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氮化银起爆药连续化合成芯片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瑞山 王燕兰 +4 位作者 卢飞朋 张松 张方 李蛟 褚恩义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0-279,共10页
针对叠氮化银(AgN3,简写为SA)起爆药合成过程对于反应溶液快速混合的要求,设计制作了连续反向旋T形微混合芯片,并采用Ansys Fluent仿真模拟软件对芯片结构及反应物流速等因素对混合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优化获得了高效微混合芯片... 针对叠氮化银(AgN3,简写为SA)起爆药合成过程对于反应溶液快速混合的要求,设计制作了连续反向旋T形微混合芯片,并采用Ansys Fluent仿真模拟软件对芯片结构及反应物流速等因素对混合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优化获得了高效微混合芯片结构。使用该芯片进行了纳米SA起爆药的连续化合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SA起爆药的形貌、成分结构与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微混合芯片的通道尺寸为1 mm,对撞角度180°,反应物流速4 mL·min^(-1)以上时,可获得接近100%的混合效率。通过调节反应物流速、浓度和添加表面活性剂,可有效调控产物粒径及其分布,且反应产物主要成分为正交晶系的AgN3晶体。相较常规方法,使用微流控方法制备的SA起爆药放热峰温度由365.2℃提前到358.2℃(降低7℃),且放热量由851.6 kJ·kg^(-1)升高到976.7 kJ·kg^(-1)(升高14.7%),表明微流控方法制备的SA起爆药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微混合芯片 起爆药 叠氮化银
下载PDF
一种新爆轰产物状态方程及其在炸药爆轰性能预测上的应用
2
作者 彭钺 张蕾 +2 位作者 谢明伟 麻宏亮 袁晓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2-951,共10页
为准确描述爆轰产物在高温高压下的热力学关系,拓展应用范围,实现CHNO单质/混合炸药与含能金属盐爆轰性能的可靠预测,基于Exp⁃6势的维里系数理论值建立了新气态爆轰产物状态方程Virial⁃Peng⁃Long(VPL),并基于更准确的“冷压”项与考虑... 为准确描述爆轰产物在高温高压下的热力学关系,拓展应用范围,实现CHNO单质/混合炸药与含能金属盐爆轰性能的可靠预测,基于Exp⁃6势的维里系数理论值建立了新气态爆轰产物状态方程Virial⁃Peng⁃Long(VPL),并基于更准确的“冷压”项与考虑金属高压热运动变化的“晶格振动”项建立了新凝聚态金属产物三项式状态方程Wu⁃Chen⁃Peng(WCP)。应用VPL计算了几种典型CHNO单质/混合炸药的爆轰参数,应用VPL与WCP评价了几种典型含能金属盐的爆轰CJ参数与驱动做功能力。结果表明,相比VLW和BKW,基于VPL能够更准确评价CHNO单质/混合炸药的爆轰性能,对太安(PETN)爆速预测偏差在±2.1%以内,最高不超过2.5%;对RHT⁃901驱动圆筒稳定速度预测误差绝对值<1%。而VPL与WCP能够准确预测含能金属盐爆轰性能,其中对叠氮化铅爆轰CJ参数计算相对误差不超过±4%;对铜叠氮化物驱动飞片速度预测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化学 爆轰产物状态方程 含能金属盐 爆轰性能 维里系数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桥芯片的钝感高瞬发底火设计
3
作者 牛惠媛 任炜 +3 位作者 褚恩义 李慧 常英珂 金豪杰 《火工品》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超高速射武器弹药对高频高安全及高一致性点火的发展需求,基于半导体桥芯片点火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钝感高瞬发底火。通过对比研究4种半导体桥芯片及其2种封装结构,选用斯蒂芬酸铅和亚铁氢化铅/高氯酸钾作为两级复合装药,优化形成... 针对超高速射武器弹药对高频高安全及高一致性点火的发展需求,基于半导体桥芯片点火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钝感高瞬发底火。通过对比研究4种半导体桥芯片及其2种封装结构,选用斯蒂芬酸铅和亚铁氢化铅/高氯酸钾作为两级复合装药,优化形成了模块化结构的半导体桥底火样机。该底火满足了与弹药接口的匹配要求,并达到1 A 1 W 5 min不发火的安全性要求。发火性能试验表明,所研制的半导体桥底火作用时间不大于200μs,散布不大于30μs,与传统桥丝电底火相比瞬发度和作用时间一致性显著提高,综合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火 半导体桥 模块化设计 高瞬发 高安全
下载PDF
基于温度原位监测的微反应器在HNS微流道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健 时育坤 +6 位作者 和欣 张松 韩瑞山 周继明 张方 吴梦希 刘军山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9-565,I0005,共8页
