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维 代昌飞 +4 位作者 张绒 陈洁 田慧娟 王云龙 屈少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633-1634,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介入支架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一年定期随访...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介入支架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一年定期随访,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2个月病变血管血流状况及神经功能状况、脑梗死复发率以及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变血管对比和神经功能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缺血部位血流情况改善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且脑梗死的复发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介入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病变血管的血流状况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术后复发率及病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介入支架治疗
下载PDF
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磊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5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究初产妇临床分娩护理中导乐陪伴护理模式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282例的分娩初产妇,根据分娩助产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知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VAS评分(4.08±... 目的:探究初产妇临床分娩护理中导乐陪伴护理模式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282例的分娩初产妇,根据分娩助产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知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VAS评分(4.08±1.55)分、焦虑SAS评分(32.74±5.0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产妇总产程时间(8.41±2.62)h,产后2h出血量为(189.05±27.70)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结合中医护理内容,根据初产妇分娩生理、心理特征开展护理,有效促进产妇产程,减轻产程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乐陪伴 分娩 初产妇
下载PDF
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研究失血性休克家兔脑代谢的变化
3
作者 王雪莉 欧阳翠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失血性休克早期兔子脑代谢的变化。方法:10只新西兰白兔用于建立急性出血性贫血模型。通过1H-MRS测量休克前和休克后30min、90 min和180 min兔子脑部肌酸(Cr)... 目的: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失血性休克早期兔子脑代谢的变化。方法:10只新西兰白兔用于建立急性出血性贫血模型。通过1H-MRS测量休克前和休克后30min、90 min和180 min兔子脑部肌酸(Cr)、N-乙酰天冬氨酸(NAA)、乳酸(Lac)和胆碱化合物(Cho)的峰值,并计算NAA/Cr和Cho/Cr比值。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与失血性休克前相比,休克后180 min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PaCO_2明显降低,血乳酸、PaO_2均明显升高。休克后30 min、90 min和180 min的NAA/Cr比值分别为(1.50±0.09)、(1.37±0.09)和(1.27±0.10),均明显低于休克前(2.11±0.16)(P<0.05);休克后30 min和90 min的Cho/Cr比值分别为(1.16±0.05)和(0.97±0.04),均明显低于休克前(1.38±0.08)(P<0.05)。结论:MRS可以非侵入性地动态检测失血性休克早期脑代谢变化,对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 磁共振成像 失血性休克 脑代谢
原文传递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玉霞 樊静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入组时、入组2周、入组4周肢体功能评分...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入组时、入组2周、入组4周肢体功能评分(Fug-Meyer)及肢体功能障碍分级构成情况、神经缺损评分(NIHSS)、健康状况评分(SF-36)评分变化,比较两组并发症。结果(1)入组2、4周后,两组患者Fug-Meyer上下肢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分级均较入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入组2、4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观察期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陷及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功能萎缩特点制定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肌肉功能,减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其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Fug-Meyer评分 并发症 健康状况评分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期间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与远期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录恒 张树远 刘艳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期间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与远期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ACS患者80例,PCI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期间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与远期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ACS患者80例,PCI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患者围术期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与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两者单独和联合预测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结果:8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75%(7/80)和18.75%(15/80)。患者术后7 d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脂蛋白a降低(P<0.05)。出现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围术期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脂蛋白a升高(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围术期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与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7 d血清白蛋白联合脂蛋白a水平检测预测其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准确性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6和0.865。结论:ACS患者PCI治疗期间血清白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与其远期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可作为远期支架血栓和心血管事件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白蛋白 脂蛋白A 支架血栓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玉霞 樊静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176-1177,共2页
目的观察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 目的观察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细节化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身心舒适的环境、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使患者能理解的病情分析等,促进患者身心愉悦。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入组后2周、4周自评焦虑评分(SAS)、自评抑郁评分(SDS),整理两组患者观察期内护理依从性,计算依从率并比较。统计两组患者观察期内并发症率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1)两组患者入组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2周、4周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入组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观察期内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观察期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有效提升脑梗死患者身心愉快感受,促进患者不良心理的消解,提升医护配合度,促进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细节化优质护理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下载PDF
