三维模型的方法与过程,包括建立地物三维模型、模型贴图与修饰渲染、制作地标文件以及模型上传,实现了防灾科技学院校园的三维建模,为实现校园数字化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SketchUp 数字校园 三维模型 建模 模型渲染
下载PDF
新形势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小阳 李峰 +4 位作者 孙广通 宋萍 刘军 王秋玲 钱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147,152,共5页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为背景,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结合防灾科技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实际,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为背景,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结合防灾科技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实际,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测绘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工程 改革与实践 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实践能力
原文传递
软土震陷判别方法分析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建毅 张宇东 +1 位作者 徐国栋 王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9,共7页
对地基震陷震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总结,整理分析了软土震陷的有关规范;结合工程实际钻孔对比讨论了软土震陷不同规范方法的优劣,提出了基于"两台阶的缩小范围量化"的软土震陷判别方法并进行了验证及工程应用。
关键词 软土 震陷 方法 应用
下载PDF
蔚州矿区单参考站CORS系统的建立及精度测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辉 何春桂 +3 位作者 关英斌 刘小阳 邱光举 张安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99,103,共5页
为了实现数字矿山建设,提高矿区测绘效率与精度,基于CORS技术研究了蔚州矿区单参考站系统的设计、参考站选址、各子系统的建立等内容,给出了矿区CORS系统平面基准转换、高程基准转换的数学模型,采用D级GPS控制网方法进行了公共点的联测... 为了实现数字矿山建设,提高矿区测绘效率与精度,基于CORS技术研究了蔚州矿区单参考站系统的设计、参考站选址、各子系统的建立等内容,给出了矿区CORS系统平面基准转换、高程基准转换的数学模型,采用D级GPS控制网方法进行了公共点的联测,并对矿区现存部分控制点进行了精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YZ-CORS系统运行稳定,基准转换模型精度可靠,能够为半径15 km范围的矿区提供精度可靠的GPS差分信号,平面精度在0.050 m内,高程精度在0.081 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系统 蔚州矿区 单参考站 基准转换 精度测试
下载PDF
基于GPS/GIS的矿区变形监测系统的初步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辉 何春桂 +1 位作者 刘小阳 邱光举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简要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IS)和地理信息系统(GPS)的特点,简述了GPS矿区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依据、网点和网形的设计原则;GIS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给出了基于GPS/GIS的矿区变形监测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以及系统设计的模块,并介绍了各个... 简要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IS)和地理信息系统(GPS)的特点,简述了GPS矿区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依据、网点和网形的设计原则;GIS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给出了基于GPS/GIS的矿区变形监测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以及系统设计的模块,并介绍了各个系统模块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矿区变形监测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内容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蔡晓光 孟凡超 +3 位作者 王伟 孙有为 门妮 沈超 《求知导刊》 2015年第22期47-48,共2页
生产实习是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实习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习考核机制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三年级生产实习教学内容。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专业 生产实习内容 实习基地 实习考核
下载PDF
建筑工程类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卢玉林 王丽 +1 位作者 卢滔 陈晓冉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4-97,共4页
在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中,授课方式的多样化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亦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工程力学实验和工程力学仿真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其工程意识。教学效果也表明多方式的教学... 在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中,授课方式的多样化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亦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工程力学实验和工程力学仿真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其工程意识。教学效果也表明多方式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多样化教学 实验 仿真
下载PDF
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生产实习效果的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改花 李巧燕 +1 位作者 张建毅 卢玉林 《科技信息》 2011年第4期137-137,共1页
文章就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生产实习效果提出了一些措施,从提高指导教师能力、编制切实可行的指导书、加强实习过程指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相信能为高校提高育人质量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 生产实习 实习效果
