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细胞测序在造血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1
作者 王军平 陈乃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03-1610,共8页
目的单细胞测序(single cell sequencing,SCS)是一项在细胞个体层面进行精准化分析的技术。它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去识别单个细胞的种类、功能、状态,以及与其他细胞的相互关联,极大深化了人们对细胞异质性、基因与分子功能多样性等方面的... 目的单细胞测序(single cell sequencing,SCS)是一项在细胞个体层面进行精准化分析的技术。它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去识别单个细胞的种类、功能、状态,以及与其他细胞的相互关联,极大深化了人们对细胞异质性、基因与分子功能多样性等方面的理解。随着各个技术环节的不断优化,SC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其中造血系统研究便是该技术运用的范例。SCS不仅在基础研究中,协助完成了生理和病理生理条件下的相关造血细胞图谱的构建,探索了血细胞发育分化的可能路径,而且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有效推动疾病发生、进展和转归等机制的破解,促进个体疗效差异显著、易于复发等现象的潜在因素的挖掘。现就SCS的技术概况、发展趋势及其在造血系统的应用进行评述,以期为后续SCS技术的积极与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造血系统 发育与分化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支气管喷入高剂量贫铀染毒犬模型早期损伤特点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维林 陈翔宇 +5 位作者 李蓉 朱勇 田铸 曾峰 肖瑶 刘明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探索经支气管喷入高剂量贫铀混悬液染毒早期对机体的损伤特点。方法高剂量贫铀(20 mg/kg)经支气管喷入染毒,建立急性肺损伤染毒犬模型。于沾染前,沾染后3、8 h和1、2、3、5、7 d行血铀含量、动脉血气、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 目的探索经支气管喷入高剂量贫铀混悬液染毒早期对机体的损伤特点。方法高剂量贫铀(20 mg/kg)经支气管喷入染毒,建立急性肺损伤染毒犬模型。于沾染前,沾染后3、8 h和1、2、3、5、7 d行血铀含量、动脉血气、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细胞因子等检测及胸部CT检查。结果染毒犬沾染后各时相点血铀含量均高于沾染前(P<0.05),且沾染后8 h和1、2、3、5、7 d低于沾染后3 h(P<0.01),沾染后8 h和7 d高于沾染后1、2、3、5 d(P<0.05);与沾染前相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于沾染后8 h、5 d升高(P<0.05);CK、CK-MB、AST于沾染后3 h升高(P<0.05),肌酐于沾染后5、7 d升高(P<0.01);IL-8于沾染后3、5 d升高(P<0.05)。沾染后各时相点肺部阴影得分均高于沾染前(P<0.01),且沾染后3、8 h得分与其他时相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沾染后1 d得分高于沾染后5、7 d(P<0.05)。结论高剂量贫铀经支气管喷入染毒下,其在机体内的分布速率可能符合二房室模型;沾染后8 h肺部出现严重炎症反应;沾染后5 d肾功能明显受损,且血铀含量随之复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铀 高剂量 呼吸道染毒 血液指标 肺部影像
原文传递
我国放射复合伤创面处理与创伤促愈的研究历程
3
作者 冉新泽 王军平 +2 位作者 王涛 王锋超 程天民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4期280-284,共5页
放射复合伤常见于战时核武器爆炸、平时核事故、贫铀武器伤害、次生伤害和恐怖伤害等情况,其伤情严重、种类复杂、救治困难,成为临床难点之一。复合伤有复合效应,因合并放射损伤因素的同时涉及伤口或创面等伤害,既不同于单纯的烧伤或创... 放射复合伤常见于战时核武器爆炸、平时核事故、贫铀武器伤害、次生伤害和恐怖伤害等情况,其伤情严重、种类复杂、救治困难,成为临床难点之一。复合伤有复合效应,因合并放射损伤因素的同时涉及伤口或创面等伤害,既不同于单纯的烧伤或创伤,也不同于单纯的急性放射病,远比单一损伤救治面广、矛盾多、难度大,必须充分吸取单一损伤的治疗经验和措施,及时能动地应用于复合伤研究。本文结合既往实验研究结果,重点总结放射损伤复合烧伤或创伤时创面处理的经验、方法与原则,创伤难以愈合的机制与促进愈合的措施,拟为此类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放射复合伤 创面处理 创伤促愈
原文传递
放射复合伤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4
作者 王涛 冉新泽 王军平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4期353-357,共5页
放射损伤合并烧伤、冲击伤、创伤等不同性质致伤因素所致复合性损伤称为放射复合伤,是战时核爆炸与平时核事故等情况下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特殊的损伤,其救治是一个突出的医学难题。近年来,相关机构围绕放射复合伤的复合效应机制与救治... 放射损伤合并烧伤、冲击伤、创伤等不同性质致伤因素所致复合性损伤称为放射复合伤,是战时核爆炸与平时核事故等情况下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特殊的损伤,其救治是一个突出的医学难题。近年来,相关机构围绕放射复合伤的复合效应机制与救治策略开展了持续深入研究。在药物防治方面,已经筛选鉴定出多种有效提升动物存活率的治疗用药,并且联合用药的理念已得到验证。在其难愈创面促愈方面,细胞治疗及以炎症调控为思路的干预手段均取得较好效果。后续需要将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等引入放射复合伤领域,从而持续深入推进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复合伤 复合效应 药物防治 难愈创面
