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吕飒美 易默 +1 位作者 王宗艳 刘倩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该院消化内科的36名本科实习医学生,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18名)及研究组(n=18名),对照组传统模式教学,研究组PBL模式教...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该院消化内科的36名本科实习医学生,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18名)及研究组(n=18名),对照组传统模式教学,研究组PBL模式教学。观察比较两组的理论、技术及综合考核评分;两组的工作能力;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理论、技术及综合考核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工作能力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习医学生临床教学过程中使用PBL模式教学,可显著提高理论、技术及工作能力,提高医学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 临床教学 实践 实习医学生
下载PDF
匹维溴铵联合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与胃肠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易默 周健 +2 位作者 史丽萍 吴友伟 张健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匹维溴铵联合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在此... 目的研究匹维溴铵联合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胃肠激素、胃肠动力、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评分,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胃动素(MTL)、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匹维溴铵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胃肠动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维溴铵 伊托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激素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6
3
作者 张健 吴友伟 史丽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9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静脉滴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垂...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静脉滴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出血时间、48 h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胰高血糖素浓度和NO浓度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比,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缩短出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和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
下载PDF
肠道水疗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素平 姚溪 +4 位作者 张健 康洁 万莉 李晓青 史丽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9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肠道水疗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便秘且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1例)患者在肠道... 目的观察肠道水疗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便秘且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1例)患者在肠道水疗基础上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80例)患者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评分[(8.05±0.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23±1.03)分](P<0.05),肠道气泡评分[(1.05±0.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22±0.07)分](P<0.05),腹痛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19.8%)(P<0.05)。结论肠道水疗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安全、高效、舒适且肠道清洁度较高的肠道准备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结肠镜检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肠道水疗 肠道准备 结肠镜检查
下载PDF
上消化道危险性异物6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颖 何小勤 +1 位作者 易默 王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874-875,共2页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性异物(枣核)的临床特点。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胃镜下取出的69例枣核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枣核在上消化道异物中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40~60岁中老年女性患者误食枣核最多,占49.27%;食管第一狭窄处...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性异物(枣核)的临床特点。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胃镜下取出的69例枣核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枣核在上消化道异物中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40~60岁中老年女性患者误食枣核最多,占49.27%;食管第一狭窄处为枣核最常见的崁顿部位(78.26%);端午节前后为误食枣核的高发季节(46.37%);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食管黏膜损伤,占78.29%,主动脉食管瘘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占2.89%。结论:枣核为上消化道非常危险的异物,可致患者死亡,预防和尽早就医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治疗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STC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健 赵素平 +5 位作者 王宗艳 刘瑞廷 陈倩 吕飒美 史丽萍 王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8-635,共8页
目的:探讨斯钙素1(STC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TC1与结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结肠癌肿瘤微环境的联系。方法:用UALCAN数据库(http://ualcan.path.uab.edu/index.html)和Oncomine数据库(https://www. oncomine.org)分析STC1... 目的:探讨斯钙素1(STC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TC1与结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结肠癌肿瘤微环境的联系。方法:用UALCAN数据库(http://ualcan.path.uab.edu/index.html)和Oncomine数据库(https://www. oncomine.org)分析STC1在正常结肠组织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STC1的表达;使用OncoLnc(http://www.oncolnc.org/)分析工具评估STC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氯化钴缺氧和脂多糖诱导处理结肠癌HT-29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TC1的表达水平变化;运用TIMER分析工具(https://cistrome.shinyapps.io/timer/),分析STC1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免疫调节的相关性。