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用X射线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世雄 侯琳 +2 位作者 蔡普宁 刘泱 樊威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针对纺织用X射线防护材料的应用需求,概述了现有X射线防护粉体、纤维和织物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含铅与无铅防护粉体的优缺点,归纳了X射线防护纤维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使用纤维加工和后整理法开发X射线防护织物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纺织用X射... 针对纺织用X射线防护材料的应用需求,概述了现有X射线防护粉体、纤维和织物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含铅与无铅防护粉体的优缺点,归纳了X射线防护纤维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使用纤维加工和后整理法开发X射线防护织物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纺织用X射线防护材料的发展前景。认为:未来X射线防护材料将向着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防护 铅防护粉体 无铅防护粉体 防护纤维 防护织物
下载PDF
防割类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丽 林娜 +2 位作者 赵雷 陈忠涛 侯琳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7,共4页
总结防割类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织物实现防割性能的途径。介绍了三种防割类标准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包括欧标BS EN388、美标ASTM F-1790和国际标准ISO 13997。从纤维材料、纱线结构及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结... 总结防割类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织物实现防割性能的途径。介绍了三种防割类标准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包括欧标BS EN388、美标ASTM F-1790和国际标准ISO 13997。从纤维材料、纱线结构及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结构、织物面密度和紧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对防切割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目前防割类产品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后期防割类产品不仅要实现防割面料的功能性,更要兼顾服用舒适性,实现亲肤性、透气性及舒适度的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割手套 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 防割性能 测试标准 测试方法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纱线结构 模量
下载PDF
纺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强 马军 黄晶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1,共4页
探索纺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成与实施效果。通过打造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决策系统、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组织系统、合理优化的资源配置系统、完备的技术创新规则系统,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认为: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有助于大幅提升... 探索纺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成与实施效果。通过打造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决策系统、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组织系统、合理优化的资源配置系统、完备的技术创新规则系统,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认为: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有助于大幅提升企业效能及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企业高质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创新驱动 技术创新体系 构建与实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相变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炎炎 侯琳 +2 位作者 樊争科 王进美 樊威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10期14-19,共6页
基于相变调温机制,从纺织用相变材料的优选、相变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制备与表征等方面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了相变材料在纺织品中应用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与措施,分析了微胶囊共混纺丝、中空纤维填充和皮芯复合纺丝等相变调温纤维材料制备技术... 基于相变调温机制,从纺织用相变材料的优选、相变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制备与表征等方面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了相变材料在纺织品中应用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与措施,分析了微胶囊共混纺丝、中空纤维填充和皮芯复合纺丝等相变调温纤维材料制备技术,介绍了通过相变纤维共混与后整理两种途径实现相变材料与织物结合的加工技术,对比了目前调温纺织品的测试表征方法,并对未来相变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认为应该深入研究相变材料的制备、相变材料的封存、相变材料与纺织品的高效结合技术,并尽快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相变调温纤维 相变调温纺织品
原文传递
高性能安全防护纺织品市场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世雄 肖秋利 +1 位作者 吴春楠 张普选 《非织造布》 2013年第A04期81-83,共3页