原文传递
骨髓嵌合促进Lewis肺腺癌细胞体内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潇 刘登群 +1 位作者 罗丹 刘国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932-1941,共10页
目的研究骨髓移植对近交系C57BL/6(C57) 6~8周龄的野生雌性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腺癌细胞成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只野生小鼠作为受体小鼠,通过8 Gy全身照射破坏受体小鼠骨髓造血系统,再通过尾静脉注射向受体... 目的研究骨髓移植对近交系C57BL/6(C57) 6~8周龄的野生雌性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腺癌细胞成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只野生小鼠作为受体小鼠,通过8 Gy全身照射破坏受体小鼠骨髓造血系统,再通过尾静脉注射向受体小鼠移植正常小鼠的骨髓细胞,建立骨髓嵌合小鼠模型。随后将其分为对照B组和荷瘤组(每组10只),再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取20只同批次未处理的野生小鼠分为对照A组和荷瘤组(每组10只)。分别向骨髓嵌合小鼠和野生小鼠背部皮下注射Lewis肺腺癌细胞获得皮下荷瘤模型,通过比较起瘤时间,肿瘤增长速度,离体瘤质量及肝、肺的转移情况,评价骨髓移植对C57BL/6小鼠皮下荷瘤模型的影响。结果皮下荷瘤后,骨髓嵌合小鼠较正常小鼠起瘤时间提早2 d,接种后第5天即可触及肿瘤;相同荷瘤时间,骨髓嵌合小鼠肿瘤体积增长更快,且离体瘤质量增加49. 27%(P <0. 01),并可观察到肺部有明显的肿瘤细胞转移。结论骨髓嵌合后C57小鼠相对正常C57小鼠更适于皮下荷瘤造模,其肿瘤生长更大,更容易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腺癌细胞 骨髓嵌合 荷瘤模型 C57小鼠
原文传递
乙二醇壳聚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的合成及相对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曾峰 付维林 +5 位作者 李蓉 李涛 肖瑶 张翼 陈翔宇 刘明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7-974,共8页
目的合成乙二醇壳聚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lycol chitosan-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C-DTPA)并验证其细胞相容性及常规使用剂量范围内全身毒性。方法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等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 目的合成乙二醇壳聚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lycol chitosan-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C-DTPA)并验证其细胞相容性及常规使用剂量范围内全身毒性。方法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等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DTPA)接枝到乙二醇壳聚糖(Glycol Chitosan,GC)上,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对GC-DTPA进行表征。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GC-DTPA对ICE-6细胞增殖的影响。6~8周龄健康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GC-DTPA 60、90、120 mg/kg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每组2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及存活率,全自动血液体液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14 d血常规、血生化;HE染色系统显微镜观察各器官病理学变化。结果经FT-IR、^(1)H NMR表征,DTPA成功接枝到GC上。不同浓度GC-DTPA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均在90%以上;给药14 d后各剂量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差异无临床意义,各器官组织病理未见损伤性改变。结论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合成的GC-DTPA未见明显细胞毒性;口服给药至120 mg/kg时未见明显全身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细胞相容性 全身毒性
原文传递
