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枸杞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
1
作者 曾桥 温谨瑞 +6 位作者 唐文洁 孙敏 李玉婷 毛浓武 施春阳 冯小龙 余郑绿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8,78,共11页
为了解枸杞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通过构建枸杞叶茯砖茶不同加工阶段样本GC-IMS指纹图谱,比... 为了解枸杞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通过构建枸杞叶茯砖茶不同加工阶段样本GC-IMS指纹图谱,比较不同阶段样本挥发性成分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枸杞叶茯砖茶不同加工阶段样本中共检测出9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62种可明确定性,包括22种醛类、15种酮类、9种酯类、7种醇类、2种酸类、2种萜类、2种醚类和3种其他类.GC-IMS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原料(S0)、渥堆(S1)、汽蒸(S2)三个阶段样本和发花阶段样本(S3、S4)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发花处理,枸杞叶茯砖茶中部分呈苦杏仁味、青草气、刺激性酸味以及具有香辣、胡椒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醛、酮和酸等含量下降明显,而部分呈坚果味、果香、焦糖香的酯、醇、酮等含量逐步增加,从而有效改善了枸杞叶茯砖茶风味品质.PCA分析结果显示,S0、S1、S2三个加工阶段样本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小,S3和S4样本间以及二者与S0、S1和S2组间差异均较大,提示发花对于改善枸杞叶茯砖茶风味品质起主要作用.甲酸丁酯、异戊酸乙酯在S3样本,榛子酮、己酸丁酯、3-甲基-1-戊醇等在S4样本中相对含量明显较上述各成分在其他阶段高,这些成分可以作为识别枸杞叶茯砖茶不同发花阶段的潜在标记物.本研究为枸杞叶茯砖茶风味改善和品质调控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叶 茯砖茶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成分 感官评审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双组分调控系统对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耐药性的调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欢 刘畅 +3 位作者 雷化雨 曹娟娟 王英英 赵燕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1-389,共9页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其中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还对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构成了巨大风险。双组分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s,TCSs)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中,...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其中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还对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构成了巨大风险。双组分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s,TCSs)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中,由感受信号的组氨酸激酶和相应的响应调节蛋白组成,是细菌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广泛参与细菌不同生理进程,并对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因此,针对TCSs的靶向干预被视为潜在的抗耐药策略。该综述从TCSs及其在革兰氏阴性菌不同抗生素耐药性机制中的调控作用(调控抗生素灭活酶合成,调控细胞表面的修饰,药物流入或流出调节和其他调控机制)出发,阐述TCSs在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旨在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耐药病原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调控系统 革兰氏阴性菌 耐药性 抗生素 机制
下载PDF
不同干燥技术对西洋参片孔隙结构及人参皂苷溶出的影响
3
作者 王栋 王勇 +2 位作者 赵泽颖 赵一凡 袁越锦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西洋参片的微观结构特性,及孔隙结构对人参皂苷溶出的影响机制。采用冷冻干燥作为对照组,比较热风、真空及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方式下人参皂苷的溶出量。同时,运用压汞法(MI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检测。结果... 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西洋参片的微观结构特性,及孔隙结构对人参皂苷溶出的影响机制。采用冷冻干燥作为对照组,比较热风、真空及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方式下人参皂苷的溶出量。同时,运用压汞法(MI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一的干燥方式,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方式下总皂苷残留率最小(42.19%),而热风干燥方式下孔隙率最大(10.4%),但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总孔隙面积大于热风干燥,这表明虽然孔隙率与孔隙面积都对总皂苷残留率有一定影响,但孔隙面积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除冷冻干燥外,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更适用于西洋参干燥,能有效提高西洋参皂苷溶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真空组合干燥 孔隙结构 压汞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 孔隙率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体外酵解不同种类单糖研究
4