本文阐述了功能性安全防护纺织品的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并结合高性能纤维快速发展与研发应用的创新实践,说明高性能纤维的成功开发是对未来安全防护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空前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市场发展趋势 高性能纤维 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 欧盟安全防护市场 特警战训服
下载PDF
特警战训服面料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普选 陈伟 +8 位作者 张生辉 费晓燕 樊争科 肖秋利 任雅楠 孙莉莉 侯晓鹏 肖倩倩 殷英贤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介绍了以芳纶纤维为主要材料的我国新一代特警战训服面料的技术研发及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通过试验研究,开发了具有高强防撕裂、永久阻燃、耐高温、防静电、防油拒水、防酸碱等具有集成防护功能的特警战训服系列面料。
关键词 芳纶纤维 多功能 特警战训服面料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加工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池 张泾龙 +2 位作者 侯琳 侯晓鹏 陈明辉 《产业用纺织品》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依据聚四氟乙烯(PTFE)的应用形态,从短纤、长丝、膜3方面对PTFE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加工及应用进展进行介绍,并结合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PTFE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PTFE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加工 应用 产业用纺织品 聚四氟乙烯(PTFE) 短纤 长丝
下载PDF
三维机织法板管直交预制体的编织研究
8
作者 张欢 马军 +2 位作者 荆云娟 韦鑫 董经经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11期33-35,共3页
采用三维机织方法,将经向平板状预制体与垂直于经向的圆管状预制体结合起来,进行板管直交预制体的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参数设计、成型重点分析等,编织了可作为通用构件增强材料的板管直交预制体,并分析了板管直交预制体的优点和应用方向... 采用三维机织方法,将经向平板状预制体与垂直于经向的圆管状预制体结合起来,进行板管直交预制体的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参数设计、成型重点分析等,编织了可作为通用构件增强材料的板管直交预制体,并分析了板管直交预制体的优点和应用方向,该板管直交预制体改善了连接部位的力学性能,可应用于在太空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预制体 圆管预制体 三维机织物 工艺 机织
原文传递
生物基纤维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9
作者 郭晶 樊争科 +3 位作者 张希文 李欣欣 权国明 李利娜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11期7-10,共4页
“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使得环保类材料备受青睐,大力发展生物基纤维并拓展其应用对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生物基纤维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生物基纤维的分类及生物基原生纤维、生物基再生纤维、生物基合成... “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使得环保类材料备受青睐,大力发展生物基纤维并拓展其应用对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生物基纤维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生物基纤维的分类及生物基原生纤维、生物基再生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的性能特点,详细论述了禾素纤维、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的结构性能与应用,提出了生物基纤维应用的相关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纤维 结构与性能 环保性 碳达峰 碳中和
原文传递
多尺度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张欢 张一心 +2 位作者 卢晨 荆云娟 张亮儒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碳/碳(C/C)复合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基体热解碳(PyC)强度低、脆性大,导致基体开裂、界面层脱黏等结构失效现象频发,严重限制其在特种环境中的应用。提出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法构建碳纤维与基体间的低织构热解碳界面层,采用电泳共沉积法掺杂碳... 碳/碳(C/C)复合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基体热解碳(PyC)强度低、脆性大,导致基体开裂、界面层脱黏等结构失效现象频发,严重限制其在特种环境中的应用。提出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法构建碳纤维与基体间的低织构热解碳界面层,采用电泳共沉积法掺杂碳纳米管(CNTs)、碳化硅纳米线(SiCnws)于碳纤维表面,构建纳米纤维-碳纤维多尺度预制体,实现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改性。研究发现,CNTs&SiCnws掺杂能促进C/C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层间剪切性能和面内压缩性能的改善。弯曲、层间剪切、面内压缩强度随CNTs&SiCnws含量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CNTs&SiCnws可诱导细化PyC结构,避免基体微观缺陷的产生,提高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达到协同增强多尺度C/C复合材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多尺度预制体 碳纳米管 碳化硅纳米线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聚醚嵌段氨基有机硅在真丝织物上的抗皱整理应用
11
