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通煤业公司煤炭地销智能化发运建设方案的研究
1
作者 李虎军 孙磊 王文东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为有效提高正通煤业公司煤炭发运效率,达到减人提效的目标,解决现有地销发运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煤炭发运效率低、人员工作强度大等问题,本着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扩展性、兼容性、经济性和整体性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智能... 为有效提高正通煤业公司煤炭发运效率,达到减人提效的目标,解决现有地销发运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煤炭发运效率低、人员工作强度大等问题,本着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扩展性、兼容性、经济性和整体性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智能化功能需求,利用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解决传统技术难以应对的业务场景和数据智能分析需求,通过应用煤炭运输车辆智能管理系统、无人值守磅房系统、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等4个子系统,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监管、数据自动分析等工作,实现煤炭高效发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自动装车 无人值守 AI智能 减人提效
下载PDF
陕西正通煤业选煤厂产品结构优化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韩超 邓亚明 李建忠 《选煤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39-41,共3页
针对井下开采原煤存在粒度超限,选煤厂煤流系统破碎作业环节破碎比偏大、破碎效率偏低的问题,正通煤业选煤厂提出改变破碎机出料粒度,降低破碎比的优化方案。应用实践表明,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提高了块煤产率,增加了选煤厂经济效益。
关键词 产品结构 破碎机 原煤粒度 出料粒度 块煤产率
下载PDF
正通煤业打造“三个三”安全教育培训模式
3
作者 李业 杨洋 杨焱钧 《科技与创新》 2016年第21期38-39,共2页
正通煤业针对矿井面临的拔尖人才偏少、职工队伍技能素质偏低的现状,提出了"三个三"安全教育培训模式,以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安全意识及技能水平,为保障安全生产、加快矿井建设提供保障。
关键词 正通煤业 安全教育 “三个三”培训模式 职工技能素质
下载PDF
综合除尘系统在正通选煤厂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志广 王波 +2 位作者 解斌 李燕军 马斐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9期100-103,共4页
介绍了正通选煤厂基本工艺情况,分析了生产工艺中的粉尘来源以及产尘机理,采取了惯性沉降、喷雾除尘、机械除尘等手段进行综合除尘治理。除尘设备投用后有效降低了粉尘浓度,并且除尘系统建设投资小,运营成本低。
关键词 选煤厂 除尘系统 超声雾化 惯性沉降 湿式除尘器
下载PDF
正通煤矿生活污水提标改造工程实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于继图 金丽丽 +2 位作者 刘红丽 韩超 王健 《能源环境保护》 2021年第6期84-87,共4页
针对正通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站废水碳源偏低、悬浮物含量不稳定的特点,以及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采用"同步生物氧化池(SBOT)+微絮凝过滤"工艺对原系统进行提标改造。SBOT工艺具有生物量大、处理负荷高、可实现COD和氨氮同步去除... 针对正通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站废水碳源偏低、悬浮物含量不稳定的特点,以及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采用"同步生物氧化池(SBOT)+微絮凝过滤"工艺对原系统进行提标改造。SBOT工艺具有生物量大、处理负荷高、可实现COD和氨氮同步去除等优点。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提标改造后出水COD、TN、氨氮、TP、SS的平均浓度为12.3、7.5、1.1、0.29、6.2 mg/L,出水水质稳定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61/224—2018)A要求,可满足绿化、道路冲洗、选煤厂生产补充及汽车冲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提标 改造 SBOT 工程实例
下载PDF
