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医学影像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尹凤凤 郭长义 +3 位作者 张喜荣 贺太平 钟晖 于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8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好处与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革措施,促进导师制的推广应用。方法对陕西中医药大学2012—2015级135名参加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本科生(研究组)进行问卷调查。以2012—2015级未参加导师制...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好处与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革措施,促进导师制的推广应用。方法对陕西中医药大学2012—2015级135名参加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本科生(研究组)进行问卷调查。以2012—2015级未参加导师制教学模式的367名医学影像本科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2013—2015级学生的学分绩点。结果研究组学生中,96.3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可提高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影像诊断能力;97.78%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可提高其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91.85%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可提高其沟通和处理矛盾的能力;90.37%的学生认为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尚人品;94.81%的学生认为导师制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正确三观的树立;95.56%的学生认为导师制有助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独立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组2012级学生中,96.3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他们择业、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意义深远;81.48%的学生认为导师制使他们在考研期间遇到的困惑能得到了及时的指导。研究组2013—2015级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均高于同年级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导师制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本科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导师制的不断完善可促进其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本科生 导师制教学模式
下载PDF
医学影像本科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喜荣 郭长义 +2 位作者 贺太平 钟晖 于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2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本科导师制下师生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5级135名影像专业学生135名为观察组(导师制),同年级同班135名同学作为对照组(非导师制)。统计影像专业学生进入导师制前选择导师职称的意向、各级学生师生交流中获得导师帮助...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本科导师制下师生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5级135名影像专业学生135名为观察组(导师制),同年级同班135名同学作为对照组(非导师制)。统计影像专业学生进入导师制前选择导师职称的意向、各级学生师生交流中获得导师帮助的意向、师生交流方式;对比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及科研成就。结果导师制学生倾向于选择职称高的导师;各年级学生从导师获得帮助的意向不同;选择面对面与导师交流的学生较多;观察组期末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科研成就较为优秀。结论医学影像本科生导师制下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影像本科生导师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医学影像学 师生关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与影像学特征的关联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辛晓坤 蒲豆豆 +2 位作者 江叶海 马光明 于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89-694,共6页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VAP)的病原菌与其胸部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联,及早识别HAP/VAP病原菌分布并准确评估病变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184例HAP/VAP患者...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VAP)的病原菌与其胸部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联,及早识别HAP/VAP病原菌分布并准确评估病变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184例HAP/VAP患者(其中HAP 154例,VAP 30例)的气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和胸部CT影像资料。采用人工智能软件分割胸部CT图像并定量分析病原菌影像特征,定量指标包括全肺体积、肺气肿定量、病变体积、病变体积百分比、病变质量、病变密度小于-300 HU的体积占病变总体积百分比。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病原菌(92.72%),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手术史/侵入性操作是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率为37%。CT图像上,肺实变为普遍表现,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可见胸腔积液及磨玻璃样改变;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还可见支气管扩张和空洞;鲍曼不动杆菌肺炎还可见到胸腔积液和间质性改变。定量CT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的肺气肿百分比数值较低,而混合细菌感染患者则较高;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的肺体积最大,而混合细菌感染患者最小。肺炎体积占全肺体积百分比最大者合并真菌感染(15%),曲线下面积为0.713(P=0.041),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70%。结论 通过分析HAP/VAP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定量参数,尤其是肺炎体积百分比,有助于推测潜在的病原菌类型,对合并真菌感染或多菌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感染 CT 定量影像
