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齐婧 王茂 +7 位作者 纪文鑫 吴少锋 马海龙 李晓宁 高杰红 黎平平 代引海 贾成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414-417,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原则,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的化疗方案以蒽环类为主。在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约20%的患者出现蒽环类药物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原则,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的化疗方案以蒽环类为主。在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约20%的患者出现蒽环类药物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一系列的心脏毒性反应,中医药防治蒽环类所致的心脏毒性反应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本文从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中医对其认识和中医药防治心脏毒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乳腺癌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钟伟 王永刚 +3 位作者 于远望 郑刚 齐婧 尚俊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0-192,共3页
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层次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抑制炎性反应,稳定易损斑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壁的微血管新生,增加... 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层次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抑制炎性反应,稳定易损斑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壁的微血管新生,增加斑块稳定性;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与新生;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抑制斑块增殖和破溃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抑制斑块内出血、溃疡及斑块脱落,减少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马聪玲 王永刚 郑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72-1774,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对此病症的相关研究颇多,而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在本病治疗的多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CAS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对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对此病症的相关研究颇多,而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在本病治疗的多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CAS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对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振凯 王永刚 +3 位作者 郑刚 齐婧 钟伟 尚俊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0-72,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尤其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各种剂型在临床中都已有较多应用,近年来对单味药、古方、中成药等的研究逐渐深入。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 研究 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干预信号转导通路防治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彩红 王永刚 +5 位作者 罗文平 于远望 韩曼 钟伟 齐婧 尚俊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5期1736-1739,共4页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具有确切疗效,在防治CHF发生和发展中的信号通路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6(TGF-β)Smads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PI-3K/AKT、JAK-STAT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和心肌细胞肥大...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具有确切疗效,在防治CHF发生和发展中的信号通路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6(TGF-β)Smads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PI-3K/AKT、JAK-STAT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和心肌细胞肥大,延缓心室重构;AMPK信号通路,调节能量代谢紊乱,抑制代谢重构的发生;CaN信号途径,改善心功能和抑制心肌纤维化等,以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防治心力衰竭。实验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调节信号通路的表达,防治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医药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AMPK在心力衰竭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彩红 罗文平 +4 位作者 于远望 钟伟 齐婧 尚俊平 张淑珍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2期100-102,共3页
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变化的感受器,参与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中医药可通过激活AMPK,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抗炎,保护内皮细胞;抗氧化,... 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变化的感受器,参与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中医药可通过激活AMPK,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抗炎,保护内皮细胞;抗氧化,保护线粒体;抗凋亡,保护心肌;调节自噬,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防治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 心力衰竭 综述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损伤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永刚 钟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7-938,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脂质浸润""内皮损伤""炎症介导反应"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免疫损伤机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及中医药防治策略,为中...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脂质浸润""内皮损伤""炎症介导反应"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免疫损伤机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及中医药防治策略,为中医药干预免疫损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损伤
原文传递
中医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钟伟 王永刚 +3 位作者 于远望 郑刚 齐婧 尚俊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43-2045,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因较复杂,发病机理为气血亏虚,痰瘀交阻。中医主要采用补肾活血法、化痰通络法、清热养阴法、解毒活血法和健脾降浊法,可以明显降低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提高脂联素水平,从而改...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因较复杂,发病机理为气血亏虚,痰瘀交阻。中医主要采用补肾活血法、化痰通络法、清热养阴法、解毒活血法和健脾降浊法,可以明显降低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提高脂联素水平,从而改善IMT和粥样斑块面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颈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聚类分析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齐婧 郑刚 +6 位作者 王永刚 钟伟 尚俊平 任耀龙 尤金枝 严亚锋 周海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51-354,358,共5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特点和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调查表》,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特点和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调查表》,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三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71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选取频数>10%的条目,应用描述性分析及系统聚类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7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为胸闷、气短、心悸、失眠、胸痛、头晕、乏力、神疲、心烦,出现频率在60%以上;患者舌质多见淡白舌,其次是紫暗舌;舌面多有瘀点和舌下络脉瘀滞;从苔质上看,以薄苔多见,其次是厚、腻,苔色多见白苔。脉象频次依次是脉细、脉沉、脉弦、脉滑、脉涩、脉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可大致分为热毒蕴结证、肝郁阴虚证、痰湿阻滞证、瘀血阻络证、阳气虚证、心肾气虚证6类。结论应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不仅可为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分类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聚类分析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贾成文教授“神八针”为主结合中药治疗小儿抽动障碍临床经验
