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5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曼不动杆菌无菌体液感染患者归因危险度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何磊 姜道彬 +13 位作者 刘丁 郑小芳 邱荷语 吴淑梅 吴晓英 崔金兰 谢首佳 夏琴 何莉 刘晞照 舒昌惠 李荣琴 陶红英 陈泽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5分)和入住ICU的主要诊断为匹配条件,按1∶2比例选取未感染AB患者作为非感染组,计算AR。结果AB无菌体液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3.3%,非感染组患者为23.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AR为10.2%(95%CI:-2.3%~22.8%)。血、脑脊液等标本来源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诊断为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感染AB后AR最高,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诊断分类同样如此。结论重症患者AB感染预后被严重高估,但ICU仍应针对AB进行积极医院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归因危险度 预后 无菌体液 多中心队列研究
下载PDF
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索降训练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苟文隆 李殿威 +5 位作者 路星辰 刘星 邱金龙 王钟 王子明 刘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训练伤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于2022年9月对某部官兵进行训练伤问卷调查。统计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根据是否存在训练伤将被试... 目的调查分析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训练伤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于2022年9月对某部官兵进行训练伤问卷调查。统计索降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根据是否存在训练伤将被试者分为训练伤组与对照组。从两组被试者一般情况、身体素质、训练前受伤及训练后受伤情况等方面分析索降训练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数据分析303例,其中索降训练伤发生115例(训练伤组,37.95%),对照组188例。训练伤高发部位依次为踝关节(19.72%)、膝关节(15.49%)和腕关节(13.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军龄(95%CI:1.011~1.209,P=0.028)、独生子(95%CI:1.541~4.578,P=0.000)、仰卧起坐成绩(95%CI:0.922~0.970,P=0.000)和3000 m跑成绩(95%CI:1.001~1.010,P=0.029)是索降训练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独生子、核心肌力和有氧耐力不足以及较年长的空中突击部队官兵更易发生索降训练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突击部队 索降 军事训练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体检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贵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6-0139,共4页
体检中心由于其主营业务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涉及管理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实际的护理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若无法保证防范策略落实的就实行,将可能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文章介绍了体检中心护理的主观风险、客观风险以及恶... 体检中心由于其主营业务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涉及管理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实际的护理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若无法保证防范策略落实的就实行,将可能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文章介绍了体检中心护理的主观风险、客观风险以及恶意风险的防范要点,并从采血护士、受检者突发症状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常见的体检中心护理危险因素与干预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体检中心护理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中心 护理 安全隐患 建议对策
下载PDF
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康复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4期0124-0127,共4页
探讨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康复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本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规培的规培护士共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规培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对照组采用传统课... 探讨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康复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本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规培的规培护士共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规培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对照组采用传统课程学习。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情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可以提高学生在笔试以及实际护理操作的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培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三个部分的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总体满意率为100.00%,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满意度高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康复医学科的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模式能有效地提高规培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课 康复医学 学习效果
下载PDF
杨国汉关于中医学整体观的解析与运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徐萍利 杨国汉 +1 位作者 杜磊 杨学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杨国汉教授对于中医整体观有着深入认识、解析和运用,是他多年来研习中医理论、提炼中医思维、体悟临床经验的结晶。整体观的价值体现在只有在整体观的指导下才能更准确地理解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进而组方用药。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思维的... 杨国汉教授对于中医整体观有着深入认识、解析和运用,是他多年来研习中医理论、提炼中医思维、体悟临床经验的结晶。整体观的价值体现在只有在整体观的指导下才能更准确地理解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进而组方用药。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思维的基础,是中医学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一种独特的、区别于西方医学的根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整体观立足于生命状态,在形气神三个层面上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以平为期的健病观是理解整体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 中医基础理论 天人合一 杨国汉