结果:STC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并且STC1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分期和不良预后呈正相关关系(P<0.01)。在结肠癌HT-29细胞中,缺氧能够显著诱导STC1表达,STC1的表达水平与HIF1α的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炎症模拟条件下,STC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TC1与炎症分子的表达和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存在密切关系。结论:STC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是结肠癌不良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并且STC1与结肠癌肿瘤微环境,特别是与结肠癌的缺氧及免疫调节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钙素1 结肠癌 肿瘤微环境 免疫调节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及幽门螺杆菌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友伟 高瑛 +1 位作者 史丽萍 赵素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究核因子κB(NF-κB)、幽门螺杆菌(H.pylori)及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168例ITP患者(ITP组),另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通过14 C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 目的探究核因子κB(NF-κB)、幽门螺杆菌(H.pylori)及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168例ITP患者(ITP组),另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通过14 C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NF-κB水平及Hp-CagA-IgG抗体表达,并测定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相关IgG抗体(PAIgG)、PAIgM。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组除了初诊时血小板计数显著低及PAIgG、PAIgM含量显著高(P<0.05)以外,其血清NF-κB水平明显高(P<0.05),H.pylori、CagA阳性率明显高(P<0.05)。ITP患者NF-κB、H.pylori、CagA与血小板计数负相关,与PAIgG、PAIgM含量正相关(P<0.05)。轻度ITP患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中度ITP者>重度ITP者,PAIgG、PAIgM及NF-κB<中度ITP者<重度ITP者,H.pylori、CagA阳性率<中度ITP者<重度ITP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患者中H.pylori阴性者血小板计数>H.pylori阳性且CagA阴性者>H.pylori、CagA均阳性者,PAIgG、PAIgM及NF-κB<H.pylori阳性且CagA阴性者<H.pylori、CagA均阳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ylori感染可能直接通过CagA蛋白参与ITP的发病,或H.pylori感染促使CagA激活NF-κB而影响免疫应答导致PAIgG、PAIgM升高及血小板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NF-ΚB 幽门螺杆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增殖、侵袭、血管新生分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吕飒美 张健 +2 位作者 吴友伟 周健 史丽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6期1768-1770,1774,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增殖、侵袭、血管新生分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60例以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组织标本60例进行研究,根据Hp检测结果将胃癌组织分为Hp-L(+)和Hp-L(-),测定...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增殖、侵袭、血管新生分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60例以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组织标本60例进行研究,根据Hp检测结果将胃癌组织分为Hp-L(+)和Hp-L(-),测定胃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Bcl-2、存活素(Survivin)、激肽释放酶基因8(kallikrein gene 8,KLK8),侵袭相关基因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Twist等上皮间质转化基因,血管新生相关基因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COX-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含量。结果:胃癌组织中Bcl-2、Survivin、KLK8、N-cadherin、Vimentin、Snail、Twist、VEGF、VEGFR、COX-2、HIF-1α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E-cadherin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Hp-L(+)胃癌组织中Bcl-2、Survivin、KLK8、N-cadherin、Vimentin、Snail、Twist、VEGFR、COX-2、HIF-1α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Hp-L(-)胃癌组织(P<0.05),E-cadherin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Hp-L(-)胃癌组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上皮间质转化以及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血培养实验室污染菌群分布与阳性报警时间的判断 被引量:15
9
作者 答嵘 吴友伟 +1 位作者 王伟 雷金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8期2647-2649,2653,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并进行污染菌判定的实验室检查,了解血培养污染情况,为临床判断血培养污染提供实验室证据与经验。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12月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并进行污染菌判定的实验室检查,了解血培养污染情况,为临床判断血培养污染提供实验室证据与经验。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12月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验室对血培养污染的评估方案,结合细菌种类、阳性报告时间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血培养污染并分析其细菌种类与构成。结果该研究共包含血培养17 941瓶,其中阴性7 193套,阳性837套,成套率为89.5%。血培养阳性率为10.4%,其中污染率为1.6%,主要污染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污染菌阳性报警时间平均值在需氧瓶与厌氧瓶分别为1.34与1.29d。双瓶结果不一致的培养结果中多见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结论血培养污染菌主要为皮肤常驻菌,为降低血培养污染率,严格执行血培养采血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需重视住院患者采血环境的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污染 细菌
