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的效果
1
作者 陈昕 朱贞珍 朱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39-0141,共3页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25,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25,采取常规干预)。结果 两组在干预前的VA...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25,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25,采取常规干预)。结果 两组在干预前的VAS评分、HSS评分、BI指数、各维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对比均未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上述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获取良好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有榕 魏强强 +1 位作者 罗正理 王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71-74,共4页
目的 观察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8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 目的 观察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8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发生组(20例)、未发生组(63例)。比较血清ChAT和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清ChAT和相关指标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hAT与相关指标对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血清ChAT、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hAT(OR=0.811,95%CI:0.716~0.918)与NO(OR=0.845,95%CI:0.732~0.976)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hAT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60;NO对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为0.679。结论 血清ChAT、NO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且血清ChAT对其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胆碱乙酰转移酶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
3
作者 姚有榕 王刚 +2 位作者 舒振云 罗正理 魏强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107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107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延迟愈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延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 107例患者术后延迟愈合发生率为12.15%(13/107)。延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皮抑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抑素为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OR=1.067,P<0.05),VEGF、BALP为保护因素(OR=0.942、0.762,P<0.05)。内皮抑素预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结论 内皮抑素可影响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可将其作为预测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内皮抑素 延迟愈合
下载PDF
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冯炜 李俊杰 +4 位作者 吴群峰 韩瑾 傅一峰 杨雷 俞立新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438-442,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八”字切口与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A组(采用改良“八”字切口内固定治疗,40例)和B组(采用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40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 目的比较改良“八”字切口与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A组(采用改良“八”字切口内固定治疗,40例)和B组(采用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40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评分、跟骨影像学指标和踝关节活动度。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6.38±4.72)个月。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A组明显短(少)于B组(P<0.01)。术后3个月骨痂生长评分、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影像学指标:两组术后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术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八”字切口与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改良“八”字切口内固定更具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内固定 关节内骨折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患者髋关节骨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安小凤 王兆 +2 位作者 方良勤 来津 谭俊铭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患者髋关节骨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5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试验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手术后连续3 d观察谵妄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患者髋关节骨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5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试验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手术后连续3 d观察谵妄的发生率、评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清白介素(IL)-1β、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试验组术后3 d发生谵妄8例(19.05%),明显低于对照组21例(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P<0.05);试验组术后24 h的血清IL-1β、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47、14.89、14.26,P均<0.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后当天、术后2 d和术后3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70、15.06、13.94,P均<0.05)。结论FIC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可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是术后有效的镇痛及血清中较低的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部骨折 老年 术后谵妄
下载PDF
PFNA配合骨化三醇对股骨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血清ALP、OP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廖腾 孙猛 +2 位作者 王众 李骥 杨晓青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 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配合骨化三醇对股骨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骨...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 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配合骨化三醇对股骨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骨折患者108例,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采取PFNA术式,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钙尔奇D,研究组采用骨化三醇。统计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关节功能评分(Harris)、治疗优良率、血清ALP、OPG、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水平、骨密度。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4.44%)高于对照组(81.48%)(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GH、ALP、OPG水平高于对照组,SO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Ward三角、股骨大粗隆、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增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采取PFNA及骨化三醇治疗股骨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提高治疗优良率,主要原因在于该方案可增加骨密度,调节ALP、OPG、GH及SOST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骨化三醇 股骨骨折 功能康复 ALP OPG
