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7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医疗设备管理策略探索——以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勇 张和华 魏安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92-695,共4页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探讨了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医疗设备管理策略。文章阐述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对医疗设备管理的要求,并从医疗设备引进、使用及售后管理等环节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工作经验和现...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探讨了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医疗设备管理策略。文章阐述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对医疗设备管理的要求,并从医疗设备引进、使用及售后管理等环节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工作经验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有利于促进医疗设备的规范引进、合理使用、后续管理及审计监管等,对于落实医疗改革任务,提升诊疗质量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 引进决策 合理使用 维修维护 设备管理 管理策略
原文传递
一生一世,只求做好一件事--追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外科蒋耀光教授
2
作者 谭群友 刘伦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825-828,共4页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求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比如做一名好医生……”这是蒋耀光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而他用一生的光阴去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做了一名让患者非常感激,让同行、后生无比敬佩,更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留下宝贵财富...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求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比如做一名好医生……”这是蒋耀光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而他用一生的光阴去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做了一名让患者非常感激,让同行、后生无比敬佩,更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留下宝贵财富的好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 贡献
原文传递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
3
作者 曾春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5-1097,共3页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53年。随着六十余年来的发展,本科室已经逐渐发展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教育部"代谢性血管病"创新团队、重庆高校"高血压相关疾病"...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53年。随着六十余年来的发展,本科室已经逐渐发展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教育部"代谢性血管病"创新团队、重庆高校"高血压相关疾病"创新团队,是国家冠状动脉介入培训基地、国家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国家心血管药品临床试验基地、国家心血管病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建立了重庆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市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南地区远程心电会诊中心,获批为国家胸痛中心、高血压中心和心房颤动建设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军医大学 血管病 胸痛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心房颤动 临床医学研究 大坪医院
原文传递
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职业倦怠特点及其与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霞 袁媛 +2 位作者 徐铭 田晓翠 鲁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职业倦怠特点,探讨职业倦怠与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职业倦怠特点,探讨职业倦怠与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和(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对3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835名护理双师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军医大学护理双师在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 DP)、个人成就感(personal achievement, PA)3个维度处于高度倦怠水平的分别占18.8%、12.5%、28.1%,处于中度倦怠水平的分别占23.7%、18.2%、19.6%;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较好,在进行职业倦怠干预时应充分考虑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双师 职业倦怠 压力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下载PDF
