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废气处理中热氧化技术的工程设计参数研究
1
作者 任丽丽 赵婉婷 张洪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083-086,共4页
有机废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污染源,热氧化技术因其高效、准确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处理中。此项研究即是为了深掘有机废气处置时,热氧化过程的核心方案。采取对多种有机废气的试验探讨,并针对参数进行改良,参数包括反应器设... 有机废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污染源,热氧化技术因其高效、准确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处理中。此项研究即是为了深掘有机废气处置时,热氧化过程的核心方案。采取对多种有机废气的试验探讨,并针对参数进行改良,参数包括反应器设计、预热的温度喽,还有废气的成分,甚至所有操作环节等等。数据指出,经改进的热氧化设计参数显示出的效果是有机废气处理率大增,并用能减少。那些富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气处理,也可通过认真筹划理性的工程设计参数进行合理化调整,从而净化满意。该项研究当然可以为实际工件中使用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提出更多指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气处理 热氧化技术 工程设计参数
下载PDF
高效换热器在化工工艺中的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洪姣 任丽丽 张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在化工行业中,高效换热器的设计与应用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本研究以常见的工业化工工艺为背景,围绕高效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传统的换热器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设计方法,并进一步应用... 在化工行业中,高效换热器的设计与应用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本研究以常见的工业化工工艺为背景,围绕高效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传统的换热器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设计方法,并进一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化工工艺中。结果显示,新的优化设计方法不仅显著提高了换热器的热转换效率,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该优化设计方法也体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综合分析,该优化设计方法可为化工工业中高效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值得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换热器 优化设计方法 化工工艺
下载PDF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尚建选 张喻 +1 位作者 闵楠 刘燕 《中国煤炭》 2022年第8期14-19,共6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煤化工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介绍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及其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概况,阐述了煤化工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发展方向,提出低阶煤分质利用的科学理念,并介绍了该集团在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实践探索;立... “双碳”目标下,我国煤化工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介绍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及其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概况,阐述了煤化工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发展方向,提出低阶煤分质利用的科学理念,并介绍了该集团在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实践探索;立足集团煤化工板块最核心的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领域,阐释了相关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认为首先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成熟技术的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榆林地区煤炭转化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其次要全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样板工程;第三要开展粉煤热解与电站锅炉耦合工业化示范,推动低阶煤燃烧前先提油气的高效利用方式;第四要加强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构建完整的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体系;第五要推动建设国家级富油煤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分质利用 粉煤高效热解 富油煤高效利用 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下载PDF
基于PSO-Kriging算法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
4
作者 丁自伟 刘江 +2 位作者 王小勇 常毛毛 廖敬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9,共8页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对于理解和预测地下结构至关重要。地质钻孔数据能够反映岩体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本研究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盘区内的23个地质钻孔数据为基础,采用添加虚拟地层的方法解决了地层缺失与地层重复现象,构建共计27层...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对于理解和预测地下结构至关重要。地质钻孔数据能够反映岩体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本研究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盘区内的23个地质钻孔数据为基础,采用添加虚拟地层的方法解决了地层缺失与地层重复现象,构建共计27层地层的三维地质模型以及二维剖面模型。此外,针对传统的克里金方法在处理复杂地质数据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传统克里金插值方法中的块金值(C 0)、偏基台值(C)和变程(a)三个关键参数进行寻优,从而克服普通克里金插值参数选择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实际验证法选取了研究区内四个钻孔来对比插值结果,结果表明经过PSO优化的Kriging算法在X3-1、X3-2、K3-4、K3-5四个钻孔的RMSE值分别降低至1.184、1.267、1.606、1.560,相比于Kriging的RMSE平均降低了31%,且PSO-Kriging算法在四个钻孔处对2-2煤层的插值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误差分别为1.00 m、0.01 m、0.11 m和0.03 m,比Kriging插值结果更接近实际值,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插值 粒子群算法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统计学 空间插值
