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针灸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杜旭 王瑞辉 +2 位作者 刘娟 何玲 杨斌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15-116,F0003,共3页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也面临着种种挑战。特别是考试评价体系这个核心因素,存在一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待改进。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也面临着种种挑战。特别是考试评价体系这个核心因素,存在一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待改进。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结果表明,学生们主张对现有体系做微调,即不必完全改变原有体系,否则可能因师生均不能适应而失去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的根本目的。因此,本课程的教改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找到改革与稳定的平衡点,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好的促进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考核评价体系 思路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膜性肾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婉雯 刘洋 +3 位作者 李婉露 渠雅君 唐好知 郝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44-47,共4页
中医药可从多方面调节免疫、弱化不良反应、改善肾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膜性肾病临床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前的选择。本文从名医经验及中医药干预膜性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讨论中医药对膜性肾病的治疗理念、方法及干预机... 中医药可从多方面调节免疫、弱化不良反应、改善肾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膜性肾病临床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前的选择。本文从名医经验及中医药干预膜性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讨论中医药对膜性肾病的治疗理念、方法及干预机制,推动临床及实验研究,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梳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中医药多通路干预延缓肾脏纤维化、抗炎及抗氧化应激、修护足细胞,从而改善膜性肾病的病理损害。目前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效果甚佳,但仍需大样本、长期研究数据支持,药物及组方机制也待深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中医药 辨证论治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近7年中医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分析
3
作者 殷秀梅 秦懿囡 +4 位作者 张曼 武家竹 邸嘉玮 叶旸真 杜元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59-3367,共9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应用现状。方法:全面检索7个数据库、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按预先制定的遴选标准筛选出相关的RCT,根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对结...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应用现状。方法:全面检索7个数据库、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按预先制定的遴选标准筛选出相关的RCT,根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对结局指标、测量时间点、研究时间、结局指标等级情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13489篇,最终纳入45篇RCT(中文文献44篇,英文文献1篇),报告95个结局指标,使用频次233次。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IFP的RCT总体偏倚不明确,临床研究中结局指标存在参考标准、命名、测量时间点杂乱,选用类别不均,主次不明确的问题。结论:中医药治疗IFP的RCT结局指标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参考国际经验,结合中医药特点制定实用的研究流程,仍需要精确的临床及统计工作来构建规范、统一、公认的核心指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核心指标集 临床研究 干预措施 风险偏倚评估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凯环 于勇刚 +3 位作者 李婷婷 杨改琴 秦玮珣 左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2076-2080,共5页
胃癌前病变(PLGC)是正常胃黏膜组织发生病理学癌变的异常过程,是胃癌发生前的必经阶段,亦是降低胃癌发病率的重要切入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PLGC的发生发展过程,当Wnt信号通路激活时,β-catenin向核内聚集,诱导原癌基因异常... 胃癌前病变(PLGC)是正常胃黏膜组织发生病理学癌变的异常过程,是胃癌发生前的必经阶段,亦是降低胃癌发病率的重要切入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PLGC的发生发展过程,当Wnt信号通路激活时,β-catenin向核内聚集,诱导原癌基因异常表达。中医药治疗PLGC疗效肯定,且查阅大量文献表明中医药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因此,从中药及针灸两方面着手,将中医药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PLGC的理论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提出中医药疗法调控该信号通路治疗PLGC的问题及思考,为治疗PLGC及预防胃癌发生的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启发,并为PLGC的中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 中医药 研究现状
下载PDF