美国陆军医疗后送力量体系及启示
5
作者 谢燕鹏 刘娟 +2 位作者 邹渝 唐颖 司粒卜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807-811,共5页
医疗后送体系在现代军事行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军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美军将医疗后送力量分层次化,形成了建制内与区域支援保障相结合的战时四级医疗救治体系。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美军医疗后送体系的建制化与模块化保障制度原... 医疗后送体系在现代军事行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军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美军将医疗后送力量分层次化,形成了建制内与区域支援保障相结合的战时四级医疗救治体系。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美军医疗后送体系的建制化与模块化保障制度原理,通过分析其分阶梯、多层级的协同医疗后送力量体系构建,借鉴其先进经验,为我军医疗救治体系的完善提供重要启示,以提升军队医疗救治水平,保障战斗力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后送 美国陆军 军事体制改革 模块化医疗保障 战时救治体系
下载PDF
DRG支付背景下重庆市公立三级医院FM19病组超支的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甘岚澜 伍渊麟 +2 位作者 向贵圆 陈世耕 刘耀 《卫生软科学》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重庆市公立三级医院FM19病组超支病例的影响因素,为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加强超支病例管控提供思路。[方法]收集重庆市公立三级医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FM19病组按DRG结算的6747例患者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重庆市公立三级医院FM19病组超支病例的影响因素,为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加强超支病例管控提供思路。[方法]收集重庆市公立三级医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FM19病组按DRG结算的6747例患者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法,分析影响DRG结算病例超支的因素。[结果]疾病因素(疾病类型、PCI既往史)、社会经济学因素(医保类型、住院天数、支架数量、治疗血管数量、是否合并其他操作)均为DRG结算病例超支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患者具有多个社会经济学因素时发生DRG结算病例超支的可能性最大。[结论]医疗机构应重点关注符合强关联规则条件的患者,通过规范诊疗流程,加强介入手术路径管理;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临床路径,以及加强与医疗保障部门的沟通,及时反馈结算问题。在实现对医疗费用有效管控的同时,推动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和医保体系的良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FM19病组 超支 影响因素分析 关联规则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全流程仿真创伤救治模拟演练下的县域医院创伤救治现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平 李子龙 张连阳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通过仿真创伤全流程早期救治模拟演练分析我国县域医院创伤救治能力现状。方法2018年7月—2022年7月在全国40家县域医院举办了中国创伤救治培训基层版(China trauma training basic,CTCT?-B),培训包括仿真的创伤早期全流程救治模拟... 目的通过仿真创伤全流程早期救治模拟演练分析我国县域医院创伤救治能力现状。方法2018年7月—2022年7月在全国40家县域医院举办了中国创伤救治培训基层版(China trauma training basic,CTCT?-B),培训包括仿真的创伤早期全流程救治模拟演练。本研究对演练中创伤院前急救、院前院内信息联动、院内早期评估与处置、院内救治模式和流程、影响救治结局因素等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40家县域医院,其中二级医院29家,三级医院11家;院前急救模式:依托型32家,指挥型6家,独立型2家;院前急救能力方面:院前规范处置31家,不规范处置7家,不处置2家;院前院内信息联动方面:电话/微信24家,院前急救系统8家,中国创伤联盟紫云系统6家,无信息交互2家;院内交接和早期评估:能够按照创伤救治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评估和处置23家,不规范17家;创伤救治模式方面:以急诊科为主导的多学科会诊模式34家,创伤科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4家,专科主导多学科会诊模式2家;实体创伤病房6家,急诊病房23家,无病房11家;40名模拟创伤患者16人死亡,其余存活,死亡原因为早期评估和处置不规范,输血流程不合理、创伤相关核心技术缺乏,有效运行的创伤多学科团队缺乏。结论县域创伤救治过程中存在创伤早期评估和核心技术不足、缺乏院内高效的多学科救治团队、创伤集中收治模式尚未普及等问题,亟须重视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县域医院 模拟演练 创伤培训
下载PDF
我国医院创伤救治能力现状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解雨 李阳 +4 位作者 孙士锦 王韬 郭庆山 蒋建新 张连阳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77-382,共6页