腺相关病毒过表达IL22可有效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天宇 宋娅岚 +6 位作者 吴静峰 郑植元 张宁 周子默 唐红 王锋超 陈文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995-2006,共12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2(IL22)在小鼠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同窝IL22敲除小鼠(IL22-/-)及对照基因型小鼠(IL22+/+)各3只,给予2组小鼠2.5%DSS自由饮水6 d、正常饮... 目的探讨白介素22(IL22)在小鼠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同窝IL22敲除小鼠(IL22-/-)及对照基因型小鼠(IL22+/+)各3只,给予2组小鼠2.5%DSS自由饮水6 d、正常饮水2 d构建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及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干预8 d后行小鼠肠道内窥镜检查,测量2组小鼠结肠长度以及主要免疫器官脏器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蛋白水平表达;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建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转染模型,给予DSS诱导结肠炎模型,设置PBS组(n=5)、AAV-mock+DSS组(n=5)、AAV-IL22+DSS组(n=5),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结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钙粘附蛋白(E-claudin)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L22、闭合蛋白(Occludin)、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IL22+/+组比较,IL22-/-组小鼠在DSS诱导后第8天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DAI评分(P<0.01)和肠镜评分显著升高(P<0.05),组织损伤加重,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促炎细胞因子IL1α、IL1β、cleaved-IL1β、IL6、TNFα表达上调(P<0.05)。与AAV-mock+DSS组相比,AAV-IL22+DSS组可逆转DSS诱导结肠炎,结肠组织炎症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示E-claudin表达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ccludin、p-Stat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IL22缺乏加重小鼠DSS诱导结肠炎,而通过AAV过表达IL22能增强结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少炎症浸润,缓解DSS肠炎,其机制可能与Jak/Stat3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2 腺相关病毒 炎症性肠病 葡聚糖硫酸钠 Jak/Stat3通路
原文传递
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对重度放创复合伤小鼠损伤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国建 谭雨龙 +5 位作者 龙爽 吕晓凡 赵娜 冉新泽 王军平 王涛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4期285-292,共8页
目的研究重度放创复合伤(R-W-CI)小鼠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HHE)不同时间对小鼠存活率、造血损伤恢复、创面愈合及其病理学的影响。方法HHE模拟实验舱参数设定为温度(36±0.5)℃,相对湿度(70±5)%,通过肛温测评小鼠HHE暴露的效果... 目的研究重度放创复合伤(R-W-CI)小鼠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HHE)不同时间对小鼠存活率、造血损伤恢复、创面愈合及其病理学的影响。方法HHE模拟实验舱参数设定为温度(36±0.5)℃,相对湿度(70±5)%,通过肛温测评小鼠HHE暴露的效果。采用60 Coγ射线6.0 Gy全身照射,建立小鼠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模型;照射后1.0 h内用刀片制成体表面积2.0%皮肤创伤模型。两种模型小鼠均于致伤前1.0 h放入模拟舱,转运与照射均由便携式高温高湿模拟舱维持HHE,致伤完毕后置于高温高湿模拟舱1.0 h和7.0 h后取出按常规条件饲养。急性放射损伤小鼠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C组)、放射损伤组(R组)、放射损伤HHE暴露1.0 h组(R+HHE 1.0 h组)、放射损伤HHE暴露7.0 h组(R+HHE 7.0 h组)。观察不同HHE暴露时间(1.0 h和7.0 h)对损伤后小鼠肛温、存活率、体重及外周血变化的影响。重度放创复合伤小鼠于伤后给予常规补液、创面包扎或左氧氟沙星(LEV)抗菌治疗,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NC组)、放创复合伤组(R-W-CI组)、放创复合伤左氧氟沙星治疗组(R-W-CI+LEV组)、放创复合伤HHE暴露1.0 h组(R-W-CI+HHE 1.0 h组)、放创复合伤HHE暴露7.0 h组(R-W-CI+HHE 7.0 h组)、放创复合伤HHE暴露1.0 h左氧氟沙星治疗组(R-W-CI+HHE 1.0 h+LEV组)、放创复合伤HHE暴露7.0 h左氧氟沙星治疗组(R-W-CI+HHE 7.0 h+LEV组)。观察不同HHE暴露时间小鼠存活率、体重、外周血、创面愈合以及病理学指标变化。结果模拟实验舱设定HHE条件对小鼠的体温能够产生显著影响,达到HHE效果。HHE不同暴露时间对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小鼠的体重恢复有不同影响,但对存活率无影响。