下载PDF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及深度神经网络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N分期
4
作者 周洁丽 武林娟 +2 位作者 张鹏天 彭艳侠 韩冬 《肿瘤防治研究》 202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基于超声影像组学及深度神经网络(DNN)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p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PTC患者375例(训练集261例,测试集114例)。将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定义为pN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定义为pN1a,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定... 目的基于超声影像组学及深度神经网络(DNN)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p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PTC患者375例(训练集261例,测试集114例)。将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定义为pN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定义为pN1a,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定义为pN1b。由超声科医师手动分割PTC的感兴趣区(ROI)并提取1899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对上述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基于H2O深度学习平台在训练集构建预测PTC pN分期的DNN模型,并在测试集验证最优模型准确性。结果pN0期患者153例,pN1a期131例,pN1b期91例。每个PTC的影像组学特征经LASSO回归筛选出15个影像组学特征。基于该15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最优DNN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准确性分别为85.82%及81.57%。结论PTC的超声影像组学预测pN分期的准确性较高,有为患者自动化N分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pN分期 预测 淋巴结
下载PDF
本科生导师制在提升影像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郭长义 张喜荣 +3 位作者 贺太平 钟晖 于勇 王佩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3期193-195,共3页
目的评价本科生导师制在提升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导师制改革措施。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2012—2015级连续四届135名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导师制组,参与导师制后对其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从同年级同班学生中选取13... 目的评价本科生导师制在提升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导师制改革措施。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2012—2015级连续四届135名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导师制组,参与导师制后对其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从同年级同班学生中选取135名作为非导师制组。评估导师制学生与非导师制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效果;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其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两组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大学生互联网+项目的立项数,评估其科研能力。结果导师制学生在激发学习动力与兴趣、巩固基础及专业知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强化职业道德、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加强科研思维能力方面的评分均高于非导师制组学生(P<0.05)。导师制组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高于非导师制组学生(P<0.05)。导师制组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入选校级、省级的数目明显多于非导师制组学生。结论本科生导师制在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活动中,可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锻炼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并可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医学影像学 综合素质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周围型肺癌Ki-67水平的CT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伟 韩冬 +4 位作者 贾永军 雷雨欣 于楠 于勇 樊丽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周围型肺癌的影像组学特征与Ki-67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建立基于CT增强动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周围型肺癌的Ki-67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2020年11月行胸部CT增强扫描并在检查后2周内经病理证实、... 目的周围型肺癌的影像组学特征与Ki-67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建立基于CT增强动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周围型肺癌的Ki-67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2020年11月行胸部CT增强扫描并在检查后2周内经病理证实、行Ki-67表达水平检测的11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中男43例,女74例,年龄35~79岁(中位年龄54岁)。经手术病理证实,Ki-67高表达组54例,Ki-67低表达组63例,以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82)和验证组(n=35)。使用ITK-SNAP于CT动脉期图像上手动勾画肺癌全肿瘤容积数据,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回归模型进一步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并计算每例患者的影像组学评分,然后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Ki-67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验证组和训练组中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影像组学标签的预测性能。根据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临床价值。