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7年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晶 马娟 +3 位作者 范云 赵海 谢小娟 李小侠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87-90,95,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5~2017年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2 599份,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16年标准,采用WHONET 5.6和SPSS17.0软... 目的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5~2017年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2 599份,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16年标准,采用WHONET 5.6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 599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 141株(43.9%);革兰阴性菌1 282株(49.3%)和真菌176株(6.8%)。临床科室以重症医学科(425株,16.4%)、新生儿科(188株,7.2%)、急诊外科(216株,8.3%)、呼吸内科(199株,7.7%)和肝胆外科(185株,7.1%)等为主。血培养阳性菌存在季节分布,夏季高于其他季节。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260株,1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77株,6.8%)为主,其对克林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50%。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572株,22%)和肺炎克雷伯菌(238株,9.2%)最为常见,对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52%;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2.4%。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为主,临床应加强血流感染的耐药监测,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陕西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人员上岗培训
2
作者 谢小娟 苏欣 +2 位作者 孙晶晶 樊港港 韩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0219-0221,共3页
为规范陕西省医学检验人员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操作,不断提升本省的核酸检测能力和效率,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委托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举办“全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人员上岗培训班”。截止目前,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举办八期培训班,通... 为规范陕西省医学检验人员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操作,不断提升本省的核酸检测能力和效率,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委托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举办“全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人员上岗培训班”。截止目前,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举办八期培训班,通过丰富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操作培训,累计九千多名学员培训合格,取得临床基因扩增检验上岗证书,为陕西省的医学检验事业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扩增 上岗培训 核酸检测
下载PDF
2001~2012年陕西省临床微生物鉴定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3
作者 谢小娟 魏力强 +1 位作者 闫福堂 张丽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4期3389-3390,共2页
目的 了解陕西省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法 对2001~2012年陕西省临床微生物鉴定室间质评的参评单位情况、合格率、单株微生物鉴定符合率和回报错误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评单位逐年增多;微生物鉴定合格率200... 目的 了解陕西省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法 对2001~2012年陕西省临床微生物鉴定室间质评的参评单位情况、合格率、单株微生物鉴定符合率和回报错误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评单位逐年增多;微生物鉴定合格率2007年以前不稳定,近5年稳中有升.常见菌的鉴定符合率较高,而少见菌、大肠埃希菌属回报错误率较高.结论 陕西省临床微生物鉴定整体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鉴定 室间质评 陕西
下载PDF
SSP-PCR方法检测HLA-B27基因在A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郭华 王涛 +5 位作者 张海祥 赵院利 张小艳 刘杨 刘宗智 胡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 验证分子学方法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在强制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12月疑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35例,分别采用SSP PCR方法检测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位点(HLA-B27... 目的 验证分子学方法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在强制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12月疑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35例,分别采用SSP PCR方法检测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位点(HLA-B27)和进行影像学骨盆、骶髂关节的X线、CT或者MRI检查,比较SSP PCR方法和影像学方法诊断的一致性及差异性.结果 疑似患者用SSP PCR方法检测HLA-B27的阳性检出率为37.0%,而影像学方法的诊断异常率为23.7%,SSP-PCR方法的阳性率较影像学方法高出13.3%.经配对X2检验,X2=9.529,P=0.003,<0.01,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子学方法检测HLA-B27基因能够用于早期预测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位点(HLA-B27) 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非编码RNAUCA1基因的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谢小娟 李旭 +1 位作者 王帆 陈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0,69,共5页
目的对UCA1基因进行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谱分析,证实它与膀胱肿瘤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电镜原位杂交方法对基因进行细胞定位,RT-PCR分析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 目的对UCA1基因进行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谱分析,证实它与膀胱肿瘤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电镜原位杂交方法对基因进行细胞定位,RT-PCR分析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膜上可见散在胶体金颗粒,胞浆有大量的胶体金均匀分布,没有特异性聚集现象,核内有散在的金颗粒。组织表达谱分析UCA1基因在绒毛组织、胎盘组织和胎儿的膀胱均有明显表达;在成人心脏和脾脏有表达外,其余组织均无表达;在8种常见癌中均有差异表达,且大多数癌比相应的癌旁组织表达量高;在膀胱正常粘膜、前列腺增生、肾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膀胱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UCA1基因定位于细胞浆,该基因可能与膀胱肿瘤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膀胱肿瘤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UCA1 细胞定位 组织表达谱