针对含能材料微流道制备过程中缺乏温度原位监测手段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微反应器系统;微反应器由包含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玻璃基片与包含微流道的硅基片键合组成;微流道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放置了3个温度传感器,以实... 针对含能材料微流道制备过程中缺乏温度原位监测手段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微反应器系统;微反应器由包含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玻璃基片与包含微流道的硅基片键合组成;微流道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放置了3个温度传感器,以实现微反应过程中高空间分辨率的温度测量;基于该微反应器,搭建了六硝基茋(HNS)连续化微流道制备系统,实时监测了HNS微纳米化及球形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微反应器具有精度高、耐腐蚀、可观测的优点;HNS微纳米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流体最大温升为6.4℃,由于HNS的逐渐析出,流体中的固体含量增大,流速变慢,流体温度的分布发生变化;在HNS球形化过程中,两相流体的混合是一个放热过程,流体最大温升为2.3℃;微流道中游处的温度明显高于上游与下游,说明当液滴流动至中游时,HNS微球已经制备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微反应器 薄膜温度传感器 实时温度监测 六硝基芪 HNS 微流控
下载PDF
镍铬硅薄膜换能元的制备及其发火性能研究
5
作者 任小明 姚洪志 +3 位作者 解瑞珍 刘红娥 王燕兰 王可暄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5,共4页
为了探索镍铬硅薄膜换能元的发火性能,采用MEMS工艺制备了镍铬硅薄膜换能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四探针法对镍铬硅薄膜进行了性能表征;依据GJB/Z 377B-2022感度实验中兰利法进行了镍铬硅薄膜换能元感度测试;在发火电压27 V、发... 为了探索镍铬硅薄膜换能元的发火性能,采用MEMS工艺制备了镍铬硅薄膜换能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四探针法对镍铬硅薄膜进行了性能表征;依据GJB/Z 377B-2022感度实验中兰利法进行了镍铬硅薄膜换能元感度测试;在发火电压27 V、发火电容33μF条件下对镍铬硅薄膜换能元进行了发火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镍铬硅薄膜表面平整、致密性较好,且具有负电阻温度系数,其换能元平均发火电压比镍铬薄膜换能元高;镍铬硅薄膜换能元作用过程中产生等离子体,瞬发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换能元 镍铬硅 MEMS 性能表征 发火性能
下载PDF
Ni-Cr薄膜换能组件静电响应特性与发火概率预测研究
6
作者 章云 李博 +3 位作者 解瑞珍 付禹龙 任小明 姚洪志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5,共7页
针对电火工品在静电放电影响下可能发生误发火的问题,以Ni-Cr薄膜换能组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分析其在人体静电放电下的响应特性,并预测发火概率的方法。首先,介绍了Ni-Cr薄膜换能组件系统架构,并建立了电火工品静电放电等效电路模型... 针对电火工品在静电放电影响下可能发生误发火的问题,以Ni-Cr薄膜换能组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分析其在人体静电放电下的响应特性,并预测发火概率的方法。首先,介绍了Ni-Cr薄膜换能组件系统架构,并建立了电火工品静电放电等效电路模型;其次,研究了Ni-Cr薄膜换能组件静电放电响应特性,分析了换能组件尺寸和放电电压对薄膜桥区温度的影响规律;最后,构建了Ni-Cr薄膜换能组件在统计特征下的输入条件,确定了换能组件失效判据,进而结合发火感度试验与数理统计方法,实现了在静电放电条件下电火工品发火概率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发火概率与试验值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工品 Ni-Cr薄膜 静电放电 失效判据 发火概率
下载PDF
TaNZr薄膜换能元发火性能研究
7
作者 任小明 李蛟 +3 位作者 薛园园 赵团 付佩 刘卫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 探索Zr对TaN薄膜换能元发火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MEMS技术制备4种TaNZr薄膜换能元。利用SEM、能谱分析和四探针对TaNZr薄膜进行性能表征。在电容发火的条件下,获得换能元的发火性能。结果 TaNZr薄膜表面平整。TaNZr薄膜的电阻温... 目的 探索Zr对TaN薄膜换能元发火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MEMS技术制备4种TaNZr薄膜换能元。利用SEM、能谱分析和四探针对TaNZr薄膜进行性能表征。在电容发火的条件下,获得换能元的发火性能。结果 TaNZr薄膜表面平整。TaNZr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负值。随着Zr膜比例的增大,方块电阻和TCR均不断增大。TaN_(0.6)Zr_(0.3)薄膜换能元的平均发火电压最小,为4.58V。TaN_(0.2)Zr_(0.1)的作用时间最长。结论 TaNZr薄膜换能元具有高瞬发性、发火电压低等特点,为换能元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Zr MEMS SEM 电阻温度系数 性能表征 发火性能
