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2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引领地方高校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娟 李江 +1 位作者 李少荣 田光辉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5期1197-1203,共7页
对研究生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能提高专业课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还可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观塑造,实现教学与育才的有机融合。本文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机制的确立,教学团队的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 对研究生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能提高专业课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还可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观塑造,实现教学与育才的有机融合。本文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机制的确立,教学团队的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介绍地方高校开展《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具体措施,为同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有机化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地方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师生教学观念比较研究
2
作者 赵欣鑫 池泽涌 +4 位作者 赵佐平 刘智峰 宋凤敏 李琛 杨超 《江西科学》 2024年第3期668-673,共6页
为分析地方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师生教学观念现状,依据国内外高校优秀成果及冰山理论模型,结合问卷走访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基于西部某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和学生打分,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根据教学评价体系师生不... 为分析地方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师生教学观念现状,依据国内外高校优秀成果及冰山理论模型,结合问卷走访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基于西部某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和学生打分,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根据教学评价体系师生不同的权重分配,对该系师生教学观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教师则更侧重于教学基本技能。此外,提出了实现师生教学观念兼容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教学观念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基于“SCAPE+BOPPPS”的环境工程专业流体力学教学改革研究
3
作者 李琛 季晓晖 +2 位作者 靳玲侠 岳思羽 赵欣鑫 《大学教育》 2025年第4期29-32,共4页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文章以明渠均匀流的教学为案例,详细介绍了BOPPPS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并通过SCAPE全景评估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BOPPPS...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文章以明渠均匀流的教学为案例,详细介绍了BOPPPS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并通过SCAPE全景评估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BOPPPS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关键知识点,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 SCAPE 流体力学 环境工程 明渠均匀流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4
作者 任传清 曹小燕 刘波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62-64,共3页
“有机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省属地方类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影响,往往是多学院联合教学,造成食品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 “有机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省属地方类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影响,往往是多学院联合教学,造成食品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课时均不足的情况,导致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可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与目标达成度。文章结合近几年“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学习情况、知识构架及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入手,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探索,旨在构建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有机化学”课程
下载PDF
陕西理工学院校园噪声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米涛齐 张虹 +3 位作者 王俊 田晓婷 宋宾涛 刘智峰 《安徽化工》 CAS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通过对陕西理工学院校园环境噪声进行实地监测,分析了陕西理工学院校园的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个测点中有3个测点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同程度地超标,校园整体声环境质量一般。同时就如何更好地改善校园声环境提出了一些... 通过对陕西理工学院校园环境噪声进行实地监测,分析了陕西理工学院校园的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个测点中有3个测点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同程度地超标,校园整体声环境质量一般。同时就如何更好地改善校园声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噪声测量 噪声评价
下载PDF
陕西理工大学重点学科系列介绍 化学学科
6
作者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陕西理工大学化学学科始于1958年,2015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高校优势学科。化学专业现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和学科教学(化学)专业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4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 陕西理工大学化学学科始于1958年,2015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高校优势学科。化学专业现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和学科教学(化学)专业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4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人。教师中有陕西省“特支计划”人才项目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2人。学科方向与特色化学学科坚持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组建了功能材料与化学催化、光谱分析技术与应用、资源化学与绿色催化合成、理论与计算化学共4个科研团队,重点开展以下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科研人员 科研团队 一流专业 化学催化 杰出人才 化学学科 重点学科 学科方向
下载PDF
物理化学实验中工科本科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石振武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2期224-225,共2页
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材料、环境等专业本科生的科学素质,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详细探讨了科学素质的内容和含义,然后根据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和特点,... 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材料、环境等专业本科生的科学素质,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详细探讨了科学素质的内容和含义,然后根据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和特点,着重介绍了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从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品德等四个方面培养材料、环境等专业工科本科生科学素质的经验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技能 科学品德
下载PDF
大学化学课程的综合教育改革
8
作者 诸宇凡 赵雅彤 +3 位作者 王雷 宋娟 邹艺璇 李少荣 《大众文摘》 2024年第18期0096-0098,共3页
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化学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培养兼备丰富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的化学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 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化学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培养兼备丰富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的化学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因此,本文根据分析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分别从优化教学模式、改进课程授课方式、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积极参与竞赛和改良成绩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新时代化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课程 化学人才 教育改革
原文传递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军海 李志洲 +4 位作者 季晓晖 雷霄云 段延萍 王伟 邵先钊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工程教育认证是衡量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对“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为促进“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开展,探讨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 工程教育认证是衡量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对“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为促进“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开展,探讨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与建议。多项优化策略在某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施后,实现了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建立起了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从学生成绩和大赛表现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化工原理实验 课程体系 存在的问题 教学改革 优化策略与建议 成效