下载PDF
LncRNA UCA1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帆 周戬平 +3 位作者 谢小娟 胡军 郭华 胡巧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UCA1对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脂质体2000将pc DNA/UCA1表达载体及pc DNA3.1空载体转染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用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UCA1 RNA的SKOV3/pc DNA-UCA1细胞...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UCA1对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脂质体2000将pc DNA/UCA1表达载体及pc DNA3.1空载体转染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用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UCA1 RNA的SKOV3/pc DNA-UCA1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SKOV3/pc DNA3.1细胞。RT-PCR方法检测两株细胞中UCA1的表达,鉴定阳性细胞株。Millicell小室检测两株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两株细胞MMP2及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稳定表达UCA1的SKOV3细胞,表达UCA1 RNA后,SKOV3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均增加,MMP2及MMP9蛋白表达增加。结论:UCA1 RNA可能通过增加SKOV3细胞中MMP2及MMP9的表达来增强其侵袭及迁移能力,在卵巢癌侵袭及进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UCA1 卵巢癌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UCA1与miRNA-99b在膀胱癌细胞株和膀胱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谢小娟 潘晶晶 +2 位作者 侯慧莲 李旭 陈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验证LncRNA UCA1与miRNA-99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CA1和miRNA-99b在过表达和敲低表达UCA1的膀胱癌细胞、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敲低UCA1表达的膀胱癌细胞5637中,UCA1表达下调60%,而miRNA-99b的表达上调250%... 目的:验证LncRNA UCA1与miRNA-99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CA1和miRNA-99b在过表达和敲低表达UCA1的膀胱癌细胞、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敲低UCA1表达的膀胱癌细胞5637中,UCA1表达下调60%,而miRNA-99b的表达上调250%;在过表达UCA1的膀胱癌细胞UMUC2中,UCA1表达上调410%,而miRNA-99b的表达下调60%;UCA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miRNA-99b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UCA1与miRNA-99b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2,P<0.05)。结论:UCA1负向调节miRNA-99b的表达,但是它对miRNA-99b的调节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RNA 长链非编码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UCA1 miRNA-99b
下载PDF
非编码RNA—UCA1对膀胱癌细胞耐药及转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帆 陈葳 +2 位作者 谢小娟 赵乐 李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构建长链非编码RNA-UCA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UCA1,探讨UCA1对膀胱癌细胞BLS-211耐药及转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UCA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UCA1,用脂质体2000将pcDNA/UCA1表达载体及空载体pcDNA3.1转染入膀胱癌细胞BLS-211细胞,用... 目的:构建长链非编码RNA-UCA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UCA1,探讨UCA1对膀胱癌细胞BLS-211耐药及转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UCA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UCA1,用脂质体2000将pcDNA/UCA1表达载体及空载体pcDNA3.1转染入膀胱癌细胞BLS-211细胞,用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UCA1RNA的BLS-211/UCA1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BLS-211/pcDNA3.1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两株细胞中UCA1及neo基因的表达,鉴定阳性细胞株,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两株细胞对顺铂及丝裂霉素耐药的变化,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株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cDNA/UCA1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起稳定表达UCA1的BLS-211/UCA1细胞,表达UCA1 RNA后,BLS-211/UCA1细胞对顺铂及丝裂霉素C的耐药性增加,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增强。结论:UCA1 RNA增强了膀胱癌细胞BLS-211的耐药能力及转化能力,可能在膀胱癌复发及进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A1 膀胱癌 耐药 转化 肿瘤复发
下载PDF
血液净化碳酸盐置换液配制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增政 任健康 +4 位作者 强华 党小军 车菊草 詹颉 李锁勤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1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血液净化 碳酸盐置换液 配制方法 碳酸氢钠 通路输入法
下载PDF
基于HCA587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的体内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丽洁 陈娟娟 +5 位作者 徐翠香 李艳春 韩秀蕊 杨娣娣 魏绪仓 尹艳慧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检测来源于HCA587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免疫HLA-A2转基因小鼠后产生细胞应答的水平,筛选出体内具有免疫原性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方法将来源于HCA587的候选HLA-A2限制性肽与MHC-Ⅱ类限制性肽HBV-core128-140、不完全弗氏佐剂、Cp ... 目的检测来源于HCA587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免疫HLA-A2转基因小鼠后产生细胞应答的水平,筛选出体内具有免疫原性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方法将来源于HCA587的候选HLA-A2限制性肽与MHC-Ⅱ类限制性肽HBV-core128-140、不完全弗氏佐剂、Cp G ODN1826联合应用皮下免疫HLA-A2转基因小鼠,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检测小鼠脾细胞表位肽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表位肽特异性的CD8+T细胞比例。结果在检测的4个表位肽中,p248-256诱导HLA-A2转基因小鼠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最强,HLA-A2-H-2Kb-p248-256四聚体染色进一步表明p248-256免疫后可产生p248-256特异性的CD8+T细胞。结论来源于HCA587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中,p248-256具有较强的体内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A587 HLA-A2限制性表位肽 体内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低频交变电磁场对去势大鼠血液骨转换的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靳占奎 董向辉 +4 位作者 孙正明 吴学元 常彦海 凌鸣 徐翠香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668-671,共4页
