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带数字波束形成中的分数延时滤波器设计优化
1
作者 徐伟 邹永显 +2 位作者 李鹏 陈尹翔 王辉辉 《火控雷达技术》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在宽带数字波束形成处理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对阵列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包络延时补偿。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分数延时滤波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延时。本文主要讨论Farrow结构的分数延时滤波器设计优化方法,以便于工程应用。
关键词 宽带波束形成 FARROW结构 分数延时滤波器
下载PDF
装甲车辆三相同步电机宽频电磁兼容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熊瑛 李小健 +6 位作者 周伟 李楠 焦美 李燕 杜晓琳 聂秀丽 纪相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67-1477,共11页
电驱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宽频高强度电磁干扰,对自身及其他电子电气设备构成不可忽视的威胁,针对电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干扰耦合媒介——三相同步电机,提出考虑寄生效应的宽频建模方法,支撑设计人员完成电磁干扰风险分析及... 电驱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宽频高强度电磁干扰,对自身及其他电子电气设备构成不可忽视的威胁,针对电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干扰耦合媒介——三相同步电机,提出考虑寄生效应的宽频建模方法,支撑设计人员完成电磁干扰风险分析及改进优化。基于测试获得电机三相端口共模及差摸阻抗频域特性;通过数学推导得到电机的单相共模及差模阻抗特性,并借助矢量拟合技术构建等效电路方法构建电机单相端口共模及差模高频等效电路模型;最终将单相等效电路按星形连接构建出完整的电机三相电路模型。基于该方法构建某140 kW永磁同步电机等效模型,通过比对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完成三相同步电机的等效建模,且具有频率范围宽、收敛性好等特点,可与其他电子电气模块级联构成完整的电驱动系统模型,有效支撑系统级电磁干扰与电磁敏感问题的快速分析与预测,具备创新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辆 电磁兼容 三相同步电机 电驱动系统 高频等效电路模型
下载PDF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反向光放大和损伤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盛泉 司汉英 +6 位作者 安建民 张海伟 张钧翔 丁宇 李升才 史伟 姚建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利用速率方程模型对主振荡-功率放大器结构的1μm波段掺镱(Yb)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中存在连续波反向信号光时的功率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反向信号光功率会被高功率激光放大器所明显放大,10 kW级的光纤激光器中,100 W的反向信号经过... 利用速率方程模型对主振荡-功率放大器结构的1μm波段掺镱(Yb)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中存在连续波反向信号光时的功率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反向信号光功率会被高功率激光放大器所明显放大,10 kW级的光纤激光器中,100 W的反向信号经过放大器后功率会被放大至k W量级;与此同时,反向信号放大过程对反转粒子数的消耗会导致激光器的正向输出功率的严重下降。另外,反向信号放大也会导致放大器输出端的激光功率过强,加剧泵浦吸收和受激发射过程,增加该处的热负载、导致温度大幅上升100℃以上,对稳定性产生潜在影响。反向信号导致振荡器提供的正向种子光功率波动和下降时,正向信号不能充分饱和有源光纤中的增益,会进一步加强反向信号在主放大级中的放大作用,进而对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影响。提高正向种子光功率、增强正向信号对激光增益的饱和作用,有助于抑制反向信号的放大过程,但需综合考虑种子源稳定性、热负载、热致模式不稳定和受激拉曼散射等因素合理选择种子光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光纤放大器 速率方程 反向信号放大 损伤阈值
原文传递
基于劣化数据的综合传动装置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闫书法 马彪 +3 位作者 郑长松 王立勇 朱礼安 马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6-1133,共8页
研究不确定测量多维劣化监测数据下的综合传动装置剩余寿命预测.采用主元分析与状态空间模型融合得到装置劣化程度指标;根据随机过程首中时间的概念定义了装置的剩余寿命,利用Wiener过程建立了装置劣化过程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装置劣化随... 研究不确定测量多维劣化监测数据下的综合传动装置剩余寿命预测.采用主元分析与状态空间模型融合得到装置劣化程度指标;根据随机过程首中时间的概念定义了装置的剩余寿命,利用Wiener过程建立了装置劣化过程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装置劣化随机性与监测数据测量不确定性;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了模型参数,并利用Kalman滤波技术实现了劣化模型的实时估计与更新,得到了装置的剩余寿命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能够客观描述装置性能劣化规律,优于不考虑测量不确定性的方法,能够提高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为装置的视情维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传动装置 劣化建模 剩余寿命 数据融合 不确定测量
下载PDF
武器装备论证工作中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8
5