在无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时,R-W-CI+HHE 1.0 h组小鼠存活率(40%)显著优于R-W-CI组(20%)(χ^(2)=5.496,P=0.019),但与R-W-CI+HHE 7.0组(30%)无显著差异。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能显著提高R-W-CI+LEV组与R-W-CI+HHE 1.0+LEV组小鼠存活率,但对R-W-CI+HHE 7.0+LEV组无明显影响。致伤后28 d,R-W-CI+HHE1.0 h+LEV组白细胞恢复显著优于R-W-CI+LEV组(F=6.549,P=0.021)和R-W-CI+HHE 7.0 h+LEV组(F=11.901,P=0.05)。R-W-CI+HHE 7.0 h+LEV组小鼠创面愈合显著延迟,而R-W-CI+HHE 1.0 h+LEV组小鼠创面愈合显著加快。结论HHE短时间(1.0 h)暴露有利于重度放创复合伤恢复,HHE长时间(7.0 h)暴露与之相反;抗生素治疗是有助于改善放创复合伤预后的基础支持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放创复合伤 造血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高分辨比色探针快速可视化检测水溶液中铜离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红 陈默 韩松伶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239-2243,共5页
目的构建特异性识别水中铜离子(Cu^(2+))并快速显色的化学比色探针。方法基于BODIPY荧光染料设计合成Cu^(2+)比色探针BBSCP,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评价探针对水中Cu^(2+)的显色能力,加入常见金属离子后评价比色探针的抗干扰能力。结果BB... 目的构建特异性识别水中铜离子(Cu^(2+))并快速显色的化学比色探针。方法基于BODIPY荧光染料设计合成Cu^(2+)比色探针BBSCP,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评价探针对水中Cu^(2+)的显色能力,加入常见金属离子后评价比色探针的抗干扰能力。结果BBSCP在485~670 nm波长范围内表现出较宽的吸收带,加入Cu^(2+)后,在465~600 nm区间出现蓝移,波段变尖,而其他金属离子没有引起变化;同时在Cu^(2+)溶液中加入等当量的其他常见金属离子后仍然保持Cu^(2+)显色能力。结论构建的比色探针BBSCP对水溶液中Cu^(2+)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选择稳定性,能作为快速检测水中Cu^(2+)的可视化探针广泛应用于生物诊断、食品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探针 铜离子 可视化检测
原文传递
川陈皮素在体内外模型中对肠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10
作者 吴静峰 郭科男 +5 位作者 张宁 吴天宇 周子默 陆治宇 王锋超 陈文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195-2205,共11页
目的探讨在体内外模型中常用有效剂量川陈皮素(nobiletin,NOB)对肠道干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小鼠结肠癌细胞系MC38的3D培养模型,加入不同浓度NOB,观察克隆死亡和存活。构建小鼠小肠类器官模型,在类器官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OB... 目的探讨在体内外模型中常用有效剂量川陈皮素(nobiletin,NOB)对肠道干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小鼠结肠癌细胞系MC38的3D培养模型,加入不同浓度NOB,观察克隆死亡和存活。构建小鼠小肠类器官模型,在类器官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OB,观察类器官的出芽和生长,利用MTT染色后的类器官成像进行面积和吸光值计算。在50、100μmol/L浓度NOB干预体系中不同时间撤掉NOB,观察类器官生长。在50μmol/L浓度NOB处理类器官的体系中分别加入R-spondin1、CHIR99021加强Wnt通路激活信号,观察类器官的生长。对C57/B6J小鼠灌胃不同浓度NOB,连续给药4 d,观察肠道隐窝和绒毛长度比,观察隐窝细胞凋亡,以及隐窝底部干细胞龛中Olfm4/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 NOB即可显著促进肿瘤细胞MC38成球后死亡,显著降低克隆形成率(P<0.001)。与对照组相比,NOB从50μmol/L起可以显著抑制肠类器官的出芽,50~200μmol/L NOB可以显著抑制类器官的生长(P<0.001),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NOB撤药后在50μmol/L时肠类器官生长容易恢复,在100μmol/L时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增强Wnt通路的激活可以部分挽救NOB对肠类器官的抑制作用。在体给予高于常用浓度的NOB不能诱导肠隐窝细胞凋亡,不影响肠干细胞的数目和增殖,不影响隐窝和绒毛比。结论NOB具有抑制正常肠干细胞的能力,可能通过调控干细胞相关通路如Wnt发挥作用,但其在在体不能发挥抑制干细胞增殖的效应;这提示NOB在常规浓度应用的安全性,同时提醒对NOB在在体肿瘤模型中发挥的抑制作用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小肠干细胞 小肠类器官 细胞增殖 在体
原文传递
血小板反应蛋白-1敲除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11