煤矿应急广播与调度通信系统融合改造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玉龙 李荣孝 +1 位作者 杜文加 刘鼎 《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121-125,共5页
煤矿作为能源产业的核心,其生产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面对矿井事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现有的煤矿通信系统面临着不足以应对复杂紧急情况的问题。因此,对应急广播与调度通信系统进行融合改造,以提升通信联络和应急救灾能力,具有... 煤矿作为能源产业的核心,其生产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面对矿井事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现有的煤矿通信系统面临着不足以应对复杂紧急情况的问题。因此,对应急广播与调度通信系统进行融合改造,以提升通信联络和应急救灾能力,具有迫切的实际需求。研究通过KT113应急救援信息传输网络,对煤矿应急广播与调度通信系统进行融合改造,引入双向可视对讲和一键紧急呼叫等创新功能,优化井上下控制终端,并实现与其他安全监控系统的高度集成。实际应用表明,改造后的系统显著提高了通信效率,加强了紧急响应能力,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应急广播 调度通信 系统融合 KT113网络
下载PDF
通风及机械制冷条件下高家堡煤矿3407掘进巷道降温研究
7
作者 赵建明 黎旭博 孙文涛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2期31-37,共7页
选取高家堡煤矿3407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数值模拟,构建掘进巷道几何模型,进行网格独立性测试和现场模型验证,研究了通风条件和机械制冷条件对掘进巷道热环境降温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风条件下随着进风速度的增加,掘... 选取高家堡煤矿3407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数值模拟,构建掘进巷道几何模型,进行网格独立性测试和现场模型验证,研究了通风条件和机械制冷条件对掘进巷道热环境降温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风条件下随着进风速度的增加,掘进巷道风流的温度逐渐降低;机械制冷条件下,空冷器可以降低送风温度,使掘进工作面温度大幅度降低,送风距离越小掘进巷道冷却性能越好,送风距离设置为15m时温度约为27℃。本研究致力于为工程掘进巷道温度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热环境 通风条件 机械制冷条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PFC^(3D)进行窄煤柱产生漏风通道规律的研究
8
作者 张乐强 黎梁 《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77-81,共5页
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窄煤柱作为实体煤会产生弹塑性区间其内部会发生裂隙发育,当裂隙发育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到窄煤柱的稳定性,且煤柱表面经过长期的塑性破坏,严重情况下,窄煤柱则发生压酥变形甚至造成垮落等现象。针对高家堡煤矿204... 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窄煤柱作为实体煤会产生弹塑性区间其内部会发生裂隙发育,当裂隙发育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到窄煤柱的稳定性,且煤柱表面经过长期的塑性破坏,严重情况下,窄煤柱则发生压酥变形甚至造成垮落等现象。针对高家堡煤矿204工作面的窄煤柱,采用PFC^(3D)软件模拟204工作面回采过程,研究窄煤柱在工作面回采之后裂隙发育以及孔隙率变化的情况,确定了窄煤柱产生漏风通道的规律,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治窄煤柱漏风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C^(3D)模拟 窄煤柱 裂隙发育 孔隙率 漏风通道
下载PDF
不同倾角穿层裂隙组合岩石力学性能及破坏特征研究
9
作者 李杨杨 侯嘉琦 +4 位作者 张士川 孙宁 李宗凯 冯海龙 苏鹭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40,共11页