下载PDF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小阳 孙广通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2期I0028-I0028,共1页
针对目前非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结合我院教学的实践,探索了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致力于提高工程测量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工程测量 教学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新形势下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曦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0年第1期130-130,共1页
新的时代和新的教学理念给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本文提出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手段、转变考核方式,使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能够符合工程实际发展的需要、符合实践教学的需要、符合创新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 土木工程制图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
下载PDF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2
作者 王鹤 刘军 《科技资讯》 2015年第21期170-171,173,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测量技术快速发展、测量产品不断翻新,现有的工程测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而,相应的教学方法、内容需要随之革新,与之呼应。本文基于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现状,对当前非测绘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测量技术快速发展、测量产品不断翻新,现有的工程测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而,相应的教学方法、内容需要随之革新,与之呼应。本文基于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现状,对当前非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该院的教学实践,初步改革探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力求通过各个环节的完善,提高我院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量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3
作者 王粉鸽 赵彦 +2 位作者 刘永远 崔淑艳 杜敏 《科技信息》 2014年第8期249-249,257,共2页
"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针对该课程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政策性强,课时少的特点,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概预算 教学改革 核心课程
下载PDF
有氧运动、抗阻训练与2型糖尿病康复 被引量:37
14
作者 张献辉 李娟 +2 位作者 崔洪成 陈巍 杨洪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前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据资料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1.7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将剧增至3亿,其中95%为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康复日益受到关注,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对代谢综合... 目前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据资料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1.7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将剧增至3亿,其中95%为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康复日益受到关注,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对代谢综合征发挥治疗和预防作用,更重要的是运动能调节机体的整体功能,提高患者健康体适能水平。因此,长期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aerobic exercise)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在有氧运动过程中机体吸氧量与需氧量大体相等,具有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富韵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 康复 胰岛素抵抗性 代谢综合征 资料统计 运动疗法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液化宏观现象概述 被引量:51
15
作者 曹振中 袁晓铭 +2 位作者 陈龙伟 孙锐 孟凡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5-650,共6页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的8.0级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但关于这次地震液化问题目前认识尚少。通过专项考察工作,得到了此次地震液化地理分布及与地震烈度的关系,概述了此次地震液化的宏观现...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的8.0级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但关于这次地震液化问题目前认识尚少。通过专项考察工作,得到了此次地震液化地理分布及与地震烈度的关系,概述了此次地震液化的宏观现象,包括喷水冒砂、地面塌陷、地裂缝和震害等几个方面,并通过与唐山和海城地震液化情况对比,初步分析了本次地震液化的特点以及新现象。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液化分布广,液化宏观现象与以往几次大地震很不相同,出现了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问题,Ⅵ区内液化、砾石层液化、高喷水头、地表喷出物类型多和液化伴随地裂缝而加重震害等是其中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液化 宏观现象
原文传递
滑坡灾害的成因机制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68
16