作者 焦露 李杰 +2 位作者 张静 陈用来 郝玉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5-981,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wild type,WT)和全身性敲除TSP-1小鼠(TSP-1^(-/-)),将小鼠分为野生辐照组(WT+IR)和TSP-1敲除辐照组(TSP...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wild type,WT)和全身性敲除TSP-1小鼠(TSP-1^(-/-)),将小鼠分为野生辐照组(WT+IR)和TSP-1敲除辐照组(TSP-1^(-/-)+IR),每组各6只。采用60 Coγ射线全肺照射16 Gy建立放射性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照射后第16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变化,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GF-β1和CollagenⅠ的mRNA表达水平,micro-CT评价肺损伤和肺实变情况,FlexiVent系统评价小鼠肺功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LC-3和p62的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细胞自噬体。结果与野生辐照组相比,TSP-1敲除辐照组小鼠肺损伤减轻,肺组织胶原沉积减少,TGF-β1和CollagenⅠ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功能水平有所改善。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TSP-1敲除辐照组小鼠肺组织出现细胞自噬。结论TSP-1敲除能够减轻放射性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自噬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蛋白-1 放射性肺纤维化 自噬 TGF-Β1 FlexiVent
原文传递
肠干细胞调控与肠道放射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贺林凤 曹雨 +2 位作者 张宁 冉新泽 王锋超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4期358-363,共6页
肠道是放射损伤的重要靶器官,其损伤修复程度直接影响放射复合伤及其他肠道放射损伤患者的病情转归,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肠道干细胞调控在放射性肠损伤的发展进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对肠道干细胞鉴定、信号调控、再生修复病理... 肠道是放射损伤的重要靶器官,其损伤修复程度直接影响放射复合伤及其他肠道放射损伤患者的病情转归,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肠道干细胞调控在放射性肠损伤的发展进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对肠道干细胞鉴定、信号调控、再生修复病理过程和相关药物靶点筛选等方面的研究,可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干细胞 信号调控 放射 组织损伤修复
原文传递
“类战争心身应激模型”的创新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年等24期发表了由我校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和心理学院两位专家联合撰写的文章《军事应激研究进展与类战争心身应激模型建立的思考》。读完以后,颇有所感。文章在回顾了与军事应激医学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和军内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年等24期发表了由我校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和心理学院两位专家联合撰写的文章《军事应激研究进展与类战争心身应激模型建立的思考》。读完以后,颇有所感。文章在回顾了与军事应激医学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和军内外研究现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战争心身应激 创新评价
原文传递
辣椒素对造血干细胞稳态的影响
14
作者 曾浩 胡梦佳 +3 位作者 汤勇 芦玉凯 陈默 王军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21-2026,共6页
目的 观察辣椒素对造血干细胞稳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8~10周龄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0. 4 mg/d辣椒素溶液和单纯溶剂灌胃建立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细胞稳态变化... 目的 观察辣椒素对造血干细胞稳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8~10周龄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0. 4 mg/d辣椒素溶液和单纯溶剂灌胃建立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细胞稳态变化。利用流式分选得到原代造血干细胞进行q-PCR,分析周期相关蛋白激酶CDK2、CDK6 mRNA表达水平。利用CD45. 1小鼠作为受体进行造血移植实验。结果 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造血干/祖细胞(LSK)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 299±0. 041)%vs(0. 177±0. 052)%,P 〈0. 01]。亚群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短期造血干细胞(ST-HSC)比例上升[(47. 48±3. 22)%vs(37. 63±1. 85)%,P 〈0. 01],造血祖细胞(MPP)比例下降[(40. 59±3. 04)%vs(50. 12±1. 95)%,P 〈0. 01]。周期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造血干/祖细胞增殖,G0期细胞数目下降。q-PCR结果也证实实验组CDK2、CDK6 mRNA表达增强。凋亡和竞争性骨髓移植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辣椒素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灌胃辣椒素能致短期造血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造血干细胞 增殖 干细胞稳态