下载PDF
CHA_(2)DS_(2)-VASc评分在老年髋部骨折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围手术期抗凝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来津 李孝明 +1 位作者 方良勤 何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栓塞风险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在老年髋部骨折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围手术期分层抗凝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老年髋部骨折伴NVAF患者,根据术前CHA_(2)DS_(2)-VASc评分对患者年龄、性别、糖... 目的探讨血栓栓塞风险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在老年髋部骨折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围手术期分层抗凝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老年髋部骨折伴NVAF患者,根据术前CHA_(2)DS_(2)-VASc评分对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及血管疾病史进行评分,并将患者分成3组:低危组(≤1分,18例)、中危组(>1~2分,36例)、高危组(>2分,24例),3组患者术前5 d均改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术后24~48 h分别予阿司匹林、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分层抗凝。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血红蛋白量、围手术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术后1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1年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结果低、中、高危组患者的CHA_(2)DS_(2)-VASc评分分别为(0.56±0.48)、(1.73±0.23)和(5.62±0.76)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3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危组年龄最小,高危组年龄最大。中、高危组有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比例均较低危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危组有既往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史的患者比例较中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中危组与高危组有既往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红蛋白水平和INR,术后1年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F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3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CHA_(2)DS_(2)-VASc评分可根据血栓风险因素指导老年髋部骨折伴NVAF患者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分级使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_(2)DS_(2)-VASc评分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抗凝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老年人
原文传递
966例老年体检人群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俞晓丽 沈洁 金晶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2期51-52,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体检人群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体检中心2021年1—9月体检的老年人1000人,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和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体检人群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体检中心2021年1—9月体检的老年人1000人,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和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6份(96.6%)。老年体检人群对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需求由高到低前三位依次为:体检报告医生提供解读864人(89.4%),疑似患者绿色就医797人(82.5%),体检后健康宣教指导730人(75.6%);女性、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患慢病、了解健康管理知识是老年体检人群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OR=2.61、0.90、1.95、0.72、0.94、8.40、2.45,P<0.05)。结论老年体检人群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较大,建设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中应充分考虑健康管理需求的影响,加强健康宣教和体检的相关配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群 健康管理服务 影响因素 需求
下载PDF
制狗脊促进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罗程 朱利民 +4 位作者 张元斌 孙奇 胡柏松 鲍荣华 陈学强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制狗脊提取物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F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再按2、6周时间点随机分为两个亚组,每组8只。通过摘除双侧卵巢制备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再行股骨中段横行骨折... 目的观察制狗脊提取物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F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再按2、6周时间点随机分为两个亚组,每组8只。通过摘除双侧卵巢制备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再行股骨中段横行骨折选模。骨折造模24h后,对照组大鼠予以七厘散胶囊药液(浓度0.3g/mL,剂量17mL/kg,1天1次)灌胃,观察组大鼠予制狗脊提取物(浓度104.2g/L,剂量10mL/kg,1天1次)灌胃,分别干预2、6周后抽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分离血清检测钙、磷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集骨折标本,固定后分别行骨密度检测、Micro-CT扫描。结果干预2、6周后观察组大鼠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24±0.02)g/cm^2比(0.22±0.01)g/cm^2,(0.27±0.02)g/cm^2比(0.24±0.02)g/cm^2,P均<0.05];MicroCT扫描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大鼠Tb.N、SMI参数均优于对照组[(0.22±0.03)1/mm比(0.17±0.02)1/mm,(2.28±0.18)比(2.62±0.13),P均<0.05],干预2周时,两组BV/TV与Tb.Th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大鼠BV/TV、Tb.N、Tb.Th、SMI均优于对照组[(49.54±4.13)%比(39.29±2.52)%;Tb.N:(0.25±0.02)1/mm比(0.20±0.02)1/mm;Tb.Th:(0.27±0.01)μm比(0.21±0.02)μm;SMI:(1.72±0.13)比(2.29±0.08);P均<0.05];血清指标检测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大鼠血清TGF-β1、IL-1β、钙、磷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GF-β1:(136.96±7.43)pg/mL比(97.28±6.21)pg/mL;IL-1β:[(299.03±7.06)pg/mL比(323.87±16.12)pg/mL;钙:(786.32±27.45)mmol/L比(702.92±59.65)mmol/L;磷:(338.50±24.90)mmol/L比(256.19±42.35)mmol/L;P均<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大鼠血清TGF-β1、IL-1β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TGF-β1:(33.90±2.32)pg/mL比(28.86±1.70)pg/mL,P<0.05;IL-1β:(116.59±6.98)pg/mL比(145.66±21.87)pg/mL,P<0.05],两组血清钙、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狗脊提取物可增强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大鼠骨痂骨强度,改善骨丢失,促进骨痂生成与塑形,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TGF-β1、IL-1β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愈合 狗脊 TGF-β1 IL-1β 血钙 血磷
