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调强放疗方案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晓娟 史颖 崔晓萍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70例,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分为IMRT组(35例)和V... 目的探讨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70例,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分为IMRT组(35例)和VMAT组(35例),两组分别在化疗基础上同步给予IMRT和VMAT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和复发转移时间,治疗前后卡氏行为状态(KPS)评分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远处转移时间和局部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VMAT组高于IMRT组(P<0.05)。VMAT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IMRT组(P<0.05)。结论 IMRT和VMAT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总体效果接近,但VMAT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容积旋转调强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盆腔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敖菲 李海英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59-65,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盆腔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桂枝茯苓胶囊的中药活...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盆腔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桂枝茯苓胶囊的中药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寻找盆腔炎的作用靶点,两者取交集。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蛋白互作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并筛选核心基因。通过基因本体数据库Bioconductor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桂枝茯苓胶囊活性成分69个,涉及到177个作用靶点,从Genecards中获得4253个治疗盆腔炎的作用靶点,两者共有靶基因136个,关键靶点30个。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KEGG通路富集主要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糖尿病并发症、前列腺癌、动脉粥样硬化、疱疹病毒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信号通路。结论:桂枝茯苓胶囊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盆腔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网络药理学 桂枝茯苓丸 机制
下载PDF
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雌二醇、催乳素水平及临床疗效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京晶 高薇炜 +3 位作者 董玉琼 余婧 胡兴焕 张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2期6302-6304,6325,共4页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雌二醇、催乳素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60例)与试验组(60...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雌二醇、催乳素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60例)与试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倍美力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雌二醇、催乳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潮热出汗、感觉异常、失眠、焦躁、忧郁、肌肉痛及关节痛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上述症状及总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血清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可显著提高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升高血清雌二醇水平同时降低催乳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替代疗法 六味地黄丸 更年期综合征 雌二醇 催乳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