下载PDF
一种高速低过载导弹弹射分离燃气做功装置设计研究
8
作者 樊龙龙 杨勇 +3 位作者 金润辰 王锐 曹晓卓 易乃绒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共6页
为满足某型号导弹弹射分离燃气做功系统低过载及高出筒速度的要求,基于两级燃气发生器分时序点火方式,设计了一种新型两级组合式弹射分离燃气做功装置,建立了弹射内弹道仿真模型,对其作用过程中高、低压室内部压强、负载速度及冲击过载... 为满足某型号导弹弹射分离燃气做功系统低过载及高出筒速度的要求,基于两级燃气发生器分时序点火方式,设计了一种新型两级组合式弹射分离燃气做功装置,建立了弹射内弹道仿真模型,对其作用过程中高、低压室内部压强、负载速度及冲击过载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并与基于单燃气发生器的导弹弹射分离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两级组合式弹射分离燃气做功装置的负载出筒速度为19.4 m·s^(-1),最大过载为31.4 g,能够满足高出筒速度和低过载的指标要求;低压室最大压强、负载最大出筒速度和最大过载的仿真和试验误差分别为4.4%、-3.1%和2.5%,表明所建立的两级组合式燃气做功装置内弹道模型具有较高可靠性,能够有效指导同类型弹射内弹道设计和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燃气发生器 弹射分离 高出筒速度 低过载 内弹道数值仿真
下载PDF
硅基MEMS安执机构在微爆炸序列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9
作者 张栋鹏 任炜 +4 位作者 褚恩义 李慧 金豪杰 李蛟 刘卫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7,共8页
为适应各类信息化、智能化、微型化武器发展需求,以换能信息化、结构微型化、序列集成化为主要特点的MEMS火工品成为火工品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MEMS安执机构作为MEMS火工品微爆炸序列能量传递的控制机构,是MEMS火工品设计的关键技术之... 为适应各类信息化、智能化、微型化武器发展需求,以换能信息化、结构微型化、序列集成化为主要特点的MEMS火工品成为火工品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MEMS安执机构作为MEMS火工品微爆炸序列能量传递的控制机构,是MEMS火工品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基于微爆炸序列结构形式对硅基MEMS安执机构进行分类研究,分析不同安执机构的技术原理,探讨其应用进展与研究现状,总结硅基MEMS安执机构微型化、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为MEMS安执机构的研究与设计提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安执机构 微爆炸序列 MEMS
下载PDF
并联热敏电阻对半导体桥换能元直流响应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金豪杰 牛惠媛 +3 位作者 任炜 纪向飞 李慧 安骋远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0,共5页
并联热敏电阻是提升半导体桥(SCB)火工品临界熔断电流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利用恒流电源和红外测试系统,对不同直流激励条件下并联热敏电阻对半导体桥响应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换能元桥区温度及临界熔断电流,结果表明,并联负... 并联热敏电阻是提升半导体桥(SCB)火工品临界熔断电流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利用恒流电源和红外测试系统,对不同直流激励条件下并联热敏电阻对半导体桥响应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换能元桥区温度及临界熔断电流,结果表明,并联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能显著提高SCB的临界熔断电流至原来的1倍以上,同时使桥区温度最大降低68%。经计算,NTC热敏电阻的分流效果范围为34.4%~74.4%。本研究不仅验证了并联NTC热敏电阻对提高3Ω敏感型SCB火工品安全性的显著效果,而且为SCB火工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桥 热敏电阻 直流激励 临界熔断电流 安全性能
下载PDF
贴膜式Ni-Cr换能元设计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艾沛延 赵婉君 +5 位作者 吴琴钟 杨康 郭凯 唐新月 韩克华 焦清介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3,共8页