目的通过调查我国34家医院创伤救治能力建设现状,了解自2018年以来创伤中心的建设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方法2023年组数据采集区间2017年1月——2023年7月,采取现场考察、座谈和问卷调研等方法,调研34家医院创伤救治能力,其中三级医院22家... 目的通过调查我国34家医院创伤救治能力建设现状,了解自2018年以来创伤中心的建设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方法2023年组数据采集区间2017年1月——2023年7月,采取现场考察、座谈和问卷调研等方法,调研34家医院创伤救治能力,其中三级医院22家,二级医院11家,一级医院1家;2013年组数据采集区间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同样方法调研了30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7家,二级医院11家,一级医院2家。对比各级医院创伤病房开设情况,创伤患者数量、创伤手术数量及创伤患者死亡情况。结果2023年组和2013年组比较:(1)分别有16家(47.1%)和13家医院(43.3%)设立了集中收治创伤患者病房;(2)创伤患者占住院患者比例分别为三级医院7.32%vs.7.92%、二级医院10.55%vs.9.14%、一级医院8.06%vs.11.33%;(3)创伤手术占比分别为三级医院17.01%vs.11.00%、二级医院13.28%vs.10.16%、一级医院51.96.%vs.34.72%;(4)创伤患者死亡占比分别为三级医院10.74%vs.11.68%、二级医院11.00%vs.27.99%;(5)2023年组医院均能提供24 h的创伤救治服务,50%的医院设立了创伤复苏区或创伤救治单元,较2013年组有明显改善(P<0.05);(6)2023年组医院的CT、超声、手术室可24 h开放,50%的医院采用床旁FAST超声。各级医院均具备承担批量伤员的救治和紧急扩充10%床位的能力。结论近年来我国二级医院创伤患者比例增加、死亡占比下降,不但将患者留在当地医院,且救治能力明显提高,但创伤中心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救治 创伤体系 救治能力
下载PDF
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体检数据分析
9
作者 赵庆 吴婷婷 +3 位作者 杨颖丽 钟艾联 杨奕 刘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体检结果,了解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及高发疾病,为制订健康管理策略、改善医护人员的整体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2021年及2022年医务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统计分析一般情况...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体检结果,了解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及高发疾病,为制订健康管理策略、改善医护人员的整体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2021年及2022年医务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统计分析一般情况、总体异常指标分布、不同性别异常指标检出率,比较2年不同性别异常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021年与2022年的异常指标检出率分别为99.54%、99.55%,同时检出4项及以上异常指标检出率分别为53.98%、59.18%;2022年男性甘油三酯升高的检出率低于202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2年女性双侧乳腺增生、宫颈腺囊肿、甲状腺结节和子宫肌瘤检出率均高于202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名前10的男女性共有检查项目异常指标包括尿酸升高、甲状腺结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男性医务人员该3项异常指标检出率2年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医务人员该3项异常指标中2022年尿酸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均低于2021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于202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有较严重的亚健康问题,男女性受检者2年所患疾病的种类与患病率变化情况均有所不同,应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相关健康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 异常指标 检出率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50岁以上门诊患者骨密度测定情况分析
10
作者 李灿 杨京 +5 位作者 苏楠 陈乐欣 陈涵纲 罗凤涛 陈林 谢杨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277-1280,1284,共5页
目的了解医院各科室50岁以上门诊患者骨密度测定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50岁以上行骨密度测定患者2772例,比较不同科室、性别、体重指数(BMI)患者及不同部位骨密度检测情况。结果76.33%(2116/2772)的... 目的了解医院各科室50岁以上门诊患者骨密度测定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50岁以上行骨密度测定患者2772例,比较不同科室、性别、体重指数(BMI)患者及不同部位骨密度检测情况。结果76.33%(2116/2772)的患者来自骨质疏松与骨发育门诊、脊柱外科、疼痛科及关节四肢外科。不同科室骨密度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女性骨密度检测率[1.49%(1004/67249)]明显高于≥70岁男性[0.29%(107/3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在不同科室骨密度检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骨密度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72例患者中,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为32.03%(888/2772),其中,女性骨质疏松症检出率[33.35%(835/2504)]明显高于男性[19.78%(53/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患者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各科室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总体骨密度检测率较低。建立骨质疏松门诊及宣讲骨质疏松症知识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此外需加强对男性骨质疏松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门诊 调查 检测率
下载PDF
成人创伤院前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11