针灸肌筋膜触发点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璐 曹江鹏 杜元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0,共4页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为骨骼肌绷紧带中的过敏结节,可引发压痛、特征性转移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现象。近年来,基于MTrPs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灸治疗非器质性神经肌纤维的疼痛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为骨骼肌绷紧带中的过敏结节,可引发压痛、特征性转移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现象。近年来,基于MTrPs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灸治疗非器质性神经肌纤维的疼痛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针刺干预MTrPs对于组织修复、恢复功能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临床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提供了有效手段。但针刺MTrPs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今后还需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深入探究,以期为临床针灸施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肌筋膜触发点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组织修复 功能活动
原文传递
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东 李倩 +1 位作者 唐志书 王瑞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院校因其特殊性使很多在综合性大学和西医院校建立起来的生物化学教学经验无法直接使用。本文针对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建议在...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院校因其特殊性使很多在综合性大学和西医院校建立起来的生物化学教学经验无法直接使用。本文针对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建议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宜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思想和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化学课程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生物化学教育 学习兴趣 教育技术
下载PDF
近五年针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璐 范林鹃 +2 位作者 焦琮舒 赵欣佳 杜元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583-587,共5页
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FM)患者的相关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查阅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针刺治疗FM的文献,发现针刺可通过中枢和外周多靶点、多层次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调... 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FM)患者的相关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查阅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针刺治疗FM的文献,发现针刺可通过中枢和外周多靶点、多层次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调控痛觉中枢敏化、抑制炎症反应、对抗氧化应激及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等方面。文章归纳总结了针刺治疗FM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针刺治疗FM提出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针灸 中枢敏化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古代防疫理论探讨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米婧 惠建荣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疑似及确诊病例数不断上升,经最新研究发现,由该种病毒引起的肺炎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故当前的紧要任务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疫情进行防控。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传染性疾病...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疑似及确诊病例数不断上升,经最新研究发现,由该种病毒引起的肺炎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故当前的紧要任务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疫情进行防控。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传染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基于古代防疫理论,并结合现代研究以阐明中医药对疫病的深刻认识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思路,以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辨证施治有所启发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中医药 古代防疫理论
下载PDF
针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晶晶 惠建荣 +2 位作者 白呦呦 周璇 罗小英 《河北中医》 2024年第2期342-346,共5页
肩手综合征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查阅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方法,发现常规针法、特殊针法(巨刺、缪刺法、关刺、合谷刺、焠刺法、经筋刺法、醒脑开窍针法)... 肩手综合征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查阅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方法,发现常规针法、特殊针法(巨刺、缪刺法、关刺、合谷刺、焠刺法、经筋刺法、醒脑开窍针法)、特定部位刺法(眼针法、耳针法、腕踝针法),以及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温针灸、拔罐疗法等其他针灸疗法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安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为临床非药物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针灸疗法 综述
下载PDF
近五年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研究概况
10
作者 于勇刚 杨改琴 +1 位作者 李婷婷 曾凯环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8期227-231,共5页