下载PDF
溶解热测定实验的条件优化研究
5
作者 高成地 张潇 +2 位作者 朱蕊欣 黄海燕 朱娣 《化工设计通讯》 202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溶解热测定实验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经典实验,通常选用KNO_(3)作为溶质,但KNO_(3)的管理流程复杂,不方便大批量使用,综合管理成本高,选用了常见的几种化学试剂作为溶质,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重复性、实验过程可操作性等方... 溶解热测定实验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经典实验,通常选用KNO_(3)作为溶质,但KNO_(3)的管理流程复杂,不方便大批量使用,综合管理成本高,选用了常见的几种化学试剂作为溶质,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重复性、实验过程可操作性等方面得出:NH_(4)Cl均优于其他试剂,因此推荐NH_(4)Cl作为教学用实验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热 实验条件优化 教学实验 物理化学 氯化铵
下载PDF
煤基车用燃料生产工艺、研究现状与发展路径
6
作者 张鹏 赵伟 +3 位作者 贺卫东 李植林 王淑云 邢学军 《能源科技》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煤基车用燃料在汽车等动力机械上的推广应用,对于实现汽车能源多元化、减少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论述煤制甲醇、乙二醇、二甲醚、聚甲氧基二... 煤基车用燃料在汽车等动力机械上的推广应用,对于实现汽车能源多元化、减少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论述煤制甲醇、乙二醇、二甲醚、聚甲氧基二甲醚以及石脑油5种煤基车用燃料的生产工艺、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车用燃料 煤化工 替代燃料 煤炭
下载PDF
煤制芳烃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婕 史江维 +1 位作者 韩信有 张生军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8,共16页
芳烃是化学工业的基石,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各领域。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条件,使得寻找替代石油制芳烃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缓解国内芳烃稳定供应的压力,煤制芳烃技术作为有力解决方法之一,需要深入了解其研究现状。介绍了煤基... 芳烃是化学工业的基石,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各领域。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条件,使得寻找替代石油制芳烃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缓解国内芳烃稳定供应的压力,煤制芳烃技术作为有力解决方法之一,需要深入了解其研究现状。介绍了煤基合成气制芳烃、煤基油品制芳烃和煤基二氧化碳制芳烃三种工艺的反应路径和技术进展,分析了各种工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催化性能问题,煤基合成气制芳烃、煤基二氧化碳制芳烃两种技术在经济性上与石油制芳烃技术存在差距,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两种技术中催化剂的性能和稳定性;对于煤基油品制芳烃技术,焦化芳烃的收率低导致芳烃产能供应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焦化芳烃的收率;煤直接液化制芳烃技术需要解决设备国产化问题;煤炭分质利用制芳烃技术需要发展高效脱氮工艺解决原料含氮量高的问题,并通过中低温煤焦油分级转化利用来解决下游产品单一问题,从而提高产品整体经济性。基于以上问题,提出煤热解-气化-燃烧一体化制芳烃的思路,为解决我国芳烃稳定供给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芳烃 芳烃 合成气 煤焦油 二氧化碳
下载PDF
激光熔覆技术在矿山机械领域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朱颖 刘园园 +1 位作者 李勉 周中宁 《煤矿机械》 2024年第3期82-84,共3页
对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从技术、工艺、材料以及在矿山机械领域的最新应用四方面分析激光熔覆,总结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应用方向。在矿山机械领域,激光熔覆技术广泛用于三机一架(挖掘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的... 对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从技术、工艺、材料以及在矿山机械领域的最新应用四方面分析激光熔覆,总结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应用方向。在矿山机械领域,激光熔覆技术广泛用于三机一架(挖掘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的主要部件上。探讨了激光熔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熔覆工艺 熔覆材料 矿山机械
原文传递
超/亚临界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丹君 山东明 +1 位作者 杨智云 陈刚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22-125,共4页
超/亚临界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绿色、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废弃物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亚临界水处理技术,包括湿式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和超/亚临界水脱盐技术原理、研究进展和工业应用... 超/亚临界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绿色、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废弃物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亚临界水处理技术,包括湿式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和超/亚临界水脱盐技术原理、研究进展和工业应用,总结了超/亚临界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问题的原因并讨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氧化 超临界水氧化 亚临界水 有机废水 高盐废水