结果从396个特征中选择7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与Ki-67表达水平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标签。该模型在训练组中AUC为0.844(95%CI:0.725~0.964),敏感度93%,特异度71%,校准度0.709。在验证组中,AUC为0.881(95%CI:0.756~0.954),敏感度91%,特异度75%,校准度0.95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与低表达两组间性别、年龄和吸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影像组学评分被认为是预测周围型肺癌Ki-67表达情况的独立预测因素。DCA显示阈值概率在0.03%~0.63%时,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周围型肺癌Ki-67表达水平效能较优。结论基于增强CT动脉期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有助于预测周围型肺癌病灶Ki-67的表达,无创评估肿瘤侵袭性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周围型肺癌 Ki-67增殖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影像学新技术在间质性肺疾病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江叶海 蒲豆豆 +1 位作者 任占丽 于楠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影像学在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断、评估中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CT、MRI、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PET)为ILD诊断与评估提供了客观工具。本文将基于多模态定量影像技术在ILD的应用与探索进行综述。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基于能谱CT物质分离成像的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的相关参数研究
8
作者 翟冰莹 贾永军 +3 位作者 康武林 李晓伟 姚洁 刘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4-167,18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膝骨关节炎(KOA)能谱CT成像的髌下脂肪垫(IPFP)脂基物质含量、关节间隙面积和骨赘评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发作期KOA患者118例,其中寒湿痹阻证51例(A组),气滞血瘀证40例(B组),肝肾亏虚证16例和气血虚弱证11例(...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膝骨关节炎(KOA)能谱CT成像的髌下脂肪垫(IPFP)脂基物质含量、关节间隙面积和骨赘评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发作期KOA患者118例,其中寒湿痹阻证51例(A组),气滞血瘀证40例(B组),肝肾亏虚证16例和气血虚弱证11例(C组),使用能谱CT检查后行基物质分离图像后处理及分析,探讨不同中医证型KOA能谱CT成像IPFP脂基物质含量、关节间隙面积及骨赘评级的差异。结果:各证型间脂肪/肌肉物质分离图像IPFP最大面积和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IPFP脂基物质含量最低,C组IPFP脂基物质含量最高(P<0.05),B组膝关节内侧间隙面积小(P<0.05)。各证型间膝关节外侧间隙面积和骨赘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PFP脂基物质含量和关节间隙面积均与发作期KOA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能谱CT基物质分离成像在中医辨证施治KOA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医证型 辨证分型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
9
作者 樊丽华 韩冬 +5 位作者 贾永军 段海峰 于楠 于勇 郑运松 魏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基于MRI T2WI序列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区分脑胶质瘤Ⅱ级和Ⅲ级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影像学数据均来自于癌症基因组数据集,收集了梅奥诊所于2002年10月~2011年8月进行MRI平扫及肿瘤分级的159例大脑胶质瘤数据,包括胶质Ⅱ级(n=104)... 目的基于MRI T2WI序列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区分脑胶质瘤Ⅱ级和Ⅲ级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影像学数据均来自于癌症基因组数据集,收集了梅奥诊所于2002年10月~2011年8月进行MRI平扫及肿瘤分级的159例大脑胶质瘤数据,包括胶质Ⅱ级(n=104)和Ⅲ级(n=55),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111)和验证组(n=48)。将T2WI图像导入ITK-SNAPv.3.4.0软件,手动勾画大脑全肿瘤感兴趣区(VOI),然后将勾画过的数据导入A.K软件用于提取肿瘤的影像组学特征,共396个特征被提取,主要特征包括6类,分别为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大小区域矩阵、灰度行程矩阵、形状及Haralick。采用LASSO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特征筛选。根据筛选得到的特征与其相应回归系数的加权线性组合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据此计算每位患者的影像组学评分。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性能。影像组学的校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进行评价。通过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进行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筛选出4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与胶质瘤分级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组中AUC为0.723(95%CI:0.684~0.863),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89%,校准度为0.120。在验证组中,AUC为0.800(95%CI:0.657~0.942),敏感度为73%,特异度为82%,校准度为0.561。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阈值概率在0.17%~0.99%时,影像组学模型对较低级别胶质瘤的分级能力优于将所有患者认为Ⅱ级及Ⅲ级。结论基于MRI T2WI序列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区分较低级别胶质瘤的Ⅱ级及Ⅲ级,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和预后情况提供一种无创性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影像组学 MRI
下载PDF
足跟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成龙 马光明 +3 位作者 韩东 魏伟 段海峰 贺太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6期880-883,共4页