通过热压工艺将5μm的Ni-Cr薄膜附着在聚酰亚胺薄膜上制备了贴膜式Ni-Cr薄膜,采用激光刻蚀加工工艺制备了贴膜式Ni-Cr换能元电桥,仿真优化设计了蝶形、S形换能元电桥,并开展了2种形状电桥的贴膜式Ni-Cr换能元的伏安特性、最大不熔断电流... 通过热压工艺将5μm的Ni-Cr薄膜附着在聚酰亚胺薄膜上制备了贴膜式Ni-Cr薄膜,采用激光刻蚀加工工艺制备了贴膜式Ni-Cr换能元电桥,仿真优化设计了蝶形、S形换能元电桥,并开展了2种形状电桥的贴膜式Ni-Cr换能元的伏安特性、最大不熔断电流、50 ms脉冲恒流电爆特性以及发火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桥区长度为3 mm的换能元电桥在1 A 5 min恒流激励后桥区温度最低;贴膜式Ni-Cr换能元在33μF电容放电时,随着充电电压的升高断桥时间缩短,蝶形和S形未发生断桥的电压分别为16,20 V;蝶形和S形换能元在5 min恒流脉冲输入下的最大不熔断电流分别为1.3,1.2 A;在50 ms脉冲恒流电爆时,随着施加电流幅度的不断增加,其工作电压也不断增高,其断桥时间越来越短,S形换能元和蝶形换能元分别在2.4,2.3 A时电桥未发生爆炸;33μF、28 V电容放电下贴膜式Ni-Cr换能元可以点燃斯蒂芬酸铅,并正常发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桥膜 贴膜式Ni-Cr 换能元 发火特性 电爆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纳米HNS制备在线监测研究
12
作者 张松 李少群 +5 位作者 张方 黄健 郭虎 王燕兰 韩瑞山 卢飞朋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9,共6页
为了实时掌握微纳米火工药剂制备过程的安全性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典型传爆药六硝基茋(HNS)为研究对象,基于微流控、温度传感、压力传感及近红外测试技术设计微流控在线监测系统,对微纳米HNS制备过程进行在线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制备... 为了实时掌握微纳米火工药剂制备过程的安全性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典型传爆药六硝基茋(HNS)为研究对象,基于微流控、温度传感、压力传感及近红外测试技术设计微流控在线监测系统,对微纳米HNS制备过程进行在线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两相流体的混合是一个放热过程,流体温度由19.4℃升高至23.6℃,且其在通道中充分混合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过长的混合时间和通道内温度分布不均等因素会导致最终产品的粒径变大且分布较宽;微流体注射泵达到稳定工作至少需5 min左右,微通道内的最大压力可达0.15 MPa左右;通过近红外光谱的特征峰位置与吸光度强度,可以判断连续制备过程中流体参数及产品粒度分布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微流控技术 HNS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高温环境对激光火工品发火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鱼小港 贺爱锋 +4 位作者 陈建华 郑薇 杨安民 祝捷 李敏杰 《火工品》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对激光火工品发火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激光火工品的热力场仿真模型,并搭建光学测试系统,探究了激光火工品自聚焦透镜在100℃高温下的激光光斑尺寸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自聚焦透镜长度产生92.4μm的变形量,导致...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对激光火工品发火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激光火工品的热力场仿真模型,并搭建光学测试系统,探究了激光火工品自聚焦透镜在100℃高温下的激光光斑尺寸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自聚焦透镜长度产生92.4μm的变形量,导致激光光斑尺寸从94μm增大至150μm;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激光火工品输出光斑在243~272μm之间变化,自聚焦透镜变形量的增大导致激光火工品的刺激功率密度降低、作用时间超差。研究表明自聚焦透镜变形降低了激光火工品的发火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火工品 自聚焦透镜 激光光斑 发火可靠性 高温环境
下载PDF
Virial⁃Peng⁃Long状态方程优化及应用
14
