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比值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疾病活动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张江南 唐莎 +4 位作者 王渊 杨莉莉 田易 赵婷婷 张静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评估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比值(PNR)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经肾活检确诊为AAV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t检验或秩... 目的评估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比值(PNR)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经肾活检确诊为AAV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比组间差异,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结果PNR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VAS)(r=-0.268,P=0.002)负相关,PNR水平对疾病活动的预测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2。根据PNR的最佳截点值(26.4)将患者分为高水平组(PNR≥26.4)(n=105)和低水平组(PNR<26.4)(n=23)。与低水平PNR组相比,高水平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低水平组(P<0.001),PNR与肾脏预后不良独立相关(OR=2.54,95%CI:1.1-5.88,P=0.029)。结论PNR降低提示AAV活动性增强及预后不良,有望成为评估活动性及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