下载PDF
化学混凝-高级氧化复合处理工艺处理制革含硫废水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亮亮 李鹏 +2 位作者 丁敬敏 常琴琴 王苗 《皮革与化工》 CAS 2011年第6期8-10,30,共4页
本文结合目前制革含硫污水特点,以某制革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高级氧化复合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室内实验研究证明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制革含硫废水的处理。
关键词 制革含硫废水 混凝 高级氧化
下载PDF
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物理化学课程思政育人的研究探索
11
作者 宋娟 李少荣 +2 位作者 吴睿 靳玲侠 周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047-0050,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将思政教育与物理化学教学相结合,通过分析物理化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挖掘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出了物理化学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将思政教育与物理化学教学相结合,通过分析物理化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挖掘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出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路径,旨在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为中心 物理化学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下载PDF
高等工科专业《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振武 杨琦 杨守洁 《机械管理开发》 2011年第4期166-167,170,共3页
结合高等工科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从发挥该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程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下载PDF
论大学化学实验实施绿色化教学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守洁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8期193-194,共2页
化学实验实施绿色化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就目前化学实验产生的污染物及废液的随意排放问题,要实现绿色化学实验,减少"三废",妥善处理"三废"仍然是实验教学向绿色化迈进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方... 化学实验实施绿色化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就目前化学实验产生的污染物及废液的随意排放问题,要实现绿色化学实验,减少"三废",妥善处理"三废"仍然是实验教学向绿色化迈进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实验技术的不断改革最终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学 实施 废液 可行性
下载PDF
基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凤敏 《江西化工》 2012年第1期129-131,共3页
从社会对环境科学人才要求入手结合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模式,讨论了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关键词 环境科学 人才培养 创新 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再谈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的实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守洁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28期167-167,169,共2页
化学实验实施绿色化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减少"三废",妥善处理"三废"仍然是目前实验室向实验绿色化靠近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技术的不断改革最终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关键词 绿色化学实验 三废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以《苯的结构和性质》为例
16
作者 史娟 李江 +1 位作者 任传清 刘全 《云南化工》 2025年第4期119-123,共5页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助力课程思政建设正逐步发展为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在探讨“有机化学”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相融合的必要性基础上,以“苯的结构和性质”为例,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实施、教学总结与思考等角度出发...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助力课程思政建设正逐步发展为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在探讨“有机化学”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相融合的必要性基础上,以“苯的结构和性质”为例,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实施、教学总结与思考等角度出发,探索了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拓展了学习时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并助力提升了课程人文魅力,最终使得能力、素养与专业知识的协同育人得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有机化学
下载PDF
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以“氮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连贵 刘存芳 +1 位作者 吴睿 史娟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6期52-55,共4页
文章围绕“氮及其化合物”复习课内容,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针对氮肥的生产、使用及环保过程开展项目式教学设计。通过“项目议题确定”“项目议题策划”“项目议题实施”“项目评价反思”等4个教学环节,分设生产组、使用组、环保组探讨... 文章围绕“氮及其化合物”复习课内容,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针对氮肥的生产、使用及环保过程开展项目式教学设计。通过“项目议题确定”“项目议题策划”“项目议题实施”“项目评价反思”等4个教学环节,分设生产组、使用组、环保组探讨“氮肥的一生”,创设“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氮肥”小型辩论活动。在该教学模式下,一方面,学生会综合诸多因素,树立辩证观念,权衡利弊,作出决策;另一方面,学生能构建“价-类-用”三维认知模型和物质转化框架,形成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结,提升学科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 项目式教学 氮及其化合物
下载PDF
蒺藜皂苷提取工艺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姚甜 安超娜 +3 位作者 郝梦超 陈沙沙 刘存芳 田光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蒺藜皂苷是中药材蒺藜的主要成分,其药理活性显著,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抗菌、抗抑郁、抗疲劳、降血糖、保护心脑血管和保护神经等功效.综述了蒺藜皂苷的提取方法和药理活性,以期为蒺藜皂苷的深加工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蒺藜 皂苷 提取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提取分离工艺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凡 葛亚龙 +2 位作者 杨恒拓 张亚龙 胡玉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6,70,共6页
随着禽流感H7N9在中国的部分城市出现,八角茴香因含有抵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的主要成分——莽草酸而备受关注。简要介绍了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提取、分离工艺及其生理活性,为开发和利用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八角茴香 莽草酸 研究
下载PDF
汉江上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智峰 葛红光 +3 位作者 赵佐平 李琛 宋凤敏 王彦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9,共9页
【目的】研究汉江上游纤毛虫群落结构,为汉江上游水环境保护和水产养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汉江上游汉中市境内的烈金坝、梁西渡、南柳渡、蒙家渡和黄金峡5个采样点,于2013年1,3,5,7,9,11月份分别采集10~20cm水样,统计各样点水体... 【目的】研究汉江上游纤毛虫群落结构,为汉江上游水环境保护和水产养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汉江上游汉中市境内的烈金坝、梁西渡、南柳渡、蒙家渡和黄金峡5个采样点,于2013年1,3,5,7,9,11月份分别采集10~20cm水样,统计各样点水体中的纤毛虫种类数、丰度、多样性指数(Id)和Pantle-Buck污生指数(Is),分析环境理化因子与纤毛虫群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从5个采样点共鉴定到纤毛虫98种(包括6个未定名种),隶属于3纲12目39科45属。其中前口目、下毛目均为优势类群,膜口目、盾纤目为次优势类群,其余目为常见类群。从物种分布来看,黄金峡纤毛虫物种数最为丰富,为47种;其次为南柳渡,有45种,蒙家渡、梁西渡、烈金坝的物种数分别为43,41和35种;从各物种的相对丰度来看,汉江上游水体纤毛虫的优势种为毛板壳虫、钝漫游虫、钩刺斜管虫、食藻斜管虫、珍珠映毛虫、长圆膜袋虫、天蓝喇叭虫、叶绿尖毛虫和有肋楯纤虫,纤毛虫丰度为20 493~85 872个/L,多样性指数和Pantle-Buck污生指数分别为3.73~4.66和1.38~1.73。相关性分析表明,汉江上游水体纤毛虫的物种数与NH+3-N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丰度与NH+3-N质量浓度、NO-3-N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BOD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污生指数与NH+3-N质量浓度、NO-3-N质量浓度、CODcr及BOD5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DO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汉江上游水质自源头向下游呈现出"清洁-轻度污染-中等污染-轻度污染"的变化趋势,对汉江上游水体纤毛虫群落影响最大的环境理化因子是NH+3-N,其次是NO-3-N和BOD5,CODcr和DO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上游 纤毛虫 群落结构 环境理化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