作者 彭钺 张蕾 +4 位作者 谢明伟 袁晓霞 麻宏亮 李芳 李明 《含能材料》 2025年第4期374-383,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Virial⁃Peng⁃Long(VPL)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EOS)描述气相爆轰产物热力学关系准确性,实现VPL EOS对高密度炸药爆轰性能预测准确性提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修正Exponential⁃6(Exp⁃6)势函数近程排斥段存在的异常拐... 为进一步提升Virial⁃Peng⁃Long(VPL)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EOS)描述气相爆轰产物热力学关系准确性,实现VPL EOS对高密度炸药爆轰性能预测准确性提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修正Exponential⁃6(Exp⁃6)势函数近程排斥段存在的异常拐点,得到势能曲线全域连续、光滑的指数型分子势Exponential⁃6modified(Exp⁃6m),基于Exp⁃6m势2~5阶维里系数理论值建立了改进形式的高阶维里型气相爆轰产物状态方程:Virial⁃Peng⁃Long⁃modified(VPLm)EOS。一方面,应用VPLm EOS计算了太安(PETN)、硝化甘油(NG)等低碳/无碳炸药,以及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等具有高能量密度炸药的爆轰Chapmann⁃Jouguet(C⁃J)参数,结果表明基于VPLm EOS能够准确评价炸药的爆轰性能。其中对PETN在较高密度下爆压预测偏差普遍低于1.5%,对高密度CL⁃20爆速预测偏差能控制在1.6%以内,计算准确性相比VPL EOS有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应用VPLm EOS计算了典型含金属起爆药叠氮化铅(LA)在不同密度下的爆速,结果表明VPLm EOS对LA爆速的预测准确性好于Explo5和CHEETAH,相比VPL EOS对LA在较高密度下的爆速计算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ial⁃Peng⁃Long状态方程 分子势函数 爆轰性能 叠氮化铅(LA)
下载PDF
NiCr薄膜换能组件静电放电响应分析与防护
15
作者 李博 章云 +2 位作者 吴炳楷 解瑞珍 姚洪志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10-18,共9页
目的 针对NiCr薄膜换能组件易受到人体静电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分析其静电放电响应特性的方法,并设计一种基于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的静电防护方案,提高其抗静电干扰的能力。方法 基于理论分析和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构建NiCr薄... 目的 针对NiCr薄膜换能组件易受到人体静电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分析其静电放电响应特性的方法,并设计一种基于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的静电防护方案,提高其抗静电干扰的能力。方法 基于理论分析和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构建NiCr薄膜换能组件的静电放电模型,研究其在人体静电环境下的响应特性,并设计TVS二极管作为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研究NiCr薄膜换能组件的静电响应特性,得到了其桥区温度及温度分布。结果显示,采用TVS二极管的静电防护设计能显著降低静电干扰,并表现出优异的防护效果。结论 在人体静电放电环境下,NiCr薄膜换能组件的桥区长度对温度无显著影响,但桥区温度随宽度和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峰值电流误差在2.5%以内,且峰值电流降低了40%,验证了TVS二极管在静电防护中的有效性,有助于提升NiCr薄膜换能组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薄膜换能组件 静电放电 静电防护 静电响应 COMSOL TVS
下载PDF
过滤结构对贮箱增压用燃气发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陈静 张博 +2 位作者 张明 杨甲甲 杨敏鹏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针对某液体姿控发动机贮箱增压用低燃温燃气发生器,开展了内部过滤结构对其输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验证及结果分析表明:燃气发生器内部压强曲线的升高是由贮箱与过滤结构的共同影响造成的;即使贮箱反向压力不超过喷管临界压强,但... 针对某液体姿控发动机贮箱增压用低燃温燃气发生器,开展了内部过滤结构对其输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验证及结果分析表明:燃气发生器内部压强曲线的升高是由贮箱与过滤结构的共同影响造成的;即使贮箱反向压力不超过喷管临界压强,但在反向压力作用下药剂燃烧产生的固体残渣更易堵塞过滤层成为二次喉道,使燃气发生器内部工作压强依然持续升高;在满足燃气洁净度及降温吸热的前提下,采用低燃温复合推进剂的贮箱增压用燃气发生器的过滤层相对密度不宜超过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发生器 贮箱增压 复合推进剂 过滤结构
下载PDF
火工药剂微装药技术现状及后续发展思考
17
作者 王燕兰 张方 +4 位作者 张松 韩瑞山 卢飞朋 李少群 王早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
