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4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齐婧 王茂 +7 位作者 纪文鑫 吴少锋 马海龙 李晓宁 高杰红 黎平平 代引海 贾成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414-417,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原则,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的化疗方案以蒽环类为主。在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约20%的患者出现蒽环类药物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原则,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的化疗方案以蒽环类为主。在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约20%的患者出现蒽环类药物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一系列的心脏毒性反应,中医药防治蒽环类所致的心脏毒性反应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本文从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中医对其认识和中医药防治心脏毒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乳腺癌 中医药
下载PDF
陕西省2023年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史艳平 张金虎 +12 位作者 张敏涛 刘乾生 罗世杰 谢晓丽 金瑄 丁辉 洪岩 达春水 王彦平 刘玉堂 李隽 王玉君 吉慧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近期,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等多种病原体交叉叠加,造成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呈高发态势。结合其临床症状及发病热点,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范畴,其病因为感受外邪,病位在肺,基本病机为肺气失宣,肺气上逆及肺... 近期,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等多种病原体交叉叠加,造成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呈高发态势。结合其临床症状及发病热点,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范畴,其病因为感受外邪,病位在肺,基本病机为肺气失宣,肺气上逆及肺气郁闭,病理因素有“虚、寒、湿、热、痰、毒、瘀”,可分为急性期及恢复期,急性期包括轻症、重症、危重症。现参考国家及多地方制定的诊疗指南,结合我省地域气候特征及病症特点,制定本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性 儿童 中医药 防治 方案
下载PDF
关于医学影像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尹凤凤 郭长义 +3 位作者 张喜荣 贺太平 钟晖 于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8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好处与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革措施,促进导师制的推广应用。方法对陕西中医药大学2012—2015级135名参加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本科生(研究组)进行问卷调查。以2012—2015级未参加导师制...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好处与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革措施,促进导师制的推广应用。方法对陕西中医药大学2012—2015级135名参加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本科生(研究组)进行问卷调查。以2012—2015级未参加导师制教学模式的367名医学影像本科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2013—2015级学生的学分绩点。结果研究组学生中,96.3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可提高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影像诊断能力;97.78%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可提高其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91.85%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可提高其沟通和处理矛盾的能力;90.37%的学生认为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尚人品;94.81%的学生认为导师制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正确三观的树立;95.56%的学生认为导师制有助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独立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组2012级学生中,96.3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他们择业、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意义深远;81.48%的学生认为导师制使他们在考研期间遇到的困惑能得到了及时的指导。研究组2013—2015级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均高于同年级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导师制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本科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导师制的不断完善可促进其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本科生 导师制教学模式
下载PDF
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战平 阴智敏 +21 位作者 魏耕树 白丽君 李猛 刘素香 弓显凤 杨璞叶 李天浩 张金虎 刘乾生 谢晓丽 张敏涛 王惠琴 司东波 呼延东 陈书存 唐甦 王昱 孙鲁英 李红阁 庞莉 柳慧明 王志梅 《陕西中医》 2020年第3期275-277,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2019年12月自湖北省武汉市聚集并爆发的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根据该疾病为新发传染病、传变迅速且以发热、干咳、乏力、脘痞为症状特征以及舌质淡红苔白或薄黄腻、脉濡的特点,结合陕西省今年冬季以来没有有效降雪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2019年12月自湖北省武汉市聚集并爆发的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根据该疾病为新发传染病、传变迅速且以发热、干咳、乏力、脘痞为症状特征以及舌质淡红苔白或薄黄腻、脉濡的特点,结合陕西省今年冬季以来没有有效降雪的气候实际,中医对该病命名为"风瘟"病,病机特点为"寒、湿、热、毒",病期可分为轻症、重症、恢复期,证型以九型论治。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诊疗指南,结合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实践,撰写本诊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瘟 诊疗方案 辨证论治 试行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失眠症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唐菊 杨娟娟 +6 位作者 陈亮亮 郝志强 杨慧雯 马艺伦 任慧 卫培峰 缪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94-198,共5页
失眠症是一种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影响日常生活的主观感觉,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易醒甚或彻夜难眠,日间可伴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症状。近年来,社会竞争等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症的发病率也越... 失眠症是一种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影响日常生活的主观感觉,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易醒甚或彻夜难眠,日间可伴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症状。近年来,社会竞争等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失眠症关系密切,二者通过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免疫系统、迷走神经等途径相互影响。肠道菌群指肠道中各种微生物菌群的总称,一方面,失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有害菌大量繁殖,出现相应的肠道症状,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紊乱也会影响睡眠质量。中医药治疗失眠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且疗效显著,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免疫系统、迷走神经等多种途径以调节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维持肠道菌群稳态,从而改善失眠症。该文围绕肠道菌群与失眠症的相关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失眠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失眠症 中医药 综述
原文传递
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战平 白丽君 +23 位作者 雷根平 阴智敏 魏耕树 李猛 刘素香 弓显凤 杨璞叶 李天浩 张金虎 刘乾生 谢晓丽 张敏涛 王惠琴 司东波 呼延东 陈书存 唐甦 王昱 李红阁 庞莉 柳慧明 王志梅 杨震(指导) 曹利平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5期547-549,599,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结合其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浊、毒”,病期可分为轻型、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结合其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浊、毒”,病期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现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诊疗指南,结合我省地域气候特征及病症特点,制定本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诊疗方案 辨证论治 试行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钟伟 王永刚 +3 位作者 于远望 郑刚 齐婧 尚俊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0-192,共3页
