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亚珠 宋粉莉 +1 位作者 李京涛 王轲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从肠道菌群失调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 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形成、肠黏膜屏障损伤是肠道菌群紊乱致使NAFLD形成的关键环节、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干预NAFLD的形成、中医药通过保护肠黏膜屏障而干预NAFLD的形... 从肠道菌群失调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 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形成、肠黏膜屏障损伤是肠道菌群紊乱致使NAFLD形成的关键环节、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干预NAFLD的形成、中医药通过保护肠黏膜屏障而干预NAFLD的形成4方面入手探讨中医药对NAFLD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指出深入探讨中医病证结合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关系,阐明中医药对肠道菌群以及肠道稳态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可以为从整体层面阐明中医药调节NAFLD患者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另外采用目前最新的生物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可提高中医药的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为NAFL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道菌群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肝癌癌前病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晓婷 何超 +5 位作者 李京涛 闫曙光 魏海梁 宋艺君 李日向 常占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14-316,共3页
肝癌癌前病变是指病理上易发生癌变的肝组织异常表现。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是肝病演进的“三部曲”。研究证实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在肝硬化一肝癌的恶性演进过程中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肝癌癌前病变时期[1,2]。
关键词 癌前病变 中医药防治 肝癌 恶性演进 病变时期 肝硬化 肝组织
下载PDF
常占杰教授运用重剂刘寄奴治疗慢性肝病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闫志鹏 刘永刚 +4 位作者 闫瑞娟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常占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7-70,共4页
常占杰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第四、第五、第六批及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诊治肝胆病40余年,在慢性肝病的诊治中善用刘寄奴,灵活配伍,临床疗效显著。刘寄奴又称为六月雪、金寄奴、乌藤菜,始载... 常占杰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第四、第五、第六批及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诊治肝胆病40余年,在慢性肝病的诊治中善用刘寄奴,灵活配伍,临床疗效显著。刘寄奴又称为六月雪、金寄奴、乌藤菜,始载于《新修本草》,入心、肝、脾经,性温而善行走,通行上下经络,具有散瘀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之功[1]。《本草经疏》记载:“刘寄奴草,其味苦,其气温,揉之有香气,故应兼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寄奴 中医药疗法 名中医经验 常占杰
下载PDF
肝脂平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小锋 马文军 +1 位作者 樊晓丹 侯宝峰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观察肝脂平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肝脂平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疗程24周。结... 目的观察肝脂平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肝脂平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疗程24周。结果 2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脂平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针对其肝郁脾虚、湿痰瘀互结之病机,健脾利湿化瘀,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 肝脂平颗粒 疏肝健脾 祛痰利湿 活血化瘀
下载PDF
肝癌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晨 刘力 +4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杨创勃 常占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分析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AFP、CEA、SF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43例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年龄... 目的:分析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AFP、CEA、SF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43例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病毒感染情况、饮酒史、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CEA、AFP、SF,通过SPSS 19.0软件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43例肝癌癌前病变患者中脾虚肝损瘀毒型最多(53%),中医证型与NEUT、LYMPH%、PLT及SF呈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家族史、病毒感染情况、饮酒史、肝功能、血常规(WBC、LYMPH、NEUT%、RBC、Hb),凝血功能、AFP、CE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明显差异,且证型与一些临床指标之间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癌前病变 中医证型 临床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消木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气郁痰阻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亚珠 李京涛 席奇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评价消木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1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消木丹颗粒,对照组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目的评价消木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1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消木丹颗粒,对照组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肝脏超声影像,以及肝/脾CT密度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脂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木丹颗粒治疗NAFLD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消木丹颗粒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PI3K/AKt信号通路在胰岛素抵抗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宁 李京涛 +4 位作者 常占杰 魏海梁 闫曙光 惠毅 李倩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308-1311,共4页
PI3K/AKt通路是机体内信号传导的经典途径,本文通过概述PI3K/AKt信号通路的构成、生理及病理状态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为NAFLD的发病... PI3K/AKt通路是机体内信号传导的经典途径,本文通过概述PI3K/AKt信号通路的构成、生理及病理状态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为NAFLD的发病和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肠-肝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智强 李京涛 +4 位作者 魏海梁 闫曙光 李日向 郭英君 常占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312-1315,共4页