原文传递
低氧环境对小鼠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勇 全勇 +9 位作者 傅仕艳 冉新泽 唐红 柳随义 李杰 舒畅 陈用来 张静 杨冰冰 郝玉徽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4期299-305,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低氧急性放射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低氧对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为高原急性放射损伤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模拟高原4000 m海拔低氧环境,建立C57小鼠低氧急性放射损伤模型。将150只8~10周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配至常氧对照组、常... 目的通过建立低氧急性放射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低氧对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为高原急性放射损伤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模拟高原4000 m海拔低氧环境,建立C57小鼠低氧急性放射损伤模型。将150只8~10周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配至常氧对照组、常氧放射组、缺氧对照组、预缺氧放射组、持续缺氧放射组,每组30只。进行辐照生存率实验,记录不同时间点小鼠体重和精神状态,辐照后第3、7、14、21天血浆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血常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骨髓病理;检测辐照后第3、7天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结果辐照后第3、7、14、21天,持续缺氧放射组出现明显骨髓组织损伤,持续缺氧放射组血浆HIF-1α含量较常氧放射组升高(q=4.660、3.346、4.978、6.759,P<0.05),表明低氧急性放射损伤模型建立成功。预缺氧放射组与常氧放射组、持续缺氧放射组相比,小鼠生存率明显提高;辐照后第7、14、21天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在恢复期升高更快,骨髓病理损伤更轻,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更多,同时辐照后小鼠体重增长更快。辐照后第3、7天,持续缺氧放射组血浆EPO含量及TGF-β含量较预缺氧放射组高(q=4.851、4.445,P<0.05;q=5.220、5.824,P<0.05)。结论预缺氧处理可能减轻急性放射损伤,而辐照后继续缺氧处理可能不利于急性放射损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放射 骨髓 低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胶原支架结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移植促进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轴突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曦 范永恒 +6 位作者 肖志峰 李星 杨斌 赵燕南 侯祥林 韩素芳 戴建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0-659,共10页
目的评价胶原支架结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移植修复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将32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8):A组为假手术组,只暴露T_9、T_(10)段脊髓;B、C、D组切除长4 mm的T_9、... 目的评价胶原支架结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移植修复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将32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8):A组为假手术组,只暴露T_9、T_(10)段脊髓;B、C、D组切除长4 mm的T_9、T_(10)段脊髓后,C、D组分别于损伤处植入相应长度的线性有序胶原支架(linear ordered collagen scaffolds,LOCS)和结合了胶原结合结构域(collagen binding domain,CBD)-BDNF的LOCS。术前及术后3个月内每周对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实施神经电生理检测各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然后于L_2段脊髓组织注射荧光金(fluorogold,FG)实施逆行示踪,1周后取大鼠大脑及胸、腰段脊髓组织,脱水后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取包含损伤区的胸、腰段脊髓组织作切片。