作者 张江伟 李小军 +1 位作者 迟明杰 卢滔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9,共8页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安县大光包巨型滑坡、云南德昌滑坡和宝兴县省道S210沿线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特征,搜集总结了20世纪以来的重大滑坡事件,并对滑坡的类型、地质条件、诱因等进行了分析与归类。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边坡发生滑坡现象是内...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安县大光包巨型滑坡、云南德昌滑坡和宝兴县省道S210沿线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特征,搜集总结了20世纪以来的重大滑坡事件,并对滑坡的类型、地质条件、诱因等进行了分析与归类。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边坡发生滑坡现象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即边坡本身岩土体性质的弱化以及外部所施加的荷载;(2)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所有外部因素中,降雨、地震首当其冲;(3)对于二元结构或者含有软夹层的边坡来说,当地质条件恶劣时,在降雨、地震等外因的激发下,极其容易发生滑坡;(4)含软夹层的边坡发生滑坡时,滑动带多是由软夹层演化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 地震 成因机制 特征
原文传递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露天矿边坡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军 王鹤 +1 位作者 王秋玲 刘小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5期111-114,共4页
边坡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表达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前提。以发生过小面积滑坡的露天矿边坡为研究对象,利于机动灵活的低空无人机搭载消费型数码相机获取了边坡序列影像,依据计算机视觉原理生成了边坡体稠密三维点云,实现了边坡体三... 边坡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表达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前提。以发生过小面积滑坡的露天矿边坡为研究对象,利于机动灵活的低空无人机搭载消费型数码相机获取了边坡序列影像,依据计算机视觉原理生成了边坡体稠密三维点云,实现了边坡体三维数字模型制作。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快速构建露天矿边坡精细地形,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此外,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单点测量方式以点带面的局限性,生产的三维模型可全面表达边坡整体形体和局部细节特征,为正确评价边坡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适合存在潜在隐患的露天矿边坡动态变形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技术 露天矿边坡 计算机视觉 三维数字模型
原文传递
时间序列InSAR技术中的形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张永红 吴宏安 孙广通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4-869,876,共7页
对时间序列InSAR的形变模型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从干涉相位模型解算的方法入手,针对线性形变模型当干涉点目标的密度不够并且真实形变的非线性较强时,干涉相位方程的解将会发散的不足,根据魏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逼近定理,提出以高... 对时间序列InSAR的形变模型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从干涉相位模型解算的方法入手,针对线性形变模型当干涉点目标的密度不够并且真实形变的非线性较强时,干涉相位方程的解将会发散的不足,根据魏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逼近定理,提出以高阶多项式取代线性形变模型,并给出了基于多项式形变模型的干涉相位方程解算方法。以太原市地面沉降监测为例,分别采用线性形变模型和三次多项式形变模型进行形变反演。结果表明,多项式形变模型不仅能取得更高的形变测量精度,而且能提高点目标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形变监测 时间序列InSAR 多项式模型
下载PDF
基于UDEC数值模拟的滑动型地裂缝发育规律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辉 刘小阳 +2 位作者 邓喀中 雷少刚 卞正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5-632,共8页
为了研究西部黄土沟壑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滑动型地裂缝发育规律,首先给出了滑动型地裂缝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提出了滑动型裂缝距和裂缝角的概念;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了滑动型地裂缝动态发育模型、沟谷坡度模型、沟谷位置模... 为了研究西部黄土沟壑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滑动型地裂缝发育规律,首先给出了滑动型地裂缝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提出了滑动型裂缝距和裂缝角的概念;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了滑动型地裂缝动态发育模型、沟谷坡度模型、沟谷位置模型,分析了开采引起滑动型裂缝的动态发育规律,研究了滑动型地裂缝发育位置与沟谷之间的关系,并以大柳塔煤矿52304工作面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1滑动型地裂缝的发育分为累积期、形成期、动态发展期、稳定期4个阶段;2滑动型地裂缝发育位置与沟谷之间的关系模型为:滑动型裂缝角与沟谷坡度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与沟谷位置之间存在线性关系;3工程实例表明,裂缝角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4%,使用该模型进行滑动型地裂缝发育位置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型地裂缝 黄土沟壑区 裂缝角 西部矿区 UDEC 沟谷坡度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姜纪沂 张宇东 +1 位作者 谷洪彪 左兰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116,共6页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的信息熵越大,其有序度越低。地下水环境是符合耗散结构系统特征的动态有序系统,其演化进程中信息熵减少的特征可用来判别系统的演化方向。将地下水资源量作为决定其有序程度的序参量,按照地下水系统的实际开采量...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的信息熵越大,其有序度越低。地下水环境是符合耗散结构系统特征的动态有序系统,其演化进程中信息熵减少的特征可用来判别系统的演化方向。将地下水资源量作为决定其有序程度的序参量,按照地下水系统的实际开采量与可开采量之间的协同程度来指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将该两个序列之间关联系数的量化结果用信息熵来表述,构建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通过不同时段系统的信息熵变化特征判别其演化方向。该模型在衡水市的应用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深层地下水系统演化的信息熵变趋于减小,地下水系统功能逐渐退化,处于重建新的稳定态的演化过程中,地下水系统的状态和功能与原始的稳定态相比将存在极大的差异。该评价结果与地质环境监测反映的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耗散结构 灰色关联熵 演化模式 地下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