下载PDF
重金属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阳阳 解井坤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146-147,174,共3页
针对我国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现状,分别介绍了电沉积法、电吸附法、电絮凝法、微电解法、燃料电池法及各自优势,为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 废水处理 重金属废水 电化学技术
下载PDF
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零排放”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文杰 张彤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9期250-251,共2页
我国的煤化工行业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但是废水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煤化工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尤其是在当下,我国正大力推行以“绿色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此,需要针... 我国的煤化工行业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但是废水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煤化工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尤其是在当下,我国正大力推行以“绿色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此,需要针对煤化工废水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进程。本文将结合煤化工废水的分类和分质问题进行研究,对当前应用于煤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零排放”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以及该技术在应用时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零排放”技术 处理方案
下载PDF
浅谈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12
作者 赵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4期032-035,共4页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稳定性和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繁荣。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为维护企业纪律和促进廉政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监督、检查以及服务等多重职能。然而,当前国有企业的纪检监...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稳定性和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繁荣。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为维护企业纪律和促进廉政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监督、检查以及服务等多重职能。然而,当前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面临人员不足、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等挑战。因此,加强这一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分析如何通过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以提升整体队伍素质,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纪检监察 干部队伍 建设
下载PDF
条带式工作面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研究
13
作者 许永杰 魏展航 +1 位作者 朱国涛 关欣杰 《山西焦煤科技》 2025年第1期20-22,25,共4页
为查明澄合矿区董东煤矿TC05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采用分布式网络并行电法动态监测技术,通过对比TC05工作面300 m范围内采前与采后的煤层底板岩石电性变化规律,测得正常区域底板破坏深度约6.5 m,构造影响范围内底板破坏深度10.5~15.5 m,... 为查明澄合矿区董东煤矿TC05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采用分布式网络并行电法动态监测技术,通过对比TC05工作面300 m范围内采前与采后的煤层底板岩石电性变化规律,测得正常区域底板破坏深度约6.5 m,构造影响范围内底板破坏深度10.5~15.5 m,为工作面奥灰水害防治注浆治理层确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开采 奥灰水防治 分布式网络并行电法 底板破坏深度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14
作者 李俊芳 李宽宽 +2 位作者 李玉宁 赵煜 吴明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碳热还原法是工业化制备氮化铝粉体的主要方法.本文结合国内外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机理、不同原料组成对氮化铝粉体制备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现状,并对其未... 碳热还原法是工业化制备氮化铝粉体的主要方法.本文结合国内外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机理、不同原料组成对氮化铝粉体制备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法 氮化铝 粉体制备
下载PDF
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
15
作者 乔云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5期004-007,共4页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运营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纪检监察工作作为确保国有企业廉洁自律、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加强...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运营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纪检监察工作作为确保国有企业廉洁自律、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加强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从提升治理能力、符合国家反腐败战略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纪检监察 规范化