下载PDF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及血清层黏连蛋白、TGF-β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易默 吕飒美 +3 位作者 张健 何瑜 刘倩 史丽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及血清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woth factor-β1,TGF-β1)水...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及血清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wo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且治疗期间均控制饮食并适量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LN和TGF-β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AST、ALT、TBIL、FBG、LDL-C、TG、TC、LN、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20,P=0.036)。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059,P=0.024)。结论NAFLD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糖脂代谢水平,且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脂代谢水平 肝功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易默 周健 +2 位作者 吴友伟 张健 史丽萍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列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检测或相关问卷调查,采用统计...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列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检测或相关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1病程≥10年、饮酒、BMI>24.0kg/m2、HOMA-IR>1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病程<10年、不饮酒、BMI≤24.0kg/m2、HOMA-IR≤1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χ2=0.973,饮酒χ2=0.799,BMIχ2=0.784,HOMA-IRχ2=1.184,P<0.05);2观察组HOMA-IR、TG、HDL-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MA-IR t=9.445,TG t=9.832,HDL-c t=10.314,LDL-c t=9.876,P<0.05);3病程、饮酒、BMI、HOMA-IR、TG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病程OR=0.973,饮酒OR=0.799,BMI OR=0.784,HOMA-IR OR=1.184,TG OR=0.763,P<0.05)。结论: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因素较多,病程、饮酒、BMI、HOMA-IR、TG为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易默 周健 +1 位作者 吴友伟 史丽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1915-191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0名作为对照组对象,所有受试对象隔夜禁食12h后采集2组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2组对象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TC、TG、LDL-C、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poA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血脂紊乱以及载脂蛋白B与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脂肪肝 血脂 载脂蛋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hMLH1基因甲基化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易默 周健 +2 位作者 李颖 史丽萍 何小勤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hMLH1基因表达和甲基化与胃癌的关系,旨在为胃癌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肠上皮化生34例、异型增生37例、胃癌41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收集病理组织,另选取同期医院门诊收集的30例正常胃黏... 目的探讨hMLH1基因表达和甲基化与胃癌的关系,旨在为胃癌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肠上皮化生34例、异型增生37例、胃癌41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收集病理组织,另选取同期医院门诊收集的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MLH1基因表达和甲基化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hMLH1基因甲基化率依次为肠上皮化生组20.6%,异型增生组43.2%,胃癌组51.2%,对照组3.3%;与对照组相比较,肠上皮化生组hMLH1基因甲基化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型增生组和胃癌组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异型增生组及胃癌组甲基化水平均显著高于肠上皮化生组(P均<0.05)。组织样本中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肠上皮化生组73.5%,异型增生组54.1%,胃癌组31.7%,对照组100%;与对照组相比较,肠上皮化生组、异型增生组及胃癌组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MLH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基因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r=-0.4675,P<0.01)。结论 hMLH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通过调节hMLH1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LH1基因 甲基化 胃癌 诊断
下载PDF
Reprimo 和 hMLH1基因甲基化在胃癌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颖 易默 何小勤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53-55,59,共4页
目的:探讨 Reprimo 和 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50例、异型增生患者50例、胃癌患者50例,取内镜下胃活检组织,并取正常... 目的:探讨 Reprimo 和 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50例、异型增生患者50例、胃癌患者50例,取内镜下胃活检组织,并取正常胃黏膜活检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 Reprimo 基因和 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表达情况,比较各组患者间的差异。结果患者组的胃黏膜组织中 Reprimo 基因和 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eprimo 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28%(χ^2=10.18,P <0.05);异型增生组56%(χ^2=25.84,P <0.05);胃癌组62%(χ^2=30.36,P <0.05);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20%(χ^2=4.39,P <0.05);异型增生组44%(χ^2=15.13,P <0.05);胃癌组48%(χ^2=17.41,P <0.05),检测的特异度高。结论Reprimo 和 hMLH1基因甲基化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很高,特异度高,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在患者的临床诊断方面拥有广阔的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rimo基因 HMLH1基因 胃癌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不同方法腹腔穿刺放腹水10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素平 张健 +3 位作者 吕飒美 陈倩 吴友伟 史丽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522-1524,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腹腔穿刺术放腹水与两种改良的腹腔穿刺术放腹水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102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按其入院顺序分为常规腹腔穿刺术放腹水组、常规腹腔穿刺术加一次性抗返流引流袋放腹水组、深静脉留置针腹腔...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腹腔穿刺术放腹水与两种改良的腹腔穿刺术放腹水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102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按其入院顺序分为常规腹腔穿刺术放腹水组、常规腹腔穿刺术加一次性抗返流引流袋放腹水组、深静脉留置针腹腔穿刺术加一次性抗返流引流袋放腹水组。记录其穿刺前后及穿刺过程中患者不适症状、穿刺术后腹水感染率、拔针后穿刺点渗漏、延迟愈合等资料。结果:传统腹腔穿刺放腹水方法的腹腔感染率、伤口延迟愈合率与传统穿刺加抗返流袋方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放腹水方法和传统腹腔穿刺加抗返流袋方法与留置针方法腹腔感染及延迟愈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留置针方法组感染率及伤口延迟愈合率均较另两组高。穿刺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血压及心率波动情况,传统组术后心率及血压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血压增高,心率加快;而两组术前与术后心率血压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传统穿刺方法及抗返流袋的穿刺放腹水法安全、有效、省力,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小,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治疗方法 穿刺抽液术/方法 腹水/治疗
