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1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影响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海欧 《农学学报》 2021年第2期64-67,共4页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然而,土地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大,自然、经济、社会背景复杂,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制约的因素多,因此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呈现不同的问题,影响工程实施及项目质量。本...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然而,土地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大,自然、经济、社会背景复杂,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制约的因素多,因此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呈现不同的问题,影响工程实施及项目质量。本研究根据中国土地整治的特点,查阅文献资料以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工程实施 制约因素 解决方案 建议
下载PDF
浅析土地工程建设对生态治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2
作者 王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10期85-87,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导致耕地退化和污染等严重后果,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不利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土地工程建设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需...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导致耕地退化和污染等严重后果,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不利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土地工程建设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需要兼顾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所有类型的工程建设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从而真正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得到综合合理利用,持续提高耕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工程建设 生态治理 促进作用 相关思考
下载PDF
以耕地质量为中心的陕西省大数据农业发展研究
3
作者 郭立超 《河北农机》 202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陕西省作为我国农业重要省份,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农业大数据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它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信息系统。近期,随着大数据科... 陕西省作为我国农业重要省份,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农业大数据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它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信息系统。近期,随着大数据科技的飞速进步,陕西省已着手在农业发展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将提高耕地质量作为重点,以此来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政府角度看,陕西省先后制定了多项政策和举措,为大数据的推广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然而,陕西省的耕地质量保护意识薄弱,耕地质量保护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主要探讨了陕西省大数据农业的当前情况、面临的挑战与潜在机会,并就如何应对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陕西省农业大数据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大数据 农业发展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和优先级分区——以陕西省大荔县为例
4
作者 徐通 张永锋 +2 位作者 赵志江 董秀梅 杜宜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5-605,共11页
为了提高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效益和效率,加强农田生态保护,以陕西省大荔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适合关中平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和优先级分区方法。该方法选取了土壤条件、基础设施、景观格局和生态约束等4个维度... 为了提高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效益和效率,加强农田生态保护,以陕西省大荔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适合关中平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和优先级分区方法。该方法选取了土壤条件、基础设施、景观格局和生态约束等4个维度的15个评价因子,通过比较评价因子的现实生态位和理想生态位,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建设适宜度和障碍度。根据建设适宜度、障碍度和障碍因子改造难度的综合分级,进行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优先级分区。对大荔县72379个农田图斑的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大荔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总体较好,优先建设区和次优先建设区耕地占55.66%,适宜工程选址和建设,只要稍加改造即可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土壤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障碍因素主要是有效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而景观格局和生态约束维度的主要障碍因素是田块规模和灌溉水源。同时,提出了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效土层厚度、降低耕地碎片化程度等方面的建议。综合来看,生态位理论对大荔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和优先级分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适宜性评价 优先级分区 障碍度 高标准农田 关中平原
下载PDF
荒石滩土体有机重构技术与工程实践——以陕西省华阴白龙涧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胡一 《农业工程》 2019年第1期59-62,共4页
荒滩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以陕西华阴白龙涧荒石滩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土地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对耕作层进行土体有机重构,科学开辟新耕地资源,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荒石滩 土体有机重构 耕作层 土地工程
下载PDF
浅谈土地平整工程中DTM的建立与应用——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官池镇中草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磊 成生权 魏样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第18期141-143,共3页
本文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官池镇中草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探讨了利用CASS测图软件建立DTM的过程,提出了在建立DTM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实际问题,简要说明了DTM在土地平整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土地平整工程 数据获取 构网建模
下载PDF
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熊宇斐 何靖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6期70-71,共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农业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 高标准农田 建设
下载PDF
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江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1期39-41,共3页
建筑工程的施工普遍都很复杂,而且周期很长,在工程建设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如果在工程前期对这些问题没有明确条款,很容易出现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施工工程的进度和工程建设的质量。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就是指委托或者建设... 建筑工程的施工普遍都很复杂,而且周期很长,在工程建设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如果在工程前期对这些问题没有明确条款,很容易出现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施工工程的进度和工程建设的质量。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就是指委托或者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监理单位,从而对工程施工的承包合同开展管理工作,以合同作为基本准则,对建筑工程进行全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 应用
下载PDF
陕西省靖边县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关系研究
9
作者 吴得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8-234,共7页
[目的]探索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变化机理,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靖边县11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首先建立起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和美丽乡村建设评价... [目的]探索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变化机理,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靖边县11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首先建立起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和美丽乡村建设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相对系数评价法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各自分值,然后引入Sigmaplot 10.0软件中的相关性分析曲线估计回归模型。[结果]①经济效益与村容村貌、生活水平、乡风文明和生产发展耦合关系的大小顺序为:生活水平>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村貌。经济效益与村容村貌耦合关系不显著;②粮食产能与村容村貌、生活水平、乡风文明和生产发展耦合关系大小顺序为:生产发展>生活水平>乡风文明>村容村貌。粮食产能随着分值增加,村容村貌分值出现先增加后降低,最后增加的趋势,但波动范围较窄,介于50~70之间。粮食产能与生活水平、乡风文明之间变化趋势均随着粮食产能分值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出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③耕地等别与村容村貌、生活水平、乡风文明和生产发展耦合关系大小顺序为:生产发展>生活水平>乡风文明>村容村貌,耕地等别与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生产发展之间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最后再降低的趋势,波动范围分别为50~70,20~80,30~80分之间。耕地等别与村容村貌耦合关系最低。[结论]农村土地整治中,经济效益、粮食产能、耕地等别均与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中生活水平、生产发展耦合关系好,与乡风文明关系次之,与村容村貌耦合关系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美丽乡村建设 耦合关系 民众参与度 靖边县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