下载PDF
合阳公司孤岛工作面迎采动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6
作者 周文凯 周兴龙 +1 位作者 乔懿麟 冯晓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年第3期256-259,共4页
合阳公司1508工作面回采期间,邻近1506工作面进风巷道开始掘进准备,因此1506工作面进风巷迎1508工作面回采采动掘进,且开采过程中形成了1506孤岛工作面。邻近采场上方覆岩和孤岛工作面上方覆岩一起运动,从而产生一个较大范围的空间结构... 合阳公司1508工作面回采期间,邻近1506工作面进风巷道开始掘进准备,因此1506工作面进风巷迎1508工作面回采采动掘进,且开采过程中形成了1506孤岛工作面。邻近采场上方覆岩和孤岛工作面上方覆岩一起运动,从而产生一个较大范围的空间结构,形成强矿压显现,因此对邻近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特征的研究有益于1506工作面进风巷围岩控制。本文将迎采动巷道划分为实体煤侧阶段、双向动压段、采空区侧段三个阶段,并分析各段受力变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采动 巷道掘进 采动阶段划分 巷道支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应用TG-FTIR技术研究黄土庙煤催化热解特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爽 陈静升 +2 位作者 冯秀燕 杨斌 马晓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用浸渍法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担载型催化剂MOx/USY(M=Co、Mo、Co-Mo),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考察了MOx/USY催化剂对黄土庙(HTM)煤热解失重特性和热解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热重实验结果表明,MOx/USY催化剂可使HTM煤热解的二次脱气条件更为温... 用浸渍法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担载型催化剂MOx/USY(M=Co、Mo、Co-Mo),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考察了MOx/USY催化剂对黄土庙(HTM)煤热解失重特性和热解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热重实验结果表明,MOx/USY催化剂可使HTM煤热解的二次脱气条件更为温和,热解峰温分别提前14、23和9℃。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MOx/USY催化剂可降低HTM煤样热解的活化能。FT-IR研究表明,MOx/USY催化剂可有效改善HTM煤热解产物的组成和分布,CoOx/USY催化剂能显著提高HTM煤热解产物中高热值气体(CO、CH4)和轻质芳烃以及脂肪烃类化合物的含量;MoOx/USY催化剂没有明显改善HTM煤热解产物组成和分布;MoOx-CoOx/USY催化剂可促进CO、CH4、轻质芳烃和脂肪烃类化合物的生成,却使热解产物的生成向高温区移动,说明USY负载的不同过渡金属氧化物对煤样热解行为和热解产物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庙(HTM)煤 催化热解 动力学分析 M0 USY TG—F11R
下载PDF
张家峁煤矿短壁工作面水力压裂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水 张健 +2 位作者 王悦 苗彦平 李军 《中国煤炭》 2018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针对张家峁煤矿短壁工作面坚硬顶板难以垮落,容易形成大面积冒落隐患的问题,提出在短壁工作面八采区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实施强制放顶,设计布置压裂钻孔104个,钻孔进尺总计4396m。现场压裂过程显示:90%以上压裂钻孔的相邻钻孔均有水流出,... 针对张家峁煤矿短壁工作面坚硬顶板难以垮落,容易形成大面积冒落隐患的问题,提出在短壁工作面八采区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实施强制放顶,设计布置压裂钻孔104个,钻孔进尺总计4396m。现场压裂过程显示:90%以上压裂钻孔的相邻钻孔均有水流出,水力裂缝的扩展半径可达10~20m,保证了裂缝的有效贯通。截至目前,相应区段内资源已被采出,且顶板未出现大面积垮塌,确保了现场作业区域的正常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短壁工作面 水力压裂 压裂钻孔
下载PDF
三软煤层沿空留巷顶板结构模型及合理支护研究
19
作者 蔚保宁 黄庆享 +2 位作者 赵萌烨 黄克军 刘效贤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115-120,共6页
为了揭示三软煤层沿空留巷围岩变形机理,探索适用于三软煤层巷道围岩控制的新技术,通过切顶沿空留巷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切顶普通支护、切顶高强支护和切顶普通支护3种条件下顶板岩层断裂演化过程,构建了三软煤层切顶留巷顶板结... 为了揭示三软煤层沿空留巷围岩变形机理,探索适用于三软煤层巷道围岩控制的新技术,通过切顶沿空留巷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切顶普通支护、切顶高强支护和切顶普通支护3种条件下顶板岩层断裂演化过程,构建了三软煤层切顶留巷顶板结构力学模型,给出了支护阻力计算方法,在韩城矿区象山煤矿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切顶技术切断了顶板的应力传递,巷内采用高强支护,使顶板形成稳定的“短悬臂-砌体梁”结构。现场监测结果显示,不切顶普通支护的留巷顶底板平均移近量1000~1200 mm,两帮平均移近量600~700 mm;切顶高强单体支护的留巷顶底板平均移近量200~300 mm,两帮平均移近量200~300 mm;切顶组合式支架支护的留巷顶底板平均移近量50~100 mm,两帮平均移近量100~200 mm。组合式支架高强支护能够较好地控制三软煤层沿空切顶留巷围岩变形,可实现留巷二次复用无返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沿空留巷 短悬臂-砌体梁 高强支护
原文传递
基于能量分配原理的煤矿机械冲击行为研究及装置设计
20
作者 柴蓉霞 姜潇远 +3 位作者 王秦生 于正洋 龙雪 刘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4-1596,共13页
为研究煤矿机械服役过程中的冲击损伤行为,以球形冲击物水平冲击金属矩形板料为例,获取冲击过程能量分配关系,结合实际冲击环境,设计并搭建气动水平冲击实验系统,获取不同气压下板料的冲击行为。通过仿真和实验,对理论计算得出的变形量... 为研究煤矿机械服役过程中的冲击损伤行为,以球形冲击物水平冲击金属矩形板料为例,获取冲击过程能量分配关系,结合实际冲击环境,设计并搭建气动水平冲击实验系统,获取不同气压下板料的冲击行为。通过仿真和实验,对理论计算得出的变形量和加速度进行验证,并运用多项式拟合方式优化输出参数加速度。将计算、实验和仿真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冲击过程中冲击物动能主要被材料塑性变形、运动动能和碰撞损失耗散,当被冲击板料中心区域发生断裂时,板料塑性变形和碰撞损失的能量耗散会减小。优化后的冲击过程能量分配关系的理论、实验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最大偏差不超过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械 冲击行为 能量分配 装置设计 仿真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