10
作者 齐婧 尚俊平 +5 位作者 荆志强 张欢 李敏 李彩红 钟伟 贾成文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0-24,共5页
抽动障碍是一类精神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少年儿童时期,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贾成文教授从“阳动有余、阴静不足”入手,认为小儿抽动障碍属虚实夹杂,以肝风内动为主要病机,治宜熄风调神为法,针刺取四神聪、神庭、本神、定神的“神八针... 抽动障碍是一类精神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少年儿童时期,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贾成文教授从“阳动有余、阴静不足”入手,认为小儿抽动障碍属虚实夹杂,以肝风内动为主要病机,治宜熄风调神为法,针刺取四神聪、神庭、本神、定神的“神八针”为主穴,并根据病因、症状配穴,同时辨证应用方药治疗,从而可达治神止抽,有效控制或减轻患儿抽动症状,降低复发率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贾成文 名医经验 病因病机 神八针 针药结合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钟伟 王永刚 +3 位作者 于远望 郑刚 齐婧 尚俊平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活血化瘀类中药(单味药、复方)可通过降低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壁的微血管新生,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抑制斑块增殖和破溃,稳定易损斑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等多途径和多靶点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减... 活血化瘀类中药(单味药、复方)可通过降低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壁的微血管新生,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抑制斑块增殖和破溃,稳定易损斑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等多途径和多靶点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中药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PDF
益气活血类中药干预心肌能量代谢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伟 王永刚 +1 位作者 李彩红 于远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9-691,共3页
正常的心肌能量代谢是保持不断更新的心肌内环境稳态和心肌组织结构的基础。益气活血类(单味药或提取物、复方汤剂、复方成药)中药可通过降低NT-proBNP及cTnI含量,提高心肌PPARαmRNA和PGC-1α蛋白表达,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ATP、... 正常的心肌能量代谢是保持不断更新的心肌内环境稳态和心肌组织结构的基础。益气活血类(单味药或提取物、复方汤剂、复方成药)中药可通过降低NT-proBNP及cTnI含量,提高心肌PPARαmRNA和PGC-1α蛋白表达,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ATP、ADP、AMP、TAN的含量,减轻心肌线粒体受损程度,提高生物氧化相关的多种酶的活性等多靶点、多途径、多机制调节心肌能量代谢紊乱状态,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肌肥大,减轻心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中药 心肌能量代谢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老年人健康和慢性病医疗服务平台——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防控脑中风三级协作网平台建设构想与实践 被引量:5
13
作者 齐婧 王永刚 +2 位作者 郑刚 钟伟 尚俊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1017-1018,共2页
防治慢性病是增进公众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推进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题。目前,国内没有建立针对脑中风的规范化区域信息平台,一定程度上阻碍脑中风的防控。"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防控脑中风三级... 防治慢性病是增进公众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推进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题。目前,国内没有建立针对脑中风的规范化区域信息平台,一定程度上阻碍脑中风的防控。"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防控脑中风三级协作网平台",是通过中央数据服务平台、Internet数据服务平台、各级数据中心和共享节点,构建而成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对提高脑中风的综合防治能力、推进陕西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风 区域医疗服务平台 三级协作网
下载PDF
四黄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尚俊平 王永刚 +5 位作者 齐婧 钟伟 杨景锋 雷烨 鱼富丽 杨莹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2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四黄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四黄降糖胶囊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和安慰剂,两组均治... 目的:探讨四黄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四黄降糖胶囊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和安慰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及胰岛素抵抗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1例脱落,两组实际完成119例。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中医证候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C-肽水平、Homa-B均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四黄降糖胶囊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血清C-肽水平,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降低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四黄降糖胶囊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芪参强心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6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姚燕鸽 张迎 +4 位作者 王永刚 王坤锋 李彩红 郑刚 罗文平 《江苏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芪参强心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63例。2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心脏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芪参强心... 目的:观察自拟芪参强心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63例。2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心脏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芪参强心方,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试验结果、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BNP、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LVESD、LVEDD、LVEF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芪参强心方可抑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并能改善中医证候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强心方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气虚血瘀 脑利钠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超声心动图 6 min步行试验
下载PDF
蛭蛇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永刚 于远望 +3 位作者 钟伟 郑刚 齐婧 尚俊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92-2494,共3页