10
作者 贺依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期78-78,80,共2页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不断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 农田 水利工程 建设管理 创新策略
下载PDF
公路建设中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11
作者 杨易 《建材与装饰》 2020年第32期281-282,共2页
大跨步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各级公路的建设,正所谓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但交通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土地资源与公路建设占地之间的矛盾,这也使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守住耕地红线成为当前社会关... 大跨步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各级公路的建设,正所谓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但交通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土地资源与公路建设占地之间的矛盾,这也使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守住耕地红线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选取陕西省作为研究案例,分析该省当前公路建设情况以及占用土地资源的现状,对公路建设占用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建设 占地特性 土地集约利用
下载PDF
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探析
12
作者 张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1期237-238,共2页
我国农业事业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与农业事业发展成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农业灌溉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灌溉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利灌溉工程 建设质量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以废砖为主的建筑垃圾在工程建设中的再生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冠龙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0年第7期42-43,共2页
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我国的工程进程也在快速推进,现在房子的扩建量和拆迁量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增多,对我们的社会和生存环境都受到了影响,因此合理处理建筑垃圾是解决问题根本所在。
关键词 废砖 建筑垃圾 再生应用
下载PDF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4
作者 魏雨露 《科技经济市场》 2018年第1期34-35,共2页
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这同时又在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本文从气候、水文、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综述了水利工程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不同影响,得出结论:水利工程建设应当... 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这同时又在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本文从气候、水文、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综述了水利工程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不同影响,得出结论:水利工程建设应当建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大水利"的思路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完全改变的技术和经济最优的项目目标,因地制宜,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
下载PDF
陕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春紫 马卫鹏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00-103,共4页
选取包括非农业人口比重、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等在内的10个指标,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采用协调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计算得到陕西省2000-2014年人口城镇化和... 选取包括非农业人口比重、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等在内的10个指标,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采用协调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计算得到陕西省2000-2014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以及2014年度陕西省各市(区)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2000-2014年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土地城镇化指数大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发展水平由最初的失调阶段在经历了调和阶段后,增加到协调发展阶段;从空间维度看,陕西省11个市(区)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协调发展阶段差距大、协调发展类型区域分异明显、人口城镇化滞后型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度 陕西省
下载PDF
从土地现状谈土地工程学科建设 被引量:9
16
作者 程杰 韩霁昌 +2 位作者 张扬 王欢元 马增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47-151,共5页
研究目的:建设土地工程学科,解决土地问题。研究方法:围绕土地工程学科建设,运用综合分析法进行深入阐述。研究结果:(1)土地资源存在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等问题;(2)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 研究目的:建设土地工程学科,解决土地问题。研究方法:围绕土地工程学科建设,运用综合分析法进行深入阐述。研究结果:(1)土地资源存在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等问题;(2)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3)要解决土地问题,必须有科学的学科体系支撑,并指出目前土地工程学科建设情况。研究结论:要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加强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土地工程实践,以工程实践丰富土地工程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现状 土地工程学科
下载PDF
基于DEA的陕西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富玲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4期214-217,共4页
以陕西省11个辖区为研究对象,选用投入导向型变动规模报酬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法)测度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并运用灰色斜率关联度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排序分析,寻求供给侧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结... 以陕西省11个辖区为研究对象,选用投入导向型变动规模报酬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法)测度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并运用灰色斜率关联度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排序分析,寻求供给侧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各辖区中7个地区表现为DEA有效,其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商洛市、安康市、渭南市、汉中市、西安市、榆林市、杨凌示范区;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和延安市4个地区为DEA无效,影响其无效的原因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冗余、单位GDP能耗过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社会商品销售额偏低以及天气优良天数偏少等。针对上述情况,为更好地发挥土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集约利用 数据包络分析 灰色斜率关联度 陕西省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模式初探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传普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35-38,43,共5页
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水环境、植被、生物和小气候等环境要素的影响,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下土地整治工程应加强生态化土地整治理念,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 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水环境、植被、生物和小气候等环境要素的影响,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下土地整治工程应加强生态化土地整治理念,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土体有机重构,建议采用先进的生态景观建设理论与技术体系,土地整治应由单纯注重数量向质量、生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文明 环境影响 土体有机重构
下载PDF
基于土地功能的陕西省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卫鹏 刘红瑛 +1 位作者 王映月 刘天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612-615,620,共5页
基于土地功能的视角,结合陕西土地资源利用实际,构建土地生产、生活、生态3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采用均方差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陕西省11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承载力间总体呈现出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活承载力大于生产承... 基于土地功能的视角,结合陕西土地资源利用实际,构建土地生产、生活、生态3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采用均方差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陕西省11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承载力间总体呈现出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活承载力大于生产承载力,单个承载力内部各个区域的差异特征基本契合各地发展实际;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差异明显,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力 土地资源 均方差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评价 陕西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