下载PDF
国内外医学职场“PUA”现状总结与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园顺 席振众 +2 位作者 徐梦霜 张铭 李伟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3期158-160,共3页
阐述国内外医学职场“PUA”现状,提出如何识别和应对职场“PUA”的方法,反思医学教育中职业素养培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医学职场 职场“PUA” 职场欺凌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大健康理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策略研究
7
作者 苏萍 李力 +1 位作者 王路 李华翔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0期3591-3594,共4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基层托底的医疗单元,是我国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坚力量之一,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可或缺的第一道屏障。该文通过阐述大健康理念下...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基层托底的医疗单元,是我国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坚力量之一,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可或缺的第一道屏障。该文通过阐述大健康理念下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与职能、现状与发展,分析其在健康养老中的价值及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原因、优势与短板,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来规划提出一些参考建议,旨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推进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保障群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社区卫生服务 发展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肝胆外科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的影响
8
作者 舒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123-0126,共4页
分析对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的肝胆外科者,护理干预上通过集束化护理方式对护理质量以及预防感染价值。方法 通过病例选择以及对照方式,共计纳入病患100例,主要分组为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对于50例的对照组病患在进行护理,主要是常规... 分析对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的肝胆外科者,护理干预上通过集束化护理方式对护理质量以及预防感染价值。方法 通过病例选择以及对照方式,共计纳入病患100例,主要分组为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对于50例的对照组病患在进行护理,主要是常规的护理,50例观察组用集束化护理。对于两组的护理情况评价以及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质量中的敷料及时更换、服务态度、感染控制、问题解决各个方面分值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留置CVC期间感染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4.00%的感染发生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2.00%的满意度(P<0.05)。结论 对于肝胆外科留置CVC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对导管护理质量,降低导管留置期间的感染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集束化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质量 感染预防
下载PDF
程序化和谐护理对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张亮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期0218-0220,共3页
目的探究程序化和谐护理对提高体验中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程序化和谐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体检时间及体验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程序化和谐护理对提高体验中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程序化和谐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体检时间及体验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体检时间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程序化和谐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体检中心护理中心的护理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体验者的满意程度,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和谐护理 体检中心 护理质量 体检者满意度
下载PDF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下驾驶信息过载研究及应用
10
作者 孙丽璐 张袁籽妍 +4 位作者 赵娟 谢静茹 邱金龙 周帆 赵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7,共10页
随着汽车网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驾驶过程面临着车内外多源信息过载的影响,这可能会产生交通安全问题.驾驶信息过载包含感知、认知和决策等复杂神经机制.在知识、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当驾驶员处于庞大、繁杂、多变环境中排查信... 随着汽车网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驾驶过程面临着车内外多源信息过载的影响,这可能会产生交通安全问题.驾驶信息过载包含感知、认知和决策等复杂神经机制.在知识、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当驾驶员处于庞大、繁杂、多变环境中排查信息对象并进行决策时,决策都是在有限度的理性条件下进行,且常带有主观因素,这是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基本原理.汽车工业界基于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根据人的特性研究了AR-HUD控制驾驶信息过载的汽车驾驶辅助技术以及OLED车载显示的应用,驾驶员在面临信息过载时可快速筛选关键信息,做出正确驾驶决策,以此来提升驾驶的安全性.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学者在驾驶信息过载原因、生理心理机制以及控制驾驶信息过载的技术和装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安全驾驶、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过载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智能驾驶辅助设备 驾驶安全
原文传递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报告
