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富集骨移植材料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鹏 侯天勇 +2 位作者 邢军超 罗飞 许建中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11-15,11,共6页
目的 比较骨髓富集骨移植材料和同种异体骨作为骨移植材料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矫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前瞻性选取3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LenkeⅠ-Ⅲ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 目的 比较骨髓富集骨移植材料和同种异体骨作为骨移植材料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矫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前瞻性选取3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LenkeⅠ-Ⅲ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与观察组(1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同种异体骨作为植骨融合材料,观察组采用骨髓富集骨移植材料作为植骨融合材料。术后随访24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主弯矫正率、矫正丢失、融合率、VAS评分、ODI评分、SRS-30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矫正率、矫正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SRS-30评分均优于术前,但两组间术前与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融合率高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脊柱融合Lenke分级情况略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术后伤口愈合不良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骨髓富集骨移植材料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构建的植骨材料,用于脊柱融合可获得优于同种异体骨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骨髓富集技术 同种异体骨 脊柱融合
下载PDF
术后复发性胸腰椎结核的病例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利川 赵晨 +2 位作者 罗磊 张承旻 周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7期581-583,588,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胸腰椎结核复发患者资料,总结其病例特点,为临床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69例胸腰椎结核复发的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9例;年龄5~67岁,平均(37.5±14.5... 目的回顾分析胸腰椎结核复发患者资料,总结其病例特点,为临床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69例胸腰椎结核复发的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9例;年龄5~67岁,平均(37.5±14.5)岁。胸椎结核13例,胸腰段结核20例,腰椎结核32例,腰骶椎结核4例。统计分析他们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复发的患者中,55.1%(38例)的患者出现疼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89.9%(62例)患者出现椎旁脓肿,为影像学最常见的表现。53例患者行结核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共有22例患者出现耐药,耐药结核占41.5%。28例患者合并肺结核,2例患者合并肺结核及泌尿系统结核,1例患者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初次复发的时间:6个月以内32例,6~12个月9例,12~18个月8例,18~24个月4例,24~36个月3例,36~48个月5例,48~60个月3例,60个月以上5例,最长时间为84个月(7年)。43例患者只复发了1次,26例患者发生多次复发,复发的患者中再次出现复发的发生率为37.7%。结论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2年是复发最集中的时间节点,如出现疼痛、窦道、局部包块及神经症状,术后3个月血沉、C反应蛋白高于正常值,应警惕术后复发的可能。结合MRI、X线片及CT检查,若发现椎旁脓肿、内固定松动、骨质破坏等,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胸腰椎结核 复发性结核 病例特点
下载PDF
微创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感染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正伟 卢宏伟 +3 位作者 胡峻贤 罗飞 许建中 何清义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93-499,共7页
目的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施行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化脓性腰椎... 目的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施行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化脓性腰椎间隙感染20例23个节段,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8~67岁,平均54.9岁。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测量相关影像学指标以评估矢状位平衡改善、局部后凸畸形纠正、间接减压指标特点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1~56个月,平均18.9个月。单节段平均手术时间(279.6±73.9)min,出血量(241.3±70.1)mL,术后平均卧床(4.4±2.8)d。末次随访腰部VAS评分(0.65±0.49)分、ODI评分(9.30±1.63)%,均显著低于术前的(6.60±1.05)分和(77.65±9.41)%( P <0.05)。腰椎前凸角增加6.12°(14.7%)( P <0.05),腰椎矢状位平衡得到有效改善;局部后凸Cobb角减少1.99°(-21.6%)( P <0.05),后凸畸形得到纠正。术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椎管面积、椎管中央矢状径等间接减压指标较术前均显著提高( P <0.05)。植骨均获融合,术后临床恢复良好,无感染复发需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对于选择合适的化脓性腰椎间隙感染病例,微创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病灶清除彻底、脊柱稳定性好,术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指标均显著改善,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腰椎间隙感染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隙感染 微创 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