作者 勾燚 黄存 +8 位作者 刘宿 李阳 敬慧丹 张兴文 杜武军 党星波 杨建中 张连阳 冯珂 《创伤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疼痛是创伤常见症状,通常较为剧烈和持久。如果不加以缓解,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与焦虑情绪,不利于患者配合诊疗,甚至导致慢性疼痛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目前,我国缺乏成人创伤院前疼痛管理相关指南和共识,以致医护人员普遍对创伤院前疼痛... 疼痛是创伤常见症状,通常较为剧烈和持久。如果不加以缓解,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与焦虑情绪,不利于患者配合诊疗,甚至导致慢性疼痛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目前,我国缺乏成人创伤院前疼痛管理相关指南和共识,以致医护人员普遍对创伤院前疼痛管理重视不足,接诊时面临诸多困惑,如创伤患者是否应该、如何进行镇痛治疗等。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和《创伤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成人创伤院前疼痛管理专家共识》,以期为创伤院前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院前 疼痛管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早期预测多黏菌素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戈 杨君 +2 位作者 刘芳 陈勇川 张洪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关键药物,但其显著的肾毒性严重限制了临床应用。为提升其安全性并改善患者预后,探索早期预测多黏菌素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尤为重要。胱抑素C、肾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 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关键药物,但其显著的肾毒性严重限制了临床应用。为提升其安全性并改善患者预后,探索早期预测多黏菌素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尤为重要。胱抑素C、肾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乙酰-β-葡萄糖苷酶、β2微球蛋白等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多黏菌素相关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相较于传统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在肾损伤的早期阶段提供敏感、特异的诊断信息,有助于优化个体治疗方案,降低临床风险。然而,检测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等问题仍限制了上述标志物的临床推广。未来的研究应重点优化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简化操作流程并降低成本,同时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估各种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推动其在临床肾损伤预测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物标志物 多黏菌素 急性肾损伤 肾毒性 早期预测
下载PDF
医院电子病历电子签名需求分析及实施方案 被引量:8
13
作者 史森中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为例,分析电子病历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使用电子签名的必要性,从网络架构、电子签名工作流程等方面阐述电子病历CA认证实施方案,指出该方案有助于实现医院医疗管理流程优化,提高安全保障。
关键词 电子病历 电子签名 CA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实践指南
14
作者 朱长太 李玲 +12 位作者 李志强 宛新建 陈世耀 潘健 张奕 任翔 韩坤 邹锋 文爱清 戎瑞明 夏荣 钱宝华 马昕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2期149-167,共19页
术中自体血回输(IOCS)作为1种重要的血液保护措施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的临床实践指南。本研究旨在根据对现有证据的查阅和评估,为临床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应用IOCS提供建议。研究数... 术中自体血回输(IOCS)作为1种重要的血液保护措施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的临床实践指南。本研究旨在根据对现有证据的查阅和评估,为临床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应用IOCS提供建议。研究数据来源于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等数据库。指南制定团队根据证据质量、利弊权衡、患者意愿和卫生经济学评估形成建议。本研究构建了7个临床问题,指南主要结论如下:1)与无围手术期异体输血(NPABT)相比,围手术期异体输血(PABT)会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更为不利的预后(推荐);2)同输入异体血或未输血比较,实施IOCS不会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更为不利的预后(推荐);3)肿瘤患者实施IOCS是经济可行的(推荐);4)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应该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LDF)(强推荐);5)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可以使用射线照射处理待回输的自体血(推荐);6)实施IOCS前应详细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符合适应证并排除禁忌证),方可实施IOCS(强推荐);7)恶性肿瘤患者实施IOCS应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充分地对患者病情和失血可能性进行预评估并遵守经内部审核的标准化管理流程,满足相应的条件,并应取得相应的资质(推荐)。总之,目前的证据表明:对某些需要输异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医师充分评估后可实施IOCS,实施过程中应使用LDF或者射线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自体血回输(IOCS) 自体输血 恶性肿瘤 手术 指南
原文传递
深在性囊性胃炎CT及MRI表现
15