肠道与肝脏通过“肠-肝轴”紧密连接,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内毒素血症和肠道微生物的改变等均可促进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讨论“肠-肝轴”如何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发展,为... 肠道与肝脏通过“肠-肝轴”紧密连接,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内毒素血症和肠道微生物的改变等均可促进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讨论“肠-肝轴”如何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发展,为NAFLD的防治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肝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黏膜屏障 内毒素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与晚期肝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旭 李京涛 +3 位作者 周振国 闫曙光 魏海梁 张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7期871-876,882,共7页
目的评价晚期肝病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发生肝性脑病(HE)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从数据库建立之日起到2019年12月31日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Cochrane四个数据库,查找涉及使用PPI和发生HE风险相关性的研究文献,从纳入的文献... 目的评价晚期肝病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发生肝性脑病(HE)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从数据库建立之日起到2019年12月31日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Cochrane四个数据库,查找涉及使用PPI和发生HE风险相关性的研究文献,从纳入的文献中提取数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做汇总风险评估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并行敏感性分析及亚组分析。结果本次Meat分析纳入了7项研究的50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非PPI使用者相比,晚期肝病患者使用PPI发生HE的风险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2.00,95%Cl=(1.53-2.61),P<0.01,I^2=57%];在以不同研究类型进行的亚组分析中,病例对照研究组[RR=2.14,95%Cl=(1.47-3.10),P<0.01,I^2=49%]、队列研究组[RR=1.91,95%Cl=(1.21-3.02),P<0.01,I^2=73%];在以PPI使用定义进行的亚组分析中,住院期间使用PPI组[RR=3.51,95%Cl=(2.32-5.31),P<0.01,I^2=0%]、入院前使用PPI组[RR=1.60,95%Cl=(1.34-1.91),P<0.01,I^2=0%];基于不同肝病类型进行的亚组分析中,肝硬化组[RR=1.98,95%Cl=(1.44-2.70),P<0.01,I^2=28%]、肝硬化合并腹水组[RR=1.48,95%Cl=(1.17-1.86),P<0.01,I^2=0%]、其它组[RR=3.53,95%Cl=(2.15-5.80),P<0.01,I^2=0%];亚组分析结果表明,除基于研究设计类型的亚组存在高度异质性外,其余各亚组均未见明显异质性,且PPI组的HE风险仍然存在,提示Meta分析的结果稳定可靠。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晚期肝病患者使用PPI会增加发生HE的风险,因此在没有明确PPI适应症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应慎重为晚期肝病患者使用PPI,这一结果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来证实这种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肝性脑病 晚期肝病 肝硬化 META分析
下载PDF
法尼醇受体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倩 李京涛 +4 位作者 魏海梁 闫曙光 李淑芳 张海博 常占杰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3期21-25,共5页
脂肪沉积及胆汁酸(bile acid,BA)和脂类代谢紊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特征.法尼醇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通过参与BA的合成、分泌和重吸收,在BA和胆固醇稳态... 脂肪沉积及胆汁酸(bile acid,BA)和脂类代谢紊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特征.法尼醇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通过参与BA的合成、分泌和重吸收,在BA和胆固醇稳态中发挥作用,同时在调节脂质代谢和抑制炎症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了解并调控FXR及上下游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深入研究NAFLD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NAFLD提供新思路,寻找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法尼醇受体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微小RNA-140抑制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寇小妮 解新科 +2 位作者 郝明霞 宋春荣 吴维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140缺失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展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iR-140抑制组,每组20只。对照组小鼠...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140缺失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展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iR-140抑制组,每组20只。对照组小鼠采用普通动物饲料喂养,模型组和miR-140抑制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从第4周开始,miR-140抑制组每日腹腔注射mimics inhibitor质粒,持续1周,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在第4周结束时,每组选取2只小鼠验证是否造模成功,随后腹膜内注射10%水合氯醛(0.3 ml/100 g)麻醉,股动脉取血,同时取出肝脏。计算肝脏脂肪变积分、炎症坏死灶积分、气球样变积分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活动度积分(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ctivity score,N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小鼠肝组织miR-140、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和TLR4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miR-140抑制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积分[(0.00±0.00)分vs(3.12±0.23)分vs(4.80±0.16)分]、炎症坏死灶积分[(0.52±0.21)分vs(2.95±0.24)分vs(4.13±0.28)分]、气球样变积分[(0.00±0.00)分vs(1.98±0.26)分vs(2.65±0.20)分]、NAS积分[(0.48±0.32)分vs(7.29±0.34)分vs(9.41±0.51)分]、AST[(43.24±6.89)U/L vs(83.21±10.98)U/L vs(129.36±11.14)U/L]、ALT[(60.21±12.36)U/L vs(83.21±10.98)U/L vs(135.36±9.34)U/L]、TNF-α[(145.77±6.46)μg/L vs(267.86±6.98)μg/L vs(439.45±6.98)μg/L]、IL-6[(47.13±15.95)μg/L vs(187.66±9.47)μg/L vs(334.14±12.74)μg/L]、miR-140 mRNA相对表达量(4.96±0.21 vs 1.29±0.49 vs 0.86±0.5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0.96±0.21 vs 2.29±0.49 vs 4.56±0.54)、TLR4 mRNA相对表达量(0.89±0.39 vs 3.01±0.43 vs 5.81±0.26)、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2.63±0.32 vs 3.14±0.29 vs 