煤矿开采过程中,覆岩中原生裂隙贯通是导致工作面发生水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原生裂隙不同赋存条件又影响裂隙间贯通形态,研究不同形态原生裂隙间破坏贯通方式对揭示工作面突水机理尤为重要。采用MTS816岩石力学剪切试验机开展了不同倾... 煤矿开采过程中,覆岩中原生裂隙贯通是导致工作面发生水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原生裂隙不同赋存条件又影响裂隙间贯通形态,研究不同形态原生裂隙间破坏贯通方式对揭示工作面突水机理尤为重要。采用MTS816岩石力学剪切试验机开展了不同倾角裂隙组合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样破坏过程中应力-应变、峰值强度及能量耗散特征,并使用颗粒流(PFC)数值模拟软件对岩样宏细观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样的单轴应力-应变曲线整体呈现缓升-陡升-急降趋势,当裂隙倾角为30°、60°时,曲线出现大幅度二次波动。组合岩石抗压强度受强度较弱岩石影响更为显著,岩样峰值强度与裂隙倾角呈正相关,当裂隙倾角为30°、90°时,岩样峰值强度较无裂隙组合岩石降幅分别为73.17%、21.07%;峰值应力对应耗散能转化率随裂隙倾角增大而增大,当裂隙倾角为30°时,耗散能转化率为17.52%;裂隙倾角为90°时,耗散能转化率为47.51%。应力峰值点对应损伤变量D为0.252,岩样峰前损伤程度较小,峰后阶段耗散能占比急剧增大,岩样损伤程度大幅增加;不同裂隙倾角组合岩石均发生以拉伸破坏为主的“倒Y”型拉-剪混合破坏,且不同裂隙倾角岩样破坏过程可分为裂纹萌生、预制裂隙贯通、裂纹扩展及岩样破坏4个阶段。岩样不同倾角裂隙间的贯通与岩体断裂韧性及应力强度因子有关,且随裂隙倾角增大,岩样破坏时产生裂隙数量增多,预制裂隙贯通方式分为裂隙相邻尖端贯通、裂隙对角尖端贯通、两裂隙近接触面与裂隙尖端贯通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岩石 裂隙倾角 力学行为 能量耗散 破坏特征
下载PDF
巨厚含水关键层下防冲控水小盘区大煤柱布局模式
10
作者 曹安业 高孝鹏 +4 位作者 张宁 窦林名 赵卫卫 张金魁 宋士康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4,共13页
彬长矿区煤层上方赋存着巨厚含水关键层,在盘区开采尺度较大时极易破断失稳诱发冲击,同时导致盘区涌水量激增。采用小盘区大煤柱布局模式可提高主关键层的稳定性,但目前针对巨厚含水关键层下小盘区大煤柱布局模式的研究仍不够完善。因此... 彬长矿区煤层上方赋存着巨厚含水关键层,在盘区开采尺度较大时极易破断失稳诱发冲击,同时导致盘区涌水量激增。采用小盘区大煤柱布局模式可提高主关键层的稳定性,但目前针对巨厚含水关键层下小盘区大煤柱布局模式的研究仍不够完善。因此,以彬长某矿二、三盘区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盘区隔离煤柱宽度及盘区开采尺度的合理取值范围。结果表明:①从盘区隔离煤柱与主关键层的稳定性出发,分别建立盘区隔离煤柱应力分析模型与主关键层挠曲变形模型,推导得出当前开采尺度下盘区隔离煤柱失稳临界宽度为257 m,三盘区主关键层破断失稳临界开采尺度为537 m;②当前开采尺度下,二盘区上方裂隙发育至主关键层中部,主关键层存在破断失稳的风险,随着盘区隔离煤柱留设宽度增加,三盘区上覆岩层破断发育高度降低,为保证三盘区上方主关键层的稳定,盘区隔离煤柱至少留设225 m;③盘区隔离煤柱区域应力集中及能量积聚程度与盘区隔离煤柱宽度成正相关关系,与三盘区开采尺度成负相关关系,综合考虑煤柱承载能力与煤炭资源采出率,盘区隔离煤柱的合理宽度为210~270 m,留设宽为210、240 m盘区隔离煤柱时,三盘区的合理开采尺度分别为490~550 m,640~700 m;④现场实践表明,该矿二、三盘区隔离煤柱实际留设宽度小于合理宽度,盘区隔离煤柱区域应力集中程度较高,因此采用顶板深孔爆破与煤层大直径钻孔进行卸压,采取卸压措施后,有效降低了盘区隔离煤柱区域的应力集中程度,卸压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巨厚含水关键层 隔离煤柱宽度 盘区开采尺度
下载PDF
构造应力作用下厚煤层巷道合理掘进层位及围岩控制研究
11
作者 柴亚栋 徐杰 +4 位作者 毕青泉 李小龙 孙鑫 程敬义 刘克臣 《煤》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解决厚煤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支护问题,文章结合下霍煤矿2307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分别以沿厚煤层顶板、底板掘进的巷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构造应力场中两类巷道的围岩稳定性。由结果可知,掘进过程中沿顶掘进巷道... 为解决厚煤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支护问题,文章结合下霍煤矿2307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分别以沿厚煤层顶板、底板掘进的巷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构造应力场中两类巷道的围岩稳定性。由结果可知,掘进过程中沿顶掘进巷道的变形破坏以底鼓和片帮为主,能有效保持顶板完整度,而沿底掘进巷道的变形破坏以冒顶和片帮为主,可有效保持底板和煤帮完整度;在相同煤柱宽度下,沿底掘进巷道受到的采动影响较小,而在相同埋深下,沿顶掘进巷道受到的采动影响较小,为此类工程场景中合理选取巷道掘进层位和进行支护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 掘进层位 数值模拟 围岩控制
下载PDF
智能化煤矿采煤中的数据挖掘与生产效率提升
12
作者 单有成 曹小辉 +1 位作者 李峰 宋开超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5年第3期14-16,共3页