作者 郝俊宇 孙玉姣 +1 位作者 高润凝 姚佳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着其被微生物的利用效果,为了探究其结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文从单糖组成角度入手,研究了以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岩藻糖、木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这九种单糖作为碳源,在进行体外...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着其被微生物的利用效果,为了探究其结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文从单糖组成角度入手,研究了以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岩藻糖、木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这九种单糖作为碳源,在进行体外培养的过程中,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发生的变化.主要检测了OD_(600)、糖消耗量、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等指标.经过筛选后,对七种中性单糖混合发酵的培养基进行了单糖组成分析,明确了七种中性单糖在酵解过程中的被利用顺序.以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肠道菌群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变化,发现不同单糖在被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竞争关系,甘露糖和半乳糖有利于肠道中的乳酸杆菌属等有益菌的生长繁殖,研究结果将为多糖与肠道菌群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糖组成 体外酵解 短链脂肪酸 肠道菌群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皮革感官参数测试仪高速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博 汤伟 +1 位作者 董继先 王樨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6-49,共4页
针对原皮革感官参数测试仪器存在采集速率较低、数据量少,难以满足自动化评价体系对样本数量要求的现状,开发了一种新型高速采集仪器。在原仪器的工控机中加装了CP5611高速通讯卡、在PLC侧安装EM277从站模块,以Profibus-DP高速通讯网络... 针对原皮革感官参数测试仪器存在采集速率较低、数据量少,难以满足自动化评价体系对样本数量要求的现状,开发了一种新型高速采集仪器。在原仪器的工控机中加装了CP5611高速通讯卡、在PLC侧安装EM277从站模块,以Profibus-DP高速通讯网络为硬件载体。软件上通过配置OPC服务器和客户机实现监控软件与下位控制器通讯,提高了通讯速率。并针对测试数据量大的问题,采用外嵌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流在测量过程中实时存储记录测试数据,较原利用PC/PPI通讯方式采集速率高出了5倍以上,使仪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感官参数 数据采集 测试 仪器
原文传递
物联网技术在零售行业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苗志娟 《科技视界》 2013年第3期21-21,32,共2页
零售供应链作为连接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的合作联盟,每天要处理大量的货物,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人工操作的错误率,提高零售行业的服务质量。将物联网相关技术融入到零售行业供应链的建设中对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零售供应链作为连接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的合作联盟,每天要处理大量的货物,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人工操作的错误率,提高零售行业的服务质量。将物联网相关技术融入到零售行业供应链的建设中对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提出对我国零售行业供应链应用物联网技术存在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零售行业 供应链
下载PDF
猕猴桃果粉的降脂作用研究
7
作者 蔡露阳 王科堂 +4 位作者 陈雪峰 陈梦音 赵燕妮 付欢 李永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7-293,共7页
高血脂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亟待开发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高血脂辅助健康食品,该文从体内角度探究猕猴桃果粉降脂作用,旨在为猕猴桃果粉辅助治疗高血脂症,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高脂饲料组(MD),低、高剂量... 高血脂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亟待开发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高血脂辅助健康食品,该文从体内角度探究猕猴桃果粉降脂作用,旨在为猕猴桃果粉辅助治疗高血脂症,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高脂饲料组(MD),低、高剂量猕猴桃果粉灌胃组(LFP、HFP),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BK)及正常饲料的空白组(PC),进行为期13周的饲养后,对比不同组小鼠体重、脏器指数,测定葡萄糖耐受量、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生化指标、体内瘦素和炎症因子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油红O染色显微镜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切片,对猕猴桃果粉降脂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MD组各项指标均出现异常,且和其余各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MD组相比,灌胃猕猴桃果粉后,小鼠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且量效关系明显,与PC组相比,HFP组小鼠肝脏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瘦素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症因子含量降低;HFP组小鼠肝脏细胞结构清晰,无明显变形,无明显的肝窦扩张,脂滴基本消失不见;说明猕猴桃果粉具调节脂质代谢、减轻肝损伤、缓解高血脂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果粉 高血脂症 降脂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残次柑橘肥料化技术初步研究初报