11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2 位作者 李福琴 战榕 方旭 孟庆兰 杨怀 李卫光 刘丁 郭凤玲 鲜于舒铭 赖晓全 逄崇杰 黄勋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性,并与2003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573所医院调查住院患者1071368例,其中738535例患者进行了HCV相关检测,4014例存在HCV感染,检测率为68.93%,HCV阳性率为0.54%。男性患者HCV阳性率为0.60%,女性患者为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01)。年龄段以50~<60岁组HCV阳性率最高(0.76%),其次为40~<50岁组,HCV阳性率为0.7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74,P<0.001)。2003年调查住院患者91113例,35145例进行HCV相关检测,检测率为38.57%,775例存在HCV感染,HCV阳性率为2.21%。2020年不同规模医院HCV阳性率为0.46%~0.63%,以医院床位数600~899张者最高,不同规模医院患者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01)。2020年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CV相关检测患者人数>10000例,HCV阳性率为0.19%~0.81%,以海南省最高;不同科室HCV阳性率为0.06%~0.82%,以儿科HCV阳性率最低,内科HCV阳性率最高。2003、2020年HCV阳性率均以感染病科最高,分别为7.95%、3.48%,2003年其次为整形科(7.72%)、消化科(3.77%)、肾病科(3.5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3.10%),2020年其次为消化科(1.35%)、肾病科(1.18%)、内分泌科(0.91%)、综合ICU(0.79%)。结论与2003年相比,2020年HCV阳性率明显下降。HCV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其次为消化科、肾病科及综合ICU,HCV感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住院患者 发病率
下载PDF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脉冲式超声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中国专家共识
12
作者 中国性学会能量医学与男科装备分会《低强度体外冲击波/脉冲式超声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张祥生 +3 位作者 姜涛 卢慕峻 李彦锋 陈鑫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国内外ED诊疗指南推荐的口服药物、阴茎海绵体内血管活性药物注射和阴茎假体植入等治疗方案均不能针对ED病因,故无法从纠正发病机制方面彻底治愈ED。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Li-ESWT)和...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国内外ED诊疗指南推荐的口服药物、阴茎海绵体内血管活性药物注射和阴茎假体植入等治疗方案均不能针对ED病因,故无法从纠正发病机制方面彻底治愈ED。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Li-ESWT)和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IPUS)治疗ED,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亦能针对病因治疗,促进阴茎功能康复。然而,目前临床上存在Li-ESWT和LIPUS治疗ED适应证不明确、治疗方案不统一、疗效差异大等问题,限制了该类疗法的进一步应用。据此,中国性学会组织本领域内多位临床专家,根据现有的Li-ESWT和LIPUS治疗ED的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经共同研究、讨论达成一致,制定了本共识,旨在为从事Li-ESWT及LIPUS治疗ED领域的临床医生、设备研发人员提供规范的治疗方法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 治疗效果 适应证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入术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3
作者 廖利萍 王科 +4 位作者 陈英 高英 董荔 彭娜 袁义芹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入术(PICC)发生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行PICC的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PICC导管异位情...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入术(PICC)发生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行PICC的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PICC导管异位情况,对可能引起导管路径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167例PICC患者中,导管异位16例(9.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管切开(OR=1.569)、机械通气(OR=1.598)、经头静脉穿刺(OR=1.985)、患者意识障碍(OR=1.866)、送管次数大于2次(OR=1.265)、锁骨下静脉置管史(OR=1.632)是神经外科患者PICC导管异位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行PICC置管时,建议首选经贵要静脉路径穿刺置管,肘正中静脉次之,同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入术 导管异位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月琴 贺翔鸽 +11 位作者 阴正勤 王林农 李龙标 张虹 王勤美 吴建伟 王丽娅 赵东卿 贺燚 祝磊 李家臣 张俊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6-552,共7页
目的评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中国7家医院纳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共520例520眼,采用3∶1的比例将患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中国7家医院纳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共520例520眼,采用3∶1的比例将患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90眼,采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对照组130眼,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作为阳性对照。2个组均每日点眼4次,每次1~2滴,疗程均为7~14d。分别于试验开始前及结束后收集各组患眼结膜囊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于用药前和用药后0、7和14d对患眼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和评分,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意向性分析(ITT)证实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59.38%和60.47%,总有效率分别为88.80%和86.05%,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2)。临床可评价(CE)分析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63.48%和63.87%,总有效率分别为92.46%和88.24%,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意向性分析(MITT)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60.57%和62.07%,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88.51%,校正中心效应后2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可评价分析(ME)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3.71%和63.41%,总有效率分别为93.44%和90.24%,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42%和90.80%,CE分析分别为90.11%和92.77%,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χ^2=0.82,P=0.36)。用药后3、7和14d,2个组患眼眼部不良反应(包括耐受性、烧灼感、刺痛感和眼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与左氧氟沙星等效,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左氧氟沙星接近,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 结膜炎 细菌性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治疗结局 安全性