作者 贾晨星 李胜 周宇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9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发挥标准体系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更好地指导装备论证工作,对如何在装备论证工作中构建标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国内颁布的现行标准,重点分析了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对现行标准进行了具体分类,阐述了装备论证工作对构建标准体系的... 为发挥标准体系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更好地指导装备论证工作,对如何在装备论证工作中构建标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国内颁布的现行标准,重点分析了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对现行标准进行了具体分类,阐述了装备论证工作对构建标准体系的军事需求,建立了在标准体系构建中需要坚持的四项原则,提出了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和步骤,给出了标准体系的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论证 标准体系 全寿命周期 构建与应用
下载PDF
车载超宽带雷达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涛 陶溢 +1 位作者 何明利 宗磊强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0年第4期18-22,共5页
超宽带雷达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体制雷达,大的信号带宽使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该雷达在目标识别、探测、成像、精确定位等技术中具有广泛应用。介绍了超宽带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分类,描述了国外车载超宽带雷达的研制现状,最后根据超宽带技... 超宽带雷达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体制雷达,大的信号带宽使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该雷达在目标识别、探测、成像、精确定位等技术中具有广泛应用。介绍了超宽带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分类,描述了国外车载超宽带雷达的研制现状,最后根据超宽带技术的特点,明确了车载超宽带雷达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车载超宽带雷达 距离分辨率 穿透性
下载PDF
地面无人协同通信系统设计
7
作者 刘玉军 蔡猛 +1 位作者 陶溢 孔国杰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70-1178,共9页
文中通过分析无人系统协同通信系统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地面无人系统的协同通信系统,设计了新型无人协同网络架构、协同控制适配器和网络协同控制通信波形,实现了对现有通信波形的认知接入,以及本级协同控制的认知组网。仿真结果表... 文中通过分析无人系统协同通信系统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地面无人系统的协同通信系统,设计了新型无人协同网络架构、协同控制适配器和网络协同控制通信波形,实现了对现有通信波形的认知接入,以及本级协同控制的认知组网。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可有效满足无人协同行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系统 协同通信 频谱认知
下载PDF
无偏振片液晶透镜深度估计
8
作者 赖文杰 刘志强 +1 位作者 孙涛 胡晓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1-172,共12页
设计了一种无偏振片液晶透镜的离焦深度测量(DFD)方法。分别建立液晶透镜成像下的o光和e光的高斯模糊退化模型,将其加权求和得到自然光在液晶透镜成像下的模糊退化模型,求取自然光和e光下深度估计对噪声的偏导,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设计了一种无偏振片液晶透镜的离焦深度测量(DFD)方法。分别建立液晶透镜成像下的o光和e光的高斯模糊退化模型,将其加权求和得到自然光在液晶透镜成像下的模糊退化模型,求取自然光和e光下深度估计对噪声的偏导,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自然光模型比e光模型抗干扰能力更强,小模糊光斑比大模糊光斑抗干扰能力更强。在无偏模糊均衡滤波器(UDE)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导向滤波对偏差进行滤波,并对置信度模型进行修正,引入实例分割对估计结果进行优化。搭建了放大率恒定的液晶透镜光学成像系统,实现了自然光条件下利用液晶透镜的深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和e光条件下UDE方法相比,均方根误差降低了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无偏振片 液晶透镜 失焦深度估计 无偏滤波器 实例分割
原文传递
利用液晶透镜实现的局部变倍成像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胡轶瑶 刘志强 +1 位作者 孙涛 陶溢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9-55,共7页
提出了一种液晶透镜与玻璃镜头组合的新型局部变倍成像系统,以解决传统变倍成像系统中机械结构体积较大、非线性运动设计难度较大、变倍数离散等问题。首先对所提出系统进行了说明,给出了系统各参数间的关系。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介绍,重... 提出了一种液晶透镜与玻璃镜头组合的新型局部变倍成像系统,以解决传统变倍成像系统中机械结构体积较大、非线性运动设计难度较大、变倍数离散等问题。首先对所提出系统进行了说明,给出了系统各参数间的关系。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液晶透镜结构及双偏振结构。对所提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改变液晶透镜组所加电压调节孔径区域内成像变倍比。这说明在系统组件无机械移动的条件下可通过调节液晶透镜组所加电压实现局部变倍成像,且变倍比连续可调。此系统不仅简化了传统变倍成像系统的机械结构,使变倍系统轻量化、小型化成为可能,还为图像细节信息的获取与分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液晶透镜 变倍成像 焦距可变 多分辨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