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层次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抑制炎性反应,稳定易损斑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壁的微血管新生,增加... 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层次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抑制炎性反应,稳定易损斑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壁的微血管新生,增加斑块稳定性;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与新生;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抑制斑块增殖和破溃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抑制斑块内出血、溃疡及斑块脱落,减少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马聪玲 王永刚 郑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72-1774,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对此病症的相关研究颇多,而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在本病治疗的多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CAS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对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对此病症的相关研究颇多,而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在本病治疗的多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CAS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对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振凯 王永刚 +3 位作者 郑刚 齐婧 钟伟 尚俊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0-72,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尤其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各种剂型在临床中都已有较多应用,近年来对单味药、古方、中成药等的研究逐渐深入。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 研究 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干预信号转导通路防治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彩红 王永刚 +5 位作者 罗文平 于远望 韩曼 钟伟 齐婧 尚俊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5期1736-1739,共4页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具有确切疗效,在防治CHF发生和发展中的信号通路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6(TGF-β)Smads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PI-3K/AKT、JAK-STAT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和心肌细胞肥大...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具有确切疗效,在防治CHF发生和发展中的信号通路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6(TGF-β)Smads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PI-3K/AKT、JAK-STAT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和心肌细胞肥大,延缓心室重构;AMPK信号通路,调节能量代谢紊乱,抑制代谢重构的发生;CaN信号途径,改善心功能和抑制心肌纤维化等,以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防治心力衰竭。实验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调节信号通路的表达,防治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医药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AMPK在心力衰竭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彩红 罗文平 +4 位作者 于远望 钟伟 齐婧 尚俊平 张淑珍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2期100-102,共3页
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变化的感受器,参与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中医药可通过激活AMPK,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抗炎,保护内皮细胞;抗氧化,... 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变化的感受器,参与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中医药可通过激活AMPK,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抗炎,保护内皮细胞;抗氧化,保护线粒体;抗凋亡,保护心肌;调节自噬,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防治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 心力衰竭 综述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损伤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永刚 钟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7-938,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脂质浸润""内皮损伤""炎症介导反应"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免疫损伤机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及中医药防治策略,为中...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脂质浸润""内皮损伤""炎症介导反应"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免疫损伤机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及中医药防治策略,为中医药干预免疫损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损伤
原文传递
基于各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中儿童防治中医药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陶晓雯 孙晓涛 +3 位作者 胡晗 滕春凤 尹倩 辛宝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53-56,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在此次疫情的防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防治疫情期间,部分省、市、自治区均在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地域、气候等特点,发布了不同地区的中西医...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在此次疫情的防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防治疫情期间,部分省、市、自治区均在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地域、气候等特点,发布了不同地区的中西医结合版新冠防治方案;针对新冠疫情的人群普遍易感及小儿素体虚弱的特点,不同地区也相继发布了关于新冠肺炎儿童防治的方案,其中河南省辨体选方与北京、黑龙江代茶饮剂型更加突出了传统医学的特色。儿童辨体预防与代茶饮剂型思路,为此次疫情儿童复学后各地区中医药防疫方案提供了较好的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预防 儿童 中医药
下载PDF
谈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 被引量:3
14
作者 屈小会 张淑林 +2 位作者 张鲜芳 刘雪丽 李佩 《现代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4-86,共3页
高催乳素血症是以内分泌紊乱为主的一种妇科疾病,在中医上属于"闭经""乳泣""不孕"等范畴。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并结合辨证辨病方法,本文对高催乳素血症发病的病因病机从肾精不足,水不涵木;肝失疏泄,肝气上... 高催乳素血症是以内分泌紊乱为主的一种妇科疾病,在中医上属于"闭经""乳泣""不孕"等范畴。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并结合辨证辨病方法,本文对高催乳素血症发病的病因病机从肾精不足,水不涵木;肝失疏泄,肝气上逆;脾失健运,肝脾不调三个角度来分析,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相关,临床分型以肾虚肝郁、肝脾不调及脾虚痰阻兼瘀型多见,治疗原则以补肾疏肝、健脾化痰,调理冲任为主。通过对高催乳素血症的中医学辨证论治探讨,以希对临床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高催乳素血症
下载PDF
乳癖分型辨治与中医药特色技术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洁 殷克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4期16-18,共3页
乳癖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疾病,多为冲任失调、肝气郁结、痰浊内生所致,故着手于疏肝解郁,利用内治法以及辅助外治法等方法治疗乳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在此基础上,我院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得到了针对不同的乳癖分型的独特针灸取穴法... 乳癖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疾病,多为冲任失调、肝气郁结、痰浊内生所致,故着手于疏肝解郁,利用内治法以及辅助外治法等方法治疗乳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在此基础上,我院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得到了针对不同的乳癖分型的独特针灸取穴法和临方炮制的中医药特色技术,达到了疏气机、通血脉、祛痰凝、调冲任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癖 分型辨治 临方炮制 疏肝解郁