其中,脊髓冠状切片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计算FG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IA)值;胸段脊髓组织水平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全横断脊髓损伤造模情况、脊髓损伤区轴突再生情况、D组再生轴突的突触形成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B、C、D组BBB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2~12周D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B、C组(P<0.05)。电生理检测示,B组未观测到MEP;C、D组MEP潜伏期显著长于A组,C组显著长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组织形态观察示,B组脊髓损伤区域向两端延伸,损伤部位组织破坏严重;C、D组脊髓形态恢复较好,D组更接近正常组织形态。逆行示踪结果显示,各组大鼠损伤区以下的腰段脊髓灰质中均充满了FG阳性细胞;在损伤区以上的胸段脊髓中,A组FG阳性区域IA值显著大于B、C、D组(P<0.05),C、D组大于B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示,自同一脊髓背侧至腹侧选出的组织切片显示了明显异于正常组织的全横断脊髓损伤区域。A组NF阳性轴突数明显多于B、C、D组,C、D组多于B组,D组多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OCS结合CBD-BDNF移植可以促进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以及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支架 胶原结合结构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大鼠
原文传递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才智 任泂 +6 位作者 高美娇 李旭东 杨杰 陈林 王军平 王锋超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47-854,共8页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功能缺失对成年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繁殖和培育小肠上皮Fgfr2条件性敲除小鼠,经他莫昔芬(tamoxifen)诱导,Western blot验证Fgfr2在肠...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功能缺失对成年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繁殖和培育小肠上皮Fgfr2条件性敲除小鼠,经他莫昔芬(tamoxifen)诱导,Western blot验证Fgfr2在肠上皮的特异性基因敲除情况;将诱导肠上皮敲除Fgfr2的小鼠作为实验组,同胎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占肠上皮细胞的比例进行计数,利用Alcian染色对杯状细胞占肠上皮细胞的比例进行计数;运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指标推断小肠上皮Fgfr2功能缺失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经过转基因小鼠繁殖后诱导,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小肠上皮特定敲除的Fgfr2小鼠构建成功;免疫荧光和Alcian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比较,Fgfr2敲除小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皮潘氏细胞数量增加(P<0.05),杯状细胞数量减少(P<0.05),而内分泌细胞数量不变(P>0.05);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以及增殖细胞数目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Fgfr2介导的微环境信号可参与调控成年小鼠小肠上皮分泌系细胞分化,但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小肠上皮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线粒体靶向小分子IR-61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斌林 王亚伟 +2 位作者 祥蔚 缪洪明 史春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七甲川花菁类荧光小分子IR-61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立NAFLD小鼠模型,腹腔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或IR-61...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七甲川花菁类荧光小分子IR-61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立NAFLD小鼠模型,腹腔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或IR-61,治疗18周后,取肝脏组织切片HE常规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肝脏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Co A carboxylase-1,ACC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R-61可降低高脂诱导的小鼠肝脏TG含量增加,抑制SREBP-1c、ACC1过度表达;同时增加肝脏PPARα、CPT1的表达(P<0.05);IR-61可明显改善小鼠肝脏的脂肪沉积。结论 IR-61通过抑制高脂诱导的脂肪合成代谢过度增强,促进肝脏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甘油三酯沉积,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61 非酒精性脂肪肝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乙酰辅酶A羧化酶1