目的:探讨足跟骨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CB)的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2例足跟骨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影像表现。结果:12例跟骨软骨母细胞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晰、伴有硬化边、偏心性生长、膨胀感... 目的:探讨足跟骨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CB)的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2例足跟骨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影像表现。结果:12例跟骨软骨母细胞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晰、伴有硬化边、偏心性生长、膨胀感不明显的肿块;8例子X线可见片絮状钙化,7例CT可见砂砾状钙化,1例可见网格状分隔;3例CT表现为硬化边不完整,边缘毛刺;MRI示12例T1WI低于脂肪信号,稍高于肌肉信号伴硬化边明显,T2WI信号不均匀,坏死囊变呈高信号,钙化呈高信号。2例出现滑膜囊积液及骺软骨板增厚。结论:足跟骨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X线、CT及MRI影像表现,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肿瘤 软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的应用现状
11
作者 杨腾月 蒲豆豆 于楠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2,共6页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作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诊断的“金标准”,由于存在辐射暴露问题,在疾病长期动态监测中的应...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作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诊断的“金标准”,由于存在辐射暴露问题,在疾病长期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辐射、多参数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肺部通气、灌注、组织硬度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定量信息,无创性地评估CTD-ILD的病理变化和疾病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MRI在CTD-ILD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超短回波序列(ultrashort echo time,UTE)、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超极化^(129)Xe MRI(hyperpolarized^(129)X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P^(129)Xe MRI)等技术在CTD-ILD诊断、分型及疗效评估中的潜力,并探讨了当前技术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优化CTD-ILD的临床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超极化^(129)Xe磁共振成像 分子成像
下载PDF
呼吸训练对肺部磁共振自由呼吸成像序列图像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江叶海 党珊 +3 位作者 蒲豆豆 张丽 王少彧 于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改善肺部MRI自由呼吸序列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拟接受肺部MRI检查的42例患者,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病变位置进行匹配,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检查前,操作者告知患者...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改善肺部MRI自由呼吸序列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拟接受肺部MRI检查的42例患者,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病变位置进行匹配,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检查前,操作者告知患者噪音、发热、检查时间等信息。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检查前准备,实验组患者在检查前30 min通过视诊方法评估患者呼吸状态。对于呼吸规律的患者继续按照现有的节奏呼吸。对于呼吸不规律的患者,操作者在一旁指导患者吸气呼气,训练持续2 min。如果呼吸仍不规律,操作者继续进行呼吸训练,将时间延长至5 min。采集所有患者的星状容积内插屏气检查(star 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star VIBE)和螺旋超短回波时间(spiral Ultra-short time echo,spiral UTE)图像。两名高年资医师在不知道分组的情况下,采用5分法对肺部MRI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测量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降主动脉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ty,SI)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根据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SI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公式计算SNR和CV值,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图像质量。结果:实验组的血管清晰度、支气管清晰度、噪声和伪影以及整体图像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客观图像质量评价中,实验组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降主动脉层面的SNR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V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改善自由呼吸序列的图像质量,提高了检查成功率和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在提高胸部CT图像质量的临床应用研究
13
作者 马光明 吴海波 +3 位作者 樊秋菊 于勇 于楠 段海峰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目的评价深度学习迭代重建(Deep Learning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DLIR)算法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60例胸部CT检查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A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40%(B组)、DLIR-中等强度(C组)、... 目的评价深度学习迭代重建(Deep Learning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DLIR)算法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60例胸部CT检查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A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40%(B组)、DLIR-中等强度(C组)、DLIR-高强度(D组)算法重建图像。