作者 杨倩 袁晶 +4 位作者 毛锐利 薛志颖 钟鹏 张伟国 刘春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目的观察深在性囊性胃炎(GCP)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确诊的GCP患者,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17例GCP中,16例(16/17,94.12%)为单发、1例(1/17,5.88%)为弥漫性多发病灶;5例(5/17,29.41%)位于胃底、4例(4/17,2... 目的观察深在性囊性胃炎(GCP)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确诊的GCP患者,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17例GCP中,16例(16/17,94.12%)为单发、1例(1/17,5.88%)为弥漫性多发病灶;5例(5/17,29.41%)位于胃底、4例(4/17,23.53%)位于胃体,位于贲门及胃窦各3例(3/17,17.65%),1例(1/17,5.88%)位于幽门、1例(1/17,5.88%)为弥漫性分布。10例(10/17,58.82%)平扫CT表现为胃壁局部等密度增厚,增强后黏膜均匀强化。5例(5/17,29.41%)囊性为主病灶CT表现为黏膜下囊状隆起,向胃腔内生长,呈类圆形或长椭圆形等低密度,增强后黏膜呈三明治样强化;其中2例MRI表现为病灶局限于黏膜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示弥散不受限,增强模式与CT一致。2例(2/17,11.77%)囊实性病灶平扫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呈肿块样分层强化。结论GCP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高原官兵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16
作者 于雷 牛丽娜 +5 位作者 刘辉 焦凯 许荣宸 唐亚平 冯小倩 刘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通过高原官兵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与疾病状况分析探索口腔健康提升新策略。方法:设计量表,对高原(≥3000 m)和平原(≤1000 m)各500名部队官兵进行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并从各组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口腔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知信行... 目的:通过高原官兵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与疾病状况分析探索口腔健康提升新策略。方法:设计量表,对高原(≥3000 m)和平原(≤1000 m)各500名部队官兵进行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并从各组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口腔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知信行与疾病相关性。针对知信行并结合进行官兵口腔卫生需求调研,构建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岗位胜任力的“感知-领悟-交融”(PCI)创新培训体系并检验效果。结果:高原组口腔健康总知晓率(53.61%)、正向态度率(55.00%)、正面行为率(40.29%),均显著低于平原组(P<0.05);而龋病率(73%)、楔状缺损率(34%)、智齿冠周炎率(16%)、牙龈出血率(74%)、牙结石率(81%)、唇炎率(37%)均显著高于平原组(P<0.05)。知信行与疾病呈显著负相关。2组官兵口腔卫生需求均达70%以上。创新培训体系显著提升了卫生人员口腔预防保健综合能力。结论:高原官兵口腔健康亟待提升,本研究的创新培训体系有望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 知信行 高原 现状调查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和欧洲DME清单的恩扎卢胺/阿帕他胺ADE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17
作者 苏辉 蒋婷婷 +1 位作者 张妮 刘耀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挖掘和分析恩扎卢胺和阿帕他胺上市后相关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药品上市至2023年第2季度收录恩扎卢胺和阿帕他胺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采用报... 目的:挖掘和分析恩扎卢胺和阿帕他胺上市后相关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药品上市至2023年第2季度收录恩扎卢胺和阿帕他胺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挖掘潜在的风险信号,重点分析两药上报频数前30位的ADE及指定医疗事件(DME)。结果:获得恩扎卢胺和阿帕他胺的ADE报告分别为36 989份和5555份。本研究发现两药说明书未收录的ADE,其中,恩扎卢胺包含腹部不适、吞咽困难、骨转移等;阿帕他胺涉及心力衰竭、大脑出血等。同时,阿帕他胺检出了7个DME,其中,全身剥脱性皮炎、肺纤维化、粒细胞缺乏症未在药品说明书中提及。结论:两药安全性有较大差异,临床使用恩扎卢胺应重点关注胃肠系统、骨骼相关ADE,阿帕他胺重点关注皮肤、心血管类疾病及呼吸系统相关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ERS 恩扎卢胺 阿帕他胺 药品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比例失衡法 指定医疗事件
下载PDF
基于经颅超声图像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帕金森病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周紫薇 方靖琴 +3 位作者 胡加银 田优幽 蒙云 李陶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应用经颅超声观察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豆状核、中缝核回声变化,并基于此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在诊断帕金森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1例疑似帕金森病患者,其中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08例(PD组),非原发性帕金森... 