作者 王伟博 蒋芳 +3 位作者 黎鼎娇 樊争科 刘琳 尹薏博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文章用环氧封端硅油(ETSO)与聚醚胺ED-600、聚醚胺T-403发生开环反应并进行乳化处理,制备了聚醚嵌段氨基有机硅抗皱整理剂,并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正交试验,选择最优抗皱整理工艺。研究乳化剂占原料比例对聚醚嵌段氨基有机硅抗皱整理... 文章用环氧封端硅油(ETSO)与聚醚胺ED-600、聚醚胺T-403发生开环反应并进行乳化处理,制备了聚醚嵌段氨基有机硅抗皱整理剂,并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正交试验,选择最优抗皱整理工艺。研究乳化剂占原料比例对聚醚嵌段氨基有机硅抗皱整理剂性能的影响,以及研究了聚醚嵌段氨基有机硅抗皱整理剂对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工艺,探讨了整理剂质量浓度、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等因素对真丝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聚醚嵌段氨基有机硅抗皱整理剂质量浓度20 g/L、固化温度110℃、固化时间5 min。整理后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急弹性回复角和缓弹性回复角分别为65°和103.4°、急弹性回复角增加率和缓弹性回复角增加率分别为39.2%和36.2%,经纬向断裂强力保留率分别为91.5%和90.6%、白度保留率为99.5%,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手感更加柔软、质地更加细腻,厚度无明显变化。此外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健康安全,甲醛测试报告为未检出,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耐洗性,且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织物 抗皱整理 抗皱性能 整理剂 环氧封端硅油 聚醚胺
下载PDF
特警战训服面料纺纱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生辉 樊争科 +2 位作者 肖秋利 侯晓鹏 肖倩倩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9,61,共5页
研究特警战训服面料纺纱工艺。利用芳纶、阻燃粘胶、有机导电纤维纺制多组分混纺纱。在原料选配和使用、纺纱工艺、温湿度控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在棉型纺纱设备上成功开发出以中长芳纶1313色纤为主体的多组分混纺纱,纱线的... 研究特警战训服面料纺纱工艺。利用芳纶、阻燃粘胶、有机导电纤维纺制多组分混纺纱。在原料选配和使用、纺纱工艺、温湿度控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在棉型纺纱设备上成功开发出以中长芳纶1313色纤为主体的多组分混纺纱,纱线的外观质量和内在物理指标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满足了特警战训服面料用纱的技术要求。认为,应合理选用纤维原料、纤维配色技术和色纺工艺、芳纶原料预处理和复合混并方式,合理设置各工序关键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抓好这几个关键环节,能够纺制出质量满足要求的特警战训服面料用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1313 芳纶1414 阻燃粘胶 有机导电纤维 混纺纱 复合混并 隔距 速度
下载PDF
防熔融飞溅阻燃粘胶/羊毛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生辉 赵雷 +3 位作者 蔡普宁 李世雄 刘琳 肖秋利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35,共5页
介绍了防熔融金属飞溅面料(阻燃粘胶纤维55%、羊毛纤维25%,其他功能性纤维20%)的设计思路、结构特点、染整工艺流程和生产实践。经过自测和西班牙纺织工业协会检验室根据标准ISO 11612:2015《防护服装隔热和防护服装最低性能要求》测试... 介绍了防熔融金属飞溅面料(阻燃粘胶纤维55%、羊毛纤维25%,其他功能性纤维20%)的设计思路、结构特点、染整工艺流程和生产实践。经过自测和西班牙纺织工业协会检验室根据标准ISO 11612:2015《防护服装隔热和防护服装最低性能要求》测试,防熔融金属飞溅等级铝液达到2级,铁溶液达到3级,织物能够满足冶炼作业工人的安全防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熔融金属 阻燃粘胶 羊毛
下载PDF
功能性纺织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利涛 《管理观察》 2019年第36期23-24,共2页
功能性纺织品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纺织业产品,产品的营销是要找到特定的消费群体,打通供求双方之间的通道。从现实情况来看,功能性纺织品在市场营销中存在诸多问题,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忽视品牌形象建设;不重视网络渠道;组合营销策略... 功能性纺织品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纺织业产品,产品的营销是要找到特定的消费群体,打通供求双方之间的通道。从现实情况来看,功能性纺织品在市场营销中存在诸多问题,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忽视品牌形象建设;不重视网络渠道;组合营销策略缺乏创新。本文尝试新的功能性纺织品市场营销策略的构建,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纺织品 市场营销 品牌建设 网络渠道 组合营销
下载PDF
果园防冰雹网产品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世雄 孙凯飞 +2 位作者 樊争科 陈忠涛 武高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125-126,129,共3页
针对防冰雹网的性能要求,对防冰雹网的材料、结构设计以及耐冲击强度等进行分析,开发出具有抗老化、抗紫外线、结构稳定、耐冰雹冲击强度高的防冰雹网。对冰雹的落地末速度、落地动能及冰雹与防冰雹网间的作用力进行计算,设计的农用防... 针对防冰雹网的性能要求,对防冰雹网的材料、结构设计以及耐冲击强度等进行分析,开发出具有抗老化、抗紫外线、结构稳定、耐冰雹冲击强度高的防冰雹网。对冰雹的落地末速度、落地动能及冰雹与防冰雹网间的作用力进行计算,设计的农用防冰雹网完全能够满足冰雹灾害的防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灾害 防冰雹网 聚乙烯 结构设计 强度测试
下载PDF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织造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波 郭朋飞 +1 位作者 白振华 韩祥 《国际纺织导报》 2018年第7期26-26,28,29,30,共4页
开发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织造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远程服务器与车间数据采集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解决了远程服务器的计算压力大及客户端软件显示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系统为纺织企业提高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RFID) IC卡 织机 监测系统
下载PDF
改性SiO_(2)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7
