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地区大型煤化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慕韩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共3页
对陕北地区某大型煤化工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多种手段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域内的风险主要为项目的环境污染、水资源利用以及民众的可持续收入等。通过执行废弃物排放标准、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和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措施... 对陕北地区某大型煤化工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多种手段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域内的风险主要为项目的环境污染、水资源利用以及民众的可持续收入等。通过执行废弃物排放标准、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和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措施(建议采用自然蒸发与机械蒸发并用的形式),以及企业出于社会责任而吸收当地民众以增加民众的持续性收入等措施能够将主要风险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水资源 风险评估 社会稳定 陕北地区
原文传递
CO_2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利 苗利宁 +1 位作者 刘文强 尹东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20,共5页
以利用CO_2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为目的,首先提出了利用CO_2气态处理技术、CO_2液态处理技术和等离子技术实现CO_2的转化;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又提出了利用电化生物法和非平衡负离子法技术来实现CO_2的资源化利用。CO_2气态处理技术、... 以利用CO_2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为目的,首先提出了利用CO_2气态处理技术、CO_2液态处理技术和等离子技术实现CO_2的转化;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又提出了利用电化生物法和非平衡负离子法技术来实现CO_2的资源化利用。CO_2气态处理技术、CO_2液态处理技术和等离子技术实现CO_2转化的过程都需要使用贵金属催化,同时有额外的碳排放,而电化生物法和非平衡负离子法技术实现CO_2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不仅无额外碳排放又避免了稀有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同时得到了高附加值化学品。研究结果表明:电化生物法和非平衡负离子法技术实现了CO_2资源化利用过程的低碳、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资源化 非平衡负离子
下载PDF
煤-天然气资源耦合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3
作者 慕韩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6-158,160,共4页
对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路线中的煤/天然气配比以及各因素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较优的煤/天然气配比值以及各因素对经济性影响的大小。结果表明,当天然气所产有效气量占总有效气量30%左右时,此方案经济性较好,原因除了... 对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路线中的煤/天然气配比以及各因素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较优的煤/天然气配比值以及各因素对经济性影响的大小。结果表明,当天然气所产有效气量占总有效气量30%左右时,此方案经济性较好,原因除了装置配置导致的总投资差异外,煤/天然气协同生产合成气也会降低变换和净化单元的负荷;另外,天然气对方案的经济性影响超过了煤,是导致低煤/天然气配比经济性差的主要原因。实际方案比选过程中,方案的选取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而不应仅根据单一因素做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天然气转化 方案经济性 耦合
原文传递
基于神府煤种不同气化技术比较研究
4
作者 慕韩锋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9期181-183,共3页
对粉煤气化技术和气流床气化技术等三种气化技术在以神府煤和煤+半焦为原料的六种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流床气化技术气化温度较低,导致粉煤气化技术在多种煤气化指标方面表现优于气流床气化技术。另外,由于原料煤+半焦... 对粉煤气化技术和气流床气化技术等三种气化技术在以神府煤和煤+半焦为原料的六种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流床气化技术气化温度较低,导致粉煤气化技术在多种煤气化指标方面表现优于气流床气化技术。另外,由于原料煤+半焦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含量低于煤,这使得以煤为原料的粉煤气化技术优于煤+半焦,但气流床气化技术的表现则相反,原因在于其反应温度低以及水蒸气输入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气化 气流床气化 神府煤种 半焦 指标
下载PDF
基于煤和天然气联合制取合成气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卞潮渊 慕韩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6-3141,共6页
回顾了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通过不同工艺流程制备合成气用以化工合成或发电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分别制取合成气后再汇合的工艺流程和共气化技术等不同工艺路线的特点。研究了煤气化和天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时不同工艺路... 回顾了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通过不同工艺流程制备合成气用以化工合成或发电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分别制取合成气后再汇合的工艺流程和共气化技术等不同工艺路线的特点。研究了煤气化和天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时不同工艺路线在元素互补、能量利用、杂质混合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是否考虑煤和天然气的碳氢元素互补以及煤气化热量的有效利用将成为决定工艺流程优劣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煤气化和天然气转化分别制备合成气后汇合的工艺技术更易实现工业化应用,共气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较易受到气化炉反应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内置换热管式的共气化技术。进行比较后,认为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多原料系统能够降低原料消耗、同时减排二氧化碳,符合煤炭的清洁利用要求,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料系统 气化 过程系统 合成气 热量利用
下载PDF
吸收+吸附油气回收法在液体储运罐区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董立华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分析比较了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针对陕西延安某拟建项目,根据其罐区存储介质的性质及混合油气的特点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吸收+吸附油气回收工艺,吸收剂选用罐区储存的工业级乙二醇产品,省掉了吸收剂解吸系统,简化了工艺同时节约了成本。此... 分析比较了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针对陕西延安某拟建项目,根据其罐区存储介质的性质及混合油气的特点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吸收+吸附油气回收工艺,吸收剂选用罐区储存的工业级乙二醇产品,省掉了吸收剂解吸系统,简化了工艺同时节约了成本。此外,对吸收系统的吸收剂用量、吸收塔理论板数等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适宜的参数范围,为后续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借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回收 吸收+吸附法 液体储运
下载PDF
基于分析的煤气化和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
7
作者 董立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4-78,共5页
使用了热力学分析方法,对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单、多原料系统内部各单元及系统整体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单、多原料系统的优劣以及限制这类系统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以期找出理论上最节能的工艺路线并为... 使用了热力学分析方法,对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单、多原料系统内部各单元及系统整体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单、多原料系统的优劣以及限制这类系统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以期找出理论上最节能的工艺路线并为效率的改善指明方向。结果表明:煤气化单元是造成系统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故煤气化单元的改进对提高系统整体的效率意义重大;考虑了"元素互补"和"能量互补"的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多原料系统,由于降低了气化单元的损失同时减少了天然气转化单元的燃料气用量,使得这类多原料系统的效率远优于其他方案,是真正节能的工艺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煤气化 天然气转化 合成气
下载PDF
煤气化和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工艺分析
8
作者 董立华 慕韩锋 卞潮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7年第6期471-475,共5页
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不同煤气化和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路线的损以及效率。结果表明,以煤为原料的单原料系统由于气化技术损较大,导致其效率最低。而考虑"元素互补"与"能... 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不同煤气化和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路线的损以及效率。结果表明,以煤为原料的单原料系统由于气化技术损较大,导致其效率最低。而考虑"元素互补"与"能量互补"的多原料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相较以煤为原料的单原料系统,其效率从59.49%提高到72.66%。基于分析的角度,项目前期的方案比选过程建议选用该方案作为优选方案,但在决策过程中需同时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用]分析 煤气化 天然气转化 合成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