8
作者 李祥 王永平 +3 位作者 褚春年 易芬远 柯希恒 曾桥 《南方园艺》 2022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了清洁柑橘的生产环境,对残次柑橘更好的资源化利用。本文以中心发酵温度、汁液量、出汁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以微生物菌剂种类、营养负载方式、加料方式、外源加热、粉碎度等,对残次柑橘进行发酵处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以自带营养的黑曲霉... 为了清洁柑橘的生产环境,对残次柑橘更好的资源化利用。本文以中心发酵温度、汁液量、出汁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以微生物菌剂种类、营养负载方式、加料方式、外源加热、粉碎度等,对残次柑橘进行发酵处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以自带营养的黑曲霉为发酵菌剂、采用分次加料、不粉碎、常温发酵的方法可以得到澄清透亮的发酵汁液。利用发酵汁液为基础原料,添加无机原料,形成有机-无机系列叶面肥,该系列叶面肥符合GB/T17419-2018标准,具有留着率高、吸收好的特点。该技术为清洁柑橘的生产环境,残次柑橘在常温连续发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柑橘 黑曲霉 发酵 有机-无机叶面肥
下载PDF
疏水改性微球的制备及其膨胀性能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芹芹 赖小娟 +3 位作者 刘锦 赵静 刘贵茹 文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疏水改性P(AM-N)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镜(SEM)、流变及岩心驱替实验对所合成微球的结构、形貌、性能以及封堵效果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并考察了溶胀时长、温度和不同...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疏水改性P(AM-N)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镜(SEM)、流变及岩心驱替实验对所合成微球的结构、形貌、性能以及封堵效果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并考察了溶胀时长、温度和不同盐溶液浓度对P(AM-N)微球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P(AM-N)微球的平均粒径为76.42 nm,溶胀5 d后P(AM-N)微球的膨胀率高达17.21倍;在70℃下,P(AM-N)微球老化2 d后溶胀率高达17.14倍,在20000 mg/L NaCl溶液和2000 mg/L CaCl_(2)溶液中分别溶胀3 d后膨胀率高达5.31倍和6.03倍,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抗盐性;在注入量为0.5%的条件下,P(AM-N)微球封堵率可达到97.98%,与P(AM)微球相比具有更好的封堵性且弹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膨胀性能 封堵性
下载PDF
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燕妮 张坤 +5 位作者 许牡丹 雷靖 刘欢 刘宁 陈雪峰 张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了解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化学特性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三个不同品种猕猴桃(海沃德、哑特和徐香)果实中的初级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测,共定性出76种化合物,包括氨基酸19种,糖类26种,有机酸11种,脂肪酸7种,TCA... 为了解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化学特性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三个不同品种猕猴桃(海沃德、哑特和徐香)果实中的初级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测,共定性出76种化合物,包括氨基酸19种,糖类26种,有机酸11种,脂肪酸7种,TCA循环中间体6种,酚类2种,其他类物质5种.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发现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间具有明显的分离趋势,其中哑特与其他两个品种(徐香和海沃德)在PLS第一个主成分上具有分离趋势,海沃德和徐香猕猴桃在PLS第二个主成分上具有明显分离趋势.单变量分析筛选猕猴桃果实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哑特中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大多数有机酸含量较低;海沃德中单糖类含量最高,部分双糖含量较低;徐香中大多数有机酸和部分氨基酸含量最高,单糖含量最低.该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品种的品质评价及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品种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代谢组学
下载PDF
控制制革含铬废水污染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吕斌 聂军凯 +1 位作者 高党鸽 马建中 《中国皮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20,共8页
对制革工业含铬废水的来源及其处理办法进行了介绍,对近年国内外报道的从源头控制制革含铬废水污染的关键材料与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能够控制含铬废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高吸收少铬鞣等清洁生产技术,进行前端防治。同时指出... 对制革工业含铬废水的来源及其处理办法进行了介绍,对近年国内外报道的从源头控制制革含铬废水污染的关键材料与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能够控制含铬废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高吸收少铬鞣等清洁生产技术,进行前端防治。同时指出积极开发能够匹配现有工艺、对后续操作无影响的高吸收少铬鞣剂、助剂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技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制 废水 污染控制 少铬鞣剂