目的:观察蛭蛇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两组均采用基础规范治疗和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蛭蛇通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用药... 目的:观察蛭蛇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两组均采用基础规范治疗和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蛭蛇通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用药4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8%和89.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4周后CHOL、TG、LDL-C、HDL-C和WBV、HSRV、LSRV、FIB、ESR水平均有改善(P<0.05或P<0.01);用药4周后LDL-C、HDL-C和WBV、FIB、ESR水平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蛭蛇通络胶囊可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和临床中医证候积分,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蛇通络胶囊 脑梗死恢复期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双参强心方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钟伟 于远望 +6 位作者 王永刚 韩曼 齐婧 尚俊平 王菲 李彩红 蔡倩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93-2095,共3页
目的研究双参强心方(SSQX)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5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心梗后心衰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双参强心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双参... 目的研究双参强心方(SSQX)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5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心梗后心衰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双参强心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双参强心方含生药量8.4g/kg、16.8g/kg和33.6g/kg。配制成10ml/kg的容积灌胃给药,一日2次,连续给药4周。在末次给药后2h,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LVSP、LVEDP、LV dp/dt min和LV dp/dt max;并检测心肌组织AMPK和FF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R、LVSP、LVEDP、LV dp/dt min升高和LV dp/dt max降低,心肌组织FFA含量增高,AMPK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SQXL、SSQXM和SSQXH组大鼠HR、LVSP、LVEDP、LV dp/dt min降低,LV dp/dt max升高,FFA含量降低,AMPK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SQXM组比较,SSQXL组大鼠HR、LVSP、LVEDP、LV dp/dt min升高和LV dp/dt max降低,FFA含量增高,AMPK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QXH组大鼠HR、LVSP、LVEDP、LV dp/dt min降低,FFA含量降低,AMPK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参强心方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功能,提高心肌组织AMPK含量,降低FFA含量,有效调节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强心方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心肌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病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永刚 尚俊平 +1 位作者 齐婧 钟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病程的关系,明确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证候要素,总结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演变规律。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492例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3例,非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9例...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病程的关系,明确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证候要素,总结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演变规律。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492例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3例,非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9例,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个证候要素中血瘀、血虚、气滞、气虚、内毒、寒凝、痰浊、阳虚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机演变规律为气血不足→气滞血瘀、内毒产生→脉络损伤、痰浊内生→阳气损伤、寒凝脉络→肾虚水停。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随着病程的延长,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LOGISTIC回归分析 证候要素
下载PDF
双参通冠方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VEGF表达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永刚 李彩红 +3 位作者 于远望 钟伟 齐婧 尚俊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VEGF表达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双参通冠低剂量组(2.5 g/kg)、中剂量组(5 g/kg)、高剂量组(7.5 g/k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灌胃给药...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VEGF表达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双参通冠低剂量组(2.5 g/kg)、中剂量组(5 g/kg)、高剂量组(7.5 g/k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灌胃给药2周后,取大鼠的心肌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的心肌组织VEGF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IL-1、IL-6、TNF-α、CR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表达增高,心肌组织匀浆中IL-1、IL-6、TNF-α、CRP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VEGF表达增多,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IL-6、TNF-α含量均降低,双参通冠方中剂量和高剂量组IL-1、IL-6、TNF-α、CRP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参通冠方中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IL-1、IL-6、CRP含量增高和VEGF表达降低,高剂量组TNF-α、CRP含量降低和VEGF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参通冠方可减轻大鼠心肌炎性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缺血部位血管新生,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VEGF的表达和抑制心肌的炎性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通冠方 心肌梗死 VEGF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参附芎泽方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钟伟 于远望 +4 位作者 张淑珍 李彩红 齐婧 尚俊平 王永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15-418,共4页
目的研究参附芎泽方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的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芎泽方药组、曲美他嗪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后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纯净水... 目的研究参附芎泽方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的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芎泽方药组、曲美他嗪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后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纯净水,参附芎泽方药组和曲美他嗪组分别给予参附芎泽方(含生药量为8.4 g/kg)和曲美他嗪(含药量6.3 g/kg)相应的等体积药液。以20 m L/kg的容积灌胃,1次/d,连续28 d。在末次给药后1 h,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K、CK-MB、FF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CK-MB含量降低,FF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附芎泽方组和曲美他嗪组大鼠血清CK、CK-MB含量升高,FF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参附芎泽方组大鼠血清CK-MB含量升高,FF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AMPK蛋白表达下降(P<0.05)。HE染色结果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发生明显形态学改变,心肌灶状坏死,坏死灶内肌纤维溶解,心肌纤维肥大,局部可见断裂、萎缩变性的肌纤维,心肌间质水肿,并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曲美他嗪和参附芎泽方给药组可不同程度减轻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参附芎泽方可增加血清CK、CK-MB含量,降低血清FFA含量,通过调控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的表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芎泽方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肌能量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