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耳廓畸形耳模矫正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植良娥 姜振东 +2 位作者 何亚 兰发璋 钟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 对不同类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行耳模矫正后疗效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以38例(76耳,均为双侧)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畸形类型分三组:杯状耳为1组(杯状耳组),耳甲腔异常凸起为2组(耳甲腔组),其它畸形为3组(其它畸形... 目的 对不同类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行耳模矫正后疗效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以38例(76耳,均为双侧)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畸形类型分三组:杯状耳为1组(杯状耳组),耳甲腔异常凸起为2组(耳甲腔组),其它畸形为3组(其它畸形组)。患儿均进行耳模矫正,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不同畸形的即时成功率、最终矫正成功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结束时,三组畸形即时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P>0.05)。随访3个月后,杯状耳组最终矫正成功率(11.11%)低于耳甲腔组(81.25%)、其它畸形组(100.00%)(P=0.006,P=0.000),且耳甲腔组低于其它畸形组(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杯状耳组复发率(100.00%)高于耳甲腔组(43.75%)、其它畸形组(2.74%)(P=0.024,P=0.000),且耳甲腔组高于其它畸形组(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畸形行耳模矫正后均可取得较好的即时疗效,但最终疗效存在差异。杯状耳、耳甲腔异常凸起较其它畸形最终矫正成功率低、复发率高,其中杯状耳矫正难度最大、复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畸形类型 耳模 疗效 复发率
下载PDF
中耳手术不同备皮方式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刘玲 黄茂华 +3 位作者 贾立峰 袁伟 严琳潇 李佳家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789-791,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备皮方式对耳科手术患者耳后切口感染、愈合及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耳科接受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剃除切口周围毛发,并清洗皮肤区域;观察组不剃除毛发,...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备皮方式对耳科手术患者耳后切口感染、愈合及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耳科接受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剃除切口周围毛发,并清洗皮肤区域;观察组不剃除毛发,用肥皂清洁切口周围皮肤。统计分析术后2组患者切口感染和愈合情况,并在出院当天填写问卷以了解患者对两种备皮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不剃除毛发组与剃除毛发组相比,不会增加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感染率,并且更能体现患者自尊的需要,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需求及结合实际选择适合的备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皮 耳科手术 耳后切口 切口愈合 中耳 手术
下载PDF
急入高海拔环境后对听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文进 柯静 +2 位作者 周小清 胡蜜 袁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通过模拟高海拔环境对急进入高原人群听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建立动物模型研究急进高原对听觉系统的影响,为急性缺氧引起的耳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拟急进入高原的受试者,在进入高原前,受试者进入模拟海拔5000 m的低压氧舱内... 目的通过模拟高海拔环境对急进入高原人群听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建立动物模型研究急进高原对听觉系统的影响,为急性缺氧引起的耳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拟急进入高原的受试者,在进入高原前,受试者进入模拟海拔5000 m的低压氧舱内适应5 h,在入舱前后进行纯音测听(测试频率为250 Hz、500 Hz、1 kHz、2 kHz、4 kHz、8 kHz)。比较受试者入舱前后纯音测听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此结果建立动物模型,选取健康雄性C57小鼠50只,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5 h组、缺氧10 h组、缺氧24 h组、缺氧48 h组,每组10只。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5000 m高原环境,采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测量小鼠听力变化情况。结果受试者入舱后听力较入舱前有一定变化,双耳听阈及大多数频率(250 Hz、500 Hz、1 kHz、8 kHz)的纯音测听阈值较入舱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耳中频(2 kHz)纯音测听阈值较入舱前无显著变化(P>0.05)。在动物实验中,实验组Ⅰ、Ⅱ、Ⅲ、Ⅳ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Ⅴ波的潜伏期在缺氧5 h、10 h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缺氧24 h、48 h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各组click幅值及纯音测听阈值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高海拔环境对急进入高原人群的听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和急进高原导致的急性缺氧有关,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病 听力 缺氧 耳蜗
下载PDF
γ-Synuclein在不同年龄段C57小鼠内毛细胞中的差异表达
4