下载PDF
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前后对胃溃疡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体内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健 侯亚莉 +3 位作者 吴友伟 易默 周健 史丽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4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胃溃疡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CagA+根除前后变化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已经确诊的H.pylori CagA+胃溃疡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行H.pylori CagA+根除治... 目的探讨胃溃疡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CagA+根除前后变化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已经确诊的H.pylori CagA+胃溃疡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行H.pylori CagA+根除治疗;同时收集同期在同一科室就诊的H.pylori(-)胃溃疡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一般抗溃疡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及MMP-9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hsCRP、MMP-9水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MMP-9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组内的比较显示hsCRP、MMP-9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H.pylori CagA+根除治疗可以明显的降低胃溃疡hsCRP及MMP-9的水平,减少对机体的伤害,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A+ 胃溃疡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检测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飒美 张健 +2 位作者 吴友伟 周健 史丽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16-301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体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肿瘤组)患者78例的大肠腺癌组...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体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肿瘤组)患者78例的大肠腺癌组织标本。另外收集经病理证实是正常黏膜的组织标本1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PTTG、b FGF以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以及上述三种因子各自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肿瘤组PTTG、b FGF以及VEGF-C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明显比正常组高(P<0.01)。PTTG、b FGF以及VEGF-C表达在不同的分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的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Dukes分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TG、b FGF和VEGF-C在老年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促淋巴管以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侵袭中均起了重要的作用,已是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结肠癌前病变腺管开口分型与Ki-67、MCM2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健 吴友伟 +4 位作者 赵素平 马晓颖 王宗艳 吕飒美 史丽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0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结肠病变腺管开口形态分型与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及Ki-67在结肠病变粘膜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结肠腺瘤样病变患者100例,采用窄带成像放大结肠镜检查技术,对患者结肠病变做... 目的探究不同结肠病变腺管开口形态分型与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及Ki-67在结肠病变粘膜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结肠腺瘤样病变患者100例,采用窄带成像放大结肠镜检查技术,对患者结肠病变做腺管开口分型,同时在观察部位取活检,并对组织中的MCM2、Ki-67进行检测,计算其评分,统计学方法分别分析不同腺管开口中两项指标表达情况,了解其差异及相关性。结果随着腺管开口级别从I级至V级逐步增加,MCM2、Ki-67在组织中的表达逐步增加,开口级别越高,MCM2、Ki-67在组织中的表达越多(P<0.001)。结论随着结肠腺管开口形态分型升高,MCM2、Ki-67在结肠中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结肠腺管开口级别评价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临床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癌前病变 腺管开口 MCM2 KI-67
下载PDF
GIP受体抑制剂对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党珊 杨飞 +5 位作者 吕宏军 吴友伟 张健 易默 史丽萍 施秉银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1-43,47,共4页
目的研究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受体抑制剂pro3(GIP)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血脂、瘦素、脂联素以及脂肪组织炎症的影响。方法 27只小鼠随机分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并注射链尿佐菌素,血糖≥16... 目的研究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受体抑制剂pro3(GIP)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血脂、瘦素、脂联素以及脂肪组织炎症的影响。方法 27只小鼠随机分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并注射链尿佐菌素,血糖≥16.9 mmol/L者共17只,为糖尿病模型组。将模型组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pro3(GIP)组,后者给予pro3(GIP)进行干预。每周追踪血糖,并进行糖耐量的测定。取小鼠血清测血脂、瘦素、脂联素,其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炎症的变化。结果药物干预6周后,pro3(GIP)组的血糖较糖尿病组的血糖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8.43,P<0.01),0,30,60和120 min的胰岛素水平也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t=3.90,2.60,6.88和3.33,P<0.05)。病理HE染色观察,pro3(GIP)组脂肪组织的炎症浸润较糖尿病组明显减轻,此外pro3(GIP)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t=5.04,P<0.01),但两组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脂联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ro3(GIP)能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胰岛素、瘦素水平,并减轻脂肪的炎症浸润,进而调节糖尿病小鼠的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 pr03(GIP)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小鼠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