原文传递
富平柿饼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彦军 何亚娟 +3 位作者 毛跟年 王勇 梁娟 陈平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7期26-29,32,共5页
以富平柿为研究对象,探究柿饼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通过采用全自动机械削皮代替手工削皮或半自动削皮、二氧化氯复合溶液护色代替传统硫熏、人工智能梯度干燥代替自然干燥及烘房烘烤、摇床振荡仿真人工揉捏代替手工揉捏、条件智能控制... 以富平柿为研究对象,探究柿饼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通过采用全自动机械削皮代替手工削皮或半自动削皮、二氧化氯复合溶液护色代替传统硫熏、人工智能梯度干燥代替自然干燥及烘房烘烤、摇床振荡仿真人工揉捏代替手工揉捏、条件智能控制室内出霜代替自然悬挂出霜等方式,对柿饼加工过程中的易污染环节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通过的清洁化生产制作的富平柿饼,菌落总数减至800 CFU/g左右,大肠菌群数有效减少,生产周期缩短至10 d,有效解决了柿饼传统生产工艺耗时长、微生物污染严重等问题,基本实现了柿饼生产的清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柿饼 工艺优化 清洁生产
下载PDF
混合碳链氧化胺/磺酸盐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刘垠垠 王磊 +5 位作者 刘怡君 何明勇 李雨晴 王锐 赖小娟 刘贵茹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76-2581,共6页
通过调整体系中酰胺基叔胺碳链比例,并引入乙二胺基乙磺酸钠和丙烯酸,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混合碳链氧化胺/磺酸盐复合表面活性剂(NY-surf)。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表面活性、泡沫性能、乳化及润湿性能。结果表明,NY-surf具有良好... 通过调整体系中酰胺基叔胺碳链比例,并引入乙二胺基乙磺酸钠和丙烯酸,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混合碳链氧化胺/磺酸盐复合表面活性剂(NY-surf)。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表面活性、泡沫性能、乳化及润湿性能。结果表明,NY-surf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临界表面张力只有29.67 mN/m,泡沫稳定性良好,在高温、高盐和高原油的环境下也具有卓越的耐受能力。乳状液静置120 min后的析水率仅为35%,同时具有润湿反转能力,能将原来油湿表面变为水湿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耐温 耐盐 泡沫稳定性
下载PDF
胶束修饰疏水缔合聚合物聚合机理及流变性能研究
14
作者 文新 王磊 +3 位作者 王嘉鑫 姚传高 杨蓉 杨雯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168,共8页
以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为分散剂,将油酸(OA)、N,N-二甲基丙二胺(DMAPA)、氯丙烯(AC)合成的疏水单体KS-3与丙烯酰胺(AM)经自由基聚合得到聚合物RES。临界胶束浓度、TEM与粒径测试结果表明,KS-3与CAB在AM单体溶液中混合时呈现良好的... 以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为分散剂,将油酸(OA)、N,N-二甲基丙二胺(DMAPA)、氯丙烯(AC)合成的疏水单体KS-3与丙烯酰胺(AM)经自由基聚合得到聚合物RES。临界胶束浓度、TEM与粒径测试结果表明,KS-3与CAB在AM单体溶液中混合时呈现良好的协同效应,且可形成蠕虫状胶束。研究KS-3的胶束状态与AM的聚合机理发现,RES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更小的临界缔合浓度,同时分子聚集更加紧密,在水溶液中形成密度更高的网络结构。利用流变仪对RES进行耐温性、触变性及黏弹性测试,RES展现出优良的耐温性、更大的触变环及更好的黏弹性,且G′>G″,聚合物具有更强的缔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胶束 协同效应 疏水缔合 触变性 黏弹性
原文传递
质构仪在淀粉及淀粉基食品品质研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黄峻榕 李艳芳 +1 位作者 蒲华寅 李宏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0-395,共6页
随着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质构仪在食品品质测试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质构仪输出参数值与感官特性之间的联系,综述了质构仪在淀粉及淀粉基食品品质研究、品质改善和工艺优化方面的应用,为利用质构在淀粉基食品的原... 随着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质构仪在食品品质测试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质构仪输出参数值与感官特性之间的联系,综述了质构仪在淀粉及淀粉基食品品质研究、品质改善和工艺优化方面的应用,为利用质构在淀粉基食品的原料选择、品质控制、工艺优化、产品研发及保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构仪 淀粉 淀粉基食品 食品品质
原文传递
鹧鸪茶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彦军 王勇 +2 位作者 高艳娟 马小燕 张盈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204,214,共4页
为了研究鹧鸪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物质基础,采用滤纸片法,以抑菌圈大小为评价指标,对鹧鸪茶提取物的抑菌性能进行测试,确定抑菌活性后,采用溶剂萃取法和离子沉淀法对鹧鸪茶提取物进行精制,并通过UV、GC、HPLC等方法分析鹧鸪茶提取物... 为了研究鹧鸪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物质基础,采用滤纸片法,以抑菌圈大小为评价指标,对鹧鸪茶提取物的抑菌性能进行测试,确定抑菌活性后,采用溶剂萃取法和离子沉淀法对鹧鸪茶提取物进行精制,并通过UV、GC、HPLC等方法分析鹧鸪茶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结果发现鹧鸪茶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的抑菌作用较为明显,对其物质成分进行分析发现,鹧鸪茶提取物与茶多酚对照品存在共有色谱峰,茶多酚可能为鹧鸪茶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茶 提取物 抑菌活性 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全氟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纸张防油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培枝 杨晓武 +1 位作者 罗巧丽 牛育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477-2480,共4页