下载PDF
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燕妮 王兰兰 +3 位作者 查青 史海龙 冯雪松 晁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通过总结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对肿瘤免疫的认识和进展,分析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对未来中医药免疫治疗肿瘤方面进行展望。方法在系统总结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治疗以及中医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国内外文献,特别是多... 目的通过总结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对肿瘤免疫的认识和进展,分析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对未来中医药免疫治疗肿瘤方面进行展望。方法在系统总结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治疗以及中医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国内外文献,特别是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萜类等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的治疗作用的报道基础上,分析中药肿瘤免疫治疗机制及临床效果。结论中医药免疫方法对肿瘤患者的早、中、晚期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机制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肿瘤免疫 肿瘤治疗
原文传递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及实施建议 被引量:14
17
作者 罗文佳 缪峰 卫培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1期128-130,共3页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近年来,国家倡导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这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培养中医药预备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及学习中医药文化,可选择在学校开展中医药讲座、...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近年来,国家倡导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这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培养中医药预备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及学习中医药文化,可选择在学校开展中医药讲座、组织参观植物园、中医治疗方法示范等方式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调查显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弘扬了中医药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中小学生 校园 文化自信 教育
下载PDF
竞争性内源RNA调控肝癌及中医药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阳阳 晁旭 黄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202-206,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转录物,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LncRNA上具有结合microRNA(miRNA)的部分互补序列,这些互补序列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从而抑制miRNA对靶基因mRNA的表达作用。也就是说,LncRNA能够...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转录物,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LncRNA上具有结合microRNA(miRNA)的部分互补序列,这些互补序列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从而抑制miRNA对靶基因mRNA的表达作用。也就是说,LncRNA能够作为一种竞争性内源RNA(ceRNA),通过海绵吸附的方式与miRNA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止miRNA同其靶mRNA结合,进而调控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在临床上,肝细胞癌(HCC,简称肝癌)通常被诊断为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全球癌症相关死亡中居于前列,肝癌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使得HCC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发现LncRNA除了可以直接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外,还能够作为一种竞争性内源RNA(ceRNA)与miRNA相互作用,从而在HCC的进展中参与调控细胞增殖、死亡以及侵袭与转移等过程。该文从LncRNA海绵吸附miRNA发挥生物学功能这个方面,归纳总结相关LncRNA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中医药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此为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海绵吸附 肝癌 中医药机制
原文传递
2023年陕西省西咸新区某医院呼吸道感染者多种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19
作者 庞盼 许优 +1 位作者 郭瑞林 徐玉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西咸新区某医院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 目的了解陕西省西咸新区某医院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IVA)、B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B,IVB)、腺病毒(adenovirus,ADV)、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柯萨奇病毒B组(coxsackie virus B,CVB)和埃可病毒(entero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ECHO virus)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2023年1—12月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某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样进行检测,分析此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检测1455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48.05%(6992/14553),其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MP(19.88%),其他依次是IVA(18.69%)、IVB(11.84%)、HPIV(1.67%)、ADV(1.49%)、HRSV(1.42%)、埃可病毒(0.40%)、CP(0.37%)、CVB(0.13%);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7.25%,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IVA+IVB(1.82%),其次为MP+IVA(1.27%);不同季节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总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960,P<0.001),冬季最高为59.95%;不同年龄段患者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总检出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053,P<0.001),儿童患者最高,为59.95%。结论2023年陕西省西咸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9种病原体IgM抗体检出率较高,且与季节和患者年龄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IGM抗体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对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中医药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李敏杰 翁洁琼 +5 位作者 姚婷婷 何锐 王琼 康启 董静 索新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1763-1766,共4页
目的检索全球近5年来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医药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17—2021年期间收录已发表在各SCI期刊的中医药相关文献,对发文量、机构、共... 目的检索全球近5年来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医药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17—2021年期间收录已发表在各SCI期刊的中医药相关文献,对发文量、机构、共被引期刊、国家/地区、关键词等应用CiteSpace5.8.R1及VOS viewer1.6.1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总检索获得4386篇文献,年均发文量约1097篇,近几年发文量高,且呈现上升趋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为主要的发文机构,主要的发文期刊有《Evid-based Compl Alt》《J Ethnopharmacol》《Chin J Integr Med》等,我国的中医药研究在全球具有绝对的优势,且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新兴热点关键词为“肝细胞”、“COVID-19”、“组学研究”、“Th17”、“网路药理学”等,基于计算机、生物芯片、药物基因组学等技术发展的研究手段被运用于中医药研究,且与分子细胞领域的前沿热点密切相关,多学科交叉促进中医药的发展。结论应用CiteSpace和VOS viewer对发表的中医药SCI文献进行分析,可为未来的高质量研究提供多角度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科学引文索引 可视化 Web of Science CiteSpace软件 VOS viewer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