随着煤矿行业智能化进程推进,数据挖掘技术在采煤过程中的应用愈发重要。现代智能化煤矿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采集大量生产数据。本文主要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智能化煤矿采煤中的应用,并提出提升生产效率的措施。通... 随着煤矿行业智能化进程推进,数据挖掘技术在采煤过程中的应用愈发重要。现代智能化煤矿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采集大量生产数据。本文主要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智能化煤矿采煤中的应用,并提出提升生产效率的措施。通过分析煤矿生产数据,能够优化采煤方案、预测设备故障、保障安全生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数据挖掘技术在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智能化煤矿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煤矿采煤 数据挖掘 传感器 物联网
下载PDF
高家堡煤矿高地压窄煤柱工作面压能测定及漏风规律分析
13
作者 张乐强 黎梁 《陕西煤炭》 2025年第2期138-142,162,共6页
在深部矿井开采环境中,由于高采动压力的影响,矿体巷道逐渐发生压塑形变,进而形成众多漏风通道。特别是在采用窄煤柱支护的情况下,矿山压力导致窄煤柱内部生成大量裂隙,这些裂隙可能与相邻的已采空区相连通,从而使得作业面的漏风现象变... 在深部矿井开采环境中,由于高采动压力的影响,矿体巷道逐渐发生压塑形变,进而形成众多漏风通道。特别是在采用窄煤柱支护的情况下,矿山压力导致窄煤柱内部生成大量裂隙,这些裂隙可能与相邻的已采空区相连通,从而使得作业面的漏风现象变得更加复杂。为深入探究这一现象,以陕西正通煤业204回采工作面为对象,运用PFC 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示,在204工作面进行回采作业时,窄煤柱前方约80 m范围内存在大量裂隙,有潜在形成漏风通道的风险。并基于仿真结果,本研究设计了一套精密的压力监测方案,旨在通过测量实际通风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进一步明确窄煤柱支撑条件下深井开采工作面的漏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井 窄煤柱 裂隙发育 漏风特性
下载PDF
锚固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毕青泉 王西伟 +2 位作者 郭钏 焦振凯 尹万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4期74-80,共7页
针对煤矿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条件问题,考虑围岩锚固作用,通过解析分析得到巷道冲击地压的临界塑性区半径、临界载荷,并进行主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临界塑性区半径的影响因素为巷道半径、围岩模量比、内摩擦角和扩容角,与锚固参数无关。... 针对煤矿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条件问题,考虑围岩锚固作用,通过解析分析得到巷道冲击地压的临界塑性区半径、临界载荷,并进行主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临界塑性区半径的影响因素为巷道半径、围岩模量比、内摩擦角和扩容角,与锚固参数无关。临界塑性区半径与巷道半径为线性正相关。临界载荷随黏聚力增大而线性增加。随内摩擦角的增大,临界塑性区半径缓慢减小,临界载荷快速增大。临界载荷随锚端预紧力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锚杆加固 临界塑性区半径 临界载荷 临界支护阻力
下载PDF
基于仿真信息学的矿井通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建 岗战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为了实时了解井下风网数据变化,开发了一套矿井通风信息管理系统,以高家堡煤矿为研究对象,对井下风网关键分支进行选择,利用监测系统与矿井通风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井下风网数据动态感知与数据交互,实现了高家堡煤矿井下风网的实时网络解算... 为了实时了解井下风网数据变化,开发了一套矿井通风信息管理系统,以高家堡煤矿为研究对象,对井下风网关键分支进行选择,利用监测系统与矿井通风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井下风网数据动态感知与数据交互,实现了高家堡煤矿井下风网的实时网络解算,预测了通风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网络解算 动态感知 监测监控
下载PDF