为制备一种环保型水性纸张防油剂,以丙烯酸单体为溶剂,首先进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PTMG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全氟烷基乙基醇(FEOH)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的聚氨酯链段的聚合反应,经水乳化分散后,再进行丙烯... 为制备一种环保型水性纸张防油剂,以丙烯酸单体为溶剂,首先进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PTMG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全氟烷基乙基醇(FEOH)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的聚氨酯链段的聚合反应,经水乳化分散后,再进行丙烯酸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全氟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纸张防油剂。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分析(TG)对聚合物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纸张防水防油应用实验表明,对水和液体石蜡的接触角,可分别达到130.2和113.5°,达到了优异的防水防油效果,并对纸张应用性能进行检测,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特种纸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防油剂 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全氟烷基 接触角 纤维表面形貌
下载PDF
水解胶原蛋白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染色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强涛涛 王晓芹 +2 位作者 王学川 任静 任龙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066-14071,共6页
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水解明胶制备的胶原蛋白作为改性剂,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进行改性研究,探讨了基布的上染率、表面色度、耐干湿擦牢度等性能的变化,并采用化学分析法分别测定了改性前后基布上氨基和羧基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佳... 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水解明胶制备的胶原蛋白作为改性剂,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进行改性研究,探讨了基布的上染率、表面色度、耐干湿擦牢度等性能的变化,并采用化学分析法分别测定了改性前后基布上氨基和羧基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水解胶原蛋白用量15%,戊二醛用量8.0%,改性时间5h,温度35℃,体系pH值7.0;改性后基布的上染率提高了45.63%,基布表面的颜色增深,染色牢度增加,耐干擦和耐湿擦牢度提高。采用SEM、EDS、FT-IR、AFM、DSC-TGA和接触角分别对改性前后的基布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基布表面引入了大量的活性基团,其表面粗糙度减小,润湿性提高,基布的纤维松散程度增大,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胶原蛋白 戊二醛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 染色
下载PDF
小麦秸秆的氨化厌氧发酵工艺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马兴元 马君 刘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65-2271,共7页
为了提高小麦秸秆的产气效率,利用4.5%的尿素对其进行氨化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秸秆进行厌氧发酵,分别研究了氨化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在不同温度和原料组分配比下的氨化厌氧发酵过程。结果表明:氨化预处理20d后的秸秆COD溶出量与... 为了提高小麦秸秆的产气效率,利用4.5%的尿素对其进行氨化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秸秆进行厌氧发酵,分别研究了氨化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在不同温度和原料组分配比下的氨化厌氧发酵过程。结果表明:氨化预处理20d后的秸秆COD溶出量与未添加预处理剂相比增加了95.43%,VS增加9.07%,在第15d时已达20d溶出总量的94.61%,采用扫描电镜(SEM)及视频光学接触角扫描仪(GBX)观察发现,氨化15d已可有效破坏秸秆的纤维结构,增加表面亲水性能;在预处理后的发酵实验中,中温发酵(35℃)显现出明显的产气优势,经40d厌氧发酵TS产气率可达193.8mL.g-1;当发酵原料组分配比为秸秆:牛粪:污泥=1:0.5:0.5(干物质质量比)时,其厌氧发酵的累积产气量最大,达6505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预处理 氨化 厌氧发酵 沼气
下载PDF
油气藏酸液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磊 薛蓉 +2 位作者 赵倩云 范华波 郭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8-553,共6页
通过优化酸液体系性能,增加酸化渗透距离实现深部酸化和进一步降低地层伤害,提高酸化效果是目前酸化压裂的重点研究方向。对国内外螯合酸、有机酸、泡沫酸、转向酸、凝胶酸等酸液体系的技术特点与优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种酸液体系发... 通过优化酸液体系性能,增加酸化渗透距离实现深部酸化和进一步降低地层伤害,提高酸化效果是目前酸化压裂的重点研究方向。对国内外螯合酸、有机酸、泡沫酸、转向酸、凝胶酸等酸液体系的技术特点与优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种酸液体系发展潜力,指出低伤害高效缓速酸液体系和环保酸液体系在未来储层改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液体系 螯合酸 有机酸 泡沫酸 环保酸液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