血清IGF-1、TSGF水平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录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陕西省咸阳市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ALL儿童4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外科疾病患儿4...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陕西省咸阳市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ALL儿童4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外科疾病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均采用CCLG-2008化疗方案进行治疗。采用平衡饱和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IGF-1水平,用化学显色法测定血清TSGF水平。结果:治疗前,研究组血清IGF-1、TSGF水平[(33.65±4.16)μg/L、(79.03±11.32)U/mL]明显高于对照组[(18.56±3.65)μg/L、(50.86±8.69)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ALL患儿血清IGF-1、TSGF水平[(21.48±4.02)μg/L、(62.33±9.02)U/mL]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有效组血清IGF-1、TSGF水平[(19.25±3.76)μg/L、(54.16±8.41)U/mL]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29.51±5.16)μg/L、(91.74±14.68)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LL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1与TSGF呈正相关关系(r=0.451、0.462,均P<0.05)。结论:血清IGF-1、TSGF水平可能与儿童ALL发病有关,且在预示临床疗效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梅 曹妙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3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传统组(传统护理)和综合组(综合护理),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的VAS评分均...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传统组(传统护理)和综合组(综合护理),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Harri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综合组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在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综合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改善其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综合护理 术后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对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情况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凤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卒中与脑微出血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进行医学影像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脑微出血的几率、发病部位及其年龄与此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在本组8...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卒中与脑微出血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进行医学影像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脑微出血的几率、发病部位及其年龄与此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在本组88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发生脑微出血(占31.82%),其中每例患者的病灶数为1-32个不等(共205个病灶)。按照发病患者例数的多少,本组患者脑微出血的高发部位依次是基底节、皮质及皮质下、丘脑、脑干、小脑。按照出现病灶个数的多少,本组患者脑微出血病灶所在的位置依次是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丘脑、脑干、小脑。本组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病与患者的年龄(p<0.05,OR=1.073)、收缩压(p<0.05,OR=1.368)有较密切的关系。结论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易发生脑微出血,其发病部位主要在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等区域,较少出现在脑干和小脑等区域,其发生脑微出血的几率与其年龄、收缩压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卒中 脑微出血
下载PDF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静息心肌显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起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郭满涛 刘文 +2 位作者 欧阳翠微 樊林伟 郑婷婷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2期149-151,159,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继发性心肌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肌酶谱持续升高,临床考虑继发心肌...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继发性心肌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肌酶谱持续升高,临床考虑继发心肌损伤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明确心肌酶谱升高的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均行^(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采用4点积分法评分。比较两组灌注异常节段比例以及两组患者的平均节段积分。结果观察组呈非节段性放射性减低、灶性缺损或花斑样改变,对照组多呈节段性放射性减低或缺损或正常表现。观察组异常节段数比例(39.81%)高于对照组(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2,P<0.05)。观察组平均评分(6.37±4.25)分高于对照组(4.21±3.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8,P<0.05)。结论^(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继发性心肌损伤的范围和程度的评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肌显像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心肌损伤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脑卒中并脑微出血合并高血压采用联合用药的效果
11
作者 黄瑞 王雨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6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卒中并脑微出血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并脑微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卒中并脑微出血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并脑微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脑微出血病灶个数、血脂、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D、baPWV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脑微出血病灶个数均显著增加,但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DL-C、TC、TG、SBP及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卒中并脑微出血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及血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微出血 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MALAT1在缺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脏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12
作者 赵临潇 郑友明 +1 位作者 王汉民 石田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lncRNA-MALAT1)在缺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脏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缺氧及常氧刺激HK-2细胞72 h后,比较两组细胞中lncRNA-MAL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结...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lncRNA-MALAT1)在缺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脏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缺氧及常氧刺激HK-2细胞72 h后,比较两组细胞中lncRNA-MAL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比较UUO组和对照组中lncRNA-MAL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选取IgA肾病(Lee氏Ⅲ~Ⅴ级)患者的肾活检组织,比较其与正常组织中lncRNA-MALAT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lncRNA-MALAT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UUO组lncRNA-MALAT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增加(P<0.05)。与癌旁正常肾组织比较,IgA肾病(Lee氏Ⅲ~Ⅴ级)患者肾脏穿刺活检组织中lncRNA-MALAT1的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lncRNA-MALAT1在缺氧刺激、UUO模型和IgA肾病细胞中表达上调,可作为预测肾脏EMT及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 上皮间质转换 肾脏纤维化
下载PDF
外周血S-100β水平鉴别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价值分析及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贺婵婵 邓路路 +5 位作者 路昭颖 郝瑛子 段雪蒙 张能 吴敬恒 李珊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4年第6期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S-100β水平在急性卒中治疗试验(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in acute stage,TOAST)分型及神经功能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住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 目的探讨外周血S-100β水平在急性卒中治疗试验(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in acute stage,TOAST)分型及神经功能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住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水平;利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第90 d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并比较分析。结果外周血S-100β水平在时间和TOAST分型上存在交互效应(P<0.05),入院时、入院后第24、72 h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S-100β水平高于其余四种分型,且第24 h S-100β水平达到峰值(1.19±0.21)ng/mL。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显示术前S-100β水平鉴别LAA、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atherosclerosis,SAA)、心源性脑栓塞型(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E)、不明原因型(Stroke of unknown embolism,SUE)及其他原因所致型(Stroke of other embolism,SOE)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35、0.561、0.677、0.519、0.526;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TOAST分型中S-100β水平升高对LAA风险高于其余四种分型(OR=9.718,95%Cl=2.589~36.469)。另外,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前、入院后第24 h的S-100β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S-100β水平可能对LAA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入院后24 h内低水平S-100β可能有利于降低LAA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 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外周血 预后