测量4组图像肺组织、主动脉、肌肉、胸椎、空气的CT值和SD值,并计算各组织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噪声、伪影和诊断信心、整体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结果4组图像肺组织、主动脉、肌肉、胸椎、空气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噪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重建算法对图像噪声有明显影响。4组图像各组织的SNR和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的SNR和CNR最高,A组的最低。2名医师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0.781<Kappa<0.884)。4组图像的图像噪声、伪影和诊断信心、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主观评分高于A、B组,C组与D组之间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IR算法可以降低胸部CT图像噪声,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增强医生的诊断信心,具有较大的降低辐射剂量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深度学习重建 图像质量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引导下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徐龙 李鑫 +2 位作者 张丽 于楠 段海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深度学习重建(DLIR)算法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3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CT引导下肺穿刺患者,根据扫描方案不同,将60例肺穿刺活检患者分为常规剂量...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深度学习重建(DLIR)算法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3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CT引导下肺穿刺患者,根据扫描方案不同,将60例肺穿刺活检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和低剂量组(B组)。A组为100 kV,噪声指数(NI)=15;B组NI=45,其余扫描参数均相同。在常规剂量组中首次和末次全肺扫描分别采用A、B组参数扫描,用于评价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改善图像质量潜能。A组中首次全肺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和权重为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50%ASIR-V)重建,末次全肺扫描采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的3种强度(DLIR-L、DLIR-M、DLIR-H)重建图像。分别测量脊柱旁肌肉、皮下脂肪及主动脉血管CT值和SD值,计算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对比A、B两组的患者基线特征、穿刺过程中总的辐射剂量、病理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种不同条件下重建图像在肌肉、皮下脂肪及主动脉血管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值、SNR和CN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分析显示,DLIR-H图像与50%ASIR-V图像在肌肉、脂肪、血管SD和S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P vs DLIR-H和DLIR-L vs DLIR-H组的CN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总辐射剂量相比,B组总辐射剂量减少约93.6%(P<0.001)。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穿刺需要,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病理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结合DLIR重建,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且不影响穿刺安全性和病理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穿刺活检 低剂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术病灶定位中的应用
15
作者 徐龙 朱晓平 +2 位作者 张丽 李鑫 段海峰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22-25,45,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术病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首次穿刺活检术的肺肿块患者22例、行二次穿刺活检术的肺肿块患者10例,穿刺前均行胸部MRI检查,获取b值为800 s/mm^(2)的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术病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首次穿刺活检术的肺肿块患者22例、行二次穿刺活检术的肺肿块患者10例,穿刺前均行胸部MRI检查,获取b值为800 s/mm^(2)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及与之对应的ADC图像。行首次穿刺术的患者将DWI图像上低信号区域和ADC图像上高信号区域视为病变坏死区域(A区),DWI图像上高信号区域和ADC图像上低信号区域视为病变活性区域(B区);行二次穿刺术的患者以首次穿刺的病理阴性区域为A区,二次穿刺的病理阳性区域为B区;比较患者A、B区的ADC。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分别在A、B区获取肺组织,HE染色后分析病理结果,比较A、B区的病理阳性率及阴性率。结果A、B区ADC分别为1.32(1.21,1.40)×10^(-3) mm^(2)/s、0.85(0.76,0.95)×10^(-3) mm^(2)/s,二者比较P<0.05。A区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27例(84.38%)、恶性病变5例(15.62%),B区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3例(9.37%)、恶性病变29例(90.63%),其中B区的3例良性病变在A区病理结果也为良性;A区病理阳性率18.75%(6/32)、阴性率81.25%(26/32),B区病理阳性率100%(32/32),A区病理阳性率低于B区(P<0.05)。结论选择穿刺前胸部MRI显示ADC较低的区域作为穿刺靶点区域,有助于提高肺肿块患者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术的病理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肺部肿块 穿刺活检术
下载PDF
针灸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分析:基于rs-fMRI数据
16