轴流式通风机不停风倒机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汉昌 《煤矿机电》 2015年第1期88-90,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了轴流式通风机通过对空风门、液压动叶可调进行不停风倒机技术,并通过S7-300 PLC监控系统进行实施。重点介绍PLC监控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流程设计,以及安全可靠性等。该倒机技术通过现场应... 为进一步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了轴流式通风机通过对空风门、液压动叶可调进行不停风倒机技术,并通过S7-300 PLC监控系统进行实施。重点介绍PLC监控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流程设计,以及安全可靠性等。该倒机技术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通风机 液压动叶可调 对空风门 S7-300 PLC监控 不停风倒机技术
下载PDF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锋涛 谭洪森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1年第17期106-107,共2页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煤矿生产过程的管理工作越来越严谨,对于安全事故的关注较为显著。煤矿生产企业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主要利用“一通三防”技术,在根源上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一通...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煤矿生产过程的管理工作越来越严谨,对于安全事故的关注较为显著。煤矿生产企业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主要利用“一通三防”技术,在根源上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一通三防”技术的基本概述、重要作用以及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通三防”技术 煤矿工业 生产安全
下载PDF
窄煤柱影响下工作面漏风通道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建 王建廷 李俊锋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第11期94-97,共4页
为了研究回采后窄煤柱的裂隙发育情况对漏风的影响,采用PFC3D软件模拟了高家堡204工作面回采过程。结果表明:每回采20 m窄煤柱预留部分会产生细微裂隙,稳定在工作面前方16 m范围内。窄煤柱在超前工作面的范围内裂隙不断发育,最终稳定在... 为了研究回采后窄煤柱的裂隙发育情况对漏风的影响,采用PFC3D软件模拟了高家堡204工作面回采过程。结果表明:每回采20 m窄煤柱预留部分会产生细微裂隙,稳定在工作面前方16 m范围内。窄煤柱在超前工作面的范围内裂隙不断发育,最终稳定在工作面前方80 m内,该范围内裂隙发育程度上升至最大值,为漏风采空区防灭火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煤柱 漏风 通道 模拟
下载PDF
无线以太网技术在煤矿通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晶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第12期127-128,共2页
煤矿在各类矿山中生产条件最复杂,生产环境多变,井下安全条件恶劣。随着社会各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矿山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此期间,各类设备、人员都要与新技术形成有效连接,自动化程度越... 煤矿在各类矿山中生产条件最复杂,生产环境多变,井下安全条件恶劣。随着社会各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矿山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此期间,各类设备、人员都要与新技术形成有效连接,自动化程度越高,对通信效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也就越高,矿山生产通信网络需要进一步延伸到井下各个角落,在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无线以太网以提成本、高效率、可靠性成为煤矿井下网络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信 通信效率 无线以太网
下载PDF
矿井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建廷 李俊峰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年第8期91-93,共3页
影响矿井通风安全的因素众多,其中通风管理不到位、通风设施不完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矿井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提出矿井通风安全的防范对策、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和矿井防灭火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矿井通风安全 影响因素 防控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