下载PDF
mMIPPSO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晓青 李骥 +2 位作者 廖腾 孙猛 胡晓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7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创改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odifie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s osteosynthesis,mMIPPSO)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脊柱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 目的 探讨微创改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odified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s osteosynthesis,mMIPPSO)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脊柱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与mMIPPSO组,每组各45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MIPPSO组采用微创改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6个月时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Cobb角、术后矫正率及椎管面积改善值。结果 相比于传统组,mMIPPSO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短、术后引流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ODI值较低,Cobb角及椎管面积改善值相比均升高,mMIPPSO组术后与传统组术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mMIPPSO组术后与传统组术后相比术后矫正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MIPPSO手术操作方法相比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更好的围手术期指标,能够获得较好的近期矫正效果,脊柱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改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骨折愈合 脊柱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晓青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80-83,87,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0例L5~S1... 目的探究与分析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0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类型分为PETD组及PEID组,每组各45例。PETD组给予PETD治疗,PEID组给予PEI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随访1个月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情况、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结果PEID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PETD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EID组治疗后VAS及ODI低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固定节段椎间ROM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EID组治疗后固定节段的椎间隙高度高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指标表现较好,能够明显缓解疼痛程度以及功能障碍,并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急诊清创缝合法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手外伤合并手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巩天福 戴志元 +2 位作者 宋斌 廖金平 董德胜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8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用急诊清创缝合法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手外伤合并手部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56例手外伤合并手部皮肤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先对其手外伤进行急诊清... 目的:探讨用急诊清创缝合法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手外伤合并手部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56例手外伤合并手部皮肤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先对其手外伤进行急诊清创缝合治疗,再对其患手的皮损处进行皮瓣移植修复术。然后观察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这些患者共移植78个皮瓣(包括41个腹部带蒂皮瓣、16个岛状皮瓣、15个邻指皮瓣、6个V-Y推进皮瓣)。在这些皮瓣中,有2个皮瓣出现边缘部分坏死的情况,其余76个皮瓣均成活。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其患手的外观及关节的伸屈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局部触觉的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对治疗的效果很满意。结论:用急诊清创缝合法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手外伤合并手部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恢复其患手的功能及美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清创缝合法 皮瓣移植修复术 手外伤合并手部皮肤大面积缺损
下载PDF
3枚克氏针阻挡法治疗陈旧性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10例
13
作者 孙军健 林杰 +1 位作者 程李锋 王朝阳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20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3枚克氏针阻挡法治疗陈旧性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该院骨科收治的陈旧性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0例,均采用3枚克氏针阻挡法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记录手指活动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 目的探讨3枚克氏针阻挡法治疗陈旧性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该院骨科收治的陈旧性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0例,均采用3枚克氏针阻挡法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记录手指活动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手术时间20~30分钟,术中出血量5~10mL。10例锤状指畸形均获得矫正。根据Crawford标准评定结果:优6例,良2例,可2例。术后背伸受限2例,伸直-25°,其中1例术后1个月远指间关节出现瘢痕增生、膨大,拔针后加强功能锻炼,3个月后逐渐恢复。结论利用3枚克氏针阻挡法治疗陈旧性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阻挡法 陈旧性 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对骨密度及25-(OH)D、β-CTX、N-MID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冬菊 方良勤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0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对其骨密度及25-(OH)D、β-CTX、N-MI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门诊就诊的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对其骨密度及25-(OH)D、β-CTX、N-MI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门诊就诊的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碳酸钙D3咀嚼片+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唑来膦酸,共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D、β-CTX及N-MID水平;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后测定并比较全髋关节及腰椎L1-4骨密度T值;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从治疗前至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全髋关节及L1-4骨密度T值逐渐升高,其中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全髋关节及L1-4骨密度T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β-CTX、 N-MID水平相较于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用于治疗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可改善骨代谢,提高机体骨密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骨密度 25羟基维生素D Ⅰ型原胶原羧基端肽交联 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下载PDF