多发性神经病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以四肢末梢皮肤感觉异常为主要特点。近年来,多发性神经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较难治愈。经查阅文献及临床实践发现,中医药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病上优势独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从中医病名、... 多发性神经病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以四肢末梢皮肤感觉异常为主要特点。近年来,多发性神经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较难治愈。经查阅文献及临床实践发现,中医药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病上优势独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病 中药 针灸 结合疗法
原文传递
传统针灸学与现代针灸学刍议
11
作者 曹江鹏 杜元灏 +3 位作者 贾蓝羽 张曼 秋添 殷秀梅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337-1341,共5页
从《内经》时代至今,随着针灸学研究方法学的更迭,诞生了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传统针灸学(包括经典针灸学和经典针灸学的现代化研究两部分)和以神经生物学理论为核心的现代针灸学(还原论和系统论为支撑)两种针灸学体系。不同的针灸学体系... 从《内经》时代至今,随着针灸学研究方法学的更迭,诞生了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传统针灸学(包括经典针灸学和经典针灸学的现代化研究两部分)和以神经生物学理论为核心的现代针灸学(还原论和系统论为支撑)两种针灸学体系。不同的针灸学体系,是特定的时空下对疾病的认识和总结,在各自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典针灸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门用于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防治的古代科学。随着针灸国际化的推进,经典针灸学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针灸学开始进入针灸研究的舞台。传统针灸学和现代针灸学对疾病的认识角度不同,不同针灸学体系在新环境下显现出的局限性,推动着针灸学体系的前进与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经络 标准化 现代化 述评
下载PDF
关于现代针灸学科建设的思考——新时代,新征程,新跨越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江鹏 杜元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049-1052,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以及在许多针灸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提升针灸成为“一级学科”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针灸学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以及在许多针灸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提升针灸成为“一级学科”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针灸学科建设正如火如荼。在现代针灸学科建设探索进程中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症。以“解构与重构针灸理论为主体,针灸研究现代化和优化针灸医疗服务模式为侧翼,提升针灸学科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为尾翼”的“一体三翼”发展模式推动针灸学科发展,构建现代针灸学科洞中肯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针灸学 学科建设 一体三翼 解构与重构
下载PDF
名中医殷克敬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梅核气经验探微
13
作者 刘若尘 殷克敬 +2 位作者 王瑞辉 杨欢 马怡林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顽固性梅核气病程日久,病机复杂,现代医学仅能对症处理,效果难以持久。名中医殷克敬认为梅核气的发病不外乎情志因素和体质因素两个方面,病机为痰气搏结阻于咽喉,气血阴阳运行受累,其发病主要与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络脉... 顽固性梅核气病程日久,病机复杂,现代医学仅能对症处理,效果难以持久。名中医殷克敬认为梅核气的发病不外乎情志因素和体质因素两个方面,病机为痰气搏结阻于咽喉,气血阴阳运行受累,其发病主要与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络脉的经气受制密切相关,脏腑涉及肝、脾、肾、肺、胃。顽固性梅核气的病机主要在肝郁脾虚,络脉瘀阻,邪气缠绵,病灶深入,病程久远,所以在治疗上殷老师主张针药结合,对相关经脉进行严密仔细的经络诊察,针刺摒弃“局部治疗”运用经络别通的方法,催气运针,补泻兼施,远达病所;中药特用藤类药以及淫羊藿搜利经络邪气并配合腊梅花、凌霄花、石菖蒲等开窍解郁之品,痰气并治,阴阳共调,虚实兼顾,共奏行气降逆、化痰散结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核气 针刺 开窍 解郁 化痰
下载PDF
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相维 任媛媛 +2 位作者 党莎 赵博艺 张夏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941-1948,共8页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等,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1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MD=3.85,95%CI(2.56,5.14),P<0.00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MD=3.47,95%CI(2.63,4.30),P<0.00001]、改良后Barthel指数(MBI)评分[MD=9.44,95%CI(3.09,15.79),P=0.004]、有效率[OR=7.81,95%CI(3.58,17.04),P<0.00001]、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评分[MD=11.45,95%CI(1.04,21.86),P=0.03]、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MD=15.17,95%CI(11.16,19.18),P<0.0000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MD=-4.32,95%CI(-5.44,-3.20),P<0.00001]、行为记忆量表(RBMT)评分[MD=2.50,95%CI(0.25,4.75),P=0.03]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仅使用针灸、康复治疗、认知治疗、单纯rTMS治疗相比,针灸联合rTMS治疗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的认知功能;相较体针而言,临床上更多选择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针灸 重复经颅磁刺激 META分析
下载PDF
针灸辅助治疗瘢痕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祖阳(综述) 曹宇春 +1 位作者 黎柏军 郑洁(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93-196,共4页
