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通气对老年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薛华 李满祥 施大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145-147,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1]。COPD患者以肺部的持续性、进展性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的危害性主要与其急性加重(AECOPD)及合并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1]。COPD患者以肺部的持续性、进展性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的危害性主要与其急性加重(AECOPD)及合并症有关,当AECOPD患者出现严重的通气功能损害时,可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呼吸衰竭 脑钠肽
下载PDF
通过患者行为分析决策门急诊管理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震江 薛万国 +5 位作者 刘敏超 郭超 季磊 卢倩 施华宇 薛华 《中国数字医学》 2014年第5期44-45,51,共3页
目的:研究如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为门急诊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选取EMR数据中有效的时间节点数据,建模描绘患者门急诊行为,通过数据挖掘及分析发现影响门急诊效率和患者候诊时间的关键因素。结果:通过挖掘分析EMR数据可以对患者... 目的:研究如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为门急诊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选取EMR数据中有效的时间节点数据,建模描绘患者门急诊行为,通过数据挖掘及分析发现影响门急诊效率和患者候诊时间的关键因素。结果:通过挖掘分析EMR数据可以对患者门急诊行为进行模拟还原,描绘患者行为路径及门急诊运行规律。通过上述方法,发现若干门急诊流程的制约因素,通过深入研究可为改进门急诊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决策支持 计算机建模 门急诊 电子病历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能力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薛华 魏胜全 +5 位作者 王智杰 翟梅 王小卫 丁俊冰 梁杰 亢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能力。方法 选择65例COP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3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脂联素和肺功能水平,采用微型营养评定(MNA)进行营养评估,并检测血清还原型谷...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能力。方法 选择65例COP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3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脂联素和肺功能水平,采用微型营养评定(MNA)进行营养评估,并检测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结果 观察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FVC)和FEV1/FVC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入选者营养状况良好,观察组65例患者中,营养良好者35例(53.85%)、营养不良者30例(46.15%),观察组中营养良好者MNA总分显著高于营养不良者(P<0.05);观察组患者GSH、SOD、TAC显著低于对照组,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能力三者关系密切,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氧化应激增强,进而造成肺功能水平下降,因此对患者采取干预营养状况的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营养状况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小卫 翟梅 薛华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971-975,共5页
目的:对前列地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肺动脉压和肺功能恢复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接收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基础上前列地尔治疗,分别为对照组(24例)、... 目的:对前列地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肺动脉压和肺功能恢复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接收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基础上前列地尔治疗,分别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28例),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进行肺功能、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气分析和肺组织顺应性的检测和比较。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肺功能指标、肺动脉压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效果更佳,差异显著(P<0.05);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气分析、肺组织顺应性以及抗炎作用均改善,且前列地尔治疗组患者的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Pa O2和P(A-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肺组织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和肺功能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其原因可能与其能改善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气分析以及肺组织顺应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心病 肺功能 前列地尔 肺组织顺应性
下载PDF
137例结核性胸膜炎预后临床分析
5
作者 景子良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翟梅 王小卫 薛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原地区COPD相关PH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原地区COPD相关PH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肺动脉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肺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平均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有效提高高原地区COPD相关PH患者运动耐量,降低患者肺动脉压并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高血压 肺性 前列地尔注射液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