褥式缝合甲床联合纵横双"8"字固定治疗指甲损伤效果观察
15
作者 孙猛 董丰琴 +3 位作者 杨晓青 时国华 廖腾 于凤宾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17期8-9,共2页
目的 观察褥式缝合甲床联合纵横双"8"字固定治疗指甲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10月该院骨科收治的急性外伤指甲损伤的患者50例(58指),行褥式缝合甲床,并采用纵横双"8"字固定指甲.术后12天拆线,待新生指甲后让... 目的 观察褥式缝合甲床联合纵横双"8"字固定治疗指甲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10月该院骨科收治的急性外伤指甲损伤的患者50例(58指),行褥式缝合甲床,并采用纵横双"8"字固定指甲.术后12天拆线,待新生指甲后让回植指甲自行脱落.结果 术后50例(58指)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4~6个月,指甲均再生良好,表面光滑,无嵌甲、甲嵴形成等并发症.指甲损伤修复疗效评定:优52指(89.7%),良6指(10.3%).结论 褥式缝合甲床联合纵横双"8"字固定治疗指甲损伤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固定确切,可较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换药及拆线的痛苦,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趾)甲 甲床损伤 指甲回植
下载PDF
观察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洪陈陈 巫发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35-236,共2页
观察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一年内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30)及研究组(n=30),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方式干预,研究组对象则需... 观察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一年内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30)及研究组(n=30),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方式干预,研究组对象则需接受护理标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对象接受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患者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骨折的老年患者,在其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 护理标识 风险管理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17
作者 洪陈陈 高秀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01-103,共3页
股骨颈骨折中舒适护理运用成效及相关指标影响分析。方法:纳入72例病发股骨颈骨折患者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依据Excel表格随机分组,等分成2组,其中一组为常规组(行常规化干预),一组为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不同护理模... 股骨颈骨折中舒适护理运用成效及相关指标影响分析。方法:纳入72例病发股骨颈骨折患者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依据Excel表格随机分组,等分成2组,其中一组为常规组(行常规化干预),一组为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不同护理模式下效果展开评测,如满意度、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①临床指标:相比于常规组,观察组骨折愈合与住院时间更短(P<0.05);②心理应激状况:两组于干预前心理应激状况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较常规组,观察组心理应激状况改善程度更高(P<0.05);④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表现出更高书评,与常规组比(P<0.05);⑤满意度:经对观察组满意度予以测定,测定值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中舒适护理运用价值显著,能够纠正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使骨折尽快愈合,提高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舒适护理 满意度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观察
18
作者 周金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4期00179-00179,187,共2页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择取于本科室诊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5例进行本次研究,纳入时间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综合组,各施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组间比较两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择取于本科室诊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5例进行本次研究,纳入时间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综合组,各施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组间比较两组胫腓骨骨折病患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综合组胫腓骨骨折病患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3%显著低于参照组20.00%,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胫腓骨骨折病患康复,并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胫腓骨骨折 康复效果 并发症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19
作者 王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4期00247-00247,251,共2页
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取我科老年骨折患者(42例),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通过自由分组将其分为2组,21例/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2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 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取我科老年骨折患者(42例),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通过自由分组将其分为2组,21例/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2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P>0.05;实验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 心理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参与肥厚预刺激改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和机制
20
作者 孙军健 俞峰 +7 位作者 周巍 王燕华 向科发 张帅 郑毅敏 孙俊波 袁志军 吴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5年第4期622-629,共8页
目的:明确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在肥厚预刺激改善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乳鼠心肌组织,差速贴壁法分离心肌细胞后分组培养.AngⅡ组以1µmol/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48 h;Pre-AngⅡ... 目的:明确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在肥厚预刺激改善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乳鼠心肌组织,差速贴壁法分离心肌细胞后分组培养.AngⅡ组以1µmol/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48 h;Pre-AngⅡ组以12 h的0.5µmol/L的预刺激12 h:常规培养12 h后,再以1µmol/L的AngⅡ刺激48 h.以α-actinin的免疫荧光评价心肌细胞表面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肥厚标志物的基因表达,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HSP70及自噬标志蛋白的蛋白表达.结果:相对于AngⅡ组,Pre-AngⅡ组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减少(P<0.01);ANP、BNP和β-MHC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HSP70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HSP70抑制剂VER-155008处理后,肥厚预刺激对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中Beclin 1和LC3Ⅱ/Ⅰ的水平明显减少(P<0.01).结论:肥厚预刺激对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HSP70和自噬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肥厚预刺激 心肌肥厚 心肌细胞 自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