目的应用经颅超声观察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豆状核、中缝核回声变化,并基于此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在诊断帕金森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1例疑似帕金森病患者,其中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08例(PD组),非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23例(非PD组),应用经颅超声观察中脑黑质、豆状核、中缝核回声特点,比较两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帕金森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构建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该模型对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净获益。结果两组年龄、黑质强回声、豆状核回声强度、中缝核连续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临床症状(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黑质强回声、豆状核回声强度、中缝核连续性均为预测帕金森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4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为:Logit(P)=-7.338+0.038×年龄+0.991×黑质强回声+1.076×豆状核回声强度+1.765×中缝核连续性。ROC曲线分析显示,当该模型截断值为0.393时预测帕金森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灵敏度为79.6%,特异度为80.5%,约登指数为0.601。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概率阈值为0.1~1.0时该模型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经颅超声图像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用于辅助诊断帕金森病,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颅 帕金森病 黑质 中缝核 豆状核
下载PDF
ROIWidth对射波刀脊柱追踪相关参数的影响
19
作者 唐婷婷 韩光辉 +3 位作者 钟勇 刘卓柠 胡林 陈川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2期24-28,66,共6页
目的探究射波刀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Width大小对脊柱追踪精度和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治疗,将模体进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设计物理计划;选择不同的ROI Width大小,手动引入误差模拟人体运动进行拍片,记录摆位误差... 目的探究射波刀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Width大小对脊柱追踪精度和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治疗,将模体进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设计物理计划;选择不同的ROI Width大小,手动引入误差模拟人体运动进行拍片,记录摆位误差及相关参数(dxAB、drAB、FalseNode)。结果不同大小的ROI Width对脊柱追踪的平移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仰俯角度轴旋转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xAB、drAB与ROI Wid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lseNode(FalseNodeA/FalseNodeB)随着ROI Width的增大而增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射波刀进行脊柱追踪治疗肿瘤时,选择50 mm的ROI Width可实现更高精度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脊柱追踪 感兴趣区 脊柱肿瘤 放疗 摆位精度
下载PDF
左旋肉碱经由AMPK/mTOR/FOXO1信号通路缓解肿瘤恶液质骨骼肌衰减
20
作者 王黎 童宁 +3 位作者 霍震宇 卢宗亮 黎娜 许红霞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目的探讨AMPK信号通路在白介素-6(IL-6)诱导的肿瘤恶液质骨骼肌衰减中的作用,并评估左旋肉碱(LC)对肿瘤恶液质骨骼肌衰减的抑制效应,以及这一效应是否经由AMPK信号通路。方法采用200 ng/ml IL-6诱导C2C12成肌细胞衰减,以此建立肿瘤恶液... 目的探讨AMPK信号通路在白介素-6(IL-6)诱导的肿瘤恶液质骨骼肌衰减中的作用,并评估左旋肉碱(LC)对肿瘤恶液质骨骼肌衰减的抑制效应,以及这一效应是否经由AMPK信号通路。方法采用200 ng/ml IL-6诱导C2C12成肌细胞衰减,以此建立肿瘤恶液质骨骼肌衰减的体外细胞模型。实验分为C组(不予干预)、IL-6组(200 ng/ml IL-6处理2 h)、IL-6+LC组(200 ng/ml IL-6处理2 h后,LC干预24 h),观察LC对肿瘤恶液质骨骼肌衰减的防治效果。结晶紫染色C2C12细胞,评估LC对肌管衰减的作用;RT-PCR检测p70S6K、MuRF1和Atrogin-1的转录水平,评估LC对肿瘤恶液质骨骼肌衰减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分析C2C12细胞AMPK/mTOR/FOXO1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探讨LC缓解IL-6诱导骨骼肌衰减的可能机制。8周龄C57小鼠腹腔接种结肠癌MC38细胞,建立体内肿瘤恶液质模型。实验分为MC38+LC组和MC38+ddH_(2)O组,每组各8只C57小鼠,MC38+LC组每天通过灌胃给予5 mg/kg剂量的LC,MC38+ddH_(2)O组每天通过灌胃给予等体积的ddH_(2)O。通过旷场实验、握力实验和ELISA分别评估小鼠体能、肌力和血清IL-6水平。结果体外实验中,与C组相比,IL-6组肌管直径减少(P<0.05),MuRF1和Atrogin-1的转录水平上调(P<0.05),AMPK的磷酸化升高(P<0.05),mTOR、p70S6K、FOXO1的磷酸化降低(P<0.05),而LC可以逆转这些效应。体内实验中,MC38+LC组小鼠较MC38+ddH_(2)O组移动距离增加(178.29%,P<0.05),肌力增加(62.74%,P<0.05),血清中IL-6水平降低(P<0.05)。结论左旋肉碱可能经由AMPK/mTOR/FOXO1信号通路抑制IL-6诱导的肿瘤恶液质骨骼肌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恶液质 左旋肉碱 代谢 白介素-6 骨骼肌衰减 蛋白合成 蛋白降解 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