作者 赵雷 王亮 +3 位作者 董江涛 樊争科 蔡普宁 侯琳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为提高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酸-碱两步法成功制备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并以芳纶纤维毡为骨架支撑体与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复合。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并分析其疏水性能、整体热防护... 为提高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酸-碱两步法成功制备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并以芳纶纤维毡为骨架支撑体与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复合。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并分析其疏水性能、整体热防护性能及阻燃性。结果表明,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属于疏水型材料(接触角为133.89°),其热防护值(TPP)、辐射热传导指数(RHTI 24)和对流热传导指数(CHTI 24)依次为645.46±54.38 kW·s·m^(-2)、12.5 s、9.1 s。阻燃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试样的损毁长度为40 mm,未出现阴燃、续燃、熔融、滴落等现象。参照行业标准,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关键指标达到隔热材料的要求,其在航空航天、化工、建筑、消防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SiO_(2)气凝胶 热防护性能 阻燃性 疏水性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发展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荆云娟 崔博 +1 位作者 马军 张泾龙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10期37-42,共6页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前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从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及下游调研和分析了国内外目前碳纤维市场规模以及国内碳纤维产业存在的问题,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同时对...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前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从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及下游调研和分析了国内外目前碳纤维市场规模以及国内碳纤维产业存在的问题,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同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进行了整体分析,并展望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碳纤维复合材料 产业链
原文传递
《防护服装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服》标准的解读
19
作者 王超 刘琳 +2 位作者 陈明辉 权国明 杜彦龙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46,共6页
解读GB 8965.3—2022《防护服装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服》的主要内容。将GB 8965.3—2022与ISO 11612—2015《Protective clothing—Clothing to protect against heat and flame—Minimum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和FZ/T 64083—2021《... 解读GB 8965.3—2022《防护服装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服》的主要内容。将GB 8965.3—2022与ISO 11612—2015《Protective clothing—Clothing to protect against heat and flame—Minimum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和FZ/T 64083—2021《防熔融金属飞溅织物》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包括面料的理化性能、基本防护性能、隔热性能以及服装附件、辅料的技术与质量要求。指出:GB 8965.3—2022的制订完善了我国现有防护服装标准体系,为相关企业以及熔融金属飞溅防护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统一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持。认为:GB 8965.3—2022对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服面料的性能指标考核要求更贴合冶金行业个体安全装备配备规范和市场需求,其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服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装 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服 理化性能 防护性能 隔热性能
下载PDF
《防护服装防电弧服》标准的解析
20
作者 徐炎炎 王超 +2 位作者 田桓荣 樊争科 刘琳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51,共5页
为使生产、采购企业以及检测机构更好地理解和使用GB 8965.4—2022《防护服装防电弧服》,对其进行了解读。将GB 8965.4—2022与DL/T 320—2019《个人电弧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要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包括防护面料性能要求、里料性能... 为使生产、采购企业以及检测机构更好地理解和使用GB 8965.4—2022《防护服装防电弧服》,对其进行了解读。将GB 8965.4—2022与DL/T 320—2019《个人电弧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要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包括防护面料性能要求、里料性能要求、服装质量与要求、标识与包装等。认为:GB 8965.4—2022的发布实施,强化了对防电弧服的要求,其先进性和合理性有助于企业生产、检验、采购等环节的规范化,有助于保护相关作业场所劳动者的生命安全,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利益要求,将为电弧防护服的研究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装 防电弧服 电弧热防护性能值 破裂阈能 阻燃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