作者 龙浩 唐峰 袁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C57BL/6J小鼠内毛细胞中γ-Synuclein的表达差异性,探讨其与老年性聋听力损失的可能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出生后1月龄、3月龄、6月龄和9月龄C57BL/6 J小鼠各12只,对其进行ABR检测,取其耳蜗基底膜顶、底回进行免疫荧光染...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C57BL/6J小鼠内毛细胞中γ-Synuclein的表达差异性,探讨其与老年性聋听力损失的可能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出生后1月龄、3月龄、6月龄和9月龄C57BL/6 J小鼠各12只,对其进行ABR检测,取其耳蜗基底膜顶、底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γ-Synuclein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各年龄段C57小鼠ABR32kHz(高频)听力阈值分别为38.75±7.42、45.00±7.39、66.25±9.80、79.58±8.38dB SPL,从6月龄开始32kHz听阈明显升高(P<0.05),9月龄时相比6月龄进一步升高(P<0.05)。各年龄组免疫荧光染色耳蜗顶回γ-Synuclein染色完整未见缺失,底回γ-Synuclein出现选择性表达缺失,各年龄组选择性表达缺失数分别为1.08±1.00、1.25±1.22、2.75±1.91、4.42±2.11个,从6月龄开始γ-Synuclein在底回选择性表达缺失明显增加(P<0.05),9月龄时相比6月龄进一步增加(P<0.05)。结论γ-Synuclein选择性表达缺失增加的变化趋势与ABR测听高频听阈升高的变化趋势相符,提示γ-Synuclein与老年性聋听力损失存在可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SYNUCLEIN 内毛细胞 老年性聋 C57小鼠
下载PDF
锌指蛋白A20拮抗庆大霉素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蒋晓君 周小清 +3 位作者 龙浩 骆晓琴 贾立峰 袁伟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07-191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保护性基因锌指蛋白A20对内耳毛细胞的保护作用,为修复受损的听功能提供方法。方法采用锌指蛋白A20基因重组腺病毒(pAdEeay-1/A20)耳蜗圆窗膜显微注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ABR等办法,观察其在庆大霉素(GM)损... 目的探讨细胞保护性基因锌指蛋白A20对内耳毛细胞的保护作用,为修复受损的听功能提供方法。方法采用锌指蛋白A20基因重组腺病毒(pAdEeay-1/A20)耳蜗圆窗膜显微注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ABR等办法,观察其在庆大霉素(GM)损伤条件下对毛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功能上,pAdEeay-1/A20/GM组和人工外淋巴液/GM组听力阈值均明显升高(P<0.05),但pAdEeay-1/A20/GM组听力损伤较轻。形态学上,pAdEeay-1/A20/GM组与pAdEeay-1/GM组、人工外淋液/GM组比较,毛细胞的损伤数目减少,电镜观察下,此组也只有少量纤毛细胞发生倒伏或缺失,内毛细胞大部分正常,也较其他实验组损伤轻。结论构建的pAdEeay-1/A20载体可有效感染毛细胞,从功能和形态上可对GM造成的毛细胞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有一定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毛细胞 锌指蛋白A20 庆大霉素
下载PDF
Usher综合征Ⅰ型MYO7A基因的突变分析与产前诊断
6
作者 王思霁 熊文羽 +8 位作者 马永毅 彭雪 杨芳 陈子琦 余奉徽 程静 袁慧军 康厚墉 卢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对先天性耳聋一家系行遗传学分析,鉴定该病例的致聋基因突变。方法对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就诊的一例4岁的先天性耳聋男性患儿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并进行临床检查,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抽取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提取基... 目的对先天性耳聋一家系行遗传学分析,鉴定该病例的致聋基因突变。方法对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就诊的一例4岁的先天性耳聋男性患儿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并进行临床检查,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抽取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已知耳聋基因目标区域高通量测序,对于筛选出的候选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根据先证者耳聋基因诊断结果,补充眼科检查,对其父母再次怀孕的胎儿抽取羊水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测序发现先证者MYO7A基因p.Trp1466Ter/p.Tyr2042Ter复合杂合突变,其中p.Trp1466Ter突变为已报道的致病性突变,而p.Tyr2042Ter未见报道。除先天性耳聋外,眼科检查发现先证者存在视网膜色素变性,确诊为Usher综合征Ⅰ型。对该家庭再次妊娠胎儿在孕18周进行羊水穿刺及胎儿DNA测序,发现仅携带MYO7A基因p.Tyr2042Ter杂合突变,另一个等位基因为野生型,预测胎儿不会出现先证者的Usher综合征Ⅰ型临床表现。胎儿出生后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结论本研究明确了一个Usher综合征Ⅰ型家系的遗传学病因,并丰富了该病的表型与基因型数据库,为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HER综合征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靶向测序 MYO7A基因
原文传递
MicroRNA与感音神经性聋
7
作者 唐小林 李洋 +1 位作者 贾立峰 袁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523-1526,共4页
听力损失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感觉器官残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7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听力残疾人数为3.6亿人,其中儿童有3 200万[1],由于对听力损失关注不足而造成每年全球的总花费成本约为7 500亿美元,给患者自身及全社会均... 听力损失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感觉器官残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7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听力残疾人数为3.6亿人,其中儿童有3 200万[1],由于对听力损失关注不足而造成每年全球的总花费成本约为7 500亿美元,给患者自身及全社会均造成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