原文传递
低氧习服在小鼠造血干细胞急性放射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全勇 冉新泽 +8 位作者 胡梦佳 陈芳 陈乃成 廖伟年 陈默 申明强 陈石磊 王崧 王军平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研究低氧习服在小鼠造血干细胞急性放射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常氧辐照组和低氧习服辐照组。建立低氧习服急性放射损伤动物模型,低氧习服后再进行60 Co全身一次性照射6.0Gy。连续... 目的研究低氧习服在小鼠造血干细胞急性放射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常氧辐照组和低氧习服辐照组。建立低氧习服急性放射损伤动物模型,低氧习服后再进行60 Co全身一次性照射6.0Gy。连续监测辐照前后小鼠尾静脉血血常规;流式细胞术检测低氧习服前后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取低氧习服小鼠长骨进行病理分析和VE-Cadherin免疫荧光染色;ELISA检测低氧习服小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生成素-1(ANGPT1)。结果低氧习服加速辐照后小鼠外周血恢复,低氧习服辐照组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最低值高于常氧辐照组[(7.0±0.6)×10^(12)/L vs(5.1±0.4)×10^(12)/L,t=2.483,P<0.05;(203±30)×10^(9)/L vs(141±25)×10^(9)/L,t=2.541,P<0.05];低氧习服组骨髓LSK细胞和长期造血干细胞(LT-HSC)的比例及数量均高于常氧对照组[(3.91±0.21)‰vs(3.37±0.11)‰,t=2.536,P=0.032;(7.18±0.84)×10^(4)/L vs(6.01±0.82)×10^(4)/L,t=2.641,P=0.029;(12.05±0.53)%vs(9.37±0.45)%,t=3.512,P=0.023;(0.74±0.12)×10^(3)/L vs(0.58±0.11)×10^(3)/L,t=2.667,P=0.027]。低氧习服促进骨髓窦的增殖扩张和VE-Cadherin在窦内皮细胞的表达,减轻造血细胞凋亡和血管龛损伤;低氧习服组小鼠骨髓LSK细胞中HIF-1α和骨髓腔冲洗上清液中ANGPT1含量明显增加[(2.97±0.28)pg/cell vs(1.95±0.22)pg/cell,t=4.896,P=0.013;(12.30±3.70)pg/ml vs(6.25±2.70)pg/ml,t=6.742,P=0.001]。结论低氧习服减轻造血干细胞和血管龛的放射损伤,加快造血恢复,其原因可能与低氧习服调节LT-HSC比例,促进HIF-1α、ANGPT1在造血干细胞中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习服 放射损伤 造血干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生成素-1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化吲哚花菁小分子的合成及其抗肾癌细胞活性评价
20
作者 吴自飞 罗圣霖 +4 位作者 黄燮 杜在芝 袁少隆 刘晶 王卫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6-664,共9页
目的在前期发现具有肿瘤靶向性的吲哚花菁小分子的结构基础上,对其进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水溶性修饰,并评价其理化性质和肿瘤靶向光动力治疗作用。方法分别以2,3,3-三甲基吲哚、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设计并化学合成PE... 目的在前期发现具有肿瘤靶向性的吲哚花菁小分子的结构基础上,对其进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水溶性修饰,并评价其理化性质和肿瘤靶向光动力治疗作用。方法分别以2,3,3-三甲基吲哚、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设计并化学合成PEG修饰吲哚花菁小分子,采用核磁氢谱、质谱等检测、表征其化学结构;通过水溶性比较、光学性质表征、肾脏正常细胞HK-2与肿瘤细胞RENCA摄入比较、细胞活力测试、单线态氧以及细胞活性氧测定等,评价其理化性质与肿瘤靶向光动力作用。结果通过汇聚合成策略,经过6步化学反应,成功合成PEG修饰的吲哚花菁小分子PEG-808-NM2,其结构经核磁氢谱、质谱等确证。与808-NM2相比,PEG-808-NM2水溶性显著增加,在甲醇和PBS中均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荧光特性。PEG-808-NM2优先被肾癌细胞RENCA摄取,并在808 nm激光照射下,诱导产生大量的单线态氧和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结论合成的PEG-808-NM2在保留吲哚花菁小分子原有的肿瘤靶向、近红外成像作用基础上显著改善其理化及光敏特性,对肾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光动力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花菁 聚乙二醇 肿瘤靶向 光动力治疗 肾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