瘢痕是一种以胶原蛋白过度沉积为特征的胶原纤维增生性疾病,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手术切除会产生新的瘢痕,目前,对瘢痕的治疗有内治法和外治法,近年研究发现,联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效果更好,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具有对... 瘢痕是一种以胶原蛋白过度沉积为特征的胶原纤维增生性疾病,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手术切除会产生新的瘢痕,目前,对瘢痕的治疗有内治法和外治法,近年研究发现,联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效果更好,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具有对瘢痕部位疏通经络、活血祛瘀的作用,并且在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火针、针刀及艾灸等针灸方法在瘢痕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医外治 瘢痕 辅助治疗
下载PDF
小儿脑瘫针灸推拿治疗进展
16
作者 黄振家 李雪 《TMR经典中医研究》 2022年第4期32-38,共7页
综述近年来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探讨针灸推拿对小儿脑瘫的治疗优势。本文从头针、体针、电针、水针、温针、小儿推拿及综合疗法等多方面进行论述,表明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有着独特的优势。总结发现:针灸推拿治疗可以... 综述近年来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探讨针灸推拿对小儿脑瘫的治疗优势。本文从头针、体针、电针、水针、温针、小儿推拿及综合疗法等多方面进行论述,表明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有着独特的优势。总结发现:针灸推拿治疗可以通过改善关节活动度、调节局部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营养神经等作用,改善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同时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增进针灸推拿对脑瘫治疗作用机制的探索,为小儿脑瘫的治疗提供可行的方案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推拿 小儿脑瘫 综述
下载PDF
针灸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免疫失衡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彭静 苏同生 +2 位作者 杨赟璐 梁莹 王琳钰 《世界中医药》 2023年第22期3283-3288,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子宫腔及以外侵袭、黏附、种植、生长。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其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常出现局部或全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子宫腔及以外侵袭、黏附、种植、生长。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其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常出现局部或全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引起了很多学者关注。现主要从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以及免疫炎症介质探讨针灸对子宫内膜组织介导的免疫稳态失衡的作用机制,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免疫失衡 作用机制 先天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免疫细胞因子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软件的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18
作者 贺楠 强霞 +2 位作者 刘嫣然 郭新荣 王卫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4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VOSviewer软件的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有关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对发文量、发文期刊、主要研究者、主... 目的探讨基于VOSviewer软件的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有关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对发文量、发文期刊、主要研究者、主要穴位及施术方式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23篇,年度发文量在1995年达到51篇,之后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期刊《针灸临床杂志》共发文65篇,核心作者吴耀持共发表7篇文章。主要穴位中“后溪穴”出现频数最高,为100次,施术方式频数最多的是“推拿”,为51次。结论运用新的干预方法刺激穴位或多学科联合进行急性腰扭伤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Sviewer 急性腰扭伤 可视化分析 穴位规律 研究热点
下载PDF
琥珀酰亚胺衍生物抗癫痫活性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咏琪 赵泽丰 +3 位作者 年梦 陈靖轩 乔海法 杨晓航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21-227,共7页
目的对琥珀酰亚胺衍生物的抗癫痫活性进行总结。方法通过收集已发表文献中报道的琥珀酰亚胺衍生物的相关信息,对琥珀酰亚胺衍生物的抗癫痫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综述。结果按照时间顺序,对文献报道的25种琥珀酰亚胺类衍生物的抗癫痫活性进... 目的对琥珀酰亚胺衍生物的抗癫痫活性进行总结。方法通过收集已发表文献中报道的琥珀酰亚胺衍生物的相关信息,对琥珀酰亚胺衍生物的抗癫痫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综述。结果按照时间顺序,对文献报道的25种琥珀酰亚胺类衍生物的抗癫痫活性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结论通过对琥珀酰亚胺衍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总结,为进一步开发以琥珀酰亚胺为母核的新型抗癫痫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酰亚胺衍生物 抗癫痫 构效关系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影响因素及其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奇 邢文文 +5 位作者 杜萍 卢圣锋 吴巧凤 尹海燕 唐勇 余曙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54-1756,共3页
微透析是一种微创、在体、时间分辨率高的的生化取样技术,文章根据其操作流程,对微透析的影响因素以及规范性操作进行了论述。对国内外针灸研究领域微透析的使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总结与探讨,以期更科学、规范地将微透析应用于针灸研究... 微透析是一种微创、在体、时间分辨率高的的生化取样技术,文章根据其操作流程,对微透析的影响因素以及规范性操作进行了论述。对国内外针灸研究领域微透析的使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总结与探讨,以期更科学、规范地将微透析应用于针灸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针灸 穴位局部 中枢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