5.15±0.31)和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3.96±0.31 vs 5.01±0.26 vs 6.95±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模型组肝组织脂肪变积分、炎症坏死灶积分、气球样变积分、NAS积分、AST、ALT、TNF-α、IL-6、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TLR4 mRNA相对表达量、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和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iR-14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miR-140抑制组肝组织脂肪变积分、炎症坏死灶积分、气球样变积分、NAS积分、AST、ALT、TNF-α、IL-6、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TLR4 mRNA相对表达量、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和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miR-14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miR-140缺失可促进小鼠NAFLD的发展,其机制与miR-140抑制导致肝组织NF-κB和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0 抑制 小鼠 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
下载PDF
解新科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兼凝血功能异常经验举隅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豫敏 解新科 边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5期141-144,共4页
高胆红素血症相当于中医学中的“黄疸病”范畴,单纯的西药治疗退黄效果不理想,而祖国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解新科主任医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黄疸病的发病及转归特点,认为湿、热、瘀、滞是发病的关键,自拟降黄合剂... 高胆红素血症相当于中医学中的“黄疸病”范畴,单纯的西药治疗退黄效果不理想,而祖国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解新科主任医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黄疸病的发病及转归特点,认为湿、热、瘀、滞是发病的关键,自拟降黄合剂加减治疗以身目小便色黄为主症,伴见胁痛、口苦、厌油腻、皮肤瘙痒、口鼻(或牙龈)少量出血等,辨证为湿热内蕴型,临床疗效显著,现特举验案以分析其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黄合剂 高胆红素血症 凝血功能 名医经验
下载PDF
PD-1/PD-L1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婷 周永学 +2 位作者 闫曙光 魏海梁 李京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肿瘤中均位居前列。CRC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癌细胞的遗传改变和来自周围肿瘤细胞微环境的多种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肿瘤中均位居前列。CRC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癌细胞的遗传改变和来自周围肿瘤细胞微环境的多种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和PD-1/PD-L1在CRC的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重点论述TAMs在CRC中的作用机制及表达意义,TAMs与PD-1/PD-L1之间的关系,抗PD-1/PD-L1抗体在CRC中的应用,以及靶向PD-1/PD-L1和TAMs在CRC治疗中的效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PD-1/PD-L1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IL-36与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铭杰 杨新棵 +3 位作者 陈婷 惠毅 李京涛 闫曙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10-1914,共5页
纤维化是由组织损伤触发的异常修复机制,伴随着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产生/降解的失衡以及在正常组织中的过度沉积,最终以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而告终^([1])。纤维化几乎可见于所有慢性疾病的终末期阶段,死亡率在工业... 纤维化是由组织损伤触发的异常修复机制,伴随着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产生/降解的失衡以及在正常组织中的过度沉积,最终以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而告终^([1])。纤维化几乎可见于所有慢性疾病的终末期阶段,死亡率在工业化国家中约占1/3以上,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3])。然而,由于具体分子机制尚未明确,关于抗纤维化药物的开发仍在不断探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6 纤维化 受体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探讨益木脑液灌肠对肝性脑病大鼠紧密连接蛋白及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昕艳 周振国 +3 位作者 周烁 李京涛 常占杰 柏鲁宁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益木脑液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和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的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大鼠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 occluding,Occludin)和水通道蛋白4(recombinant Aquapo... 目的探讨益木脑液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和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的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大鼠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 occluding,Occludin)和水通道蛋白4(recombinant Aquaporin 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62只,模型组腹腔注射CCl 4和TAA建立HE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5只大鼠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乳果糖组及益木脑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对照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肠,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肠,连续2周,记录治疗前后大鼠一般情况。2周后处死大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Occludin蛋白和AQP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血氨、IL-1水平显著升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QP4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2)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乳果糖组和益木脑液(低、中、高剂量)组的ALT和AST、血氨、IL-1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AQP4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木脑液能够降低肝性脑病大鼠血氨、IL-1水平,改善肝功能,调节Occludin蛋白和AQP4蛋白的表达,对肝性脑病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益木脑液 乳果糖 紧密连接蛋白 水通道蛋白4 白细胞介素-1
下载PDF