下载PDF
组蛋白H3K27me3沉默子重塑上调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磷酸甘油醛激酶1表达
15
作者 秦苾珺 谭玉婷 +7 位作者 储召乐 刘碧颖 李先锋 王涛 陈东风 崔红娟 吴林育 王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607,共11页
目的 绘制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IN)组织的组蛋白H3K27me3沉默子图谱,寻找沉默子调控的重要靶基因。方法 从本院内镜中心收集HGIN与正常胃黏膜组织各24例,采用H3K27me3染色体靶向切割和标签... 目的 绘制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IN)组织的组蛋白H3K27me3沉默子图谱,寻找沉默子调控的重要靶基因。方法 从本院内镜中心收集HGIN与正常胃黏膜组织各24例,采用H3K27me3染色体靶向切割和标签化(Cleavage Under Target&Tagmentation, CUT&Tag)测序技术捕获基因组修饰区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类组织的沉默子信号特征以及差异;整合RNA测序数据及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Hi-C)公共数据,分析沉默子重塑调控的靶基因及调控的潜在生物学过程。结果 与正常胃黏膜相比,HGIN组织H3K27me3修饰数量减少,信号强度全局性降低,呈现H3K27me3信号峰重塑现象;转录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HGIN共有8 88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基因4 335个,表达下调基因4 552个,其中CTNNB1等肿瘤发生相关基因显著上调;整合分析表观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发现沉默子丢失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氨基酸生物合成、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和糖酵解等关键代谢基因,如糖酵解关键酶磷酸甘油醛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1,PGK1)表达,进而促进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结论 组蛋白H3K27me3沉默子信号丢失是HGIN表观重塑特征之一,沉默子丢失可能与PGK1等糖酵解和氨基酸代谢基因表达紊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胃癌 组蛋白修饰H3K27me3 沉默子 磷酸甘油醛激酶1
原文传递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阿可替尼ADE信号挖掘与分析
16
作者 熊瑞 雷静 +3 位作者 张世鹏 张宏 仝永涛 来小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5-600,共6页
目的挖掘和分析阿可替尼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OpenVigil 2.1平台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2017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与阿可替尼相关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与英国药品和健康... 目的挖掘和分析阿可替尼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OpenVigil 2.1平台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2017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与阿可替尼相关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与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对ADE信号进行检测。结果提取到以阿可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报告7869份,从中检测到142个ADE阳性信号,涉及20个系统器官分类,基本与其药品说明书记载的ADE一致,主要涉及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脏器官疾病等。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未在其药品说明书中提及的新的潜在ADE信号,包括心源性猝死、肺毒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胸腔积液、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骨痛、血压降低、血钠异常等。结论在应用阿可替尼时,除了需要关注其说明书已记载的ADE外,还应评估其包括心源性猝死、肺毒性等可能导致死亡的严重ADE风险,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可替尼 药物不良事件 数据挖掘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套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IOL Master 700与Lenstar LS900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生物测量及人工晶状体计算的比较
17
作者 陶露莎 高铃 +3 位作者 喻娟 冯英 陈爽 吴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12-617,共6页
目的:比较IOL Master 700与Lenstar LS900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眼生物测量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及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03/2023-03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 目的:比较IOL Master 700与Lenstar LS900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眼生物测量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及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03/2023-03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手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36例136眼,平均年龄57.38±8.08岁。根据眼轴长度(AL)将患者分为3组:A组(26 mm≤AL≤28 mm)41眼,B组(28 mm30 mm)52眼。术前分别使用两种仪器测量AL、平均角膜曲率(Km)、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和白到白距离(WTW)。所有患者均采用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计算IOL度数,个性化选择适宜的预留屈光度,比较两种仪器的预测屈光误差(PE)和绝对屈光误差(AE)。结果:三组患者中Lenstar LS900测量的AL和ACD均大于IOL Master 700测量值(均P<0.05),且两种仪器测量AL的平均差值C组>B组>A组。两种仪器测量LT、Km与WTW值均无差异(均P>0.05)。两种仪器所得各组生物参数均具有正相关性(均r>0.9,P<0.05)且一致性较好(95%LoA范围较窄)。两种仪器计算的AE无差异(P>0.05),但IOL Master 700计算的PE小于Lenstar LS900(P<0.05),且前者远视偏移百分比更低。结论: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Lenstar LS900测量AL值大于IOL Master 700,且该差异随着AL的增加而增大,两种仪器对IOL的计算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但IOL Master 700术后屈光误差更小,远视偏移百分比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 Master 700 Lenstar LS900 高度近视 白内障 生物测量 眼轴 人工晶状体 Barrett UniversalⅡ