相比传统火工品,MEMS火工品的结构、尺寸及制造工艺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对火工药剂提出了低能输入、高能输出、小尺寸装药、小尺寸传播及与MEMS工艺相兼容等新要求。为了适应MEMS火工品的发展,原位叠氮化反应装药技术、增材制造装药技术... 相比传统火工品,MEMS火工品的结构、尺寸及制造工艺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对火工药剂提出了低能输入、高能输出、小尺寸装药、小尺寸传播及与MEMS工艺相兼容等新要求。为了适应MEMS火工品的发展,原位叠氮化反应装药技术、增材制造装药技术、物理气相沉积薄膜装药技术等微装药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介绍了适合于MEMS火工品的几种微装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后续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装药 原位叠氮化反应 增材制造 物理气相沉积
下载PDF
火工药剂介电常数测试技术及响应分析
18
作者 赵团 宋明军 +1 位作者 纪向飞 赵甲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19-24,共6页
目的 分析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火工药剂的介电常数,衡量火工药剂电磁波响应敏感程度。方法 利用电磁波同轴传输技术,设计与研制介电常数测试用夹具、介电常数测试用反演算法及APP,通过测量火工药剂反射系数,对火工药剂复介电常数进行反演,... 目的 分析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火工药剂的介电常数,衡量火工药剂电磁波响应敏感程度。方法 利用电磁波同轴传输技术,设计与研制介电常数测试用夹具、介电常数测试用反演算法及APP,通过测量火工药剂反射系数,对火工药剂复介电常数进行反演,可测量火工药剂在1~18 GHz微波频段的复介电常数。结果 测量分析了火工药剂HY-5黑火药的复介电常数,得到了其1~18 GHz频率范围内的响应特性,黑火药介电常数实部的变化范围为1.0~5.0,在4.52 GHz,出现最大值4.91。结论 火工药剂从微波辐射场中吸收的能量正比于其自身的介电常数,火工药剂介电常数越大,其从微波辐射场中吸收的能量越大。在微波谐振点,火工药剂在运输、储存时需进行一定的安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药剂 介电常数 测试夹具 反演 响应特性 防护
下载PDF
71℃试验法寿命外推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李芳 张鹏辉 +3 位作者 王红刚 谢明伟 彭钺 胡伟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71℃试验法用于火工品贮存寿命外推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美军标和国军标中71℃试验法的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加速模型、试验条件和外推温度取值对火工品的寿命外推结果均有影响。结论71℃试验法评估... 目的研究71℃试验法用于火工品贮存寿命外推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美军标和国军标中71℃试验法的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加速模型、试验条件和外推温度取值对火工品的寿命外推结果均有影响。结论71℃试验法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使用场景是否正确,试验条件设置是否合理,贮存环境温度取值是否准确,并提出了71℃试验法的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71℃试验法 贮存寿命 加速模型 寿命外推
下载PDF
基于金属-绝缘体相变材料的高钝感集成半导体桥芯片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鹏涛 李慧 +4 位作者 骆建军 冯春阳 骆懿 任炜 梁小会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半导体桥(SCB)火工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片上集成方式,在SCB两端并联金属-绝缘体相变材料VO_(2)对其进行分流防护。提出蛇形设计方法来降低VO_(2)薄膜在金属态的电阻值,使其与SCB阻值相匹配,测试了不同长宽比的VO_(2)薄膜及... 为了提高半导体桥(SCB)火工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片上集成方式,在SCB两端并联金属-绝缘体相变材料VO_(2)对其进行分流防护。提出蛇形设计方法来降低VO_(2)薄膜在金属态的电阻值,使其与SCB阻值相匹配,测试了不同长宽比的VO_(2)薄膜及相应的集成芯片在室温(25℃)至100℃范围内的电阻曲线,并对集成芯片及单独SCB在1A1W5min和1.5A2.25W5min安流试验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蛇形设计可以有效降低VO_(2)薄膜电阻,其阻值与蛇形长宽比(Ws/L)成反比;VO_(2)薄膜能够对SCB起到一定的分流防护作用;集成芯片尺寸对安流试验热传导过程的平衡温度有一定影响;能够通过1.5 A安流试验的最大VO_(2)阻值为5Ω,这是下一步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桥(SCB) 二氧化钒(VO_(2)) 集成芯片 电阻 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