巨胞饮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婷 闫曙光 +2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周永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巨胞饮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依赖肌动蛋白的内吞作用形式,巨胞饮涉及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营养吸收、抗原呈递以及细胞信号转导和迁移。研究证明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失活在消化系统肿瘤中诱导巨胞饮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而抑制巨胞饮... 巨胞饮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依赖肌动蛋白的内吞作用形式,巨胞饮涉及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营养吸收、抗原呈递以及细胞信号转导和迁移。研究证明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失活在消化系统肿瘤中诱导巨胞饮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而抑制巨胞饮作用可减缓消化系统肿瘤的侵袭表型,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此外,巨胞饮也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递送途径。因此,靶向巨胞饮作用,开发新的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就巨胞饮在机体中发挥的作用、调节巨胞饮的相关信号通路以及巨胞饮在结直肠癌、胰腺导管腺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胞饮 消化系统肿瘤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替诺福韦联合益脾养肝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罗静 闫瑞娟 +4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惠毅 常占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观察替诺福韦联合益脾养肝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 观察替诺福韦联合益脾养肝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替诺福韦联合益脾养肝方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替诺福韦治疗,2组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ALT复常率、HBV-DNA水平、HBV-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Ⅲ-P)]、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24周,2组患者ALT、AST、Alb、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2组患者BUN、Cr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治疗12周,试验组患者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试验组患者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2组患者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2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2组患者HA、Ⅳ-C、LN、P-Ⅲ-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2组患者QOL-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改善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5,P<0.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 替诺福韦联合益脾养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显著,起到明显的抗病毒、保肝、抗肝纤维化、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替诺福韦 益脾养肝方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激活蛋白1调控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莉 黄峰 +1 位作者 晁旭 冯雪松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39-343,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侵袭转移的机制问题一直是医学界近年来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HCC中癌细胞的扩散可能与非可控性炎症形成、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免疫逃逸以及微血管生成等过...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侵袭转移的机制问题一直是医学界近年来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HCC中癌细胞的扩散可能与非可控性炎症形成、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免疫逃逸以及微血管生成等过程密不可分。大量研究证明激活蛋白1(activating protein 1,AP-1)是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转录因子,当机体受到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后可促使其过度激活。过度激活的AP-1在DNA结合域、转录调控域、寡聚化位点和核定位区等结构的紧密配合下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癌性转化。本文就AP-1在HCC侵袭转移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激活蛋白1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基于Notch/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巨噬细胞活化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闫曙光 许小凡 +3 位作者 李倩 惠毅 李京涛 魏海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4-1178,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泻、腹痛、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由巨噬细胞超活化所导致的非可控性炎症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和逐渐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巨噬细胞超活化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途径之一。Notch信号通路参...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泻、腹痛、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由巨噬细胞超活化所导致的非可控性炎症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和逐渐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巨噬细胞超活化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途径之一。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并促进炎症反应,NF-κB信号通路是参与炎症反应的“明星通路”,NLRP3炎症小体参与了巨噬细胞的活化过程,在已有的免疫炎症性疾病中Notch,NF-κB,NLRP3炎症小体三者之间构成了上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Notch可通过NF-κB/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巨噬细胞活化 NOTCH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八珍汤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寇小妮 郝明霞 +1 位作者 解新科 畅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2920-2922,共3页
目的:观察八珍汤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干预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均行TACE治疗,1次/4周共2次,并行常... 目的:观察八珍汤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干预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均行TACE治疗,1次/4周共2次,并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予加用八珍汤1包,2次/d,对照组不予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8周时随访一次。观察患者临床总证候、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生活质量(KPS)变化、不良反应和1年、2年生存率。结果:八珍汤临床总证候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口干、腹胀、乏力和纳呆症状及生化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减轻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对照组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八珍汤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