作者 张中旭 马萧童 +3 位作者 周锋 杨艺超 王志群 郑运松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图论及连边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痛经(PDM)患者针灸前后脑功能网络改变。方法纳入35例女性PDM患者,所有患者于经前7 d接受针灸治疗至月经来潮,取关元穴、双侧三阴交,每天治疗30 min。收集PDM患者针灸前后...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图论及连边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痛经(PDM)患者针灸前后脑功能网络改变。方法纳入35例女性PDM患者,所有患者于经前7 d接受针灸治疗至月经来潮,取关元穴、双侧三阴交,每天治疗30 min。收集PDM患者针灸前后经期视觉模拟评分(VAS)、痛经症状评分(CMSS)、焦虑自评分(SAS)、抑郁自评分(SDS)及颅脑fMRI数据。使用GRETNA软件对PDM患者针灸前后的脑功能数据进行图论及连边分析,并与临床评分作相关分析。结果针灸后,PDM患者经期VAS、CMSS、SAS、SDS减低(P<0.05);脑网络全局效率增高,平均集聚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减低(P<0.05);右侧脑岛与右侧额中回间、左侧中央沟盖与右侧颞上回间的功能连接(FC)增强;右侧中央前回与双侧丘脑、右侧豆状核间,右侧中央后回与左侧额中回、左侧补充运动区间,右侧前扣带回与左侧前扣带回、右侧后扣带回间,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丘脑间,右侧后扣带回与左侧颞中回间,左侧中央后回与左侧丘脑间的FC减弱(P<0.001);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丘脑间FC变化与SDS变化呈正相关(r=0.516,P=0.002)。结论本研究针灸疗法有较好的疗效,针灸可能使PDM患者脑网络镇痛相关的信息整合效率得到提高,疼痛相关的信息传递效率得到抑制;针灸起效涉及的神经通路可能为丘脑-感觉运动皮层回路、扣带皮层回路、突显网络,3条主线共同担负起镇痛、舒缓情绪和疼痛注意力转移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针灸 功能MRI 脑网络
下载PDF
21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影像学诊断与误诊分析
17
作者 郑运松 柯尊华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4期304-305,共2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多见于老年人,一般为外伤后3周以上开始出现症状,引起此类颅内血肿的外伤多较轻微,甚至无明显头部外伤,容易误诊。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老年CSDH患者21例,该文对其影像学改变及...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多见于老年人,一般为外伤后3周以上开始出现症状,引起此类颅内血肿的外伤多较轻微,甚至无明显头部外伤,容易误诊。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老年CSDH患者21例,该文对其影像学改变及其临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误诊 影像学
下载PDF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判断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冬 沈聪 +2 位作者 王卓楠 于楠 段小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判断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纳入100例乳腺癌患者,包括HER2(+)组28例、HER2(-)组72例,比较组间PET/CT参数,包括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及其标准差(SD)、平均标...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判断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纳入100例乳腺癌患者,包括HER2(+)组28例、HER2(-)组72例,比较组间PET/CT参数,包括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及其标准差(SD)、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mean))及肿瘤代谢体积的差异。于标准化后的PET图像中手动分割病灶ROI,获取其影像组学特征,根据降维后的影像组学特征及其系数的线性加权获得病灶影像组学风险评分(RRS);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判断乳腺癌患者HER2状态的效能。采用Bootstrap 1000重复抽样进行内部验证,计算校正AUC,并以DeLong检验比较。以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患者净获益情况。结果HER2(+)组病灶SUV_(max)、SUV_(mean)及SD均大于HER2(-)组(P均<0.05)。共获取704个影像组学特征,经筛选最终获得10个非零系数的特征用于计算RRS,HER2(+)组RRS大于HER2(-)组(P<0.001)。以RRS判断乳腺癌患者HER2状态的AUC大于病灶SUV_(max)、SUV_(mean)及SD(P均<0.05),其诊断敏感度为78.57%、特异度为77.78%。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RS可在较大概率阈值范围内带给患者更多净获益。结论^(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用于判断乳腺癌HER2状态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rbB受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明 李薇 +2 位作者 吴林桦 平学军 石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04-908,92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T_(2)WI和DCE-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浸润性乳腺癌132例患者的MRI增强图像。采用ITK-SNAP逐层勾画肿瘤边界,利用AK软件分别提取T_(2)WI、DCE、T_(2)WI和DCE联合序列三维病灶... 目的探讨基于T_(2)WI和DCE-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浸润性乳腺癌132例患者的MRI增强图像。采用ITK-SNAP逐层勾画肿瘤边界,利用AK软件分别提取T_(2)WI、DCE、T_(2)WI和DCE联合序列三维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并通过特征选择分别选取了3、2、3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决策树(decision tree)不同的机器算法建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通过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各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_(2)WI和DCE-MRI联合序列采用决策树算法预测效能最佳,均优于Logistic回归、RF和SVM算法模型,且决策树算法模型与Logistic、RF、SVM算法模型的AUC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决策曲线分析中,采用决策树算法模型的净收益高于采用Logistic回归、RF和SVM算法模型。结论MRI影像组模型可以无创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_(2)WI和DCE-MRI联合序列采用决策树算法模型预测性能最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浸润性乳腺癌 组织学分级 磁共振成像 机器算法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占丽 贺太平 +1 位作者 张喜荣 贾永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08-210,共3页
肺癌作为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极其重要。影像学检查作为肺癌的主要检查和评价手段,尚不能完全揭示其生物学特性等信息。影像组学通过对病灶进行分割和提取特征,用影像学特征预测病变的生物学行为,... 肺癌作为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极其重要。影像学检查作为肺癌的主要检查和评价手段,尚不能完全揭示其生物学特性等信息。影像组学通过对病灶进行分割和提取特征,用影像学特征预测病变的生物学行为,为肺癌诊疗提供依据。现就影像组学的基本流程及其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