原文传递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癫痫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家萍 赵志茹 +1 位作者 赵雄飞 张芮娟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年第6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在癫痫伴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36例癫痫伴抑郁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癫...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在癫痫伴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36例癫痫伴抑郁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同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癫痫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QOLIE-3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能够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的抑郁症状,减少癫痫发作次数,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解郁胶囊 癫痫 抑郁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应对方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建利 杨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9期2415-2417,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侧重于改善患者舒适度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侧重于改善患者舒适度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法,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 脑卒中 应对方式
原文传递
预防性护理在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敏 罗建利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2747-2749,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开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开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开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开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波动、心率波动、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能够减少开颅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开颅手术 术前应激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对老年性脑出血后脑积水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海波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对老年性脑出血后脑积水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交通性老年性脑出血后脑积水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可调压腰大池-腹腔... 目的分析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对老年性脑出血后脑积水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交通性老年性脑出血后脑积水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各47例,观察记录患者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和预后,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试验组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42(89.36%)VS 30(63.83%)],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数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试验组的ADL量表评级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能降低老年性脑出血后脑积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老年性脑出血后脑积水 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银杏提取物联合氟西汀治疗急性脑梗塞后抑郁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海霞 葛明娟 +2 位作者 郝锋丽 张维 袁连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3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联合氟西汀治疗急性脑梗塞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急性脑梗塞后抑郁的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氟西汀;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银杏提取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汉密尔...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联合氟西汀治疗急性脑梗塞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急性脑梗塞后抑郁的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氟西汀;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银杏提取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评分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4%和66.1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银杏提取物联合氟西汀治疗急性脑梗塞后抑郁的作用显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氟西汀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抑郁 银杏提取物 氟西汀
原文传递
血清miR-29联合LncRNA TUG1与ADM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盼 刘晓琳 慕军平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9(miR-29)联合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UG1及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选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同期纳入本院的体...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9(miR-29)联合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UG1及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选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同期纳入本院的体检健康者10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血清miR-29和LncRNA TUG1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DMA水平。结果与出血性脑卒中组miR-29(60.7±4.3)-log,LncRNA TUG1(16.4±1.4)-log,ADMA(6.3±0.7) mIU/mL和健康对照组miR-29(62.3±4.8)-log;LncRNA TUG1(15.9±1.3)-log;ADMA(6.4±0.6) mIU/mL比较,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LncRNA TUG1(43.5±3.5)-log和ADMA(11.4±1.4) mIU/mL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miR-29(31.4±2.1)-log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出血性脑卒中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R-29、LncRNA TUG1及ADM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TUG1及ADMA水平与NIHSS评分(LncRNA TUG1:r=0.538,P=0.002;ADMA:r=0.566,P=0.001)呈正相关,而血清miR-29水平与NIHSS评分(miR-29:r=-0.545,P=0.001)呈负相关。血清miR-29、LncRNA TUG1及ADMA区分缺血性脑卒中与非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健康对照者)的AUC分别为0.863(95%CI=0.800~0.944,P<0.001)、0.912(95%CI=0.833~0.977,P<0.001)和0.764(95%CI=0.688~0.887,P<0.00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3%/82.1%、94.2%/73.5%和76.8%/81.2%;对应的临界值分别为48.6-log、33.2-log和9.5 mIU/mL。当联合血清miR-29、LncRNA TUG1及ADMA时区分缺血性脑卒中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的AUC为0.945(95%CI=0.932~0.998,P<0.001),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97.3%。结论联合血清miR-29、LncRNA TUG1及ADMA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潜在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