下载PDF
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及其相关综合征的临床与遗传学研究
18
作者 唐朋 兰卫华 +7 位作者 张尧 张军 舒泽华 李珂 黄灶明 黄义强 刘秋礼 江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3,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 PCC/PGL)及其相关综合征的临床表型、遗传特征及其治疗随访策略。方法 共纳入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2000年1月至2022年8月临床确诊的44例PCC/PGL患者,收... 目的 探讨不同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 PCC/PGL)及其相关综合征的临床表型、遗传特征及其治疗随访策略。方法 共纳入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2000年1月至2022年8月临床确诊的44例PCC/PGL患者,收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信息,采用二代测序对43例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测,以及采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和家系成员进行突变验证。结果 共15例患者确诊为遗传性PCC/PGL,其中7例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3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MEN2),5例家族性副神经节瘤综合征。7个VHL综合征家系按照临床表现分别诊断为VHL2A(c.500G>A)、VHL2B(c.239G>T和c.444_457del)和VHL2C(c.293A>G)3种亚型,先证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2例复发性PCC及多发性肾癌患者还接受了舒尼替尼靶向治疗。3个MEN2家系分别携c.1901G>C、c.1832G>A和c.1901G>A错义突变,临床诊断均符合MEN2A,所有患者接受肾上腺及甲状腺切除手术,其中1例为预防性甲状腺切除。5个家族性副神经节瘤综合征家系中,共检测到4例SDHB突变患者,1例SDHD突变患者(SDHB:c.343C>T,c.541-2A>G,c.575G>A,c.268C>T;SDHD:c.337_340del),以散发性腹膜后PGL多见。结论 超过1/3的PCC/PGL患者可携带胚系基因突变,并具有明显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基因诊断技术在临床精准治疗及随访、遗传咨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遗传综合征 临床特点 VHL RET
原文传递
成骨细胞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
19
作者 李京羿 陈家久 +1 位作者 李耀明 王洛夫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4-555,共12页
目的 研究成骨细胞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潜在的机制。方法 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超速离心提取细胞培养基上清中的外泌体并鉴定。克隆形成试验分析成骨细胞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PCR芯... 目的 研究成骨细胞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潜在的机制。方法 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超速离心提取细胞培养基上清中的外泌体并鉴定。克隆形成试验分析成骨细胞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PCR芯片分析外泌体处理后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变化的miRNA。通过荧光标记实验证明成骨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存在miRNA传递。在细胞和动物水平研究关键miRNA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生信分析并实验验证关键miRNA的靶基因。结果 成功提取并鉴定了成骨细胞外泌体。相比于对照组,加入成骨细胞外泌体的前列腺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增强(P<0.05)。PCR芯片筛选发现miR-223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分子。膜交换实验显示成骨细胞与前列腺癌细胞存在膜交换,FAM标记miRNA显示miR-223能够在细胞间传递。功能实验表明,过表达miR-223能够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抗凋亡和迁移侵袭能力(P<0.05)。生信分析提示WNT通路抑制蛋白APC可能是miR-223的靶基因,实验证实过表达miR-223能够降低前列腺癌细胞中APC的表达(P<0.05)。Rescue实验显示过表达APC能够逆转miR-223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促进作用。结论 成骨细胞外泌体是前列腺癌的促癌因子。外泌体中miR-223可能是其中的关键作用分子,其通过影响细胞中APC的表达发挥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外泌体 miR-223 APC 前列腺癌
原文传递
丙泊酚对脓毒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20
作者 孙悦 张杰 +5 位作者 张濒丹 彭小勇 周远群 李涛 刘良明 陈力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39,共8页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脓毒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6只12周龄的SD大鼠,雌雄不论,体质量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6)、脓毒症组(n=16)、丙泊酚组(n=16)、丙泊酚+ROCK抑制剂Y-27632组(n=16)、丙泊酚...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脓毒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6只12周龄的SD大鼠,雌雄不论,体质量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6)、脓毒症组(n=16)、丙泊酚组(n=16)、丙泊酚+ROCK抑制剂Y-27632组(n=16)、丙泊酚+PKCα抑制剂GO6976组(n=16)、丙泊酚+IP3抑制剂2-APB组(n=8)以及丙泊酚+细胞缝隙连接抑制剂甲氯灭酸钠(Movens)组(n=8),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和血管环钙敏感性测定技术,研究丙泊酚对脓毒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改善作用及其与RhoA/ROCK、PKCα、IP3和细胞缝隙连接的关系。结果 离体血管环反应性测定实验和钙敏感性测定实验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性和钙敏感性均显著降低,量-效曲线右移,其中肠系膜上动脉降低最为明显,降低比例达51.42%(P<0.05);而丙泊酚组可明显改善脓毒症组血管低反应性以及钙敏感性,在股动脉的恢复作用最为显著,恢复比例达89.57%(P<0.05)。钙敏感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与丙泊酚组相比,丙泊酚+Y-27632组和丙泊酚+GO6976组量-效曲线右移,Y-27632和GO6976可显著拮抗丙泊酚对严重脓毒症大鼠肠系膜上动脉主干血管钙敏感性的改善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46.95%和88.63%(P<0.05)。离体血管环反应性测定实验显示,丙泊酚+Y-27632组和丙泊酚+Movens组可显著拮抗丙泊酚组对脓毒症组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改善作用,抑制程度分别为40.79%和169.90%(P<0.05);而丙泊酚+GO6976组和丙泊酚+2-APB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丙泊酚治疗可显著改善脓毒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RhoA/ROCK通路改善血管钙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丙泊酚 血管低反应性 RhoA/ROCK 钙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