目的: 明确低频正弦波交变电磁场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液中骨转换相关重要标志物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交变电磁场大鼠骨代谢的调控效应提供依据。方法:36只4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及+交变电磁场刺激组。对及... 目的: 明确低频正弦波交变电磁场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液中骨转换相关重要标志物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交变电磁场大鼠骨代谢的调控效应提供依据。方法:36只4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及+交变电磁场刺激组。对及+交变电磁场刺激组大鼠行以构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打开腹腔但不摘除卵巢。对+交变电磁场刺激组大鼠施加频率15 Hz、强度20 Gs的全身性正弦波交变磁场刺激,每天刺激2小时,空白对照和组大鼠置于未通电流线圈中作为假暴露。连续刺激12周后,大鼠处死提取血液样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和血磷,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骨钙素(OCN)、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抗酒石酸磷酸酶5b(TRACP5b)和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含量。结果:交变电磁场显著上调了大鼠骨形成标志物血清0CN和P1NP的表达(P〈0.05),下调了骨吸收标志物TRACP5b和CTX的表达(P〈0.05),显著了去势大鼠血钙和血磷的表达(P〈0.05)。结论:交变电磁场能够提升大鼠骨形成速率且抑制其骨吸收速率,血钙和血磷含量,本研究为揭示交变电磁场对缺乏诱发的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电磁场 去势 骨质疏松 骨形成 骨吸收 大鼠
下载PDF
现场技术审核对PCR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华 孙晶晶 王晋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64-167,共4页
目的总结临床PCR实验室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PT结果,探讨现场审核与否对室间质评结果的影响,进而分析实验室现场审核对其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08~2019年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PCR(HBV-DNA,HCV-RNA)参评实验室室间质评活动结果... 目的总结临床PCR实验室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PT结果,探讨现场审核与否对室间质评结果的影响,进而分析实验室现场审核对其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08~2019年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PCR(HBV-DNA,HCV-RNA)参评实验室室间质评活动结果。结果①2008~2019年累计参评HBV-DNA的实验室次数为617次,其中通过现场审核的实验室累计数450次,合格单位累计数437次,平均能力比对96.4%,合格率97.1%;未通过现场审核的实验室累计数167次,合格单位累计数149次,平均能力比对88.3%,合格率89.2%;②2008~2019年累计参评HCV-RNA的实验室数为526次,其中通过现场审核的实验室累计数425次,合格单位累计数414次,平均能力比对96.6%,合格率97.4%;未通过现场审核的实验室累计数101次,合格单位累计数96次,平均能力比对92.9%,合格率95.0%;③HBV-DNA 2008~2019年累计合格率经χ^2检验,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8,P<0.001)。结论通过现场审核的PCR实验室能严格进行规范操作,有助于做好室间质评工作,有效提高临床检测的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质量管理 室间质评
下载PDF
自制HLA—B27基因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13
作者 郭华 张海祥 +5 位作者 孙丽君 王海芳 赵院利 梁导艳 刘杨 胡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00-101,104,共3页
目的检验自制HLA-B27基因检测试剂盒的可靠性。方法根据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原理,通过对HLA数据库上HLA—B位点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选择出B27特异序列合成引物,进而对PCR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摸索优化,自制HLA-B2... 目的检验自制HLA-B27基因检测试剂盒的可靠性。方法根据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原理,通过对HLA数据库上HLA—B位点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选择出B27特异序列合成引物,进而对PCR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摸索优化,自制HLA-B27基因检测试剂盒,同时以北京思而成B27基因检测试剂盒为对照试剂盒,对254例疑似强直性脊椎炎、急性葡萄膜炎等患者EDTA抗凝血的B27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和对照试剂盒进行比较,分析其一致性。结果自制试剂盒疑似患者的HLA-B27阳性检出率为35.8%,对照试剂盒的检出率36.6%,经配对x^2检验,x^2=0.125,P=0.727〉0.05,两试剂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试剂盒的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实验室研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试剂盒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大鼠孕期铁缺乏对子代成年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14
作者 苏欣 谢小娟 +2 位作者 梁健 张美秀 张丽翠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1期3394-339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孕期铁缺乏对其子代大鼠成年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体重相近的健康Wistar雌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低铁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低铁饲料(含铁量7.4 mg/kg)和普通饲料(含铁量274.0 mg/kg),干预2周后,与健康Wistar雄鼠... 目的探讨大鼠孕期铁缺乏对其子代大鼠成年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体重相近的健康Wistar雌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低铁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低铁饲料(含铁量7.4 mg/kg)和普通饲料(含铁量274.0 mg/kg),干预2周后,与健康Wistar雄鼠同笼交配,饲料干预至子鼠出生后4周,进入铁平衡期至子鼠14周龄结束。检测血液学指标、铁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结果母鼠饲料干预2周后,低铁组和对照组体重及红细胞压积(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铁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鼠1个月龄铁蛋白含量、Hb、HCT、MCV均较对照组低,RDW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年期低铁组Hb、HCT、MCV、R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期低铁组子鼠铁蛋白、MDA、AOP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OD、T-AO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孕期铁缺乏可致成年期子鼠出现铁负荷,促进氧化应激的发生对机体产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铁缺乏 子代 成年期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